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时空走私1859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七章 二次招兵(二更)

第三十七章 二次招兵(二更)

    就在李永吉整合家族资源的同时,招兵的事情也没拉下,不过具体的招兵过程就交给了王三武跟张威他们负责。同时,由于这是精武军的第二次正式招兵,所以又被称为二次招兵计划。

    这个二次招兵计划中,不但招兵的数目更多,规模更大,而且以后不跟之前的那些护院家丁混编,不是在原有基础上扩编,而是单独成军,以后要当做团练武装的主力军,所以这次的准备更加的充分,要求也严格了不少,具体而言就是五点硬性要求。

    第一是年龄。来当兵的的人必须是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男丁。

    第二是身高。所有人身高必须过一米六五!

    第三是视力。李永吉提供e字型视力表,视力低于1.0的不予考虑。

    第四是健康。所有来应征的人必须经过郎中的仔细检查,必须保证身体没有恶疾,没有传染病,没有抽大烟等不良嗜好。

    第五是学识,所有过了以上四点要求的人,还必须集中起来当众答卷考试。试卷都是选择题,内容则全部是《千字文》,《百家姓》以及《三字经》,也就是三百千里的内容。

    三百千是清末以前中国人的基本启蒙读物,因此以这些内容当题目,对于大多数读过书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般只要上过三年蒙学的,都能轻松答出来。而只要能熟读三百千,应付一般生活中的文字需求是足够了,至少当一名士兵是足够了。

    由此可见,与上一次招兵相比,二次招兵计划严格了许多,不但增加了视力跟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学识考察方面也更正规,是通过答卷考试,而不像前一次招兵那样,只要能读一下千字文,看差不多就算过关。

    招兵的待遇也是提前写明了的,一经录取,全部包吃包住,衣服鞋袜也通通全包,在这个基础上,再月给二两银子,轻伤者有精武军负责治疗,治病期间饷银减半,一旦出现残疾或者阵亡,都给五十两银子安家费,其中残疾者除了给安家费,还包分配工作,让残疾者能有个营生过日子。

    除了待遇外,也写明了惩罚,或者说义务。那就是任何人一旦签约加入精武军,除非被精武军允许或者开除,否则不能自行退出。而从军期间,所有不服从命令者,轻则可以杖责,重则可以执行死刑,至于逃兵,则除了本人要执行枪决外,还需要逃兵的家人交纳100两银子的惩罚金。

    很明显,这是执行重酬重罚的双重策略,重酬方面是李永吉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来当兵,而重罚方面则是王三武自行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没有一开始就说明重罚,那就冲着那么高的待遇,肯定会有不少人去骗吃骗喝,然后一走了之,这样对军心士气的影响是巨大的。

    之前李永吉招募的那些武装护院家丁为什么一开始总改不了偷鸡摸狗的习气?就是跟当初李永吉只说了待遇,没提重罚有关,后来还是王三武接手,增加了惩罚力度,才把那股歪风邪气杀下去,但也因此逼走了四十多人。

    另外,考虑到目前的现状,特别是考虑到个人精力跟学习效率的问题,李永吉不再特别招募或者说收买未成年人去组成所谓的少年团,二次招兵只收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青年兵。

    也就是说目前为止,李永吉的亲卫少年团,就只有之前购买的那80名身份为李永吉家奴的孩童,其中男童50人,女童30人。

    这些孩子如今都还住在李永吉在青浦县新买的大宅子里,每天要做的就是读书写字,既没有参加军事训练,也没有做奴仆要干的活儿,表面看都是一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纯粹学生娃,且还得吃好的喝好的,可以说除了读书什么事情都不用cao心,让新来的奴仆羡慕不已。

    不过这事儿羡慕归羡慕,却没有人敢有什么异议,毕竟这些人的身份都是李永吉的亲卫,除了李永吉以及那四个贴身女仆,谁也没权力管这些孩子,就连李正祥夫妇都不行。

    再者说,就算后来的家仆对这些少年奴的生活羡慕嫉妒恨,也没有地方发作,因为这些孩子平时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基本不出来,导致跟外人也没啥交往与接触的机会。

    简单说,这些孩子目前都是被关在宅子里的一处有着高高院墙的院子里,实行全封闭化管理。除了李永吉的那四名贴身女仆偶尔能出现在院外,其他那些孩子没有李永吉的特许,谁也不准出院子,而外人在没有李永吉的特许下也不准进院子。这个外人不但包括府上新招募的下人,也包括新搬进来住的名义家主李正祥跟李王氏夫妇。

    这种情况下,外人顶多送饭的时候能偶尔听到里面有整齐的读书声,其他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这群孩子在院子里究竟学了些什么,又干了些什么,外人谁也不知道,只能通过每次送饭时候听到的读书声,推断他们是在读书。

    换言之,李永吉那八十名少年奴,是李家新宅中身份最特殊,行为最神秘的一个群体,除了李永吉,谁也没法去指挥这些人,甚至连身影都难得一见。

    总之,商量好了二次招兵的标准后,除了王三武跟张威继续留在青浦县的李家新宅,带领早先招募的护院家丁去保护李永吉一干人之外,其他诸如周达林春生江云跟江海这些人则两人一组分头行动,去青浦县附近的各个乡村里公开的张榜招兵。

    由于待遇太好,就算有那所谓一进兵营不得私自退出之类的约束,大家也是踊跃参军。这倒不是说这些人不知道军法约束的厉害,而是在这些人看来,这精武军毕竟是个本地团练武装,一般而言就是当当摇旗呐喊,运送下钱粮的活儿,危险性比官军要低不少,所以那约束看似严格,估计实际进去也就那么回事儿。

    说白了,就是大多数人只看到好处,而对可能的惩罚忽略不见,只有以后切身体会到厉害之后,军法的权威才能建立起来,但是显然这严刑峻法不可能在招兵的时候执行,所以大家才这么踊跃。正是由于待遇太好,不但吸引了大批流民,连一些小有田产的良家子弟,也就是自耕农跟富裕的佃农,也争相报名参军。而实际招兵过程中,能达标的人主要都是那些良家子弟,真正的贫民流民反而很少。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青浦县是个繁华地区,也是个农业大县,这样的地方贫民之类的的确也有不少,但他们往往很难让自家人去安心读书,只有那些自耕农,或者富裕点的佃农,才能让子女读上书。

    其实达到熟读三百千学识标准的年轻人,在青浦县周围有很多很多,所以年龄跟学识两点不成问题,视力也不是大问题,健康方面也能大体过得去,但那个一米六五的身高就是个不小的限制了。

    虽说中国人自古到今,平均身高一直就不算太矮,至少比古代日本人要高的多,但由于食品单一跟普遍缺乏营养,一米六五的身高在清朝,特别是在江南地区,也算是比较高的了,所以这个限制才是最大的限制。

    不过,就算身高的限制比较高,但架不住人多啊。一个青浦县此时就有近三十万人,其中年轻的男丁超过八万人,周围的县城也差不多有这些人数。而且青浦县身为上县,营养水平一直比较高,所以能达到一米六五身高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多走走,就算不出青浦县,要招够合格的五百人也是不难的。

    事实上,周达跟林春生等人的心很大,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只招五百人算完,而是只要达标,就多多益善。就这样等过了半个多月,李永吉稍微抽出点空开始过问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招兵足迹已经遍布整个松江府,招募的达标人数则已经超过了三千二百人,而且这个数目还在不停的增长。

    发现超额了这么多,李永吉连忙喊停,接着又派出李进宝跟孙旺,让他俩分别去那两个招兵小组,让这两个招兵小组带人分批进驻养心居。

    之后,李永吉又让张威在青浦县招了一批泥水匠跟木匠,先跟着李永吉学习如何搭建彩钢房。

    由于彩钢房的结构十分简单,图纸标注的也很简单明确,所以那批泥水匠跟木匠的学习能力比李永吉还强,只亲自cao作一遍,也就是搭建了一个小型彩钢房,就触类旁通,再搭建类似的彩钢结构建筑的时候,比李永吉还顺手。

    发现这些人已经会搭建彩钢建筑了,李永吉就让张威带着这些泥瓦匠木匠以及他们自己的学徒,带着李永吉弄来的彩钢材料,装船分批运去养心居。

    到了那里后,这些人会先在张威的监督下,用彩钢把军营宿舍给搭建起来,顺便挖壕沟,建营垒,平整大cao场,人手不够的话就让那三千多人帮手,材料不够就去买。总之那些新招募的士兵一开始不用学如何列队训练,只需要学会如何建房子挖工事就行。

    如此又过了半个多月,当李永吉在青浦县把李王两家跟生意上的事情都整合的差不多的时候,养心居那边也在三千多人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原有的建筑,借助从青浦县源源不断送过去的彩钢木头等资源,初步改建出了一个兵营。按照张威的来信,那个兵营就算养上一万人都绰绰有余。

    另外,养心居兵营那么多人的食物供应,目前一直都是李永昌在负责,虽然还做不到顿顿有rou,但一天三顿饭,顿顿大米饭管饱,一周喝一次rou汤还是做到了,只这一点,就深得所有人的好评,也让那三千多人死心塌地的安心当兵。

    就这样,等到了农历的十月中旬,李永吉把青浦县的事情交代完毕,便带上自己的少年亲卫队,外加王三武跟他亲自挑选的三十名亲信武装家丁,一起乘船浩浩荡荡的开去养心居,去开启正式的练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