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调教大明在线阅读 - 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

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

    数日之后,傍晚时分孔学借着探问黄大成的名义赶到黄府,这几天黄大成还是宣称在重伤之中,但情形稍有好转,黄大效和黄正宾等黄府常走动的好友已经入府探视过,当然黄大成也没有在他们面前表现的轻松,还是奄奄一息的模样,只是精神体力稍回恢复了一些的样子。

    至于骨外伤,辽阳来的医生则表现的甚有把握,说是多半能痊愈,只是要看有没有邪毒入体,如果能抗过这一关,多半就没有性病之忧了。

    所谓邪毒入体就是破伤风,在这个时代没有抗生素确实是看命的事,众人也只有盼着黄大成身体健壮,吉人天相,能够抗过这一关。

    因为一时没有性命之忧,黄大成开始见一些来探视的知交好友,孔学这一阵子和黄大成来往较密,自然也在可以入府探视的人员名单之内,并不会显的太过突兀。

    “这是申阁老的奏疏抄稿,前日入的宫中,皇上没有批复,不过,听人说皇上当时看了,点了点头,说申先生到底还是心向着朕,与普通的阁臣一味迎合外朝风向不同。这件事,对老兄几个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契机了。”

    黄大成没有第一时间说话,他拿起奏疏,仔细看了一阵,眉宇间终于喜上眉梢。

    申时行和言官关系不好,彼此对立,这一点包括万历在内,朝野间俱都知道,没有切实的理由弹劾,根本对申时行造不成真正的威胁。

    有这么一封密疏当把柄,自己人先上,然后肯定是举朝轰动,申时行的名声眨眼间就会坏到不能再坏,终成过街老鼠。

    就算他有皇帝信重,有满朝的盟友和门生故吏,在这样大事大非的问题上,不会有太多人替他说话了。

    如王锡爵这样脾气的人,怕是不骂就好了,想指望他伸出援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诸君可自为吧,我们这边也就只能帮到这里为止。”孔学起身,笑而告辞。

    黄大成嗫嚅了一下,他很想知道这一次锦衣卫为什么这样出手,不过话到嘴边,还是知趣的闭上了嘴。

    能受了廷杖还保了命,这已经是邀天之幸,妄图得到更多,那只能是自取灭亡。

    孔学似乎很赞赏黄大成的态度,点一点头,便是迈步而出。

    在黄府门前,他正好遇上来探问的李甲,两个人目光交错,孔学拱了拱手,说了两句扶乩的事便迈步上车离开。

    锦衣卫和辽阳堪称是势不两立,孔学虽然敢卖消息赚银子,当着众人的面和李甲说太多却也是不敢的。

    况且他也有要紧的事情,不能在此耽搁太久。

    孔学坐车一路东行,到十王府附近拐入一条深深的巷子,两边绿树成荫,盛夏时节,却是时有清风徐来,从打开的窗子里不停的吹拂进来,蝉声时起时伏,并没有京城惯有的烟尘满天和叫卖声吵的人头疼的景像。

    在这里,没有丝毫的烟火气,走路的要么是穿青衣的奴仆,或是骑骡子的管家执事模样的人物,要么就是上门送货物的商家,伙计,也有一些大婶子小丫头子在街面乘凉闲谈,多半也是大户人家府里出来的,寻常的百姓人家的情形,这里是看不到的。

    从这里可以直接看到宫城的红色宫墙,也能看到东华门的城楼子,不远处就是太宗皇帝手里兴建起来的十王府,当年京城住着不少亲王郡王,皇子王孙很多,为了叫这些人有住的地方,太宗这个向来手笔很大的皇帝就在东华门外修筑十王府,当时建筑规模宏大,几乎不在紫禁城之下,但后来大明的宗藩制度越收越紧,早年还有亲王来京朝觐之事,后来但凡皇子封王就得之国,之国以后除死不得离开王府,当然更不可能返京,就象潞王,之国以后就算是李太后死了,亦不得返京吊丧,人伦都谈不上了,其它的理由更是白给。住的人少,十王府渐渐衰败,不过四周仍然算是黄金地块,俗话说东富西贵,住西城的都是老牌勋贵,世袭侯伯的与国同休的大家族多些,东边就是大商人和新晋贵族多,彼此往来也方便,象是郑贵妃的家族和小武清侯家都住在这左近,他们这些外戚亲臣,彼此关系很亲近,走动很频繁,孔学过来时正好看到一队仪卫清理街道,他看看旗帜,认得是小武清侯,当下在自己车里就是微微一笑。

    李太后是站在王皇后和长哥儿一边,对郑贵妃和郑氏家人都不大欢喜,当然太后也不会做的太明显,不过其中的感觉还是能叫人体会的出来,这小武清侯却是不理会这些,平素就喜欢和各家亲臣外戚家往来,哪怕是太后不欢喜的郑家也是一样。

    这人倒是有趣,孔学平常和小武清侯也是往来甚密,只是今日却不好见此人,当下吩咐家人将车赶在一边暂避一时,自己并没有出来与小武清侯打招呼。

    小武清侯也是坐的辽阳过来的马车,而且是四匹纯驷所拉的四**车,头前车夫,后头车厢后还站着两个膀大腰圆的护卫伴当,这么一辆车过来,饶是部堂侍郎一级的官员也得让道,孔学听说这马车里头极尽奢华,光是车身的包金就所费不小,看起来是恶俗一些,不过外戚亲臣的品味能高到哪儿去。

    只是这小武清侯这般奢华,听说李府里的子弟们一个比一个纨绔,不仅起居奢侈,而且多半有横行不法之事,但只要李太后在一日,甚至是万历在朝一日,李家在朝廷就无人能碰,比起皇后和郑家也不遑多让,是以不管李家的人怎生横行不法,也没有言官出来自讨没趣。

    得罪皇帝还好说,李太后毕竟也是当国多年的太后,光是天子用“孝”的名义来处置触犯太后的言官,到时候想找人救都没有人肯出手的。

    孔学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侯府的马车远去,他的车当然也不错,不过比起眼前这辆来就差的太远了,而且那仪卫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用的,京师官员在仪卫上比地方官差的多,地方亲民官一个七品知县就能用全套仪卫,京里七品官也就带两个长随跟着,坐的两人抬小轿晃晃悠悠上朝办事,寒酸的紧,他孔学说来也是出入宰相高官府邸,比起这些外戚亲臣来还是差的太远了。

    心思异样的孔学到得郑府门外,叫人拿自己手本进去通传求见。

    这里他也曾经来过,郑国泰和郑承恩等人对扶乩一事也很有兴趣,孔学当然来凑过趣,后来郑家的人知道孔学和张维贤关系非同一般,对他加意客气了一些。今日前来,又是奉命,孔学的底气很足。

    过不多时,郑府门子过来延请,说是郑承恩有空,正好可以见他。

    这个贵妃的伯父也是京里有名的纨绔子弟,特别迷信神道之事,与孔学交往较多,不象郑国泰还拿着端着架子,孔学听了赶紧往里走,他为人交际特别有一套,怀中揣了辽阳的十来枚金币,伸手拿了几枚出来,递给那门子,那郑府门子也是有眼色的人,原本对孔学有点不冷不热,拿了金币之后神情就变的热络起来,一直将孔学带到花厅门外,直接便带了进去,不需要再等通传,省了孔学不少事情。

    “在下见过指挥大人!”

    郑家虽是后妃外戚,不是皇后或太后的家属可以封伯,但郑贵妃父郑承宪封都督同知,死后万历破格将郑国泰封为都指挥,朝臣为之十分不满,但万历我行我素,后来隔了几年又将郑国泰加为左都督,武极一品,只差封伯了,郑承恩是贵妃伯父,也封了锦衣卫指挥,虽然是挂名不办事的那种,却也是寻常人一生也难企及的高位了。

    郑承恩在孔学面前倒也没有太大的架子,两手虚扶一下,笑呵呵的道:“老孔你还和我来这一套,赶紧坐下,说起来咱俩也算同僚,都是锦衣卫里讨饭吃的么。”

    “在下如何敢和指挥大人相比!”

    “得啦,甭客气了,咱要是一直这么闹虚文,今天就甭说话了,尽在这瞎客气。”

    郑承恩的京城官话说的很好听,响快干脆,一股子亲热的劲头蕴含在话语之中,叫了听了就不自禁的感觉心里舒服。

    郑氏家族原本的地位连皇后家也不如,皇后家族好歹还是一个小官员家族,郑氏似乎就是京城普通的百姓家庭,这郑承恩以前听说是个跑商行买卖的,专在德顺门内外和那些骆驼客打交道,看着豪爽劲头,倒是还真有点江湖豪客的感觉。

    孔学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机灵人物,当下欠了欠身,就把那副客气嘴脸收了回来,只笑着道:“左都督没在家?”

    “在是在,不过估摸着在捣腾他那些蛐蛐,没功夫见你。若是老孔你有正事,倒不妨等会儿,我派人叫他去。”

    郑承恩有点儿奇怪,以孔学的身份,进府来由自己接待已经是足够了,居然还想着见郑国泰,难道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孔学笑着道:“要是左都督想起什么来,准定就自己来见在下,若没想起来,请见也是没有用的。”

    说了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他便是和郑承恩闲聊起来,左右不过说些玄怪之事,郑承恩这样的人对这些事最是感兴趣,当下听的十分入神,时不时的发出惊叹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