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知宋事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二章 回师

第七十二章 回师

    这一晚上,李煜就拿着这首《浪淘沙令》反复咀嚼,久久不愿释手。

    有一种奇特的熟悉感,让他觉得好亲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读着读着,一种深沉的忧伤感从心底升起,向全身蔓延。

    好凄凉的意境,莫非以后的人生就是如此?

    次日拂晓,崇简就带着三人来帐中拜访他。

    一文二武。

    文官他认识,正是不久前离开的副使卢多逊。

    武将装束的,却是此次讨伐江南的主帅曹彬、副帅潘美。

    卢多逊一见面就告罪,声称眼见国主受人胁迫,无法真正归心王化,所以特地赶到江陵,请示朝廷后,就和曹、潘二位将军一起赶来勤王救驾。

    勤王救驾?

    勤的哪门子王,救的哪门子驾,听得李煜鼻子都气歪了。

    不过形势比人强,他也只有捏着鼻子认可。

    “请卢大人慎言,这可是僭越的话。”

    李煜顾左右而言他。

    曹彬、潘美也上前见礼,声称昨夜忙于羁勒部众、布置军略,所以无法赶过来参见国主,怠慢之罪还请责罚。

    责罚?

    这几人是商量好了的吧。

    把自己劫持到这里,先晾在一边,等几人商量好了,又跑到这里做好人。

    何故前倨而后恭?

    是了,应该是赵官家的态度决定了这一切。

    看样子,要想代价最小化,还需要自己出面扫清障碍。

    自觉清楚一切的李煜,不由得肚里苦笑。

    没办法,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在来见他的这些人中,最善于察言观色的并非饱读诗书的卢多逊,甚至也不是机巧百变的赵崇简,而是曹彬。

    是的,就是那个武人曹彬。

    生于官宦世家的曹彬,从小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其中不乏位高权重之人。

    此刻见李煜脸上阴晴不定,就大致摸准了他的脉搏。

    “国主有所不知,多亏了三司赵崇简大人,一再向官家说明国主一家于江南有大恩,又心向王化,可以重用。所以官家命我等务必谨以诸王之礼侍奉国主,共保江南不至沉沦。”

    现在就沉沦了,好吧?

    这武人说话,滴水不漏,让李煜哑口无言,同时也收起了崖岸自高的心思,

    曹彬的话让他明白,在赵匡胤心目中,自己就是个屁,或许屁都不是。

    是这个辛辛苦苦把自己劫持出来的绑架犯,为自己争取了被人高看的地位。

    这让他想起了对年轻天使背景调查的结果。

    幼小年纪的天使大人,就跟随孟昶夫妇到了汴梁,开始了归为臣虏的生活。

    不过,很快他就从众多降臣中脱颖而出,被赵官家打上了眼。

    孟昶去世后,他不仅没受冷落,反而愈加受到重用,甚至参与到宋室传说中的夺嫡之争中。

    后来更是抓住机会平定了故国蜀地的叛乱,进一步受到赵官家的青睐。

    这之后更是全面开挂,展露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歪才,哄得赵官家一高兴,直接升职晋爵做了南下钦差。

    也因此,有机会与江南君臣打交道。

    这经历确实励志,尤其是对即将归顺的江南来说,很有示范效应。

    但事情都有两方面,正因为崇简的出身问题,一些自诩忠贞的极端人士,直接鄙夷他。

    不愿和他打交道,更不愿以他为楷模,哪怕国主将之奉为上宾。

    比如像陈乔这样的人。

    即便李煜对他表面尊奉,暗地里也有几分鄙夷。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其来有自,是传统文化价值的体现。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崇简非彼崇简,并没有背叛故国的包袱。

    此外,来自后世的价值观,让他对忠诚的理解,层次更高,视野更开阔。

    不过无论如何,此时的李煜,在与崇简相对时,终于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哪怕是在那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之后,也没有的一种全新感觉。

    只听李煜一声叹息,向崇简道:“你那首词,我看了,挺好。就是不知怎么的,有一种特别的伤感,像重逢久别的亲人,深沉缠绕,令我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无眠。”

    崇简一阵心虚,认真组织了一番语言才回答。

    “人生如白驹过隙,回首间百年沧桑,睹物抒怀,感时伤情,郁结于中,发之于外,就成了那一阕小词,令国主见笑了。”

    李煜听了,点点头,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越发浓厚了。

    他以为,崇简作为亡国之臣,抒发故国之思,自然能够打动他这个亡国之君。

    殊不知,崇简不过是提取后世记忆,把原本历史轨迹中一代词帝本人的创作重现出来而已。

    “对了,还有件事,既然已到了这一步,就不要叫我国主了,以免误会。”

    稍停,李煜又认真补充道。

    “那叫你什么?”崇简问。

    “暂时叫李公如何?”卢多逊从旁建议。

    那个时候,公是一种尊称,更是一种爵位。

    因为孟昶、刘鋹归降后,一封公,一封侯,卢多逊就想当然地提议。

    众人对此亦无异议。

    “需要我怎么配合你们?”

    李煜也默认了这个称谓,转而问道。

    “我等商议后认为,目前首要目标就是护送李公回转金陵,镇住江南中枢,然后向四方发出指令,原守城军马与宋军换防,接受改编,并北上整训,以备翌日之用。”

    曹彬出面,代表大宋军方表态。

    “好吧,那就尽快上路。”

    想通一切,李煜倒是想尽快了结这一令国家动荡、自身痛苦的行动。

    当日,曹彬抽调一支七千余人的快骑,连同崇简,护送李煜快速返回金陵。

    在他们身后,还有近四万人马,在潘美、卢多逊部勒下,呈梯队向着金陵推进。

    按说以南唐的国力,就这几万人马远远不够。

    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不似这般匆忙发动。

    宋军进行了充分动员,规模大得多,同时还有吴越王钱俶率偏师自西向东打配合。

    即便如此吧,艰难推进到金陵城下的宋军,也差点无功而返,重演攻太原而不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