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逍遥侯在线阅读 - 第151章 李都监

第151章 李都监

    “无咎?”柴荣没等来李中易的谢恩,于是,扭头盯在他的脸上。

    李中易的背心当即见汗,如果他的回答出了纰漏,只怕是再也出不去这座御花园了。

    “臣妹尚年幼……”李中易刚想推托,却被柴荣摆手打断,“有符氏亲自带在身边教养,你难道还不放心么?”

    柴荣脸上的笑容愈来愈盛,李中易心知,如果继续敷衍下去,他们全家老小的脑袋,恐怕就都要搬家了。

    “臣叩谢天恩。”李中易暗暗一叹,亲meimei呀,做哥哥的也是没了办法。

    实际上,这是观念上的一种冲突。柴荣这么做,在古人看来,绝对是一种无以复加的恩宠。

    可是,李中易却是现代人的灵魂,鸡同鸭讲,根本吵不到一块儿去。

    柴荣虽是一代雄主,毕竟无法看透李中易的内心,见李中易“欣然”接受了他的一番好意,就说:“你陪朕四处走走。”

    当下,柴荣起身,朝湖心亭外走去,李中易亦步亦趋的跟在他的身后。

    柴荣走到湖畔的一株柳树旁边,不经意的说:“有人一直劝朕杀了你。”

    李中易做梦都没有想到,柴荣的思维竟然如此跳跃,刚才还要结为干亲,现在,却吐露出nongnong的杀机。

    也许,这就是恩威并施的所谓帝王心术吧?

    “臣惶恐……”李中易刚刚组织起语言,想解释一番,柴荣却冷着脸,摆手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雄,莽cao之志,汝可知其意?”

    李中易的额头已经见汗,自从曹cao和王莽篡位得逞了之后,这两个小段子已经成了历代统治者心目中,最大的魔谶。

    “臣……臣不过是略微有点小聪明罢了……”李中易赶忙撇清,他和曹贼莽贼之间的联系。

    这个大帽子一旦扣到了李中易脑袋上,全家老小都得死光光啊。

    柴荣冷冷的扫了眼诚惶诚恐的李中易,他忽然闷哼一声,说:“你没有本事做曹cao!”

    李中易暗暗松了口气,面前的柴荣乃是一代雄主,当然知道,李中易来了大周之后,一直走的是孤臣的路线。

    除了赵家兄弟和慕荣延钊之外,李中易平日里和朝中的重臣们,几乎没有任何来往。

    历代帝王都是喜欢纯臣,柴荣肯定也不例外。所以,李中易在没有拿到大权之前,只可能把他自己包装成孤臣,以迷惑柴荣。

    客观的说,柴荣的战略眼光,远胜宋太祖赵老二。老柴同志亲手定下先北后南的正确决策,打得内讧之中的契丹人,一路抱头鼠窜。

    如果不是柴荣病死在了军中,燕云十六州,很可能被大周国早早的就收入囊中。

    “朕不是汉献帝,汝也做不了曹cao,所以,朕要用你,而不是杀了你!”柴荣异常自信的下了决断。

    李中易把头一低,心里却在想,老柴啊,如果不出意外,你最信任的赵老二,就要当曹cao呢。

    这时,首相范质次相兼枢密使的王溥和次相李谷突然一起赶到,君臣一番重新见礼。

    “文素,你来说吧。”柴荣把玩着手里的玉钺,瞥了眼李中易,叮嘱范质介绍情况。

    范质轻咳一声,说:“由于粮食已经齐备,朝廷精锐禁军正在加紧训练……”

    “陛下决意编练新军。”范质瞥了眼,一直不动声色的李中易,继续介绍说,“新军军号为:破虏,员额一万,共一厢两军二十个指挥。一应物资供应,及练兵方略,皆以原河池乡军的标准执行。”

    李中易恍然大悟,柴荣之所以没杀他,并一直出难题考验他,敢情落脚点是在编练破虏新军上面啊!

    这也是柴荣有雄主之气魄,换作一般的统治者,李中易的表现越出色,就越容易掉脑袋。

    “朕意,以符昭信为破虏军都指挥使,李中易兼破虏军都监,不知诸公以为如何?”柴荣淡淡的抛出震撼弹,一石激起千层浪。

    柴荣一心想北伐,破了契丹铁骑对中原政权的巨大威胁,作天下之主!

    李中易擅长练兵,而且有过实战大胜后周精锐禁军的经验,而且,他还非常会捞钱搞生产以及抓后勤。

    这么一来,一代雄主和一代“妖臣”,形成了完美的结合体。

    都监,就是监军,在唐朝中后期,一般由太监担任,权力大得惊人,往往可以架空统兵的大将。

    五代和北宋早期,都监基本都是中高级文官或是武将,很少有宦官。李中易这个破虏军都监,远不是水浒传里,被武松所杀的张都监那种小角色可比。

    具体的说,在破虏军中,统帅兵马是都指挥使符昭信的事。可是,决定军将们升迁降调的奏报定稿权却在李中易的手上。也就是说,没有李中易的签字画押,符昭信想提拔任何将领,都是不算数滴。

    而且,后勤辎重的调拨大权,也在李中易的全权掌握之中。

    嘿嘿,这种管军的制度设计,李中易,李都监,倒还真有点“党委书记兼政委”的风范哈!

    范质早知这个结果,也没有太过惊讶,该说的不该说的,他事先都把意见告诉给了柴荣。

    王溥和李谷,却是头一次听说这种事,他们俩不由大惊失色。

    “陛下,岂有既管钱粮,又督兵马之理?而且,让外戚掌握兵权,此乃亡国之兆。”王溥声色俱厉的坚决予以反对。

    李中易心想,王溥这一席话,同时打翻了两个人。前边的钱粮和兵马共管,自然指的是他李某人。所谓的外戚掌握兵权,那肯定是说符昭信,这个正儿八经的国舅爷。

    实际上,王溥这是在偷换概念,李中易就算是当上了兵马都监,依然是个文官。

    按照周制,兵马副都监以下,才是正儿八经的武将,都监则由文官充任,目的是起到文官监军的作用。

    如果王溥知道了,李中易的亲meimei甜丫,已经成了符皇后的义女。恐怕,李中易也会被骂作是外戚掌军,大周要亡国吧?

    李谷这时面现难色说:“国朝从无外戚掌朝廷禁军的惯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大符皇后和小符贵妃的父亲,符彦卿也是一方节度使,妥妥的地方军阀。

    李谷显然也是偷换概念,故意强调的是朝廷禁军,而有意识的忽略掉了老符的军阀身份。

    范质心里明白,王溥和李谷真正反对的是符贵妃的亲哥哥,不想让符昭信掌握到军权。李中易不过是顺带被他们拉来作箭靶而已,属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范畴。

    在大周国,除了柴荣御驾亲征之外,一向有文官监军的传统。李中易身为文官系统中的一员,兼任破虏军都监,完全说得过去。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柴荣乃是一代雄主,他已经打定的主意,不可能由人随意的更改。

    李中易心里明白得很,他这个暂时的假外戚,未来的真外戚,和当今国舅爷符昭信共管破虏新军,乃是极佳的互相制衡手段。

    未来的太子柴宗训,其实是大符皇后的儿子,小符贵妃只是他的姨母罢了。

    如果小符贵妃也产下亲儿子,嘿嘿,皇位的继承权就有好戏看了!

    李中易的亲meimei,如果成了柴宗训的妃子或是皇后,那么,李中易将成为柴宗训最铁杆的支持者,也绝对会牵制住符昭信,迫使其不敢妄动。

    与之相对应,符昭信这个都指挥使,也会监视并牵制住李中易这个兵马都监。

    咳,柴荣还真是厉害啊,高手下棋,算清三步已是大师,这位老柴同志居然算到了十步开外呢!

    以柴荣过人的战略眼光,肯定看得出来,大周朝廷禁军未来发展的方向,必定是走河池乡军的编练道路。

    这也是李中易,被柴荣所赏识的根本性因素。

    对于锐意北伐的一代雄主来说,柴荣如果能够手握十万破虏新军,就有了硬撼契丹铁骑的雄厚本钱。

    只可惜,天不假年,柴荣才三十多岁就驾崩了。否则,大周朝变成大汉或是大唐的可能性,高得惊人!

    “朕问你,造箭两百万支,何时可成?”柴荣笑眯眯地望着李中易,显然来势不善。

    柴荣亲自问话,李中易自然不可能继续敷衍塞责,可是,他又不想冒然接下这个烫手的任务,只得回答说:“回陛下,原料不足,工匠不足,臣刚上任不久,确实不知从何下手。”

    “依朕看来,恐怕是手上的权力不够吧?”柴荣笑得异常灿烂。

    李中易心头一凛,这话可不好接,却又不能不接,他只得小心翼翼的说:“陛下待臣恩高如山,臣就算是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万一。”

    “老范,黄河下游有几处决口,就派孙大清去巡视吧?”柴荣丝毫也没有犹豫,直接把李中易的顶头上司孙大清给调离了开封。

    “李无咎,朕给你足够的原料,和工匠,盐铁司副使以下,全归你调遣。两百万支箭,一支都不能少。”柴荣果然是一代雄主,丝毫也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的把李中易顶到了墙角。

    李中易已经和柴荣交锋过好几次,大致明白柴荣的豁达性格。也就是说,条件你尽管提,柴荣只看结果,并且赏罚分明。

    既然,亲meimei已经成为小符贵妃的义女,这甜头已经给了,柴荣盯着李中易干活,这也是应有之意。

    已经被柴荣顶到了腰眼,李中易也知道又要接下一个烫手的烂山芋,心有不甘的提出一个令所有人匪夷所思的条件。

    “陛下,微臣以为,重赏之下才有勇夫。造箭坊的工匠虽多,却皆是奴籍,还没有任何工钱,这么一来,造箭效率自然严重低下。”李中易一本正经的说出了他一直等待最佳时机,才肯说的大道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