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南明:重生朱由崧在线阅读 - 第76章 重建三大营

第76章 重建三大营

    武英殿内,朱由崧手里拿着一份奏疏,在殿中踱步。

    他手里的是一份郑森的述职奏疏报告,前一阵子他拨银征招新兵,扩充京营。

    现在十多天过去,从南直隶各地的征兵点已经招满了3万5千新兵。

    这些新兵将全部会集结在城外的三大伏兵场,在那里进行集合训练。

    朱由崧已经决定重组御前三大营。

    南京京营原是明朝拱卫京师的主力军,分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也称为京师三营或者是御前三营。

    三大营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就建立了,但他真正的高光时刻,是在明成祖朱棣手里的那段时期。

    永乐时期的三大营,作为朱棣的御前三营,追随朱棣五次北征,深入漠北与瓦剌、鞑靼和兀良哈作战,每次都能将蒙古各部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

    后来传至宣宗朱瞻基手里,一样的风光无限,御前三营继续在朱瞻基的领导下,数次和瓦剌作战都能取得胜利。

    可惜年轻的朱瞻基突然离世,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为帝,三大营在“三杨内阁”的精心培养下,就已经慢慢的不行了。

    1449年英宗朱祁镇为了证明自己长大了,想御驾亲征来提升自己的威望,结果把御前三营全部葬送在土木堡。

    土木堡之变后,京营主力几乎丧失殆尽。

    朱祁镇被俘后,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进行了一次重建,编制也做了改革,将京营分为十个营,称为十团营,在北平保卫战时表现出相当不错的战斗力。

    可惜后来又来了个“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重新为帝,处死了于谦,清洗了十团营。

    京营三大营就这样被玩废了,而且从这开始出现了以文统武。

    明朝中期的弘治、隆庆和万历初张居正当国时,国库花钱整饬京营,京营还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到了明末由于朝政腐败,营帅贪钱无能,京营战斗力每况愈下,已经彻底的废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进入居庸关,至沙河,崇祯命令京营出战。

    好家伙,结果这支京营部队连敌人影子都还没看到,听到几声炮响就吓得溃败而逃,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

    去年底应天府京营闹饷,朱由崧亲自去发饷收拢军心,任用郑森和阎应元等人训练京营,虽时间很短,但也有那么一丢丢成效。

    朱由崧将这次带回来的三万高杰部下全部并入京营,驻扎在东边的伏兵场。

    现在朱由崧将东营设为五军营,五军营有骑兵营和步兵营组成。

    郭虎任中军副都督,掌八千马军。

    李本深为左掖都督,掌一万步军。

    杨承祖为右掖都督,掌一万步军。

    至于其他的编制就没有,现在暂时就先这样。

    三千营由原京营南营部队,和总兵王之刚的部下组成,由江阴伯、都指挥使阎应元为主将,现在驻防河南归德府。

    朱由崧调拨大量钱粮运往归德府,让阎应元就地征召新兵入伍,昨天接到阎应元的奏报,在归德府的三千营,已经兵力扩至4万多人。

    神机营朱由崧将他交给郑森,郑森自河南回来后已经升至参将。

    现在朝廷现状其实很微妙,朝廷大臣们数次上奏疏,说京营部队应该由兵部负责,朱由崧将这些奏折留中不发。

    因为国库没钱,现在这些京营部队直接由皇帝朱由崧负责,征召新兵和调拨钱粮几乎不经过六部内阁。

    对皇帝朱由崧的这种做法,朝廷大臣也无可奈何。

    现在朱由崧其实也有点郁闷,他在考虑自己该如何才能有效的掌控这些军队。

    现在军营这些部队军饷钱粮都是内库发放,可以一定程度上掌控这些军队。但是这远远不够。

    自己是皇帝,总不可能亲自去训练这些军队,再说他也不懂这个时代的军队训练。

    把后世的那套训练方法照搬过来就是扯蛋,这个时代作战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打仗时军阵组合很重要,这一点朱由崧是根本不懂的。

    朱由崧敲了敲脑门子,他想让郑森的神机营搞一支纯火器部队出来,但现在军器局生产装备速度也太慢了,火铳一个月产量二千都不到。

    而且朱由崧这個现代人,看到那种火绳枪,说实话有些着急,都有一种想把火绳枪扔了的冲动。

    那玩意cao作步骤实在是太麻烦了,射速很低,一分钟都打不了两发,这还是训练时的射击速度,如果在战时,士兵心理慌乱,怕是要会更慢。

    这种火绳枪用来守城还好一点,用来野战实在是不咋滴。

    而且火绳枪没法装刺刀,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阵型配合问题。

    因为使用火绳枪士兵要间隔开一定距离,不能靠得太近,要不然容易把队友点燃了。

    这种松散的军阵就是在枪上装刺刀,也发挥不出太多威力,因为被骑兵一冲就没了。

    朱由崧知道这个时期毕懋康就发明了燧发枪,他已经派人去寻找了,但是找回来要经过试验,还有批量制造,加上训练所花费的时间肯定不短。

    不能装备一支纯火器部队,朱由崧就不去干涉他们的训练了,郑森的练兵方式是参照戚继光的。

    郑森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在训练时能做到六亲不认和赏罚分明。

    现在的军营装备和粮饷,都是朱由崧派出的皇宫太监去分发,短时间内还好,要是长期这样是不行的。

    为了更好的掌控部队,朱由崧决定在军队中设一批督抚军官。

    以后就让这些督抚军官负责军队的纪律和后勤。

    这并不是朱由崧不信任阎应元和郑森,这是制度问题。

    现在京营刚刚从他手中开始组建,任用督抚军官这种制度,并不会让军中将领有多大的抵触心理。

    要是将来定了型,再派督抚军官,那才会真正的让军中将领产生抵触心理,会认为皇帝不信任他们这些将领了。

    明朝的督抚制度其实已经相对很完善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皇帝临时派出京卿巡行天下,纠察风纪,安抚军民,或处理地方重大事件。

    明朝成化年间,巡抚之制逐渐固定,由临时的差遣措施转为为带宪衔之常设地方封疆大吏,明朝的巡抚制度也正式形成。

    明代的巡抚、总督、巡按等官职,其实就是督抚的一种制度产生的。

    但是朱由崧觉得明朝军队督抚还不够完善,不够细化。

    他打算把军队中的督抚官细分化,设从七品至从三品,这些全是副职,不统兵,只管纪律和后勤,但是能直达天听,直接受皇帝管辖,主将没权处置。

    每一个百户设一名最低等的从七品督抚官,千户设一名从六品督抚军官,以此类推。

    这些督抚军官朱由崧决定从新征召,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