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不王之王在线阅读 - 第十一章、待举为王

第十一章、待举为王

    都城一片繁华之景,各处井然有序,普通百姓的生活都没有受到打扰。他们纷纷从家里找出各色彩布,并将这些布匹都缝制在一支长竹竿子上,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插上了这自家做的小旗子,有的人家,还会在旗上写上几个字以表心迹。

    向隆牵着青稚,漫步走在街头。他看着周遭所有人正欢声笑语地互相交谈着,或正向邻居展示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彩旗,或拿出家中所酿珍藏互相分发,或围坐一团听着说书人讲那才发生不久的故事。

    “唰——得这么一下,只见公主手起刀落,就割了那丞相的脖子,皇帝在一旁看得大惊失色,狂呼不已啊!”说书的人夸张地描述着自己从未亲眼见过的场景,渲染出的气氛足以似的坐在一旁的听众直呼过瘾。

    他没有停住脚步,继续向前走着。回想起昨日,他押解着丁晟从这条大路上走过,百姓们就如同对待有深仇大恨的人一般向丁晟砸着烂菜叶子臭鸡蛋。毕竟丁晟也只是一介武夫,虽说是丞相的走狗,但也未行过大恶,向隆为此还劝说众人阻止侮辱之为。

    而那三万人的军队被重新划分给了几个将军,其中也包括了仇天勄。他自己的部队正镇守着边塞,在城内并无势力,张熙仁等为了能让这些归顺的武将们安心,特意交给了仇天勄一支队伍,且也只给他一人。毕竟,只要他还安在,其他武将就会以其马首是瞻,不敢造次。

    向隆路过了德和酒楼,这里已经没有了义军的身影,就连李昌清也一同留在了禁宫之内,协助张熙仁与顾言希对宫中各部进行重新调整。

    其实此时,向隆是从宫中偷溜出来的。因为这短短两三日间发生的事情太过复杂,而今朝中虽秩序未乱却还得特意打乱才能重整旗鼓。这些琐碎的事情,在向隆眼里看来,只需要交给那些极其有耐心还理得顺这其中道道的能人们做就是了。

    他终于停下了脚步,看着身边一个正在卖萧的商贩,闭着眼睛,丝毫不担心有人会偷了他的货品。

    他拿起一把用紫竹所致的洞萧,仔细掂量一番,沉甸甸地很是结实,细看那竹纹也是细密若丝,数上一数足有九个竹节。那商贩察觉到了有人正在琢磨自己的货,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听向隆喃喃自语着:“空心若萧洞方有音啊……”

    萧贩听了他的小声嘀咕后,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向隆一番。接着,便对向隆伸出手来,说道:“吹给你听一曲,如何?”

    向隆递上萧,“好,请!”

    “那我就吹一曲——文王cao。”

    正到处焦急着寻找向隆踪影的顾言希,恰好跑了上来。他听见了向隆与那萧贩的对话,停住了步子。听着那箫声一起,四周围的人都静了下来,仔细聆听着,多数都只是觉得曲子好听,而听懂的人缺少的可怜。

    顾言希听着此曲,心中不由惊叹,且又疑虑丛生。他见向隆竟买下了那紫竹洞箫,更是觉得奇怪。他故意等向隆离开后才跑上前去,询问那萧贩。

    “师傅,刚才你为何要吹‘文王cao’此曲呢?可是即兴而起?”

    那萧贩头也没抬,只是回了句:“空心若萧还能为人者确实配得上这曲子不是!”

    看着向隆的背影,顾言希久久都没有再迈开步子。

    他从来都只是把向隆看做是比自己更胸怀宽广却不修边幅之人,是比王元天更小心谨慎却不苟言笑之人,却从未想过在此人的身上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只是,现在,他不敢下定论,因为一切都还为之尚早。

    他并没有追上向隆,而是独自回到了宫中。

    张熙仁见这顾言希独自一人回来却还失了神似的,就好奇地问了起来。听了顾言希的所见所闻以及心中所想,他也只是笑而不语。

    “罢了,这些事情就是叫他回来或许也帮不上忙,就让他去散散心吧!”张熙仁捧着一摞子的名册对还愣在一旁的顾言希到,“这儿的事情还是我们这些文人来做的好,话说言希啊,你快来帮帮我,把这些名册与案卷都分个类!”

    这时候顾言希才回过神来,开始投入了整理朝中各个大臣的功过统计,以便于快速对人员进行调整发配。

    忙活了一整天,直到傍晚向隆才悠哉悠哉地踱步而归。

    才刚踏入御书房的大门想寻找张熙仁给自己派点事做做,却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义军的影子。正想回头另寻它处,恰巧遇见了淳玉公主。

    淳玉公主见是向隆便作揖为礼,向隆还礼。淳玉开口问道:“今日倒是见着其他人忙得焦头烂额,就是未曾见到你的影子,怎么现在出现了?”

    向隆羞愧一笑,回道说:“朝中之事我并不熟悉,而今张大人与其他人都在忙于重整朝中人员事项,我更是对此一窍不通,说谁是谁都未必知道更莫提认识了!昨日又熬了一夜等着武侯将军前来,累得慌,这不就出去散散心打个盹……”

    听到此处,又看着向隆那一脸犯了错似的羞愧模样,淳玉公主拂袖挡唇咯咯笑了起来。

    她也不明白,明明是颠覆了朝政的天大之事发生在眼前,更是目睹了亲兄自尽,自己应该悲伤才是。可是这些时日,她心里却只是空落落地,并无悲伤之感不说,反倒是有些觉得松了口气。而现在,看见向隆如此憨态,就更是打开了那紧绷着的神经,笑了出来。

    向隆也自知应该被嘲笑一番才好,于是才问了公主众人之所在。

    淳玉引着他来到了正殿之中,见是向隆归来,所有人都招呼着他赶快一同商议要事。

    “咳,我哪儿懂这些!”向隆还是一再推辞。这时,顾言希却说道:“今日也就你一个说不懂这些的没参与了!向隆,你也别怕,这儿有张大人来解释文官之事,有仇将军解释武将之事,还有公主来解说宫中之事,我们这群打杂的既能帮忙归纳文书,还能帮着一起聊聊什么人该怎么处置。当然,这最后啊,还是得整理好案卷,并举荐新的廷尉来进行逐个评判。”

    此时王元天在一旁插话说道:“我和疯子在这儿才是真碍眼呢!整个儿的搬运工!”袁峰子也忙点头。方荃在一旁不乐意了:“你们俩边搬东西还边能聊上几句呢,我是彻底从个粗人被逼成文人了!向隆你瞧瞧,就今天一天,这么厚厚的一叠全都是我写的,张大人和顾言希在那儿说,我这儿还得记!你瞧我这手指……”

    看着方荃的手与他写的书稿,向隆夸赞道:“若不是因为这群人中你的字最好,想必言希也不会让你来干这活吧!毕竟,你不是朝中人,不会偏袒任何人,所以让你这个义军中人做记录最公正不过了!”

    “这话我爱听,我这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人处世喜欢讲公平!”方荃总算是听到了一句自己喜欢听的话哈哈大笑起来。熟人们则也都在一旁笑了起来,只听得刘灵子说道道:“别看向隆哥平日里话不多,这一说起来嘴还特别甜,连刚才怨气沉沉的方大哥都能被夸得乐呵——话说,向隆哥你是不是咱们肚子里的蛔虫呀!”

    不等众人调侃完,淳玉公主则在一旁问道:“张大人,廷尉的人选可有想好?”

    张熙仁摸了一把胡须,歪着头想了想,回道说:“任职廷尉主管之人,不止需得刚正不阿还需识得人情冷暖,且心平气和不易动怒方为上佳,否则一遇及人神共愤之事必会变成傻子一个……”

    看着张熙仁一脸故作正经的表情,所有人都笑破了肚皮。只是,公主并没有完全明白张熙仁的意思。

    这时,向隆却在一旁解释了起来:“张大人的意思是,廷尉主管此人最好是个有公正侠义之心的人,如此才会对审案判案更为情法合一。但是过于侠义又容易偏激,不得过分偏袒被害亦不可太过憎恨被告,毕竟朝堂之上讲的是法,有据有理有分寸依法办事才是廷尉的职责。要想这廷尉不比父母官,管理地方案件的官员若是太过死板无情,许多后续之事则也会处理不当。廷尉所直接审理的多为朝中内案,公正还只是其一,若缺了判断案情的智慧那也是无法胜任的。而人一旦有了怒气就会变笨,就是张大人最后说的意思!”

    淳玉公主微微点了点头,细细琢磨了下向隆的话,终于明白了张熙仁的用意。

    “你瞧你向隆,在这儿这么两句话一说,张大人那么晦涩的话都给你解释清楚了,你要再偷懒溜走,就太对不起大家伙儿啦!”王元天在一旁调侃起来。

    又是一阵哄笑,向隆再次露出了羞愧的笑容,求饶了起来:“我不走,我绝对不会再偷偷溜走了,各位行个好别再追究了,有事情帮忙都找我行了吧!”

    “好啊,那就找个廷尉来看着你,你要再犯就好好罚你!”袁峰子在一旁喊起来。

    看着一群人嬉笑怒骂的样子,竟然也是在为国家做事,淳玉是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场面。即便是一些与张熙仁一起合作的老臣们也从未见过如此情景,本以为这群义军不过就是拿着刀枪砸了场子就完事的,谁知道他们竟然井然有序地遵照着张熙仁与顾言希二人的安排,将所有往日里朝臣数月都做不完的琐事统统整理妥当。其中有人也不得不叹息,过去朝廷养了太多寄生懒虫,明明都是如此简单有效就能够完成的事情竟然也能一拖再拖。想到这里,有些老臣们就围在一起唏嘘着今时不同往日,还亲自给义军端茶送水,看得王元天一行人心里说不出的暖意。

    这时就有人向张熙仁提议,不如有些要职就由义军中人暂代,过后等朝廷根基稍微稳固后再做重选,优则留用否则再替。张熙仁也赞同此意,环视了周围后,目光又落在了方荃的身上——“我说……方荃,要不这廷尉主管一职你就暂时代任一下,如何啊?”

    方荃抬起头,指着自己的鼻子,惊讶起来:“我?张大人你说我?廷尉?”他的嗓门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听见了他的话。

    “哎,别说,方荃或许还真挺合适的!”顾言希也这么认为,“我看他平日里虽然喜好打抱不平,但也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之心确实众人皆知,所以才有这么一大群兄弟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吧!”说罢,整个大殿中齐刷刷地抬起了头的人约莫*十人,这些全都是方荃带来的人,且都至少跟了方荃数年之久。

    方荃此人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已然而立之年,他曾带着一群受灾的乡亲一同流浪如袁峰子一般也驻扎在无人荒山上,带着众人开耕阔地,竟然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绿洲。朝廷并没有派遣任何官员到那曾经鸟不拉屎的地方去的时候,他就被众人推举为村长,平时日也需主持各种大小事务,更也少不了断些小案。而后,村中来了流寇,烧杀抢掠死了不少人,他又带着剩下的人到处扎根,渐渐地又聚拢了一群失去家园的流民。要知道,饥汉可是不讲理的,方荃则是在一群饥汉流民中立了一套规矩,只有严格遵守的人才能在他的队伍里分得食物布匹。如此规矩一来方圆自成,新的山寨就又建立了起来。

    他本出身文人之家,可惜父母早逝,他庆幸自己念过几天书识得一些字,从而还能替人写写书信赚些小钱。成立了山寨之后,里面也有些个落了难的教书先生,于是方荃还建了私塾,让山寨里的孩子们也能念书,自己也时不时地跟着孩子们一起学。

    之所以顾言希会将他推荐给张熙仁做这临时的笔录,就是因为在占领禁宫之后,恰好看见方荃躲在角落里翻阅着《天朝刑法大典》出了神。心想,人的性子早已天注定,或许他还就是这块料。

    这时候,所有认识方荃的人都议论纷纷,许多人都喊着赞成。

    “这么着吧,咱们现在这儿在场的所有人,赞同的就都举个手给我看看,如果人数超过了一半儿呢,这事就这么先定了!”张熙仁说完,众人就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要知道,这个场子里义军的人也就占了一半,另一半则是朝廷军与一些老臣子。张熙仁数了数,发现人数还真过了半。确认了任命方荃为廷尉之余,他还在好奇为何这么快就会有朝廷旧部也认可了这新来的面孔。

    后来他才得知,在押解朝臣的过程中,方荃一直都在控制义军与洪军的士兵情绪,并且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不允许他们做出任何伤害或侮辱朝臣的举动,并曾高喊“即便是杀了亲爹亲妈的仇人也不能妄动不急这一时”的话。

    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是义军中真有人看见了曾经残害过亲友的恶吏。若不是方荃及时制止,或许混乱的事态就会爆发到不可收拾。好在,一切秩序尽然,没有任何人在非打斗的情况下受伤。

    张熙仁惜才如命,得知方荃如此为人,更是能够掌控大局,心中欢喜不已。

    但此刻,另一个人的心中却产生了一个急切的念头。她想斩断在这禁宫中的一切孽缘,越快越好。她把张熙仁叫到金殿御座前,也就是她杀死丞相皇帝自尽的地方。

    “张大人……张熙仁,我想在这里问问你,此次所谓的‘清君侧’后,皇上也已经死了。如今是由谁来登基这帝位呢?”淳玉故意提高了嗓门问道。

    她本以为,这场变故的领头人应该就是张熙仁。毕竟,张熙仁是两朝老臣,其智慧为人在朝中无人能及,若是有野心,淳玉公主认为也是正常之事。

    “关于谁来继承这帝位,张某心中也的确是有人选的。只是得看看众人的意见和他本人的意见!”张熙仁非常认真地回答着,这让淳玉很是意外。

    “哦?张大人是想推荐谁来当皇帝呀?”有的老臣好奇便问了起来,毕竟朝中旧部中的这些清官善吏还是非常信任张熙仁的,甚至也有不少人希望就由张熙仁登基最佳。

    这时候,众人像是炸开了锅。有人趁着刚才的势头推荐方荃,说是也别当廷尉了直接当皇帝得了。也有人推荐王元天,更有人推举袁峰子,让刘灵子听了在一旁笑到岔气直拍桌子。

    一旁,向隆完全不顾众人热烈的讨论,正忙着帮方荃整理案卷登记名册。而方荃已经被刚才任命廷尉一事搞得懵了神,傻傻地呆坐在那儿。

    只见此刻,张熙仁遥指着向隆,大喊一声:“向隆——就是我心中最合适称帝的男人!”

    听见自己的名字被喊道,还以为是有谁想差自己帮忙,结果没想到后面接的竟然是这么一句,彻底把向隆吓着了。他惊讶地抬起头看了看张熙仁,他正一脸自信地笑着看着自己,然后再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看得自己浑身发毛……

    张熙仁走下台阶,一把拽住向隆,带到淳玉公主跟前,说道:“公主,你可知道,我第一次遇见这小子的时候他说了些什么话!”说罢,便把当日在德和茶馆一事又说了一遍。

    向隆心里琢磨着,自己也就是这么想的,明摆着是表示自己什么都不想要,怎么偏偏张熙仁还就这样器重自己。

    顾言希也走上前来,他搭着向隆的肩膀,说道:“不错,而且早上我还看见了一幕——那街口卖萧的商贩,竟然为向隆吹了一曲‘文王cao’,并说‘空心若萧还能为人者才能配得上这曲子’。我过去从未曾想过他能与称帝这件事沾边,但想来向隆宅心仁厚,除了文韬武略都不输于旁人之外,其实也的确有着博大胸襟,若是他能称帝,必然可以四海升平!”

    突然,吴棣冒了出来。他大声喊着:“我也同意!向隆最合适!”他一路小跑到一众人跟前,说道:“我是亲眼看着他如何一夜之间失去家园失去亲友,看着他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小少爷变成一个能扛重担的真汉子,也是被他再三要求将镇压灾民变作是赈济灾民之为!我吴棣幼年时就被向隆的父亲救了一命,他失去家人时我爹救了他——而这回,他又救了我一回!”

    所有人都听到了吴棣亲口说出是向隆让他做出了赈济灾民的举动,以及先前平息了疫区封城暴民闹事山贼作乱之情,于是乎,已经无人再推举其他人的名字作为称帝之用了。

    淳玉看在眼里,心中笃定了起来。她突然觉得,眼前此人或确实可托付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