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靖难攻略在线阅读 - 第360章 轻敌冒进

第360章 轻敌冒进

    “唏律律……”

    六月十二,当马匹的唏律声传出时,一个千余人的小部落正在自己的牧场上唱着蒙古人的民谣,优哉游哉的放着牧群。

    在成吉思汗以前,每当草原民族出现政权更迭,原来的人要么加入新队伍,要么打包走人,去西方开拓疆土。

    加入新队伍的人也没什么负担,反正大家都不用文字,也没什么好保存的东西,就是几件衣服几匹马而已。

    可是随着蒙古人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文字后,蒙古人想要融入其它游牧民族就很困难了。

    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开始,蒙古人开始彻底不同于其它前代的游牧部落。

    成吉思汗首先将蒙古人口分为“林木中百姓“、“毡帐里的百姓“和“土城里的百姓“三种,粗略计算有一百多万人口。

    其次,他在军事上将全蒙古百姓分为九十五个千户,任命功臣,贵戚为千户那颜,世袭管领。

    千户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单位,代替了旧有的部落或氏族结构,各千户都有各自的牧场,以前那种中小部落争抢牧场的事情开始变少,蒙古人因为内斗而造成的死伤也开始降低。

    在千户之上,成吉思汗又设立了五个最高军事长官的万户长,并由成吉思汗的五位亲信木华梨,博尔术,纳牙阿,豁尔赤,忽难担任。

    同时他扩充了护卫军,并规定严格的护卫制度,任命“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梨,赤老温四家世袭四怯薛长。

    政治上设大断事官,任命自己的养弟失吉忽秃忽担任,掌管民户和刑狱,是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丞相。

    大断事官下设置若干断事官,类似六部。

    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取得成功后,成吉思汗又在文化上创立了蒙古文字。

    通过这些措施成吉思汗使得他的家族成了黄金家族,是蒙古的最高统治集团,全蒙古人都是他的臣民,所有万户,那颜都是他的臣仆。

    正因如此,蒙古达到了前代许多游牧民族无法达到的全面制度,而黄金家族不管再怎么样,却也是全蒙古人唯一认同的存在。

    哪怕如今漠北已经不存在黄金家族的后代,可它依旧是蒙古人认可的存在。

    “斡难河是我们的发源地……”

    悠扬的民歌在辽阔草原歌唱,远处低头啃食青草的羊群时不时发出叫声,风吹过草地,一切显得那么的和平。

    只可惜,所有的和平都是有限度的,正如研究……

    “嗡隆隆——”

    当远处响起沉闷的马蹄声,这让正在放牧的牧民们开始警惕了起来。

    部落的男丁们开始穿戴甲胄,并准备寻着声音的方向前进。

    然而,不等他们出发,东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旌旗。

    那旌旗的颜色让这群穿戴好甲胄的百余名男丁瞳孔紧缩,年纪比较大的男丁开始开始招呼起了众人。

    他们用勒勒车将老弱妇孺和部分牧群包围起来,并向北方派出了信使。

    披甲的男丁们口干舌燥的看着那越来越多的旌旗,并眼睁睁看着他们向自己靠近。

    正如朱高煦在教材之中所说一样,蒙古人如果想要和当下的明军比拼机动性,并把明军甩在身后,那只能抛弃牧群甚至老弱。

    这个部落的男丁不愿意舍弃牧群和妇孺,那迎接他们的就是明军的冲锋和包围。

    数以千计的明军身穿明甲而来,将这千余人团团包围。

    他们在勒勒车外绕圈,身穿兽衣的蒙古人口干舌燥,紧张的看着这群他们之中许多人从未见过的队伍。

    明军已经十五年没有远征漠北了,因此当他们出现时,曾经被明军痛击的大部分蒙古人已经死去,只有少数人还记得他们的身影。

    “你们是哪個部的,阿鲁台现在在哪里驻牧!”

    当明军队伍之中骑马走出一名看上去官职不低的将领,并且还说着十分流利的鞑靼本部蒙古语时,这群蒙古人纷纷愣了愣,最后还是一名百户硬着头皮远远开口:“永谢布……”

    他没有回答自家太师的驻牧地,而这样的回答让明军鞑官不满道:“阿鲁台对大明汗不恭顺,如果你们不想全族被诛,那就说出他的驻牧地。”

    “大明汗已经承诺,回答出这个问题的部落,可以得到前往漠东草原,并得到原本十倍牧场的奖赏!”

    面对鞑官的话,原本还准备殊死抵抗的百户一听到十倍牧场的奖赏,立马开口道:“他现在在清州里。”

    “好!你们的牧场有多大,漠东会给你划十倍的,阿鲁台现在有多少人!”

    鞑官满意点头,百户也如实回答。

    诚然阿鲁台本部有五六万户,但聚集在他身边的通常只有两三万户。

    在明军此次出塞以前,蒙古高原已经二百多年没有遭受过来自东边的入侵了,因此根本没想过明军会从东边的漠东发起突袭。

    阿鲁台的部众都分部在呼伦贝尔草原及哈剌温山脉西线,原本他以为这样已经万无一失,结果明军并不按照套路出牌。

    “好,你的人可以跟着我们走了,我带你去见大明汗!”

    鞑官没想到能从一个百户口中套出那么多情报,因此高兴的带着他们这一部向中军赶去。

    百户虽然担心鞑官会在半路对自己动手,可面对两千多名明甲骑兵,他根本升不起任何抵抗的心思。

    最终,在明军两千多骑兵的监督下,这千余人部落带着数千牧群开始向东边走去。

    两个时辰后,他们见到了明军的主力,那是在胪朐河北岸休整的上万骑兵,人数无边无际,并且每个人都人均三马,每三匹马背上就有明晃晃的甲胄。

    这一幕,看得许多胆小的人双腿发软。

    他们被安置在了军队的一旁,由两千名披甲骑兵看护他们。

    “你跟我来。”

    鞑官招呼了一声那永谢布百户,带着忐忑不安的他走向了中军。

    一字时后,越过对他虎视眈眈的明军兵卒后,他们来到了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面前。

    在帐篷内坐着许多将领,帐外还有百户的不少熟人。

    他们看向了百户,不由开口道:“乌日勒,你好好说话,不要连累我们。”

    “嗯?”乌日勒不明白,自己怎么连累人了,还有他们为什么一副摇尾乞怜的模样。

    “进去吧。”

    乌日勒被鞑官推进了帐篷,并不自觉的跪在了地上。

    “伱是哪个部的百户,阿鲁台的主力在哪,有多少牧群,多少部众,多少兵马……”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帐内一名看上去像是高官的人询问,乌日勒本想撒点谎,可是想到帐外那些人的提醒,最终还是老老实实交代了一切。

    “好,你可以退下了,如果下一个被带来的人和你们说的一样,你们的牧场有多大,朝廷十倍发给你们,还不快向陛下磕头谢恩?”

    “谢陛下!谢陛下!”

    面对帐内那鞑官的话,乌日勒频频磕头,随后那鞑官才挥手示意:“退出去吧。”

    说罢,他对帐门口带乌日勒的鞑官说道:“把他们都带下去吧。”

    “是!”鞑官点头,在众人注视下带着帐外那七八个小部落的百户离开了此地。

    在他们走后,坐在主位的朱棣才对吩咐的那鞑官开口道:“火真,怎么样?”

    火真是洪武年间就归顺朱棣的蒙古人,与朱棣多次征讨蒙古,因此朱棣对他比较信任,这次拷问的事情也都交给他。

    “回陛下,情报都差不多,阿鲁台确实在清州里,并且有三万左右的主力和二十万左右的部众。”

    “除了这些,阿鲁台还在哈剌温山脉西侧的草原分别布置了十几个千户,看样子他的兵力在五六万左右,部众不低于四十万。”

    “汇报消息的这些部落在遭遇我军的塘骑前,大多都给所辖自己的千户发去了信使,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火真说完,朱棣也立马起身:“全军向清州里进军,俺要打这个阿鲁台一个措手不及!”

    “末将领命!”火真作揖应下,帐内王义、朱能等人也纷纷起身应下。

    很快,获知阿鲁台确切消息的朱棣留下两千骑兵押送被俘的数千蒙古人和上万牧群向孟章所部营盘而去,他自己则是率领两万余骑兵向着北边的清州里杀去。

    连炮弹带炮车的火炮被凉皮挽马拉拽,虽然速度快不起来,但也足以跟在骑兵背后赶路。

    此时明军距离阿鲁台不过二百里,因此当明军开拔不过半日后,身处清州里的阿鲁台就得到了消息……

    在广袤的草原上,湖泊闪耀着翠绿的光芒,十余万蒙古人依水而居,过着朴素而自由的生活。

    向北望去,一座宏伟壮观的石头城池屹立在湖泊北岸,城池附近还有一些石屋子,不大的石头房子,坚固耐用,像是蒙古人们对安全的寄托和珍视,不过这些石屋子只有千户以上的将领才能居住,普通的牧民是无法费心居住的。

    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建造,而是他们没有资格。

    正如城外的草原上那成群结队的百万牛羊一般,虽然它们的数量足够居住在这里的蒙古人吃上几个月,可它们却不属于普通的蒙古人。

    即便在这美丽而宁静的草原上,那令人厌恶的条条框框和阶级却依旧存在。

    “驾!驾!”

    “军情万急,都让开!!”

    当着急叫嚷的信使策马而来时,许多牧民对于所谓的军情根本不放在心上,只是下意识的躲避。

    这里是距离捕鱼儿海北部四百余里外的阔滦海子北部,也是眼下鞑靼本部赖以生存的地方。

    相较于底层牧民的麻木,作为利益既得者的一些万户、千户则是对所谓军情十分上心。

    他们根据信使来时的方向猜到了这次的来敌是谁,故此纷纷紧张起来。

    “走!去太师那!”许多将领开始上马前往此刻阿鲁台居住的地方。

    在那简陋的石城子内,依旧存在了各样的房屋和街道。

    当然,它们无法与南边的城池相比,但依旧是蒙古人此刻最拿得出手的城池。

    他们来到了石城子中心的一处由石墙围起来的院子门前,千户官们得以进入其中。

    石墙内是可以带走的帐篷,它的面积很大,足以容纳上百人。

    坐在其中主位的,是一个穿着肥大窄袖镶边蒙古袍的彪壮中年男人。

    他的长相很符合汉人认知中的蒙古人的长相,盘圆脸,细长眼,留着蒙古人标志性的短须。

    此时的他刚刚听完东南方向信使的汇报,这才知道明军居然越过了自己在南边布置的防线,来到了距离自己不足二百里的地方。

    “去把阿力台、失捏干、也先孛罗他们都叫来!”

    见到帐内来人,阿鲁台吩咐众人去传那些能够主事的人。

    在他们的通传下,阿速、哈喇嗔、舍奴郎等十个部落的头人开始聚集起来。

    阿鲁台的出身并不算好,他是元顺帝麾下阿速卫出身的军官。

    由于阿速卫在镇压元末红巾军时不战而逃引发溃败,因此遭受许多蒙古人的鄙视。

    可即便如此,当阿速卫仍然是元顺帝能调动的少数军事力量之一。

    在元顺帝北逃后,明军持续对北元进行军事打击,加上北元又内讧不止,因此蒙古力量一再削弱。

    这时候,指挥了阿速卫残军的阿鲁台就逐渐崛起,他麾下的原阿速卫士兵也因此形成了阿速特部。

    捕鱼儿海之战后,在明军的持续进攻下,北元逐渐只剩了两个能被明朝重视的大军头,一个是卫拉特的马哈木太师,一个就是阿苏特的阿鲁台太师。

    这两人各自都接受了明朝的封爵,然后吞并其他蒙古部落,而明朝就此称马哈木的势力为“瓦剌”,称阿鲁台的势力为“鞑靼”。

    在阿鲁台的吞并和拉拢下,许多蒙古部落归顺于阿鲁台,就此永谢布蒙古人的雏形就形成了。

    永谢布以阿速特和哈喇慎这两个来自色目人雇佣军的蒙古化后裔为主要核心,并联合蒙古化的西夏人唐古特部,收编云需宫的养鹰人,拉拢一部分南下的布里亚特、巴尔虎和晃豁坛。

    由此形成了以阿速特部为龙头老大,共同以汉语“云需宫”为部族认同的永谢布蒙古人。

    别看他们是凑凑合合出来的部落,但他们却是一直支撑北元的重要支柱。

    “明军来犯,他们的数量不清楚,但我想应该不会太少。”

    面对阿哈喇嗔、舍奴郎、孛来、当剌儿罕等十个部落的万户和千户,阿鲁台讲述着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他们距离我们不足二百里,来的也是时候,刚好挑我和月鲁帖木儿闹翻的时候。”

    “我已经向阔连海子四周的几个千户发出了军令,他们很快会带着部众聚集到这里。”

    “这么一来,我们手上起码有四万兵马。”

    阿鲁台说着自己的布置,下面的贵族们也开口道:“牧群和妇孺必须先转移,要不然就是我们主动出击!”

    “这次带兵的明军将领是谁?”

    “应该是朱能或者张玉、王义、孟章……”

    “张玉不是已经老迈被调回了吗?”

    “什么时候的事情?”

    “几年前……”

    “王义和孟章是谁?”

    “之前跟哈剌兀他们打仗比较厉害的几个汉人将领。”

    不得不说,鞑靼部的信息十分滞后,他们甚至连张玉被调回都不知道,还以为防守北边的是张玉和朱能。

    至于王义、孟章,如果不是鞑靼部和东边的的兀良哈有往来,恐怕他们都不知道这两人是谁。

    “好了……”

    瞧着他们争论不出结果,阿鲁台直接开口道:“我已经派出了塘骑,明军如果知道我们的驻牧地,应该也往我们这边寻找来了。”

    “当下首要的,是先把部众和牧群转移,以示敌弱来引诱明军追击,最后选择一个地方设伏。”

    阿鲁台也十几年没有和明军交手了,虽然从兀良哈那边获得了不少情报,但他并不觉得这些情报有用。

    兀良哈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和强大一些的马匪没有区别。

    “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李文忠这群人已经死了,明军那边的将领除了已经当上皇帝的朱棣和他的儿子朱高煦外,其它人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重视的。”

    阿鲁台站了起来,贵族们听闻过后也纷纷起身,不过还是有人提出疑问。

    “朱棣上次领兵灭了兀良哈,这次会不会也是他领兵?”

    “有可能”阿鲁台承认了这种可能,但他依旧镇定:“即便是朱棣领兵来,我们也无需紧张。”

    “南边的明军已经有十五年没和我们交手了,这十五年间我们实力得到发展,他们如果还像之前一样狂妄自大,那只能得到一场惨败。”

    “现在按照我的吩咐,准备引诱他们进入口袋,一举吃下他们!”

    随着阿鲁台定调,很快清州里的部众开始向北边的斡难河迁徙,而阿鲁台也开始召集就近的几个千户,并亲率本部三万骑兵补给了rou干、奶酪等食物,开始向着东南方向进军。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对手是谁,只是在他看来,只要不是朱棣和朱高煦领兵,那这一场并没有太大难度。

    昼夜奔袭中,阿鲁台与几个千户汇合后,在翌日正午聚集了接近四万的兵马。

    当他们聚集在草原上时,那明晃晃的甲胄让人眼花缭乱,虽然甲胄质量不如明军,但能拉出四万披甲骑兵,这放在历代游牧史上也是极为了不得的存在了。

    要知道即便放到三百年后,和清朝拉锯百年战争的准噶尔也不过才五六万兵马,能拉出和清朝对阵的兵马数量从未超过三万。

    拥有如此力量的阿鲁台,自然有自信和明军打一场。

    在他的布置下,哨骑以千人为队南下,分散支援,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吸引明军主力进入自己所设的口袋中。

    “唏律律……”

    “哔哔——”

    辽阔草原上,当明军塘骑保持一定速度向北进发时,刺耳的哨声忽然响起。

    “发生什么事了!”

    中军之中,负责率领这支骑兵的丘福眉头紧皱,而前方传来的消息却让他喜出望外。

    “淇国公,前面发现胡人骑兵,不低于千人!”

    当千户官汇报前方发现的情况,丘福立马激动道:“敌军可曾发现我们?”

    “看兵马动向,未曾。”

    千户官如实回答,毕竟明军塘骑也有属于自己的塘骑,在这一千人前面是十余名手持望远镜的塘骑。

    除非蒙古人能看到二三里外的几个人影,不然只有明军偷窥他们,没有他们偷窥明军的道理。

    “好!”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丘福激动的磨拳擦脚。

    “传我军令,全军从侧翼迂回背击,先吃下这一千骑兵,给全军拿个好彩头!”

    丘福不假思索的就要吃下这支骑兵,旁边的千户官闻言则是小心翼翼道:“要不要先汇报陛下,亦或者向同安侯、武城侯、安平侯他们求援?”

    千户官所说的三支兵马分别是火真、王聪和李远三人所辖兵马。

    由于朱棣在搜索鞑靼本部时十分谨慎,因此他并没有直接将上万兵马交给自己的这些老兄弟,而是让他们各自率领一千人充为塘骑,搜寻阿鲁台在阔滦海子外围的兵马。

    “时不我待,给陛下传消息求援都可以,但我们必须现在行动起来!”

    丘福倒是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一千人在吃下对方一千人的情况下,还能稳吃对方援军。

    不过在他看来,在陛下率领援军抵达前,自己肯定能先吃对面这一千人,拿下全军首功。

    “可是……”

    千户官还想多说,丘福却瞪了他一眼:“怎么?你觉得我不会打仗?”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闻言千户官连忙解释,丘福倒也没有小心眼,只是拿着马鞭指向前方:

    “你现在亲自带十人去传消息,其余人跟随我迂回侧击这支胡骑……驾!”

    丘福说罢,一马当先的出发,而他所带来的数十名家丁见状也纷纷跟随出发。

    其余骑兵面面相觑,看了一眼己方的千户官。

    “瞧我干嘛,跟上啊!”

    千户官瞧着自己拦不住,只能让大军跟上丘福,而他自己则是带着身边的几名兵卒当上了信使,将发现胡骑的消息往后方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