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至圣帝师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君臣对

第四章 君臣对

    赵林琥父子下了天牢,定下秋后凌迟处死。赵氏府上其余人等,悉数贬为庶人,发配充军,永不叙用。皇后赵林芝打入冷宫。其余朝中官员,不管过往是否与赵氏交往多深,均不予追究。

    皇上的宽容,为他赢得了“仁爱万民”的美称。

    朝廷在处置逼宫叛军的同时,也要尽快补缺。这一战,损兵折将,朝廷重臣死伤惨烈。

    放眼朝堂,皇帝有了一个想法,就是从地方三品以上大员中拔擢一批靠得住的官员充实朝堂。

    用哪些人、不用哪些人,主要看忠诚度。可是,如何才能判断这些地方大员忠诚呢?皇帝拿不定主意,又请李玬前来商议。

    李玬的意见,除了那些外放的藩王、伯侯,以及跟赵林琥走得太近的大员,虽说既往不咎,但终生不能委以重任,在合适的时候,年长的要慢慢逼他们告老还乡,年轻的就派到一个不起眼的部门当个闲职。

    对于考察地方大员,此事可以先由龙营将军刘巍隆秘密派出精干将士,暗中奔赴各地体察民情,借机考察地方大员的人品、政绩、作为、口碑,皇上根据龙营传回来的消息,再做决定。

    皇帝对李玬的智慧和手段有了新的认识:此人堪当大任!当即,皇帝传旨,让刘巍隆暗中去办,严令刘巍隆,不得泄露半点风声。

    皇帝说:“朕知道,爱卿有治国安邦之才,当个帝师,委屈你了。”

    李玬大体上能明白皇上的意思,结合早几日下棋的时候说的“朕再重重赏你”,觉得自己的大好事即将降临。

    帝师虽然与皇帝近在咫尺,但职责是给皇帝讲经,委婉提出意见建议,不能直接处理国家大事。李玬期待,皇上能将自己放到宰相这个位置上。

    然而,尽管看起来自己离宰相之位很近,只要皇上一句话,就能位极人臣。而皇上却迟迟不开金口。

    李玬权衡再三,此事如果皇上不主动提出来,自己开口要,反而会引起皇上的猜忌。古往今来,最忌讳的事,就是开口要官位。更何况,这个位置至关重要。他想,也许皇帝是在试探自己,赶紧伏地谢恩。

    “皇上圣明!微臣愿意一辈子跟随皇上左右,这是微臣最大的荣光,也是微臣家族最大的荣光。”

    皇帝看着伏在地上的李玬,身子微微发抖,说道:“爱卿平身吧!朕想着,皇五子盛明人品贵重,智勇双全,爱卿可否愿意去安贤所,辅佐皇五子?”

    李玬心下一惊,难道皇帝是要立皇五子盛明为储君?一般情况,皇帝是不会将身边的师傅派给皇子做师傅的。

    “微臣……愿意!臣谢主隆恩!”

    三跪九拜之后,话题转入对朝中重臣的评价。

    皇帝说:“爱卿,如果这次不是赵氏父子逼宫,大安国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地步。你给朕分析一下,朝中谁能担任宰相重任?”

    皇帝此问,显然是不合适的。

    李玬回道:“回皇上,微臣以为,决定宰相人选,是天大的事,微臣不敢擅自评价,更不敢僭越。”

    皇帝笑道:“李师傅,爱卿即将赴安贤所辅佐皇五子,朕最想在你临走的时候,给大安国举荐一位合适的宰相,朕希望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赦你无罪。”

    皇帝沉思了一会,又说:“让朕心痛的是,赵林琥之流,险些把大安国拖入水深火热之中,朕不能把大安国变成残局、危局,留给后代去收拾。”

    李玬这时才明白,皇帝先给他定位的真实目的,不但要打消他觊觎相位的心思,而且,还要他能举荐宰相。

    李玬分析道:“宰相之职,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要,既要忠心耿耿,认真领会圣上的意图、贯彻圣上的意图,又要勤勉国事,德高望重,让人信服,还要精力旺盛,学富五车,聪慧过人,这样的人……”

    “爱卿这么说,甚合朕意。”

    “吾皇圣明!”

    “爱卿,继续说。”

    “微臣斗胆直言,纵观大殿之上,无一人能胜任宰相之职。”

    皇帝诧异:“堂堂大安国朝中重臣,竟无一人能入爱卿法眼?”

    皇上的话,似有诘问之意,李玬跪地叩拜,说道:“吾皇圣明!微臣斗胆说出来的,是事实。”

    “李玬,你是觉得,非你莫属?”皇帝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李玬伏地磕头,不敢抬头。

    “好了好了,朕说过,赦你无罪,起来吧!”

    李玬起身回道:“皇上明察!微臣不敢有此心思。微臣推荐一人,此人堪称当代诸葛孔明,足智多谋,年轻有为,对大安国忠心耿耿,请皇上定夺。”

    皇帝听说李玬有推荐人选,语气才平和下来,说道:“起来说话吧!朕倒要听听,爱卿举荐的是何方神圣,能担任大安国宰相?”

    “此人正是监察御史何力广。”

    皇帝一时没回过神来,问道:“何力广有何功绩?”

    “启禀圣上,何力广乃泰州人士,前朝进士,”李玬回道,“此人对圣上忠心耿耿,对大安国有功,且德才兼备,文武双全,虽然现在是三品御史,却对国事看得非常透彻。”

    皇帝想起来了,那年自己帅兵攻打泰州,久攻不下,是泰州太守何力广打开城门,让自己的队伍进了泰州,不到一日,便攻克城池,其余州府看到泰州被攻克,纷纷效仿泰州打开城门,扫除了建国最后一道障碍。

    “可是,他是前朝降将,何德何能位列大殿,任职宰相?就算他对大安国有功,也不能对一个降将委以重任!”

    眼见皇上要否决提名,李玬劝谏:“皇上历来不以出身论英雄……”

    “何力广的泰州之功,朕是肯定的。但他是否对大安国忠心耿耿,有待观察。”

    何力广与李玬虽非同宗同族,也非本土同乡,两人私交甚好。于公,李玬相信何力广有治国安邦之才。于私,何力广坐上相位,对自己的好处不言而喻。

    李玬也没有天真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全部寄寓何力广的意思。朝中大臣,只有何力广与自己有私交,其余的,要么是泛泛之交,要么老死不相往来。

    虽然同朝为臣,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皇帝对何力广任宰相之职,并不太赞同。李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消皇帝的顾虑。

    “皇上圣明!并非所有的降将都不忠。有句话说得好: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李玬说,“三国姜维就是忠心的代表。”

    魏蜀吴之间,相互有降将,这一点,李玬是给皇帝讲过。孟达、黄权、姜维,降后都能得到重用,能力是一方面,忠心是重要因素。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失败,但这次战事最大的功绩,带回了姜维,成为诸葛亮晚年的弟子,及至后来,姜维在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余人,最后,姜维成了刘禅的大将军。

    皇帝虽然懂得不少的历史,而历史要降落自己身上的时候,又非常疑惑。

    “蜀汉重用姜维,是因为当时的蜀汉,廖化和张翼年迈,邓芝、王平、马岱三员大将也先后去世,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我大安国,还不至于!”

    李玬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出了自负和不满。

    李玬不能说现在的大安国,与当时的蜀汉并无二致,虽说现在已经建国,但外围大通国、大成国、大厥国并未臣服,都对大安国虎视眈眈。而内部,赵林琥的逼宫,朝廷大员损失惨重,也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但是,皇帝忌惮这种局面,李玬不能轻易造次。

    没有一个皇帝,愿意承认无人可用。

    “皇上圣明!大安国建国以来,皇上殚精竭虑,亲理朝政,百姓安居乐业,大安国鼎盛时期指日可待!”

    “停!朕不用你歌功颂德,大安国现在还远远谈不上鼎盛!选择一个好宰相,是当务之急。”皇帝揉了揉太阳xue,打着哈欠说,“朕今日累了,明日早朝再议。”

    李玬赶紧退下。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浑身上下都不自在,衣服都湿透了。

    李玬出了安乐宫,深情回望,深深一拜。这一去,自己不可能再回安乐宫,更不可能与皇帝深入探讨国家大事。

    整整十年,皇帝一句话,李玬就成了进不去安乐宫的外人。

    当然,从明天开始,他也不可能再进入大殿议事。从帝师到皇五子师傅,这一步,相差太远。虽然都是一品,但他已经失去了议事的资格。

    一阵酸楚,涌上李玬心头:最是无情皇帝家,自古天意高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