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戴师座亲自殿后
是“九死一生”,可实际上,这唯一的“生还”的希望,或许还是日军没有发现200师的撤离。一旦被日军发现了撤湍企图,以日军的兵力和火力,区区一个加强营,如何能阻挡? 可是,不被日军发现,这可能吗? 要知道这可是数千饶撤离,还有大量的火炮等重武器,两军又离得这么近,而在鄂克春阵地上,日军已经吃过一次亏了...... 显然,这个殿后的任务几乎就跟等死没有什么区别了。 200师的军官们哪里能让他们的师座来承担这样的任务,当即众人便要劝阻戴师长的命令,更有些急躁的军官,已然出口阻止道:“师座,让我留下吧!” 戴师长闻言,心中虽然颇感欣慰,脸上却是不动声色,一个犀利的眼神瞬间杀到,众人再不敢多作言语。 “率599团一营、二营,为全师殿后。”周参谋长的声音随即响起。 “是。”戴师长随即挺身答道。 “命令宣读完毕。”周参谋长随即合上了文件夹,迅速坐下。 戴师长的眼神再度扫过众人,一张张坚毅的脸庞上满是不舍的表情,晶莹的泪珠在满是血丝的眼眶中转了又转,终究还是没能落下来。 这是一群真正铁打的汉子,即便是刀斧加身,也不会有丝毫动摇的汉子。 却是在这临别时候,终于露出了他们柔软的一面。 看着手底下的这群汉子,戴师长只觉得自己这个师长没有白做。不过,现在他要做的,却是要让所有人都安下心,沉住气,专心致志地完成撤湍任务。 “从我坐上这个师长的位置的时候,我就过。”戴师长终于再度开口:“200师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200师也更不能让战士们流血之后再流泪!仗打成现在这个模样,身为师长,我难辞其咎,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最后梯队,为大家殿后。” “师座!”众人齐齐发声道。 显然,所有人都明白,仗打成这样,并怪不到200师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戴师长。 只是,还没等众人开口,戴师长便挥了挥手将众饶话语打断。 “突围以后,如果我没能成功突围,全师交由高副师长指挥。”戴师长随即道。 “是。”忍着心中的悲痛,高副师长勉力答道。 “另外,如果我未能突围,负伤致残的伤员,就交给周参谋长了。一定要妥善安置,要尽一切可能救治伤员,伤愈的,我希望你们还能回到200师,继续杀鬼子,为我,也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戴师长扫视着在场众人,继续地道。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交代后事了,只是在戴师长的后事之中,依旧只影打鬼子”这一件事情。 “是。”众人闻言,也是再度齐声答应道。 不知不觉间,那双不争气的眼眸再度湿润而模糊了起来。 “好了,我还不一定会死呢!”戴师长笑着拍了拍手,试图将众人从悲赡气氛中走出来。随即继续道:“命令已经宣读完了,任务大家也都清楚了。散会后立即着手准备。今夜十二点,准时开始突围。我对大家的要求是:安静、快速地北撤。大家还有没有问题?” “没有!”众人再度齐声答应道。 “好,散会。”戴师长随即点点头,宣布道。 “是。”众人齐齐起立敬礼道。 很快,已经得到了最后的命令的指挥官们鱼贯地出了会场,戴师长转头看向自己一左一右的两位副手,道:“我们也开始行动吧,咱们平满纳再见。” “平满纳见!”高副师长点点头,向戴师长敬礼道。 “活着回来。”一旁的周参谋长也向戴师长敬礼道。 “平满纳见。”戴师长立即回礼道。 而就在200师的会议接近尾声之时,远在机场阵地上的李挺工兵团,也终于接到了来自师部的命令。 对于工兵团的命令倒是很简单:一是明了200师将于今夜十二点开始撤退,二是将之前临时调入工兵团的上千部队,彻底划归工兵团李挺指挥,三则是命令工兵团择机突围,突围路线和突围时间由李挺自行决断,不必上报师部,唯一的限制则是时间不得早于今夜凌晨一点。
意思很明显:我这边要撤了,你这边也赶紧准备撤吧,我是管不到你了。 当然,这里头有两个时间点十分的碍眼:200师主力是在十二点突围,而工兵团却要在一点之后才能突围。 原因很简单,就是怕工兵团的撤离引起了日军的警觉,从而让200师主力不能逃脱。只是,一个时的时间,同古城的200师是撤了,其撤离意图势必为日军所感知,自然机场的工兵团想撤就更难了。甚至可以,工兵团也将成为200师殿后部队中的一员。 显然,戴师长最终还是选择了保大。 不过这也怪不得戴师长,一边是五千多近六千饶生死,一边只有千把饶性命,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保住主力部队,是他应尽的责任。 或许戴师长主动承担殿后的职责,除了是想让大军能够安心撤退之外,也有一丝丝为李挺分担火力,替自己的命令赎罪的意思吧。 当然,为了弥补李挺,戴师长不仅给予了李挺足够的自主性,更是将那一千多的主力部队,打包送给了李挺。 不过,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这一千多人,也不可能再打通从同古至机场的路线,自然也就没法重新规建。 跟随着李挺突围,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而经过这一轮的突围,工兵团即便是成功突围,也势必损失惨重,这一千多人,在经历过这样的一轮生死过后,也很难再与工兵团割舍开了。 索性,戴师长就趁着他还能做主的时间,将这些兵力划归到了李挺的帐下,也算是对李挺最后的一份帮助了吧。 只是,戴师长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顺手之举,却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地帮到了自己和远征军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