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不想当圣人啊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六章旱灾!

第四十六章旱灾!

    众人听闻杨二爷如此说,皆不免一愣。

    杨立志猛然一拍脑门子,粗声叫嚷道“俺就说,总感觉少了点啥!往年这时节,早就雨水连天了,可最近晒砖坯的时候,总是日头大好!”

    他的话音刚落,杨立成也猛然惊诧:“呀!俺也想起来了!前几天在墙外架水车的时候,俺还嘀咕,今年这水位怎的如此浅显!当时并没有多想…”

    这一下,众人全都瞬间恍然。

    对啊!

    从开春到现在,一直都没下雨。

    如果放在往年,众人肯定早有察觉。但今年跟往年大不一样,往年只是侍弄那点田地,几乎没有别的进项。

    而今年,挖石碳、做蜡烛、开窑烧砖、盖新房,众人忙的不亦乐乎。

    根本就没有过多注意这老天爷的情况。

    现在听见杨二爷这么一说。

    只刹那间,众人就遍体生寒,全都不自觉的打了个冷颤。

    旱灾!

    杨老爷子猛然站起,一挥手厉声道“走!去田里看看!”

    呼啦啦!

    一屋子人,全都争先恐后地向外跑去。

    而外面,日头西斜,低悬在山顶上,眼看着就要落下,顽强的抛洒下最后一片余晖。

    出了屋,一群人急匆匆的穿街过巷,火急火燎的向村外跑去。

    而街道上,左邻右舍都吃了饭,在街上闲聊,看见他们火急火燎的向外跑,全都纳闷不已。

    “二哥,三哥,这是咋的了?”

    “呀!大伯!您都这岁数了,可不敢跑了,仔细再摔着!”

    一行人谁都没应腔,只顾着低头向前跑。

    很快,就来到村外田地里。

    确实如杨二爷所言,绿油油的禾苗都有些打蔫。而土地也是干燥的。

    杨老爷子见状,不由得皱起眉头,紧走两步到了田里,抓起一把土扬了扬,又往下深挖了几把。

    看到下面还算湿润的土地,不由得舒了口气,继而站起身来:“走,去前面塘里看看!”

    地表半尺左右还能挖到湿土,这说明干旱的时间并不长。如果及时浇水,禾苗就不会出现损伤。

    南方多雨、多水、多河、多塘。

    这里的水塘,大多都是雨水冲刷或河水蔓延淤积形成的,还有的是山洪或山体滑坡形成的,常被人们用来浇地灌溉。

    而杨林村也不例外。

    村子周围就有几个大大小小的水塘,用横七竖八的沟渠连通着上千亩的耕地。

    平时浇地灌溉,而阴天下雨时,雨水就会自动的把水位补充上来。

    但现在,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水塘,水位要比相连的沟渠低了许多。

    水位低,意味着什么?

    大家全都心里清楚,想到这众人全都不自觉的咽了口口水,发自内心深处的颤抖。

    有些手脚发凉。

    水位低,不仅意味着灌溉汲水困难。还意味着,如果再不下雨补充水位,那眼前这水塘就要干涸了!

    就在众人发愣之际,杨二爷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也跟了上来。

    还没站稳当,就抬起手臂,指着眼前的水塘,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这是前些日子,才浇过秧苗的。俺还寻思着,快要下雨了,赶紧浇浇秧苗,把这塘里的水放一放,免得下雨时上涝。

    可谁曾想,可谁曾想,这老天爷到现在,它就滴雨未落。

    眼瞅着,这水塘可就要到底了!”

    杨老爷子皱紧了眉头,脸色十分难看,扭头看向自家兄弟,开口询问道:“那其他几个塘呢?”

    “都这样!”杨二爷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满脸愁苦的望着眼前的水塘:“这老天爷不下雨,别说水塘了,就连河里的水都浅了许多。若是在过些时日,这老天爷还是不下雨…”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也不用继续说下去了。

    这老天爷如果还是不下雨,众人心里全都明白,将会是什么后果。

    一时之间,众人全都沉默不语的望着眼前的水塘。

    自去年秋天,郭毅从京里回来,给他们杨林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挖石碳、卖蜡烛、开窑烧砖、盖新房,还建了兔舍。

    这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可现在,忽然一声旱雷!

    “叮!特殊任务触发:正确应对旱灾!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圣人者,自当为生民立命。”

    “奖励:《望山寻水术》《土法打井一百例》,奖励提前发放。”

    随着系统音落下,头脑瞬间又是一阵混乱。

    他也顺势一屁股坐到地上,把胳膊支在腿上,用手腕撑着下巴。

    摆出一副思考的架势。

    这狗系统,又给他的脑海里塞知识了。首先是古人总结的,依看地理环境来寻水脉打井的各种经验。

    比如,‘撮箕地‘’找水最有利。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较多。

    再者,‘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两山之间夹一沟谷,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还有,‘两沟相交,泉水滔滔’。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

    以及,‘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出水来。

    等等等等,零零散散一大堆,具是前人总结的望山寻水经验。

    至于《土法打井一百例》,在这个没有电力,没有现代机械的时代,要想深挖土地打一口井,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要想打一口出水旺的好井,更是难上加难。

    有时候,你费了半天力气,结果…它就是不出水!

    郭毅坐在地上,在脑海里梳理着这些才得到的知识。心里不禁有些费解,眼瞅着就要发生旱灾了,你这个狗系统,给我塞这些打井的知识干毛线啊?

    莫不是,让我打井浇田?

    玩呢?

    这一口井,才能出多少水?

    这老杨家二百来户,总共约有几百上千亩地,如果通通靠打井来浇地…

    那得打多少口井?

    这可不是机械化时代,没有用机械驱动的打井装置,也没有用电力驱动的抽水装置。

    一切全都靠人力来进行。

    可若是不打井…

    老天爷又不下雨…

    旱灾!

    一切可就都全完了!

    一切努力,化为泡影!

    他坐在地上,杨立文在他旁边,咬牙切齿的嘀咕着:“这毅哥儿从京里回来,带着俺们挖石碳、做蜡烛,如今又开窑盖新房,好日子眼看着就来了,可这贼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