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亲家
灵渠边上的临源县才不过设立了三十多年,占了交通要道的便宜,这几年来发展的极快。 五年前王平安和李显在此地开设报馆,同时作为开发南召的桥头堡,临源县提升了为了下州,两年前开发南召初有成效,临源县又提升为了中州。 此次王正过来,带来了把临源县提升为上州的圣旨。 刚刚升为上州刺史的高在任此刻激动的浑身都颤抖了起来,从王正手中接过圣旨,都有些口不择言了。 “多谢大管事,多谢大总管提拔,下官以后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后大总管不管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下官,下官一定竭尽所能。” 王平安听得眉头皱的死紧,这边上这么多人,你就这么直接对我表忠心,这样真的好吗? 王正倒是不以为意,对矮胖的高在任笑道:“高大人在临源多年,一直勤勉有加,临源有今日,高大人功不可没,一个上州刺史罢了,不用太过感怀。 这是你应得的,以后好好为大唐,为百姓办事,更进一步也是可以的,毕竟你现在不过才四十多岁而已嘛,至于感谢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平安在这里倒是承蒙你照顾了,如果真要感谢,就上个奏折去谢谢陛下吧,嗯,等下也可以多喝两杯,好好谢谢你自己,毕竟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用辛劳换来的。” 辛劳能不能换来升官发财,高在任心里一清二楚,自己在临源县辛劳了好几年,差点连县令之位都丢了,要不是渝州学子看自己可怜,拉了自己一把,临源县还不知道是谁当主官呢? 此后也是王平安和李显过来之后,高在任才被提拔成了下州刺史,这是两条金大腿啊,高在任拼尽全力的抱紧了?回报自然也是可喜的。 五年之内连升两品六级?这个速度已经算得上是极速了,一般只有在发生战事的时候?不停的立下战功才行?文官基本不要想有这样的升迁速度。 当然,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表面上还是要做到位的,大管事提醒得对?这里这么多人?自己刚才的话确实有点孟浪了。 “大管事教训的是。”先谢过了王正,高在任一脸感激的接着说道:“下官等下就给陛下上奏折。” 王正笑着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王平安,正事已经说完?现在可以说一点私事了。 王平安笑了笑?对着人群中的一个粗布女子招了招手。 一身黑衣粗布倒是把人衬托得越发白皙了一些,个子比王平安稍矮一点,不过女子十六快到头,男子十八慢悠悠,以后两人自然会出现身高差。 等女子来到近前?王平安介绍道:“这是明茶。” “明茶,这是我父亲?这是我母亲,这是月华。” 全名是陈明茶?小名叫做陈小妹,以前本来没有名字?一直到七岁的时候?采摘明前茶?才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大名,这是王正把炒茶传开,茶叶普及之后,造成的结果。 毕竟南召的茶叶还是很不错的,不得不说还是有点缘份的。 “明茶见过叔叔婶婶,月华你好!”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不过彼此倒也没有多大的陌生感,王平安早在书信里面就把陈明茶介绍了很清楚,至于陈明茶这边,自然也听说过不少王平安家人的事情。 当然,陈明茶对于王正还是很好奇的,毕竟这是全天下最受尊敬的人,一个神仙般的存在。 王正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罗小妹从头上摘下一支玉簪子,顺手给陈明茶插在发髻上,笑道:“虽然咱家不讲究穿戴,可是作为女子,简单的一些头面首饰还是需要有的。 而且,年轻的时候尽可打扮的花枝招展一些也无妨,只要不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往脸上抹就行。” 罗小妹打量了两下陈明茶,接着笑道:“多俊俏个闺女,真好看。” 陈明茶有点羞涩,小声说道:“婶婶才好看,有种说不出的好看,明茶不如。” 小月华砸吧了一下嘴,说道:“爹爹说那种叫做气质,不但需要多读书,还得有人生阅历才能变成那种好看的,所以,嫂子以后还需要多读书才行。” “月华懂得真多。”陈明茶先夸赞了一句,接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可能变不了那么好看了,这几年跟着平安读书,才将将把字认全而已。” 小月华挥了挥手,满不在乎的说道:“没事儿,慢慢学就是了,我娘亲也是和爹爹成亲之后,才慢慢学认字的,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娘亲还不认识字呐。” 罗小妹丢了一个眼刀给女儿,小月华立马就不说话了。 这时两个中年夫妇带着两个年轻人走了过来,王平安介绍道:“这是明茶的父母和两位兄长。” 王正抢先打招呼道:“王正见过老哥和嫂子了。” “陈列见过贤弟。” 陈明茶的父亲一个矮壮的中年男人,见王正如此客气,顿时满脸的笑意,对王正抱拳后,拉过两个儿子喊道:“还不快叫人。” “陈山、陈水,见过姻伯、姻伯娘。” 随后小月华也过来叫人,一番折腾下来,气氛倒也算比较和谐,这主要是因为王正把姿态放得比较低,陈家得了面子,自然也很好说话。 毕竟两家身份相差巨大,哪怕是结亲,王正这也完全可以说是礼贤下士了,陈家自然感觉很满意。 上了酒桌,王正喝葡萄酒,陈列喝高度清酒,两人倒也还算聊得比较和谐,刚开始陈列还多少有点放不开,可是几杯酒下肚之后,谈话也就随意了起来。 “老弟啊,说句实在话这门亲事我家算是高攀了,毕竟以老弟的地位,平安就算是取个公主也是应当应份的事情。” 王正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什么高攀不高攀的,我原本也就是一介布衣,我们家也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平时的日子也和普通百姓家差不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