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隋唐天字七书在线阅读 - 第291章 千里入藏岂惜女,碛西经略自伊州

第291章 千里入藏岂惜女,碛西经略自伊州

    松州之战,是亚洲两大巨人,唐朝和吐蕃第一次在战场上亲密接触。

    这源于李世民不知道吐蕃的厉害和深浅。

    当李世民拒绝松赞干布卑词厚礼的求婚后,吐蕃人选择了用实力来说话。

    在取得了对吐谷浑及其附近党项等部落的压倒性胜利后,松赞干布选择在松州向唐朝释放出强国的威严。

    二十万大军压境。

    松赞干布豪言,“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在战场之上,李世民从来没有怕过任何人,何况现在唐朝文武全盛。

    对于被欺负到家门口的唐朝来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当时,李世民正在策动对高昌的战争,吐蕃的不请自来,让李世民只能调转枪口,以原班五万人马,四路出击,发动了针对吐蕃的当弥道行军。

    松州之战开始。

    吐蕃先来了个下马威,唐朝松州都督韩威出战被击败。

    但唐朝很快扳回一城,牛进达率领所部,乘吐蕃连续攻城十多日,身心俱疲之下,夜袭吐蕃,杀伤一千多人后,全身而退。

    但其余几路兵马,在正史上,却并没有报捷的记录。

    战事似乎陷入胶着。

    吐蕃国内对于是否应该和唐朝开战,一样心存顾忌和反对。

    在松州前线,因为松赞干布离开青藏高原太久,国内政局并不稳定,松赞干布的大臣们,都苦谏要求退兵,甚至有八位大臣,在劝谏失败后,自杀殉国。

    或许,在松州和唐朝的直接对抗,并不符合吐蕃的利益,也并不是必需。

    松赞干布终于决定主动退却。

    但松州之战,却让李世民大受震动,他终于意识到,吐蕃并不是化外之民,更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蛮夷小邦。

    完全可能发展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但李世民对吐蕃的了解,过于薄弱,更严重的是,唐朝的战略在更西之地,他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针对吐蕃。

    李世民经营西域已成既定的国策,对于吐蕃这个迅速上升的强邻,只能先行安抚,再图进取。

    李世民终于同意吐蕃的和亲。

    贞观十四年,吐蕃大臣,传奇的禄东赞,带着黄金五千两及数百件稀世珍玩,赶赴长安替松赞干布求婚。

    按照惯例,李世民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赐婚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虽然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但唐朝在此次联姻之中,却货真价实地输出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

    和亲带来的效果是即时和实际的。

    吐蕃在吐谷浑的军事行动,立即趋于和缓,吐谷浑国内虽然暗流汹涌,但表面之上,唐蕃两国却相安无事,和平相处。

    唐蕃之间,风云再起,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安抚住雪域之主吐蕃后,李世民终于腾出手来,实施他已经精心准备多年的经营西域(碛西)的计划。

    唐代边陲,汉称西域,唐称碛西,碛古称“莫贺延碛”,延袤三千里,中间寸草不生,因而成为横亘在中土和西方世界之间的天然阻隔。

    但山重水复处,柳暗花明,穿越此片流沙大碛,就进入一片神奇瑰丽的热土。

    那里有雪山平原,沙漠绿洲,似天上繁星,交相辉映,绚烂迷人。

    这片土地,就是碛西(西域)。

    传统上,以葱岭为限,以东叫做岭内,天山南北是也,天山以北,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当时分属于东西突厥。

    天山以南,则由沙漠切割成片片的绿洲城邦国家,是沙漠中的珍珠。

    葱岭以西的部分,称为岭外,昭武九姓,康,石等国所居,在乌浒河(阿姆河)以南,就是西亚大国波斯。

    西域很早就归属于中原王朝的统治。

    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正式设置西域都护府,然后设立戊己校尉,主管屯田。

    自此之后,大批汉人,蜂拥而至,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西域成为中原王朝新兴的热土。

    晋承汉制,改西域都护为西域长史,即使在政局纷扰,南北分裂的南北朝时代,碛东西,依然保持统一的军政府管理方式。

    隋世以降,杨广在攻灭吐谷浑后,设置了四镇,已着手经营西域,但随着突厥的重新兴起,已成中原之患,杨广西进之路,嘎然而止。

    事实上,当突厥兴起于大草原上,西域大体被西突厥所统治,吐屯监其国,易服饰,变语言。

    西域走上了缓慢的突厥化过程。

    让西域重新见到中原王朝的太阳,这个历史重任,需要唐朝完成。

    李世民当仁不让。

    这是一个巨大而艰巨的工程。

    李世民非常谨慎而小心,他非常有耐心,适时相机而动,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达到大成。

    要想在西域建立统治地位,就需要在碛西先建立稳定而强大的据点。

    碛西伊、西、庭三州和安西都护府的建立,就是这种战略的体现。

    碛西三州,最早创建的是伊州,这直接源于东突厥的盛衰。

    李靖挂帅北征,梨庭扫xue,擒住东突厥大可汗颉利,东突厥灭亡后,其剩余的部众,除了内附降唐,或是东归各部,散落于大草原之上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一路向西。

    那里还有他们落脚之地。

    那里曾经属于西突厥的土地,但西突厥统叶护在和颉利可汗互相攻战当中,败下阵来,现在那块土地,已属于东突厥势力范围。

    向西的东突厥余部,大体分为三大势力,互不统属。

    一支是乙注车鼻可汗,独立为国,西保金山。

    一支是阿史那社尔,历经多次迁徙,最后退保可汗浮图城。

    还有一支,也是当年败于薛延陀的欲谷设,他也是突利的亲弟,进入碛西后,驻兵于伊吾高昌之间。

    李世民雄才大略,他在安置投降的东突厥余部的同时,早就将眼光投向了碛西的东突厥势力。

    向西挺进,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世民先使了一个招抚的计策。

    他让凉州都督李大亮在莫贺延碛东口,放置粮食,救济碛西东突厥余部。

    这种劳民伤财,并且看不到效果的施舍,让李大亮无法接受,他从内心里抗拒这个政策。

    李大亮为此专门上了一道奏疏,反对在碛东施粮,认为无益于事,并且会让河西地区不堪重负。

    但李世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当他意识到李大亮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招慰大使时,他将其免官,并召他回长安述职。

    李世民的态度非常明确而坚决,碛西的经略,必须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李世民的坚持立即有了回报。

    贞观四年八月,欲谷社在知晓李世民对突利的倚重和对自己的保证后,率部投降唐朝。

    作为欲谷设降唐的伴生物,伊吾首领石万年,以所属七城降唐。

    这就是伊吾七城,也是大唐西伊州(后改为伊州)的雏形。

    李世民终于在碛西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桥头堡。

    开疆拓土,艰苦创业,实在是筚路蓝缕,惟艰惟辛。

    但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

    这盘棋,已经开局了,李世民准备好好下,他一生之中,从未败过,现在也是。

    但要想真正入主西域,就必须和西域的霸主西突厥正面硬刚,只是依靠招抚东突厥残余力量,只建立一个伊州,始终只能是隔靴搔痒。

    伊州只是一个点,要想在广袤无垠的西域落地生根,成为那片神奇土地的主宰,就需要一个面,或是一个立体的权力网络。

    李世民要给伊州找个伴,邻近的高昌,落入他的法眼。

    高昌是一个天然州县据点,它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在所有的绿洲政权之中,最深最巨最亲密。

    高昌本质上是碛西极少的汉人为主体的政权。

    高昌也是后汉戊己校尉屯田之所,汉人因而聚集,有兵一万,现在的国主叫麹文泰。

    他是隋唐两朝的老朋友了,实际上,高昌也是隋唐两朝在西域的探子和某种形式的代言人。

    高昌向隋唐朝贡,隋唐册立官职,并且两国联姻,高昌投桃报李,西域所有大小事情,事无巨细,全部向中央政府报告。

    入唐之后,李渊曾经应麹文泰之请,派人去吊唁过他的父亲。

    到李世民时代,两国关系进一步加深,李世民甚至走了一条曲线外交的路线,让麹文泰的妻子宇文氏赐姓李氏,封常乐公主,归入李氏宗籍。

    这是一段蜜月时期。

    但事情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