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收藏纪在线阅读 - 第二章 真赝之辩

第二章 真赝之辩

    “南师可能跟你说起过,我们牟家搁这儿吃这口饭有五代了,打火烧圆明园那时起就吃这口饭。当年火烧圆明园之后,抢走的大部分珍奇物品、装饰摆设、园砖园瓦就被洋鬼子拉到津门,当街拍卖,杨柳青石家大院去过没院里有一口荷花缸,那就是从老鬼子从圆明园里搬来的。据当时法国公使葛罗,这些都是来自圆明园,总值至少达三千万法郎。“

    “当时津门的景象是乱哄哄的,每个十字路口都有洋鬼子出卖成匹的丝绸、珠宝、翡翠、瓷器和无数贵重的东西,咱们沈阳道的鬼市出名,那会儿到处是洋鬼子,可真叫“鬼市”!后来又是租界,又是溥仪和遗老遗少,各路军阀,无数名流,国家动乱,民族危亡,古玩行当却是烈火烹油。蒸蒸日上,我们家也是这么起来的。呵呵,那时节,津门古玩行可比京城热闹。“

    牟端明打开话匣子。

    “师兄家学实在源远流长,不过凡事都是阴阳两面,当时国家的劫难,却是玩古董的饕餮盛宴,不然那些王谢堂前燕,哪得入草芥百姓眼呢“

    牟端明嘿嘿一笑,“盛世玩收藏,这年头形势好,尤其是去年央视鉴宝节目一弄,好些个人拿着几本破书就敢往古玩市场上扑腾。小常你是真准备玩这个“

    “牟哥您可能知道,我单位是星辰公司,在咱们这片可是不错,前一阵我办了停薪留职,今儿个来我可是只带着这对耳朵来装东西,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呵呵,星辰公司可是不错,这沈阳道上不说那些包袱斋,直说这约莫一百四十多家铺子,有一半都不见得一年能够攒下十万块钱,估摸着还不如你那稳当的收入呢。你这决心是够大的,那老哥我可要多跟你磨磨嘴皮子。”

    牟端明将浅绿的茶盏推了过来,“在沈阳道这儿做生意得有好脾气,要多大价别上火,还多少钱也别生气。这行当什么事儿都不出奇,用买醋瓶子的钱买了个青花瓷瓶的事有过,要买铜痰盂买来个商朝青铜器的事也有过。反过来说,花买人参的钱买了香菜根的事也有。有的人得了便宜便到处显摆,透着自个儿的机灵!有的人吃了亏多半闷在肚里,惟恐被人耻笑。不管收的东西是变卖的还是偷来的,脱了手就好,不要打听出处。“

    他缓缓地拉了一个过门,“我们这个行当,最难得永远是直伪之辨,造假的和看假的永远是一对儿天敌。造假的,费尽心机,用尽绝招为的是骗过看假的那双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的,凭这双眼识破天机看破诡计,捏着这造假的家伙没藏好的尾巴尖儿,打一堆假里把它抻出来晾在光天化日底下。“

    “但是话要说回来,造假也是手艺,这个行当有多久,造假也就存在了多久。以往的旧仿到了现在也是好玩意儿。说起来是真的不难,以假乱真才难。比方人家马连良张嘴一唱,当然就是马连良唱,难吗可要是我唱,让人听了说是马连良在唱,那就难死了,所以我们最服的是以假乱真,称呼这种人时,不提“以假”,只夸他“乱真”。乱真也是种大能耐。”

    “干这个行当,首先就是理性的看待真假,不管是真品还是赝品,入了行市,那都是商品。”

    常闲浅浅的喝了一口:“国家有明文规定,制贩高仿古代工艺品是合法的,制贩赝品是违法的。”

    “说的不错,可是高仿和赝品之间的定义特别微妙,它们的区别,往往只在于买卖的时候是否明确告知性质。说白了,同样一件唐三彩,您说这是高仿的您拿好,这就合法,您说这是十三陵挖出来的,就不合法,所以很多造假者钻这个法律空子,给自己披上一件仿古工艺品的合法皮,公然生产大量高仿品。然后这些高仿品在市面上将以什么身份流通,你觉得呢“

    牟端明的笑声带着些许嘲弄:“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不管是艺术品还是工艺品,只要进入市场,那就是商品,就必须遵守商业经济的规则。所以只要古董成为一条市场细分赛道,那支撑古董这个行当存在的原因,必然只能是赤裸裸的利益,不是什么家国情怀,不是什么爱物之心,也不是什么鉴赏之道。“

    面对牟端明的坦率,常闲有些哑口无言。“为了利益,难道其他一切都可以不顾“

    牟端明轻轻喝了口茶,回味了一下道:“就拿画来说,有关古代山水绘画作品真伪问题,有较大的争论只有两次。一次是关于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从元代至今,旷日持久;再一次是关于传为五代董源的《溪岸图》。《溪岸图》之所以被质疑,主要是因为与张大千有关。

    这幅画是1938年被张大千以金农的《风雨归舟图》与徐悲鸿交换的,50年代,张大千将这幅画转让与王季迁。97年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出资500万美元从王季迁先生手中购得包括《溪岸图》在内的12件艺术作品,这在当时是天价,十分轰动,《纽约时报》在头版报道中将《溪岸图》称为“中国的蒙娜丽莎”。

    大都会收购没过多久,就引发了质疑,说《溪岸图》不是10世纪古画,而是张大千伪作,引发了激烈论战。“

    常闲呵呵笑道:“张大千确实做过很多伪,当年他自己就站出来说,某某某博物馆收的画就是他画的,别不信,他有证据,他都做了记号,哪个角什么地方掀起来,那儿就有他留下的证据。”

    “是啊!大师也有不仗义的时候!“

    牟端明也幽默了一把:“当时专门开了论证会,后来是用科技的手段解决真伪问题,什么手段呢他们用红外线,用X光机去拍这张画儿,当做片子拍,片子里面这张画历史被修复几次清清楚楚。“

    看着常闲的讶色,牟端明道:“其实,当时能够临摹伪造的,不只是张大千。清初画坛,四王称霸以后,风格就僵化趋同,不是真正的高手,有些个画看着差不多就是同一个人画的。有这个本事的人非常多,很多有这个本事的人,连名字都没有,因为他们没有社会地位,只好画别人的画来换饭吃。

    比如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有行话叫做“后门造”,什么意思呢后门是哪儿呢后门是故宫的后门,说的是地安门,好些个画都是那儿出来的。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叫马晋的,专仿郎世宁,今天拿出来一看,哦,这是马晋的。但当时很多人都认不出来,以假当真的事儿经常发生。

    到了现在,作伪的水平比历史上高了很多很多,不管是书画还是瓷器,历史上跟现在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他仰头靠在沙发上,回忆了一下,道:“跟你说一件刚发生不久的真事儿,也就是六七年前,文物界出了件大事。

    一幅宋元时期的画《郊野图》,在故宫流散的目录中是有记载的,自打被溥仪带出宫以后,这幅画就销声匿迹了。

    到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一户人家就把这幅画拿出来了,整整消失了七八十年的时间,当时就被一明白人买走了。

    这样的顶级的东西用来换钱是很容易的,但这位回家以后舍不得卖,为什么呢这件东西是孤本。所谓孤本不是画家没画过别的,而是这人流传下来的就这一幅,和张择端唯一传世的《清明上河图》一个性质,不管叫张择端,李择端,王择端,就这么一幅能够见着,不像张大千齐白石,到处都有,这个画家没有任何一幅其他作品可以参照。

    这个人想啊,我买得挺贵,想把本儿收回来,又舍不得卖,怎么办呢?于是决定干脆做几卷卖。

    但不像以前那些个作伪的都是高手,这个人本身不会画画,更不会临摹,怎么做呢“他询问似的看着常闲。

    常闲想了想道:“统筹管理,分工合作。“

    牟端明笑着点了点常闲道:“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古人是难以想象的,一句话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像你说的,他就负责统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