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谁的错?
书迷正在阅读:问侠郎、东方现世录、修道四界、kp视角写的跑团二三事、对她一如初见、住在幸福大街、灵山仙踪化羽、命运与仇恨、重生大唐:扶持女帝上位、田园小医妃
元元子笑得合不搂嘴。
“什么意思?”
他眯着眼睛看着王安之。
“你是想帮他吗?”他顿了一下,指了指王安之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在你们发善心之前,我就想问你们一件事情!你们知道吗?山西布政司最大的黑石矿区是在谁手里吗?你知道文家村他们的这个黑石矿最大的利润是给了谁吗?”
他指了指王敦苼。
“你们知道一吨黑石的价格是多少吗?”
他指了指矿区的位置。
面带讥讽。
笑着说道:“被称为工业的基础,修行的母石,人类一时不刻都不能缺少的。”
停顿了一下。
望了一个方向。
继续说着:“明天子每年第一篇施政纲要都会把它放入进去。”
说着还念了几句。
“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
虽然元元子只是念了两句,但王安之一听便知,这是今年朝廷下的开年大纲。
浩浩荡荡三万四千余字。
从海内诸国,到各省风貌,历数去年的功绩,展望明年的风采。
虽说太原王氏算是一方门阀。
但是大明好歹也算是盛世光景。
明面上对明天子充满了尊敬。
像这种文章,开年刚刚公布的时候就被教习抄录下来。
人手一盘,背熟为止。
如元元子所说。
确实如此。
诏书中对黑石这等矿产也用“天赋于朕,众卿采之,不辞辛劳,输之南北”这样的字眼形容。
不过到现在一想。
恐怕这段话更多的是宣示一下这黑石的主权罢了。
在大明帝国。
一切矿产都是大明天子的。
像文家村这类的村子。
只拥有开采权。
没有所有权。
每年都要交给朝廷一大笔钱财,才能继续开采黑石。
至于这笔钱到了朝廷说中还是天子的手中。
王安之现在还没有学到。
所以也不敢断言。
元元子一看王安之的表情。
更是笑的眼泪出来了。
他笑得一下子起不来身。
说道:“你不会以为贫道说的是明天子吧?”
看着王安之等人面面相觑的样子。
元元子直截了当地说。
“你们也太小看你们自己了。”
他伸出了手,念道:“一吨黑石,按照现在市价是陆百七十叁个银元。”
王氏等人除了王安之对银元的购买力有一定的了解外。
其他人都对此并没有很深的印象。
至于王敦苼更是皱紧了眉头。
其实课堂上教习有讲过黑石的价格。
但是因为作为大宗商品。
黑石的价格每日都会有一定的波动,上涨亦或是下跌。
在他们印象中,黑石一吨的价格大致在六百五十银元左右。
但是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其实他们也不太清楚。
即使他们在课堂里背了一斤灵米五银元。
背了一斤秘银三百元银元。
但是对于真正的市场。
他们没有接触过。
就像王敦苼,她只知道太虚天最热门的游戏在十五银元的价位。
又如王安之。
他在族地的外围长大。
他知道几个照顾他长大的jiejie,一个月的薪酬总共也不过在六百到八百银元左右。
他们一家子的生活费在五百银元一个月。
但是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小孩。
即使在注意。
对于这个大明帝国的物价也只是雾里看花罢了。
“你知道太原王氏收了这黑石,做出来的原液多少钱一升吗?”
因此说完这句话,他盯住王安之的脸,眼睛里流溢出似乎是挑衅的神情,但他的全部姿态,又好像在期待着他的回答。
如果说黑石是工业之母的话。
原液就是工业的基础。
只有黑石通过种种方式才能加工成为原液。
不说其他。
只说最简单的术法赋能。
单纯依靠黑石燃烧,来给一个术法赋能所需要的数量,是用原液赋能的两百多倍。
两者的差别大致就是仙汉时期的那种用蒸汽奔跑的车辆和大明帝国时期的车辆段差距吧。
“三十六个银元一升。”他一边说着,一边往王安之看去。
王安之警觉地看着他。元元子的嘴又往边一咧。这一咧嘴令他极不舒服。
“你知道一吨黑石能做多少原液吗?”
王敦苼好似不喜欢这样的对话环境,如同做对一一般回答了这个本来应该是由王安之回答的答案,道:“这个答案我知道,两百六十升原液。”
元元子噗嗤一笑。
“教科书般的答案。”
他盯着一个方向。
王安之等人看去。
只见一片林子,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那边的马林等人才知道,元元子看得是他们。
“其实正确的答案是三百五十二升。”
他笑了。
“这隐藏的数量也是太原王氏和之前刘大麻子打价格战胜利的原因。”嗓音沙哑,但是神色却若有所思。
听到这句话,王安之的心脏紧了一下,匆匆地转过了头,假装看向王敦苼来掩饰自己的失态。
刘大麻子听上去是个很可笑的名字。
但是他在北地七大寇中,排行第二。
掌握了北方黑石的地下市场。
当然,他不满足于地下市场,曾经想做到阳光下。
但是正如元元子所说,他输了。
丢盔弃甲。
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王敦苼大吃一惊,眼睛搜索着林外。但是马林他们施展了遮蔽的术法,完全看不到踪影。
“这个数字,你是怎么得来的?”
她在思考,如何和家里报告。
要知道,这个数字,就连她也一点都不知情。
这必然也是家中的机密。
因为不是机密的话,不可能作为打败一方贼寇的武器。
要知道,北地的大贼寇,哪一个不是叱咤天下的大人物,他们的势力,绝对不比一个二流世家来的小。
但是这样一个数字就轻而易举的出现在了别人的嘴里。
但是此刻的元元子就如同驾驶员已经爬进驾驶室,在无注意王敦苼的对话。
他仔细得看着远方,在他的眼面,是长龙一般的车队;在车队的后边,又接上了一辆辆飞行器和一辆辆装载物。飞行器的平坦额头上缀着一朵崭新的红缨,宛如暗夜中的一束火苗。
道路两边是几株遍体畸瘤的矮树和生满野草杂花的路沟,树叶和草茎上,都沾着黑色的粉末。
这是黑石的粉末。
路沟两边,是深秋的枯燥的田野,黄色和灰色的庄稼秸秆在似有似无的秋风中肃立着,没有欢乐也没有悲伤。
这些庄稼虽然在大风中好像下一刻都会被吹倒。
但是它一直站立着,就像祖祖辈辈一般,站立着。
时间已是晚上。高大的矸石山耸立在矿区中,山上冒着焦黄的烟雾。
矿井口的卷扬机无声无息地转动着,有几分神秘,有几分古怪。
但是在他的眼中,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他能清楚看到卷扬机轮的藏在阴影处的灵一半,也能深入地看到矿区里每一个汉子麻木的脸与眼睛里的光。
王安之感到自己的精神像一只生满蓝色幼芽的土豆一样,滴溜溜滚到元元子的筐里去。
如果说王氏的学堂是在解惑授课的话。
元元子的话是直接把这赤裸裸的真相把他从面前揭开。修行的神秘和森严在朦朦胧胧中被迅速解除,这个世界的本质又显现地一览无余。
元元子的话里透漏出一些与他的年龄无关的内容,让他的心里生出一些疑虑和恐惧。刚开始他还以为这个小道士是个大胆的年轻人罢了。
但是此刻,任何小瞧都已经一干二净的从脑海中去了。
“所以你知道,谁才是这里的罪魁祸首了吗?”
一边说着,元元子一边挑着眉。
“一吨黑石,你们可以拥有八千多银元的利润,而留给文家村的,只有六百多块银元。这些银元,他们需要提供五分之二四来给予官府,给予地头蛇,给予一切贪婪者。”
王安之盯着他,点了点头。
“或许是吧。”
他承认道。
他想看看,面前这个道士到底想说什么。
他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黑石的生产早就已经不止万年了,能够抵抗住黑石生产的机器人都不知道更新了几百代,你知道为什么文家村不购买吗?”
“价格吧。”王安之笃定的说出了这句话。
“是的,”元元子露出了赞同的眼神。“一台老旧的上个版本的墨家矿者号需要十三个金元。而这个价格需要二十多吨黑石才能换取,如果加上给予朝廷的抽成,对于文家村来说,需要一百多吨的成本。”
王安之忍不住打断了他。
露出了微笑,问道:“所以你想说什么?是想告诉我们,太原王氏才是这个事情的罪魁祸首。”
指了指对面的武昌。
继续道:“是他们悲惨命运的直接原因,是一切的万恶之魁。是吗?”
不等元元子说完。
他摇了摇头。
“然后呢,你想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赎罪,应该道歉,应该为他们负责?”
王安之说道最后,眼神越来越冷。
“真的是这样吗?”
元元子听到王安之这样的对话,没有回答,只是眼中露出了一丝的失望。
“把一个社会的问题,归罪于一个家族,把人性的贪婪,归结于家族的问题。文家村是真的买不起矿者吗?”
王安之看向了武昌。
“不是的,是他们舍不得。因为人命与之相比,太便宜了。”
他指了指远方矿区的位置。
“今日的矿区,是太原王氏的责任吗?如果是,那么刘麻子掌握了黑石市场,会好嘛?”
这一刻,王安之的眼神如鹰,直视着元元子。
“把一城一池的希望,把千家万户的希望,寄予上层人的恩赐,这才是根本的问题啊!”
“什么意思?”
他眯着眼睛看着王安之。
“你是想帮他吗?”他顿了一下,指了指王安之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在你们发善心之前,我就想问你们一件事情!你们知道吗?山西布政司最大的黑石矿区是在谁手里吗?你知道文家村他们的这个黑石矿最大的利润是给了谁吗?”
他指了指王敦苼。
“你们知道一吨黑石的价格是多少吗?”
他指了指矿区的位置。
面带讥讽。
笑着说道:“被称为工业的基础,修行的母石,人类一时不刻都不能缺少的。”
停顿了一下。
望了一个方向。
继续说着:“明天子每年第一篇施政纲要都会把它放入进去。”
说着还念了几句。
“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
虽然元元子只是念了两句,但王安之一听便知,这是今年朝廷下的开年大纲。
浩浩荡荡三万四千余字。
从海内诸国,到各省风貌,历数去年的功绩,展望明年的风采。
虽说太原王氏算是一方门阀。
但是大明好歹也算是盛世光景。
明面上对明天子充满了尊敬。
像这种文章,开年刚刚公布的时候就被教习抄录下来。
人手一盘,背熟为止。
如元元子所说。
确实如此。
诏书中对黑石这等矿产也用“天赋于朕,众卿采之,不辞辛劳,输之南北”这样的字眼形容。
不过到现在一想。
恐怕这段话更多的是宣示一下这黑石的主权罢了。
在大明帝国。
一切矿产都是大明天子的。
像文家村这类的村子。
只拥有开采权。
没有所有权。
每年都要交给朝廷一大笔钱财,才能继续开采黑石。
至于这笔钱到了朝廷说中还是天子的手中。
王安之现在还没有学到。
所以也不敢断言。
元元子一看王安之的表情。
更是笑的眼泪出来了。
他笑得一下子起不来身。
说道:“你不会以为贫道说的是明天子吧?”
看着王安之等人面面相觑的样子。
元元子直截了当地说。
“你们也太小看你们自己了。”
他伸出了手,念道:“一吨黑石,按照现在市价是陆百七十叁个银元。”
王氏等人除了王安之对银元的购买力有一定的了解外。
其他人都对此并没有很深的印象。
至于王敦苼更是皱紧了眉头。
其实课堂上教习有讲过黑石的价格。
但是因为作为大宗商品。
黑石的价格每日都会有一定的波动,上涨亦或是下跌。
在他们印象中,黑石一吨的价格大致在六百五十银元左右。
但是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其实他们也不太清楚。
即使他们在课堂里背了一斤灵米五银元。
背了一斤秘银三百元银元。
但是对于真正的市场。
他们没有接触过。
就像王敦苼,她只知道太虚天最热门的游戏在十五银元的价位。
又如王安之。
他在族地的外围长大。
他知道几个照顾他长大的jiejie,一个月的薪酬总共也不过在六百到八百银元左右。
他们一家子的生活费在五百银元一个月。
但是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小孩。
即使在注意。
对于这个大明帝国的物价也只是雾里看花罢了。
“你知道太原王氏收了这黑石,做出来的原液多少钱一升吗?”
因此说完这句话,他盯住王安之的脸,眼睛里流溢出似乎是挑衅的神情,但他的全部姿态,又好像在期待着他的回答。
如果说黑石是工业之母的话。
原液就是工业的基础。
只有黑石通过种种方式才能加工成为原液。
不说其他。
只说最简单的术法赋能。
单纯依靠黑石燃烧,来给一个术法赋能所需要的数量,是用原液赋能的两百多倍。
两者的差别大致就是仙汉时期的那种用蒸汽奔跑的车辆和大明帝国时期的车辆段差距吧。
“三十六个银元一升。”他一边说着,一边往王安之看去。
王安之警觉地看着他。元元子的嘴又往边一咧。这一咧嘴令他极不舒服。
“你知道一吨黑石能做多少原液吗?”
王敦苼好似不喜欢这样的对话环境,如同做对一一般回答了这个本来应该是由王安之回答的答案,道:“这个答案我知道,两百六十升原液。”
元元子噗嗤一笑。
“教科书般的答案。”
他盯着一个方向。
王安之等人看去。
只见一片林子,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那边的马林等人才知道,元元子看得是他们。
“其实正确的答案是三百五十二升。”
他笑了。
“这隐藏的数量也是太原王氏和之前刘大麻子打价格战胜利的原因。”嗓音沙哑,但是神色却若有所思。
听到这句话,王安之的心脏紧了一下,匆匆地转过了头,假装看向王敦苼来掩饰自己的失态。
刘大麻子听上去是个很可笑的名字。
但是他在北地七大寇中,排行第二。
掌握了北方黑石的地下市场。
当然,他不满足于地下市场,曾经想做到阳光下。
但是正如元元子所说,他输了。
丢盔弃甲。
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王敦苼大吃一惊,眼睛搜索着林外。但是马林他们施展了遮蔽的术法,完全看不到踪影。
“这个数字,你是怎么得来的?”
她在思考,如何和家里报告。
要知道,这个数字,就连她也一点都不知情。
这必然也是家中的机密。
因为不是机密的话,不可能作为打败一方贼寇的武器。
要知道,北地的大贼寇,哪一个不是叱咤天下的大人物,他们的势力,绝对不比一个二流世家来的小。
但是这样一个数字就轻而易举的出现在了别人的嘴里。
但是此刻的元元子就如同驾驶员已经爬进驾驶室,在无注意王敦苼的对话。
他仔细得看着远方,在他的眼面,是长龙一般的车队;在车队的后边,又接上了一辆辆飞行器和一辆辆装载物。飞行器的平坦额头上缀着一朵崭新的红缨,宛如暗夜中的一束火苗。
道路两边是几株遍体畸瘤的矮树和生满野草杂花的路沟,树叶和草茎上,都沾着黑色的粉末。
这是黑石的粉末。
路沟两边,是深秋的枯燥的田野,黄色和灰色的庄稼秸秆在似有似无的秋风中肃立着,没有欢乐也没有悲伤。
这些庄稼虽然在大风中好像下一刻都会被吹倒。
但是它一直站立着,就像祖祖辈辈一般,站立着。
时间已是晚上。高大的矸石山耸立在矿区中,山上冒着焦黄的烟雾。
矿井口的卷扬机无声无息地转动着,有几分神秘,有几分古怪。
但是在他的眼中,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他能清楚看到卷扬机轮的藏在阴影处的灵一半,也能深入地看到矿区里每一个汉子麻木的脸与眼睛里的光。
王安之感到自己的精神像一只生满蓝色幼芽的土豆一样,滴溜溜滚到元元子的筐里去。
如果说王氏的学堂是在解惑授课的话。
元元子的话是直接把这赤裸裸的真相把他从面前揭开。修行的神秘和森严在朦朦胧胧中被迅速解除,这个世界的本质又显现地一览无余。
元元子的话里透漏出一些与他的年龄无关的内容,让他的心里生出一些疑虑和恐惧。刚开始他还以为这个小道士是个大胆的年轻人罢了。
但是此刻,任何小瞧都已经一干二净的从脑海中去了。
“所以你知道,谁才是这里的罪魁祸首了吗?”
一边说着,元元子一边挑着眉。
“一吨黑石,你们可以拥有八千多银元的利润,而留给文家村的,只有六百多块银元。这些银元,他们需要提供五分之二四来给予官府,给予地头蛇,给予一切贪婪者。”
王安之盯着他,点了点头。
“或许是吧。”
他承认道。
他想看看,面前这个道士到底想说什么。
他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黑石的生产早就已经不止万年了,能够抵抗住黑石生产的机器人都不知道更新了几百代,你知道为什么文家村不购买吗?”
“价格吧。”王安之笃定的说出了这句话。
“是的,”元元子露出了赞同的眼神。“一台老旧的上个版本的墨家矿者号需要十三个金元。而这个价格需要二十多吨黑石才能换取,如果加上给予朝廷的抽成,对于文家村来说,需要一百多吨的成本。”
王安之忍不住打断了他。
露出了微笑,问道:“所以你想说什么?是想告诉我们,太原王氏才是这个事情的罪魁祸首。”
指了指对面的武昌。
继续道:“是他们悲惨命运的直接原因,是一切的万恶之魁。是吗?”
不等元元子说完。
他摇了摇头。
“然后呢,你想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赎罪,应该道歉,应该为他们负责?”
王安之说道最后,眼神越来越冷。
“真的是这样吗?”
元元子听到王安之这样的对话,没有回答,只是眼中露出了一丝的失望。
“把一个社会的问题,归罪于一个家族,把人性的贪婪,归结于家族的问题。文家村是真的买不起矿者吗?”
王安之看向了武昌。
“不是的,是他们舍不得。因为人命与之相比,太便宜了。”
他指了指远方矿区的位置。
“今日的矿区,是太原王氏的责任吗?如果是,那么刘麻子掌握了黑石市场,会好嘛?”
这一刻,王安之的眼神如鹰,直视着元元子。
“把一城一池的希望,把千家万户的希望,寄予上层人的恩赐,这才是根本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