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在线阅读 - 第409章 天子的职责

第409章 天子的职责

    “贾氏,实在是人丁不丰。”

    对于母亲贾太后,刘胜并没有任何拐弯抹角的打算,只直截帘一句话,便表明了自己默认坊间传闻发酵的原因和意图。

    只是即便刘胜已经直白到了如此程度,贾太后一时之间,也还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贾氏人丁不丰,又和那弩士有什么关系呢?”

    “难道要为了让我贾氏人丁兴旺起来,就去逼迫一个有功之臣改换门庭,抛弃祖先、祖姓?”

    “想来那黄破奴,也当是个顶立地的丈夫;如今显赫了,想的也必定是整修宗祠、重整祖陵。”

    “阿胜······”

    “——皇帝这么做,恐怕是有些不合适的吧?”

    “无论于情,还是于理······”

    话一半,不着痕迹的将脱口而出的‘阿胜’改为‘皇帝’,有疑虑重重的着,贾太后那本就不经常舒展开的眉头,便随之彻底拧在了一起。

    其实,贾太后经历过得最舒心、最舒适的日子或者状态,是生下刘彭祖、刘胜两个儿子后,又不再被先子启宠幸的那段时光。

    在那段时光里,贾太后母凭子贵,凭借为刘汉子诞下子嗣,而在宫中得到了一定的地位;

    有了孩子,而且还是一大一两个儿子,贾太后自也就不用继续期盼子启的临幸,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两个儿子的教育问题上。

    与此同时,贾太后过了三年的‘被宠信’期,子启已经转换了目标,刚好又让后宫四面八方向贾太后射来的敌视逐渐消散,并转移到新受宠的另一人身上。

    那段时光,母凭子贵不被人欺负,失去皇帝宠幸不再被敌视,同时又有了儿子、有了盼头的贾太后,简直别提有多舒心了。

    只是在那之后,一切就都朝着贾太后不喜欢,或者是贾太后无法控制、无法应付的方向渐行渐远了。

    ——先是儿子刘胜反复出头,引起了皇长子刘荣及其母栗姬的注意;

    虽然最终,皇长子和栗姬都并没有对贾太后母子具体做些什么,但那段忧心忡忡的日子,贾太后简直是死都不愿意再经历一遍了。

    ——栗姬做了皇后怎么办?

    ——做了太后怎么办?

    ——皇长子坐了下又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担忧——这种每一条都足以让人茶饭不思,却又想不出任何解决办法,只能无力苦叹的担忧,贾太后也再也不愿意有了。

    好在后来,栗姬和皇长子失势,栗姬蹊跷身死,皇长子封王就藩。

    正当栗姬要长松一口气,事态却又朝着极不受控、贾太后极无力应付的方向走出了一大步。

    ——大儿子被过继给了曾经的废皇后,儿子做了太子储君,贾太后自己,则成为了子启的皇后······

    做皇后?

    贾太后从没想过自己有一,会成为住进椒房殿,头凤身赤,母仪下的皇后。

    但当时的一切,都根本不受贾太后控制——子一声令下,东宫太后默许,此事就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前所未有过的超高效率走完了所有流程。

    贾姬,也就此成了贾皇后······

    从那一开始,贾太后的整个人生,其实就已经脱离自己的控制和追求的方向了。

    曾几何时,贾太后毕生的愿望,也不过是为先帝生下一儿半女,而后母凭子贵,借着儿子的光在宫里平平安安过个十几二十年;

    待先子启殡,便跟着大儿子去做个某王太后,享三五年清福,这辈子也就这么无病无灾,顺顺利利的过去了。

    只是在儿子做了太子,自己做了皇后之后,贾太后就彻底懵逼了。

    ——愿望彻底失去达成的可能性。

    这一辈子,自己非但不能‘平平安安’‘平平澹澹’的渡过,反而要承担起一些自己未曾想过,更从未有能力肩负起的指责了。

    为了儿子——为了不给儿子拖后腿,贾太后开始学。

    开始向好闺蜜,曾经的皇后:薄夫人去学,学着做一个虽没什么真材实料,却也还能让面上过的去的皇后。

    刚学了个三分形,先帝没了。

    贾皇后又变成了贾太后,住进了婆婆、当朝太皇太后的长乐宫。

    对于这一系列身份转换,以及身份转换强加给自己的职责,贾太后其实是处于‘反复无所适从’,且一次比一次手足无措的状态之中的。

    但命里如此——命中有这样的‘劫数’,贾太后也只能强迫自己继续去学。

    只是终归性温良,学了这么多年,贾太后也还是没能学明白:为什么掌权,就一定要考虑到那么多阴暗的方面,就一定要把每一个人都往坏处想。

    尤其想不明白:为什么做了太后,就要连带着自己的儿子,也得往最坏的方面去想······

    “太后,恐怕是误解皇帝的意思了······”

    对于贾太后神容中暗藏的局促,窦太皇太后自是一无所知。

    ——如今的太皇太后窦氏,已经真的成为了自己口中的‘瞎眼老婆子’。

    但毕竟也是沉浮后宫多年,从太祖高皇帝年间便于宫中谋生存的女人,甚至可以是政治人物。

    从最开始,在吕太后身边做个普普通通的侍女,到孝惠皇帝一朝,被赐给代王刘恒充实后宫;

    再到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母凭子贵做了皇后,又太宗皇帝刘恒驾崩,儿子坐了下、自己做了太后。

    时至今日,可以是花费数十年时间,从太祖高皇帝年间开始,一步步从后宫最低微、最卑贱的侍女,一步步走到了今,坐在了这太皇太后的位置之上。

    对于贾太后的担忧,或者是对贾太后对身份的不适应,窦太皇太后,自都是看在眼里的。

    但对此,窦太皇太后抱有的立场,却是冷眼旁观,再不时提点。

    因为只有这样,贾太后才能在将来,成为子最坚厚的依仗,而非子最无可奈何的麻烦。

    如果连这点磨难都经受不住、这点转变都无法接受,那将来真正‘母仪下’,就必定会为下带来祸事。

    ——窦太皇太后,自知命无多。

    在这最后的、所剩无多的时间里,窦太皇太后想要的,就是给汉家留下又一位合格的皇太后,并为自己的宗族,留下世代富贵的基础。

    除此之外,窦太皇太后别无他求······

    想到这些,窦太皇太后的面容之上,也不由得稍涌上些许严肃。

    见婆婆这个微妙的神情变化,贾太后也是赶忙坐直了身,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竖耳恭听’的架势。

    ——哪怕婆婆看不到,贾太后也还是这么做了。

    因为贾太后明白:接下来,婆婆就要教自己如何做好一个太后,如何为皇帝儿子分担下、社稷的重担。

    贾太后或许柔弱;

    但为了儿子,贾太后,也并非无法做出改变······

    “弩士获封为侯,而且还是与一众将官一同获封为侯,这是必定会传遍下的佳谈。”

    “下人都会对此人赞不绝口,同时又因此而感到雀跃——弩士可封侯,戟士亦可?骑士亦可?甲盾又何尝不可?”

    “在这下人,都为‘弩士封侯’一事交口称赞之际,功侯贵戚也必定会有所动作。”

    “尤其是一些初呈家道中落之相,又不甘于此,且如今尚还有些许能量的贵戚,必定会想尽办法,将此人招为自家‘中兴’的依仗。”

    “但如今汉家,最应该将此人招入族中,成为宗族助力的,其实是太后的家族啊······”

    ···

    “想当年,我窦氏也人丁不丰,只有我这个住在椒房殿的皇后,以及在石渠阁受先生们教导的哥哥窦长君、弟弟窦少君。”

    “为了此事,太宗皇帝和薄太后,也没少花费心思——派人去找、去查我窦氏族谱,又循着族谱去寻分支、旁亲。”

    “总算找了分支一、二脉,才算是让我窦氏有了可以依仗、可堪一用的男丁三五。”

    “而太后当年住进椒房殿时,先孝景皇帝,也曾以此事探过我的口风。”

    “但当我告诉先帝:贾氏历代单传,又经秦末着火,亦无从寻找旁支别脉之后,先帝也只得摇头叹息着,将此事暂且放在了一边。”

    “只是直到病重临崩之际,这件事,先帝也还是挂在心上的······”

    嘴上如是着,感受到贾太后明显有些紊乱的鼻息,窦太皇太后不由又一声哀叹,旋即轻轻拉过儿媳的手。

    又沉默片刻,才继续道:“先帝大行之后,这件事就一直是我心里的头等大事。”

    “只是我想了很久,都没能想到太好的办法。”

    “——我窦氏因我而显贵,若再同太后的家族联姻,就会惹来朝野内外的非议,也不利于宗庙、社稷;”

    “除去我窦氏,其余功侯贵戚的家族,也并没有适合太后联姻的对象。”

    “因为这些功侯贵戚,大都是太祖皇帝一朝的元勋功侯的后人,即便同太后的家族联姻,也只会给太后、给皇帝带来无穷尽的麻烦,而带不来丝毫的帮助。”

    ···

    “再看那弩士黄破奴,骤然贵幸,若有贵戚登门求情,必定是会忙不迭的应下。”

    “只是日后,那得了黄破奴的贵戚家族,也还是不会为黄破奴提供多少助力,而只会在惹下祸端时,恬不知耻的显摆一句:我家贤婿,某某将军某某侯黄破奴。”

    “既然是这样,那与其让这黄破奴去给某家功侯贵戚续命,倒不如就让他太后的‘家人’。”

    “毕竟贾氏,确实需要一个这样的人——太后的家族,需要这么一个在朝堂上得上话,也有底气话的人。”

    “而太后的家族虽男丁不丰,但适龄的女卷,总还是能找得出来的?”

    将此事的内因外由,主要是刘胜的目的细致入微的剖析完,窦太皇太后便陷入了漫长的沉默之郑

    其实这件事对窦太皇太后而言,也是一件心里稍有些不舒服、气儿稍有些不顺的事。

    ——刘胜此举,是母庸置疑的想要扶母族:贾氏站起来;

    为什么?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为了制衡如今如日中,且已经失去窦长君、窦广国两个定海神针,逐渐朝着‘嚣扬跋扈’的方向发展的窦氏外戚。

    皇帝扶持自己的母族,来制衡自己的家族,窦太皇太后心里能舒服才有鬼了!

    但心里不舒服归心里不舒服,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之后,窦太皇太后也还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刘胜感到赞可和欣慰。

    因为这,就是子的职责。

    ——有一家外戚势大,就扶另一家外戚站起来制衡;

    ——有一位将军功高,就扶另一位将军显赫于下;

    ——某一位臣下权重,就扶另一位臣子去分权、去制衡。

    归根结底,皇帝的职责,也不外乎制衡二字。

    只要能让各方面的实力,处于一个彼此制衡,又斗而不破的稳定状态,就足以让权力决策层处于长期稳定。

    做到这一点,那即便其他方面毫无建树,也已经算得上是合格线以上的皇帝了。

    贾太后的段位显然还想不明白这么复杂的、权谋层面的东西;

    听闻窦太皇太后这番剖析,只无比迟疑的看向御榻另一侧,从始至终不发一言,只含笑陪伴在母亲、祖母身边的子胜。

    “如此来,这黄破奴,是要做我贾氏的外婿了······”

    也不知是不是弄明白了窦太皇太后话中,以及刘胜此举中暗藏的深意;

    只如是发出一声呢喃,贾太后终还是深吸一口气,而后强挤出一抹带有强烈不安的僵笑。

    “即如此,便都由母后做主。”

    “若母后以为可,那此是,我近几日便寻兄长去······”

    见母亲贾太后如此反应,刘胜纵然心中万般无奈,也只得含笑看向身旁的祖母窦太后。

    ——贾太后不适合做太后,甚至不适合做掌权者;

    但父母双亲,是没法挑的。

    即便贵为子,也同样如此······

    “嗯······”

    “等过几日,我招魏其侯入朝,看能不能帮太后做些什么。”

    “——窦婴近些年,可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再不召入宫中,当头以棒喝,曾经的大将军,只怕就要成又一酒囊饭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