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想要你不给我
“龙门试卷”替考,便是替考者与应考者,手拉手一起进入考场,等写卷子的时候,我写你的名字,你写我的名字,交换下成绩。 这一招风险低,效果好,一直被人使用。 哪怕是在后世,也还有一些没良心的,不经过交易,擅自“龙门”一下,顶着别人的名字活一辈子。 除了这些常规手段外,你还可以串通考官,买份考题之类的,只要不怕死,作弊的手段还是多。 朱允炆不打算大力发展作弊人才,便对董伦等人嘱托道:“一定要做好检查,告知所有参与考试的举人,朕不喜欢作弊,让他们拿出真才实学。” 董伦连忙答应下来,犹豫了下,道:“皇上,六月天气炎热,贡院如蒸笼,可否布置一些遮蔽之物,也好减轻燥热之苦。”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道:“准了,另外,多准备一些绿豆汤,以作众人解暑之用。” “臣遵旨。” 董伦很是感动。 朱允炆比朱元璋好说话多了,也更有人情味。 “杨祭酒,你执掌国子监,本已繁忙,原不应分身于主考、审阅之事,但朕还是将你加入其中,可知为何?”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认真地说道。 杨士奇垂手,肃然回道:“臣不敢妄自揣测,只要皇上所差,臣必出全力,以竟全功。” 朱允炆笑着摇了摇头,道:“怎么,去了几天国子监,都不敢直言了吗?” 杨士奇脸上挂着一抹浅笑,回了句:“臣以为,皇上是希望在天下举子之中,挑选一些合用之人。” “何为合用之人?” 朱允炆淡然地问道。 杨士奇镇定地回道:“自然是不论行文风采,只论品性忠贞,处事之能。” 对于朱允炆的人才观念,杨士奇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猫论》之言,可谓是清晰而深刻。 不拘一格,人才尽用! 现在五千多举人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师,若是只选两三百人,其他人打道回府,那就有点不太符合“不拘一格”。 按照杨士奇的猜想,朱允炆必然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哪怕是有人落了榜,他也会看看此人是不是有本事。 朱允炆赞赏地看着杨士奇,此人才智未必输给解缙,但城府与老道,却强过解缙。 “朕需要的便是你们这样的合用之人,在朕看来,纵是落榜,也未不可用。此番监考也好,阅卷也罢,旨在一点,察才以用。” 朱允炆沉声道。 董伦、杨士奇与高逊志深深对视了一眼,似乎都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六月的南京,已是闷热。 朱允炆待在武英殿处理着奏折,身后两个小宫女一直在扇扇子,累得香汗淋漓,衣服都有些透了,也不敢停下来。 “好了,你们下去吧。” 朱允炆拿起一把折扇,有些不忍心。 值得欣慰的是,南直隶各地都奏报了丰收的消息,这不仅意味着一条鞭法真正第一次落在了百姓身上,也意味着大明朝的农税革新第一次走入现实。 用不了几个月,国库便会充盈起来,到时候,新军之策是不是可以再延伸一些? 朱允炆皱了皱眉头,在其他藩王封地施行新军之策,效果都可以预期,但唯独有一位藩王特殊,哪怕是引入了新军之策,也未必能留住人心。 这个藩王,便是宁王朱权。 朱权与其他藩王不一样,其他藩王手中的兵,基本上都是朝廷经制之兵,是朝廷编制内的军士,身上流淌着的,是华夏人的血液。 可朱权手下的兵,是朵颜三卫,是以蒙古人为主体的雇佣兵。 虽然这些人吃的是朝廷拨付的粮食,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些人只是臣服于大明,听从大明的调遣,但并不承认自己是明朝的人。 这些雇佣兵彪勇善战,骑术精良,若只是几百几千人,分流、同化、内迁,还容易控制,可这些人,不是几千人,而是八万人。 嗯,八万还都是骑兵精锐,在这八万后面,还站着一大堆放羊娃、放牛娃…… 几十万人口呢,一旦引入关内,哪天他们和鞑靼、瓦剌一碰头,相约里应外合,抄起家伙造了反,那谁能抵抗得住? 朵颜三卫,实际上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 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 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 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 摊开地图看看,这是很大一片区域,可不是几里路,几十里路小小的一片区域,其面积甚至超出了朝鲜半岛。 因为朵颜卫也被称之为兀良哈卫,所以其所在的区域,也被称之为“兀良哈地区”。 历史上,朱棣造反时,便用计谋从宁王手中抢走了朵颜三卫,并借助朵颜三卫,屡破朱允炆的大军。 靖难成功,朱棣上位,朵颜三卫的功劳是不容忽视的。 朱棣也仗义,给朵颜三卫封赏之后,又安排他们回去放马了。只不过,朵颜三卫的野心,已经从靖难中滋生出来。 回去没多久,人家就开始活动,准备占据更多的牧场,甚至想要把大宁一块拿走。 后来反反复复,朱棣亲征时,总会时不时照顾下这些昔日的小弟。 朱允炆清楚这些人是不太可能一直屈从于大明的,他们的臣服,只是因为被打败了,为了能够活下去,不得已的选择。 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有了足够的力量,不会再败给大明,那便是他们反叛的时候。 这个时间,不会太远。 哪怕是给他们新军之策,他们也不会感谢朱允炆,更不会为大明卖力。 所以,想要解决朵颜三卫,就不能采取纯武力的压制,需要用其他的方法。 无论是瓦剌还是鞑靼,亦或是朵颜三卫,他们都是放牧为生的,生活里就几样东西: 女人,孩子,牛羊马,草原。 吃的,喝的,都靠草原给予。 想要弄个洗脸盆,打个锅,烧个菜,喝口茶,回头一看帐篷,啥都没有,然后站在土坡上一看,自己家里没有,但人家家有啊。 可是人家不卖自己东西,用马交换都不换。 咋办? 还能咋办,抢呗。 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战争,很大一部分,便是你有我没有,我想要你不给我引起的…… 现在,朱允炆打算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