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起陆在线阅读 - 第二十章 投机

第二十章 投机

    万历四十二年,四月初,朱诚以开荒,扎篱笆的方式分别把上孟冲的煤塘,罗堂牌的铁矿开采点,红木冲的耐火粘土矿悄悄占了,这几个地方现在都是荒地,荒坡和荒山,还没有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有时候偏僻的地方也有偏僻的好处,这边虽然远离交通要道,虽然贫困了一点,但是还比较安全,土地贫瘠,连像样的地主都没有;读书人太少,湖南童子破天荒,也没有什么缙绅势力;起陆村距离湘乡县城有一百五十多里路,以现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条件,一般来回都要七八天,很多人没重要事情,一辈子都不会去县城,大明朝的皇权不下县,所以官府的势力也很难覆盖到这边,起陆村周边,权力的真空还是挺大的,按后世太祖的说法,这是统治力薄弱的地方,正是可以在此当山大王,积蓄实力。

    小石匠现在很忙,虽然经验不够,但是戴家湾的水井开挖工作就交给他了,为了那两亩田不至于绝收,就必须辛苦他了。

    朱松在这里也找到了他的位置,能干的事情很多,田里的土里的事情交给他了,另外挖煤他也比朱案干的好多了,力气也大,能挑能挖,不仅如此,制砖胚这个笨活累活,也是以他为主,能者多劳,朱诚在他身上花的费用最多,必须追回本来,每天两斤粮食的工资,两斤多粮食的伙食供应,可不是好拿的,有他在前面拼死的干,其他人也别想偷懒,吃多少饭就要干多少活。

    麻狗和黄狗也慢慢长大,以朱诚的小气劲是不可能给他们干饭吃的,糠麸和潲水是它们的主粮,现在朱诚供给众人的粮食不少,干重活的每个月都是八十斤粮食,干轻活的也有六十斤,每顿也不是盐泡饭了,有油有盐有咸菜酸菜,三五天还能吃一个鸡蛋,七八天还能见到几块rou,有饭有菜吃,有些人竟然挑剔了,不喜欢吃糠了,只吃大米饭。好吧,朱东家的伙食也有所改善,吃的是小灶,鸡蛋和rou,省着点吃,每天都能吃到,同食同住同工这种事,朱诚可做不到,他还想快点长大,更壮,更高,更健康,可不想瘦骨嶙嶙,被扁担压矮了。

    纺织工作也应该开始了,之前还不知道手下会有人会纺纱织布。

    自从小石匠被忽悠成了石匠工会的预备役会员,朱诚又生搬硬taonong出来一个煤铁工会和陶器工会,有好几人投靠组织的欲望强烈,都想加入进来,毕竟每个人都不想孤家寡人,都想有一个传说中的后台和依靠,朱诚自然是来着不拒,慢慢考察。然后李大就问有没有织布工会,原来十岁的李大还会织布,看来以后的资料和信息收集要加强了,朱诚连手下有什么一技之长都不知道。

    李大的外婆和母亲都是靠纺织养家糊口的,作为乡镇集市上生存的人,大都有一技傍身,耳濡目染,李大也跟着学会了纺纱织布,虽然纺织手艺没有她外婆那么娴熟,但是不出意外养活自己应该也勉强可以,可惜年纪太小了,外婆一去逝,情况就变了,棉籽,皮棉这类的原材料寻找不易,织出来的土布卖不出去价钱,这里就要说李大李二和陈大陈二还有个共同的仇人,青龙镇卖布的老陈和胡三是好伙伴,一起来这边做生意,然后两人还一起去辰州府去贩布,然后老陈就下落不明,胡三独自一人狼狈的回来了,回来之后联合几个小商贩把老陈的铺面瓜分了,说是老陈欠了他们大把债务,以此抵债,然后陈大陈二就从财主家的傻儿子傻女儿沦落成了黑砖窑的苦力,可想而知,陈大陈二对这位胡三叔那真是咬牙切齿。可恨的人处处不招人待见,胡三这个人,霸占了老陈的布店以后,就开始整合下游供货商,李大的外婆深受无妄之灾,所织的土布要么降价卖给他,要么堆在家里,按照李大李二的说法,她外婆被胡三活活气得病倒了,之后他们姐弟两也只能在朱诚手下做童工,否则早就饿死了,这一切都是胡三害的,外婆也是他气死的。

    从他们口中,胡三还真是个阴险狡诈的人,同样是和老陈出去卖布,老陈生死不明,家破人亡,而他,竟然转危为机,成了青龙镇上最大的布贩子,真是个jian商。

    这个社会真是太险恶了,胡三这类人也太无法无天了,老陈这么精明的老板都能被他们整得家破人亡,朱诚本来还打算带着几个保镖出去见见世面,现在胆子又没了,还是窝在家里安全。

    朱诚交代钟南带人去青龙镇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牲口可以拉货,顺便去李大她外婆家看看她的纺织工具还在不在,在的话,就想办法弄回来,外孙拿外婆的遗物,天经地义,不要不好意思。

    朱诚早就想买一头牲畜用来拉货了,毕竟有这么多铁矿石,煤炭要拉回来,手下也太辛苦了,效率也很低。现在朱诚众人都是靠肩挑背扛来搬运东西,距离远一些的还会用土车和板车,但是这边的路太烂了,凹凸不平,十分吃力,必须在运输工具上有所改善才是,否则会制约以后的生产,先用畜力运输来缓解一下人力的不足。在朱诚的印象中,这边的马比较稀缺,牛也太舍不得用在拉货上,好像骡子挺不错,负重能力强,好养活。它是马和驴杂交的产物,结合了马和驴身上的优点,就是很少能继续繁育,有时候脾气也挺倔强。

    每年这个青黄不接时期,人们家里的粮食就不够吃了,湘乡这个衡邵干旱走廊区域,闹饥荒的情况就更多。除了漫山遍野的挖野菜草根,人们就只能将一年的辛苦积累的铜子奉献出来,来扛过这段艰难的时刻。古时候的普通农民是很难有积累的,一是碰到这种天灾人祸就融化了所有,二来,也没什么可以值得省吃俭用用来投资的渠道。

    朱诚经过一年的默默奋斗,终于积累了足够众人半年可食用的粮食,又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看到青龙镇已经有些无良商家又在兴风作浪,囤积居奇,推高粮价,朱诚也有些蠢蠢欲动,算算日子,还有两个月稻谷就会收获,那时粮价就会下跌,韭菜与其给那些无良商人收割,不如给朱诚这种“有良心的资本家”割,在合作伙伴廖掌柜的穿针引线下,朱诚也偷偷摸摸加入了投机倒把的活动中,投入二十石粮食进去,不到一个月,收益就有两成多,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诚不我欺,难怪古时候的大商人都是粮商,盐商,只要炒作一下价格,躺着就能把钱赚到,还没有多大风险,一点也不辛苦。

    四月份开始,萧大娘的砖瓦房也开始建造,所有的砖瓦石灰由朱诚这边提供,先交付一部分材料,争取两个月内把所需的建材烧制好,要是以前的萧大娘是没能力建这栋砖房的,而今,每月四五百斤的粮食的陶器进账,不要三个月收入,就能换来一栋结实的砖瓦房,脸上一点都不心疼被朱诚搬走的粮食,在这里,朱诚打劫了萧大娘一千四百斤粮食。

    四月份铁器生意继续做大,生铁突破两百斤大关,还是全部打制成菜刀,廖掌柜已经把菜刀卖到宝庆府了,只要价格便宜,销路不成问题。

    陶器生意稳中有降,售出两千多个陶器,以后李大要专心致志搞织线织布,就退出了陶器工作组,另外还要再建一个陶窑才行,烧砖和陶器要慢慢分开。

    截止四月底,朱诚家有余粮三千八百斤,铜钱三十六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