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血之孙吴在线阅读 - 第348章 金陵试点

第348章 金陵试点

    眼看着张昭已经把新的政令写完,我不禁又产生了怀疑,眼下只是初步的计划,倘若真的实施起来又是否会存在一些我们没想到,也想不到的问题呢?

    我的疑问也把张昭和鲁肃给问住了。

    于是,在我的设想下,我们三人决定先在金陵城中进行试点,然后找出问题并进行解决,等到制度完美以后再在全境进行实施。

    首先,先将张昭写好的政令进行抄录,然后分发下去,在城中各处,以及金陵周边的各个乡亭进行宣传。

    这一系列cao作就忙活了我们三天时间。

    在第四天,金陵及周边也陆续有青壮前来金陵大营。

    这些人大多是农民,平日里以种田为生,其中有许多人也渴望参军、立功、报国,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被选上,或者怎么样。

    总之,现在他们因为农闲,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都赶了过来。

    当然了,这个时代也是有很多职业的,像工匠、商贾、医匠等等,他们也不一样,更没有时间才参与进来。

    所谓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低下,不能做官,甚至从军的权利也没有。

    而工匠们呢,是有机会可以做官的,但也不能从军。

    这是曾经大汉的现状,但其实商贾、工匠也没时间、没条件去参军。

    所以,新的辅兵制度其实也只适用于农民。

    但不管怎么样,最基本的,消息已经传开了,第一批青壮也赶来了军营。

    接下来,就是委派专门的人员对他们进行训练了。

    好在金陵大营内,有着数万大军,各级军官自然也不缺。

    但问题是在其他地方呢?

    于是,在太守顾雍的建议下,我们直接找来了金陵的县尉。

    原本县尉的工作便是带着郡县兵,维持所在城池的守城及治安工作,也就是所谓的保境安民。

    而他们统帅的郡县兵,原本也是百姓徭役的一部分,所以人员并不固定。

    现在有了新的辅兵制度,县尉的工作也就更加繁重了。

    我的想法是提高县尉的地位,以及待遇,让县尉和县令平级。

    但这样依旧无法改变县尉工作的繁重性,如何能让他们在组织青壮进行训练的同时,再安排守城和治安工作呢?

    于是,在经过一番商议后,解决方案也随之出炉,那就是在参与训练的青壮中选出“军官”,各自带队。

    这些“军官”都由参与训练的佼佼者组成,每人负责带领五十至五百人不等,并接受县尉的管辖。

    在青壮们接受的同时,会由县尉为他们安排工作。比如:一个县有大约两千青壮在进行训练,县尉便把他们分成四队,两队训练;一队守城,负责警戒工作;一队在城内巡逻,维持城内治安等等。

    然后几队人每日轮换。

    但考虑到参与训练的人员并不固定,可能有些人今天来参加,明天又不来。为了以免出现上述问题,从而出现工作上的不确定性。

    于是,我们三人经过商议决定,规定参与训练的青壮人员,最短训练周期为七天!

    倘若训练满七天,则一次性领取三十钱的报酬。

    倘若不满七天,则只能领取半额,也就是十五钱;如果是只有一到三天,则按天计算,只能每天领取到三钱。

    又倘若中途有事,需要离开,则可以请假。只需向所属“军官”,或者县尉进行报备即可。

    而各县下辖的乡亭,则在我们经过一番推敲之后,决定取消青壮的训练。所有人员全部集中到县城,如果参与训练的人员中正好有乡亭的村正、里长在,那么就由他们担任“军官”,组织本乡、本亭的青壮进行训练。

    普通人的报酬是一周三十钱,而这些“军官”的报酬则是每周五十钱,报酬更加丰厚!

    而青壮们进行的训练内容则是,军队中最为基础的刀盾兵如何架盾,如何用刀劈砍;枪矛兵如何格挡,如何捅刺;弓箭手如何弯弓搭箭,如何进行抛射,如何进行精准射击等等。

    这些基础训练都将由县尉来完成。

    好在这些本身就是县尉的工作,因为县尉大多是军中的退伍军官在担任,所以实践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只不过统帅的人数变得更多了而已。

    我在每天的闲暇之余,都会出来查看青壮们的训练情况,看着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也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神采。

    “小兄弟,你几岁了?”我抓着一名青壮问道。

    “回将军,俺今年…今年十六!”一名小伙子有些忐忑地回答道。

    “年纪这么小就出来参加训练了?你爹你娘都知道吗?”我好奇地问道。

    “俺爹身体不好,家里穷,听说只要来参加训练就可以拿钱,正好这段时间农闲,俺就偷偷跑出来报名参加了!就想着等拿到钱之后,给俺爹俺娘买些好吃的!”小伙子倒是个实诚人,十分地朴实无华。

    但他的话也让我心念一动,望着校场上参与训练的青壮大多年纪较轻,总觉得现在的百姓生活依旧贫苦!

    也就是说,辅兵制度的实施其实也是个德政,是可以让普通百姓改善生活的一种途径。

    原本我的目的是想通过青壮的日常训练,以此来让日后军队省去基础训练这一过程,从而达成快速成军的目的。

    但是现在看来,前来参加训练的青壮年龄普遍太小。倘若再加上义务兵役制度的制约,也就是说,其中能够符合年龄的兵员其实并不多!

    最后,我询问了张昭。

    据张昭所说,因为平日里服徭役的百姓往往年龄偏大,所以这些年纪较大者也比较辛苦,便把训练的机会留给了家中的年轻人,而他们只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因此才有了现在这种情况。

    这让我在了解之后也理解了这样的现象。

    总之,不管是服徭役还是参加训练,以后都是徭役的一部分,但徭役更加辛苦,更加沉重一些。所以百姓中年纪较大者都把更好的训练机会留给了家中,或者村里的年轻人,而他们选择了服徭役!

    这让我的内心顿时五味杂陈,颇为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