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倾尽一家之力
“得了,得了!”宁弯弯忙制止了这乱糟糟的场面。 “这事等过了十五,专门挑个日子大家伙都把孩子带来,考一考就知道了。” 有人突然问道:“姑娘,咱在县城里搭摊子也不是个长久之事,这过完年后要怎么办?” 提起这个顿时又是议论四起。 “是啊,是啊,这过完年生意跟年前肯定是没法比,那些铺子要是还不进咱的货,咱这作坊可就难做下去了!” “这些狗日的,说话跟放屁一样……” 宁弯弯当然更明白这事,办不下去倒是夸张,毕竟现在集上卖这些东西通过这一个年节已经成了习惯。 以宁弯弯的视角来看,这年头的物资十分匮乏,当然别人并不觉得,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吃饱穿暖就是顶好的生活。 普通老百姓走亲访友能选择的礼品十分的有限,普通人家没钱的就送些自家产的水果蔬菜,有钱的就是置办一些鸡鸭酒肉,没多少钱,又想要体面点的礼品也就只有赶集买点糕点。 就是想换个花样都没有。 以前也不是没有卖糕点的,不过由于粮食吃法的限制,翻来覆去就那么两样,不是黍米糕,就是粟米糕,卖家也就那么一两个。 那些好看些的,好吃些的,只有是有钱人家才买得起的。 宁弯弯家的作坊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个空白,各种饼干,糕点,样式多,价钱又是高中低档都有,即能全了面子,又能全了荷包。 所以这些赶集卖糕点的小贩年后会少很多,但肯定不会消失。 不过县城那消费能力可不是乡下地方能比的。 但凡是有点能力的采买东西还都是往县城里边去,这损失宁弯弯觉得得有一半。 宁弯弯也早就盘算过了。 就道:“这也是逼着咱在县城里头开铺子,也是好事,咱自己卖,少了中间商到底挣的就更多些,就咱作坊里头这花样,到时候一准挤兑的那些铺子没法子生存,到时候他们自己就得眼巴巴的上门来求着咱拿货,咱卖不卖给他们那得看心情!” 宁弯弯这么一说庄户们顿时就高兴了。 她其实还挺高兴这些人没有抱怨因为他们家的恩怨导致作坊的生意受损的。 这意味着大家伙心齐了。 这些人一辈又一辈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操心的就是吃喝拉撒,最多想一想别的村的地怎么收的比自己村的多,这就顶天了。 所以宁弯弯画张饼他们就当是一定会发生的未来,乐呵的很。 等这些庄户走了,宁怀运问宁弯弯。 “咱这铺子要怎么开啊?你周叔才租了咱的地儿,总不能这会收回来吧?” “那肯定不能,咱得另外买处宅子,一是这以后铺子里的伙计都要从庄子上挑,到时候他们可就要在那里长久的生活,总得有个住的地方,再者,咱这离县城远,来往送货的总要在县城过夜,总是住在我哥那这人来人往的多影响他读书。” “那咱这钱够不够用?够置办个多大的?”宁怀运最关心的是这个。 “我算过了,这七七八八的都加起来,今年咱家赚的钱要一样的位置能置办个比咱现在那个宅子稍大一些的,或者就是位置稍好些,但是小一些的,不过就是那就把所有的钱都要花出去了,我原来还想着开春能在买些地的,现在看来也买不成了,还有就是后面装潢的钱还不知要打哪弄呢,还有我哥的束脩,这也是一大笔开支,就都没着落了。” 宁弯弯都已经盘算过了。 宁怀运唉声叹气的闷着头想主意,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点子。 还是宁弯弯乐观的安慰他:“也不用太发愁,咱这钱不一直都有进账,最多是缓一缓,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把所有事弄清楚,天都黑了,鞭炮声时不时的就从或近或远的地方传来,门口也早就贴上了新对联,挂起了红灯笼。 一派的喜庆。 天黑了宁弯弯家里就络绎不绝的开始有人拜访,也不是什么习俗,就是出于尊重,除夕晚上族里人会自发的上有威望的长者,族长家里坐坐,说说话。 宁怀运当然一直都是那个有威望的,现在更甚,自然是络绎不绝的族人来访。 还有就是受了宁弯弯家恩惠的,这些人都不是空手来的,是来表示感谢的。 说不得宁怀运一会还要一一登门亲自把礼品还回去,这就是乡下人的礼尚往来。 马大富忙进忙出的沏茶,端点心瓜果招待。 常氏在和马大娘带着绿青在灶房里忙活团圆饭。 大壮在跟清晨放烟花,都是从县城买回来的,乐的清晨那小脸都红扑扑的。 两只狗也是兴奋的仰头朝着空中的烟花直叫唤。 宁匪月也在一边仰头看着,负着的一只手里依然是拿着一卷书。 宁弯弯看得出他真的跟现在这个老师十分的投缘,那书都是从那位姓刘的老夫子家里拿回来的。 她这个哥哥原本在家的时候就不爱出门,成天就是看书,看书,看书,这下那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一会,里正带着祁千尘也来了,拎了两坛子酒,两条鱼,还有块挺不错的布。 “子姒妹妹!” 祁千尘还是那样,规规矩矩的,见面永远是先行礼。 “千尘哥哥,白天我都没谢你呢,你就走了!” 白天他帮着马大富记账,可是忙活了好一阵子。 祁千尘腼腆的笑:“咱俩哪里用那么客气。” “是的呢!”宁弯弯笑的眉眼弯弯,烟花下小脸也是红的。 “千尘哥哥,我听我三伯说你过完年也要上县城书院念书了呗?” 祁家真的是为了供祁千尘读书倾尽一家之力。 祁千尘现在的水平在白沙镇着实学不到什么了。 这一年家里才赚了些钱就把人往县城里头的书院送。 前两天宁弯弯正好碰见了祁千尘的爹,他就向她打听哪个书院好。 宁匪月不在县学念书了的事村里没人知道,祁家也不知道,宁弯弯问清楚了,索性就推荐了宁匪月现在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