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新福王在线阅读 - 0159 布置(1)

0159 布置(1)

    看到灵山岛自己的手下有些惊讶常洵才几日就改变主意,他也只能苦笑笑。很简单返回京城时还忧心苟很长时间比放手一搏难许多,可又不可能从万历那里硬夺权。

    以致他这时要发展还要各种掩人耳目手段,而且掩人耳目手段并非万能,不少项目只好真正压制一些,不少项目至少他真正就藩才可以开始还只得悠着点,不可能马上一路狂奔。

    带枷在平衡木上跳舞也没什么办法,那知他打算了布置了回到京城万历一席话,让他之前一番计划与布置还不如没有过。

    只是此时为时尚早还未到揭开其中原因之时,好在一下急转弯他的手下不可能有质疑的声音,有阳奉阴违的人。而

    且他们早想甩开膀子大干的,也知道常洵的处境为难。这时改变主意肯定因为此时回京城有重大变故所致,代而他们与常洵属荣辱与共利益相同。常洵这时为什么转变策略暂时未说肯定有不得已原因,不然他也不可能才回到京城匆匆转回来的。

    作为下属绝大多数之前还是草根,有一些在宫中大部分也只是小宦,在郑贵妃手下后面分给常洵名下的宦官在宫中也只是三流了。

    所以他们这些下属常洵于他们乃有再造之恩,所以在这个时代属于叛变也不会被重用了,不效死也会被人骂死了,并非一般利益一致的人。

    这样的关系一条路走到黑也只能紧跟的,何况常洵此时只是让他们动起来,加大军工生产准备扩编军队,还透露此事绝对对大家有利,接下来还会有大动作的。

    在灵山岛停留二个白天一个夜晚第二个夜晚常洵就乘船走了,这时顺风到大员岛速度更快。到了淡水将入川的军队基本上组建完成正在合练,这时最后一些军官也在常洵船上一起过来了,接下来就要出发了。

    他们怎么会在常洵船上乃是入川支队从灵山岛抽出一些军官,还有一些是常洵的警卫营抽出的军官,只有士兵乃是大员岛刚从学校毕业的,或满十八岁的年轻人。

    不过各学校从一开始就会让学生列队做早cao,大一些跑步,再大一些进行队列训练。为了预防万一十四岁未上学青少年农闲也会进行一个多月队列训练,十六岁开始到五十岁进行射击与刺杀训练,只是成年人一开始主要是冷兵器训练。

    所以这时组建的入川支队士兵虽刚入伍,却可以比大明入伍一年以上的士兵还有军人意识。只是之前他们训练每年只有五发实弹,所以不少人才射击过十次还是老式火铳,意思意思。

    这时他们被紧急召集起来才几天就刚发的新枪进行了十发摸底打靶,接下来十天还会进行针对性训练,五天十发完成三十发初步训练就乘船到长江口,再由沙船的船送他们入川。

    知道入川支队已经完成组建,这时填入缺编军官,再训练十天就可出发常洵十分满意。毕竟这并非为现成军队接到命令就可以出发的,而且这时入川也不差那么几天。

    而且这一次因为时间紧军官只是在淡水、灵山岛、自己警卫营调配,接下来扩编军队牵涉范围更广,包括中左所、捕鲸队等等甚至是自己警卫营也会重新整编。

    如此给大家一个机会,又不让各处的人自成山头。当然这方面由参谋处对所有的军人进行资格与能力、功勋评定,根据常洵扩编计划初步职务,不过水涨船高现在的士兵十之八九会提升为班长的。

    此时常洵已经将王文升调来任为参谋长,手下之前只有十几个参谋,不过这时将成立一个包括作战、情报、后勤、军工、人事在内上百人的综合参谋部。成立综合参谋部乃此时机构还小,成立军事委员会尚早。

    因此入川军队组建完成常洵不再直接过问,因为新统一整编的军队将在三个月内拿出方案,进军京城第一批军队将在这个方案出来后进行。

    至于军队是否训练不足不可能的,因为会先设立新兵连让他们先进行半年基本训练,到时分配进各部队磨合一二月就足比这时代三年士兵了。

    先将军队整扩编方案让扩大的综合参谋部负责,常洵与在灵山岛一样召开了主要干部会议。这会议上也是放开生产船只,动员二万兵力,钢铁冶炼厂马上准备出人去马鞍山办厂等几项。

    还有要张子诚负责建立一个为期一年,容纳上千,分为政治、经济、司法三个方向,附救灾、工程、交通、治安、宣传、狱政、监察、教育、工业、农业、医药、水利、商业、金融、会计、人事、律法、刑侦等专业课。

    专业课三个方向有不同要求与组合,这与文理课分开一样。只是他们这时乃是通才教育,只有少数人进入研究生行列。研究生将讨论研究将在大明施行的政策、法律,还有行政机构设置、官员职责与考核等等草案。

    总而言之接下来会很忙,这一千多人将是常洵接权后在北直隶搞改革试点的干部基础。没有这一千多人常洵也不是说他无法将北直隶作改革试点,不过要找到那么多支持他的基层干部确实是不容易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磕磕绊绊找到几个还有理想的官员,在北直隶一个府进行初步改革,而且他们自己在地方上也是浮在表面,只能依靠原来的官吏进行改革。

    有了一千人一个北直隶每个县就可以放上七八个,大势之下肯定会有官员投靠的。特别那些秀才与童生中的‘穷酸‘,大部分会对常洵的改革方案持支持为主的态度。

    有他们的支持加一千人一下控制大明不可能,整个北直隶却是基本上问题不大了。即便是那时一部分高职官员仍然是那些进士官也没什么关系,因为这些‘背景硬‘的官员会监督他们执行新政策的。

    而正常情形就算是下官支持改革也不可能对上官不客气指责他阳奉阴违,上官支持改革很难将拖沓不愿改革的下官免职的。

    可这一千人少数之前读过书,就算如此也都是社会最底层并遭了难。不然他们中百分之九十九不会这时在大员岛的,这一千人中只有少数宦者、少数特别招聘的童生、秀才、工匠,其他都是移民过来的。

    他们来这里之前处在社会中层的也没有,可在这里不仅获得了梦想的富裕生活,还因为努力及有些能力,成为了常洵这里的大小干部,这时参加培训的起码就是合作社社长一级。

    所以他们不仅对的常洵感恩,还熟悉常洵这里的运作方式,还确实是从众人中选拔出来的。将他们派去北直隶那怕大部分只是担任大明此时最基层无品官,也让常洵有了保障。

    只是常洵这时所有在他统治下的人口,包括大员岛、灵山岛、中左所、并岛后渔民,还有零星分布不过五十万。又招揽了不少童生、秀才及工、商人子弟,这时才凑出一千人,第二批只能通过沙船帮、与他们有交易的商人,还有其他人各处招揽也不一定有一千人了。

    主要也是早了几年,去年开始从学校毕业时有初中生文化已经有几百人,这些人放实际工作中锻炼几年逐年增加,七八年后三四千初级干部就有了。

    只是这方面并非是常洵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万历突然要撂担子常洵想不到也不可能放弃,就算是没有此时基础也不可能放弃,大不了就是一开始蓄力时间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