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朱标出宫,再上征途!
“宋师,你误会了。” 朱标立刻道:“苏师反对的只是八股取仕,科举苏师认同的。” 科举制的优秀,苏璟从未反对过。 “仅仅只是八股取仕?” 宋濂微微一怔,倒是有些意外。 他立刻追问道:“那苏先生言之弊害是什么。” 如果只是八股取仕,那宋濂也没有那么的激动了。 只是,这会朱标却是有些犹豫起来了。 因为苏璟同他所言之八股文弊害,内容还是相当之敏感的。 这皇权之事,还是不能和宋濂多说。 思虑了一会,朱标说道:“八股取仕,限定了考试的范围,天下读书人只学圣贤之言,却无自身之思考,容易陷入空洞之中,而无科学之发展。” 不得不说,将敏感信息剔除之后,这理由显得相当之单薄。 朱标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了。 这好像也忒没说服力了。 宋濂也是诧异道:“苏先生所言之弊害,便是这个吗?” 对于苏璟的印象,宋濂还是牢记刘伯温的告诫的。 此人之才,治理大明不在话下。 但现在听朱标这么一说,好像也没那么厉害么。 “宋师,此事暂且不论,若是要改八股文,宋师认为可取否?” 朱标直接将事情含混了过去。 此时的他才意识到,苏璟之前和他谈论了大明相当多尖锐的问题。 但凡是涉及到实务的,基本上都不好公开讲。 自己拜师的这位年轻老师,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改八股文? 宋濂真是被朱标这些突然的想法给闹懵了。 他摇头道:“太子殿下,这科举考试内容和形式,是由诸多大臣与陛下共同商议而来,老臣并不觉得需要修改。” “若是太子殿下认为实在有改的必要,或许可以去找陛下说。” 这里宋濂还是很给朱标面子了。 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让朱标找朱元璋问问去。 朱标有些无奈,若不是苏璟没有告诉他解决的办法,他也没有必要跑来问宋濂了。 “学生明白了,多谢宋师。” 朱标只能朝着宋濂拱手道。 科举如何改制的问题,朱标认为只有去找苏璟才能得出解决之道了。 “老臣也该走了。” 宋濂朝着朱标说道,他今天在东宫和朱标谈话的时间不短了。 “学生恭送宋师。” 朱标立刻将宋濂送到了门口,看着他的身影彻底消失,这才返回。 马车上,宋濂思索着朱标和他说的科举一事,有些疑惑。 “今日太子欲言又止,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说但没有说啊。” 宋濂自语了一句。 他教导朱标多年,对于朱标自然也是十分的了解。 朱标回答他八股取仕的弊害时,显然是有东西没提的。 苏先生,你到底对八股取仕为何会有如此看法呢? 八股取仕的弊端,到底是什么? 宋濂越想那是越疑惑。 只可惜,现在的他并没有机会向苏璟当面讨教这些问题。 送别了宋濂的朱标,并没有在东宫待太久。 坤宁宫内。 马皇后摸着朱标的脑袋慈祥道:“标儿,这些日子,真是苦了你了。” 如果说朱元璋扮演的是严父的角色,那马皇后便是慈母了。 但她也不会溺爱自己的儿子。 朱标跟在苏璟身边吃苦的时候,老朱恼怒马皇后还是会拉着的。 而当朱标和她单独在一块的时候,她又会展现出自己的关怀。 “母后,孩儿不苦。” 朱标神色坚毅道。 马皇后说道:“标儿,伱自小就懂事,我心里清楚,身为太子,你父亲对你的期望很高,也做的也很让他满意。” “好好和苏先生学习,将来的大明还要靠你,这个担子很重,但也只有你才能担起来。” 一个合格太子该是什么样的,朱标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板。 这不仅仅得益于朱标,也有朱元璋的原因。 毕竟,历史上的皇帝太子关系,能像这样的也是屈指可数。 马皇后相信,未来的朱标,一定能担起大明这个重担。 “母后放心,儿臣一定不辜负母后的期望。” 朱标认真的回答道。 马皇后看着朱标说道:“标儿,明年你就是十六了,与常氏的婚约你知道的。” “我想问问你,这大婚你有什么想法?” 都说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说了算。 太子朱标这娃娃亲自然也是如此。 不过朱标比起一般人还是多一点自主选择的权力的,可以对婚姻大事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母后,儿臣认为此事并不着急。” 朱标朝着马皇后说道。 嗯? 不着急? 马皇后的眉头蹙了起来,有些疑惑。 作为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子成家立业,生育子孙,这是她的期盼。 不过朱标向来稳重,马皇后问道:“标儿,你为何说不着急?” “你知道,鄂国公那边,可是早就等着你成年了。” 太子朱标和常遇春之女常婉的婚约,这最上心的自然是常家。 一旦完婚,常婉就是太子妃,这关系立马就不一样了。 朱标点头道:“儿臣明白,只是此前苏师告诫孩儿,完婚之事不必着急,尤其是生育一事,切莫过早,否则会对妻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那夜苏璟和朱标说起生育之事,朱标一直都牢记在心。 听到朱标这话,马皇后点点头道:“既然是苏先生的嘱咐,那还是听从的好。” 常遇春那可是被苏璟救了两回了,这事听听没毛病。 “不过。” 马皇后话头一转道:“苏先生有说过自己的婚姻之事吗?” 苏璟的婚姻大事,马皇后其实一直都相当的关注。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找个公主嫁给苏璟。 但奈何朱元璋现在的女儿,都太小了,没有合适的。 其他大臣的女儿,倒是有年龄合适的,不过年龄合适的,身份上又不太合适了。 在马皇后的心中,起码也得是国公之女,才能配得上苏璟。 朱标摇头道:“苏师说现在还太早了,婚姻之事他没考虑过。” 太早了? 马皇后对于这个回答真是相当的意外。 因为在明朝,十六岁男性便成年了,已经可以结婚。 苏璟都二十出头了,还没结婚,已经属于“大龄”男青年了。 原本马皇后是以为苏璟的眼光太高,溧水县那个小地方,没有看得上的女子是很正常。 没想到苏璟竟然是觉得太早了。 这属实让马皇后没想到了。 “苏先生真是这么说的?他不会是骗你的吧,标儿。” 马皇后不放心,还是追问了一句。 朱标正色道:“母后,苏师不会骗我的,况且这种事,为什么要骗我呢?” 苏璟和朱标之间,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不想让对方知道的事情,那就是直接不说,而不是说什么谎言。 “也是,是我想太多了。” 马皇后意识到了朱标态度的变化,立刻解释道:“我也是觉得苏先生一表人才,不成家立业有些奇怪而已。” 古人的想法么,很简单。 男人到了年纪就该成家立业,而且以苏璟的情况,这立业已经算完成了。 朱标看向马皇后道:“母后,苏师是洒脱之人,婚姻这种事,苏先生也绝对是有自己想法的,儿臣以为还是不要干涉的好。” 他很清楚自己的母亲马皇后心中的想法,苏璟如此人才,联姻的手段用上丝毫不奇怪。 但朱标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苏璟的身上。 “母后明白了,放心吧,你父皇那边我来说。” 马皇后是个聪明人,朱标这话说的很认真,她立马就答应了朱标。 朱标立刻道:“多谢母后!”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标十分的高兴。 因为整个大明,朱元璋最听的就是马皇后的话。 “好了,我知道标儿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过有些时候你和你父皇的想法不一样,你也得顾忌点他的面子,他怎么也是你的父亲。” 马皇后笑着说道。 随着朱标的日渐长大,又有着苏璟的教导。 这朱标的许多想法,尤其是在治国之道上,和朱元璋产生了分歧,马皇后都很清楚。 但她平日里都不会去干预,这不仅仅是父亲和儿子间的分歧,还是大明现在的皇帝和未来皇帝的分歧。
马皇后只是皇后,不应该去干涉这个事。 所以,现在的马皇后也只是提醒朱标和朱元璋的父子关系。 朱标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母后。” 和马皇后的寒暄结束之后,朱标又去和自己的弟弟们告别。 他又该回到苏璟的身边去学习了。 “大哥,这是卡奥斯出的题,专门给苏先生的。” 老三朱棡刚早就誊写好的题目交给了朱标。 朱标接过说道:“我知道了,我会交给苏师的。” 朱樉说道:“大哥,这次过去,是不是到过年才会回宫里了” “大概吧,如果没有什么大事的话。” 朱标回答道。 在苏璟的身边学习固然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过大明现在的各种事情也多,朱标也不敢保证。 “大哥,你放心,你不在的时候,我会照顾好弟弟们的。” 朱樉认真的说道。 对于朱标这位大哥,他是一点异心都没有的。 朱标点点头笑道:“二弟,你能这么想我也放心了。” “大哥,我想和苏先生学行军打仗。” 朱棣就有些直接了,朝着朱标说道。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和朱标说了,朱标笑道:“那你就努力学习,或许下次,苏师就愿意教你了也说不定。” 尽管没有和苏璟学过这行军布阵的知识,但朱标相信苏璟肯定是会的。 在朱标的眼里,苏璟就是无所不能的。 而且,苏璟的员工培训,也是相当迅速的练兵之法,虽然有点打鸡血的意味,但无疑是高校的。 “大哥此言当真?” 朱棣有些激动道,他这人性子直,听到朱标的话,神色立马就不一样了。 朱标笑道:“自然是真的,有机会我也会帮着问问苏师的,四弟你就放心吧。” “多谢大哥!” 朱棣立刻感谢道。 朱标立马说道:“四弟,你我兄弟,这种事是我身为兄长该做的。” 然后,朱标来到了老六朱桢和老七朱榑的面前。 这两个的生母已经不是马皇后了,所以严格来说只是朱标同父异母的弟弟。 但朱标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对待:“六弟,七弟,你们年纪尚小,但也要知道自己身为皇子,代表的是皇家,一定要认真学习,知道吗?” “知道了,大哥。” 朱桢和朱榑点点头,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坚定。 和弟弟告别完,朱标再度来到了奉先殿,朱元璋正皱着眉头批阅着奏章。 “父皇,儿臣特来告退。” 朱标朝着朱元璋恭敬道。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章,脸上的表情依旧很沉重:“标儿,你是要去苏璟那边了是吧。” “是的,父皇。” 朱标点点头道。 “行,我知道了,你去吧。” 朱元璋点点头,轻吐了一口气。 朱标看向朱元璋道:“父皇为何事忧心?” 他一眼就看出了朱元璋此刻极为忧心,事情应该不是小事。 朱元璋说道:“还能有什么事,山东沿海一带的倭寇,今年上半年劫掠百姓抢夺财物众多,明年怕是还会卷土重来,却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来对付他们。” 倭患! 这是明朝一直都有的问题,甚至在元末就已经出现。 洪武元年消停了一下,今年又来侵扰,而明朝守军的守卫效果一般,这些倭寇明年肯定要再来的。 然而此时北元余孽尚在,倭寇又是乘船sao扰式的流窜作案,为了倭寇分兵不值当,但不管的话,问题又不小。 最好就是靠山东本土的军队对付倭寇,但此时还没有找到什么好办法。 “父皇,练兵的效果一般吗?” 此事朱标还是知道的,上半年的倭寇侵扰那是让老朱痛骂过的。 当时老朱就下令要专门针对倭寇练兵。 朱元璋摇头道:“不行,倭寇流窜,从不正面战斗,没有太好的办法。” 朱标闻言只能沉默。 军阵之事,他虽然也学过,但肯定比不上朱元璋。 这事,他还真帮不上忙。 “父皇,那儿臣先走了。” 朱标告别老朱,离开了皇宫,坐上了前往溧水县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