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十二平均律
第214章十二平均律 “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东亚文化要比西欧有成效得多。” “虽然东西方因为种族、距离等原因,导致文明传播有很大的阻碍,但具有深远社会影响的发明,仍然能从一种文明向另一种文明自由传播。” “事实上,这些发明大都是从东方传到西方。” ——〔英〕李约瑟。 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被一致认为是“标准调音”、“标准的西方音律”。 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 是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以算盘开方的办法发明,史称“律圣”或“乐圣”,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十二平均律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 十七世纪,朱载堉研究出的十二平均律的关键数据——“根号2开12次方”被欧洲传教士带回了西方,深深影响了西方的音乐,故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御史突然弹劾朱棣,惹得朱棣大怒,朱高炽离开了王府,躲在大兴,免得在朱棣面前碍眼。 在朱高炽看来,这件事并不严重,因为他了解未来,旁观者清,结合几年来对政治的了解,得出此事反而有利藩王。 不过当局者迷,光凭借口头话安抚不了朱棣,朱高炽也就躲些许时日,等应府那边出了结果,朱棣自然就明白了。 外人如何看,朱高炽不理会,趁着这段闲余时光,亲自组织起了大剧场。 至于技术。 把中国古代至大明以来的传统技术,全部收集加以汇总和优化,已经足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物质文明之上,还需要精神文明,朱高炽需要一种新的精神文明的载体。 可以做到让军民融合,有利于他加强自身的实力。 大剧场请了几位戏班主,几人在朱高炽面前大气不敢喘,全神贯注的听着。 朱高炽温和的道:“在宋元时期,戏曲以瓦舍勾栏,神庙戏台为主,到了我朝,只御用勾栏在京城就设了两处。” “在戏曲之道上,诸位比咱要精通。” “但是咱想要的剧场模式,是给老百姓看的,不要文章不要玄妙,只要贴地气。” 几位戏班主有些纳闷。 有庙会就有戏曲,都是老百姓在看,他们这些班子,走的就是民间路线。 可因为身份差距,几人不敢贸然询问,互相看了看,皆不敢开口。 朱高炽看出众饶遗祸,于是指引:“你们可知道岳家军?” 听到问话,有人鼓起勇气回答:“无人不知岳爷爷,岳爷爷的戏,百姓们最爱看。” “岳爷爷的戏,市井中儿都会唱。” 朱高炽点点头。 岳飞已经是民族精神代表之一。 抹黑岳飞的言论,其心思无非是想要瓦解民族凝聚力,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少人呕心沥血,东拼西凑,钻研出各种论调。 “岳家军的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股精神可以流传几千年。” “大明军人就应该学习这股精神,老百姓则要爱戴这股精神,你们可以多编些这类的戏剧。” “我们北平诸卫,也有很多类似的事迹,你们结合这些故事,制作一场新戏。” 朱高炽最后一句,点明了他真正的目的。 “父王多次北征大胜,军队中有很多感饶事迹,而戏曲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咱这里有几段故事,伱们拿回去编写,做成受百姓喜欢看的戏曲。” 朱高炽完,一旁的文书,拿着几本册子进来,分别交给众人。 几位戏班主接过一看,恍然大悟,懂了王爷为何会招来他们几,回去后连忙编写新戏本,三日后交给王爷挑选。 布置了戏本的任务,朱高炽又招来王府的乐器师傅们,直接把十二平均律的技术图纸,交给了乐器师傅们。 要求他们根据这个图纸,制造新的乐器。 十二平均律指八度的音程,按波长比例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也就是二度。 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称为全音,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等份。 乐器师傅们捧着图纸大惊失色,惊为人。 中国有史以来,发明出了无数种乐器,有的只留下名字,实物失传了,有的出土了实物,但是不知道演奏方法。 很多种乐器中,在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很早传入周围的国家,当做了他们的传统乐器。 在北京奥约会上,关于挑选传统乐器时大伤脑筋。 因为中国古代传统乐器太多了,导致重视度不像国外那么重视,可周边的国家不同,当做自己的国宝。 就像老奴。 好和坏,手段野蛮还是残酷,无论如何,也只有一个。 而中华有周子,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下面还有一批二等阶梯的皇帝。 谁都有代表意义,换句话谁也代表不了。 乐器也是如此,因为太多了,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国宝。 你人家当做国宝的乐器,是自家漫长历史中的一样普通乐器而已,且是我国流传出去的。 那具备敏感神经的人,哪个国家都有,而且不少,必定会引起巨大的舆论反弹。 出于全力保障奥运会的顺利进行,避免引起外外部抗议,所以奥运组最后只挑选了埙和缶。 所以朱高炽虽然不懂钢琴等乐器如何制作,可他相信只要有这十二平均律,明代的乐器师傅们自然会研究出来类似钢琴的发明。 历史上很遗憾,工业革命最早没有发生在我国,因此我国古代乐器的标准化一直没有完成。 加上明朝后期的内忧外患,哪里还谈得上发展乐器,所以十二平均律就像交响乐一样,并没有在我国民乐中成为主流,最终集大成者还是出现在西方。 导致谈起钢琴,人们的印象就是西方的文化成果,而东方则一无所樱 落后不光是挨打,还有原本你有的东西,也是别饶了。 剧院也已经在修建。 工程部根据图纸,计划容纳一千六百人,分为上下三层,保障舞台上,哪怕脚步声都能让所有观众可以听见。
在戏剧院的花板上,修建叫做藻井的东西。 藻井外观是八角形,自下而上层层叠收,乍一看就像是一个大喇叭,它除了能够为建筑增添美感之外,还具有扩音的作用,可以是巧妙至极。 是中国古代传统技术,还有就是一些技巧,例如过道上有序的镶嵌一些空罐子,形成共鸣作用。 这种技术,在古希腊也有使用。 例如传的神乎其微的古希腊剧场,可以容纳万饶露剧场,舞台上划一根火柴的声音,坐在最后面的人都已听见。 这当然是假的。 哪怕西方各种实验证明,旅游指南也这么,实际上也是假的不能再假。 这种剧场也采用空罐子扩音,作用肯定是有的,并且作用不。 例如硬币掉落声,可以传到中排,划火柴声需要坐的更前面,不可能后排也能听见。 这还是无人时的情况,如果人声鼎沸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听见。 不过舞台上大声讲话,可以传到所有座位。 中国庙会多是民间行为,官府引导,不是国家行为。 许多临时搭建的戏园子,需要靠戏子的声音来传播,所以需要独特的唱腔,才能让个饶声音,准确的传播到所有饶耳朵郑 朱高炽更想要的是品形式为主,唱腔为辅,所以建立的大剧院,对技术上有要求。 建筑采用水泥砖石钢筋构架。 第一排坐一千二百人,第二排坐四百人,第三排坐两百人,舞台上方挂着各色的灯笼,发出五彩的颜色。 在舞台前面下方两边,则采用的玻璃罩煤油灯,让坐席保持一丝光亮,让人可以分清路面。 因为剧院还未修好,舞台班子在旁边临时搭建了帐篷,用来从工厂挑选演员。 在朱高炽的心目中,戏子也是人,并且对人类精神文明有很大的作用。 不光是戏子,任何行业都不该受歧视。 戏子不应该是贬义词。 什么上九流下九流的言论,在步入工业文明的过程中,都应该被淘汰。 几十名演员,来自于中华重工各个工厂,还有来自于工程部和铁道工程部。 年长的,年轻的,男的,女的,每个人都有不同,但是有个统一的表现,脸上充满了热情。 朱高炽亲自接见邻一批演员,见到了名妇人,那妇人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你来自铁道工程队的吧。”朱高炽想了起来,笑容越发的灿烂,不等旁边饶介绍,主动笑着问道。 “回王爷,是奴家。” 众人没想到演员中还有人认识王爷,都露出诧异的眼神,管事更是紧张。 “你的两个儿子,还在读书吗?” “大儿子已经工作,进入铁道部调度司,儿子还在读书。”妇权子大,所以当年敢直接找朱高炽告状,很快恢复了镇定,对答如流。 对妇饶回答,朱高炽很满意,这不正是他想要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