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匡扶汉室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

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

    话说另一头,韩嵩的书房虽布置简朴,却不失典雅,他让儿子将堆满案几的简牍纸卷挪开,请曹cao入坐。在接受了九卿印绶冠服后,或许是吃人嘴短,韩嵩也一改方才的安贫乐道,开始讨好起曹cao来。

    “嵩当初就劝刘牧,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向而归之,其势必能灭袁绍,然后必定带兵南向以击江汉,到时候荆州绝不能抵御王师。倒不如早日与袁绍绝交,举州依附曹公,曹公必然会重待刘牧,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可惜他不听谏,自取衰败啊。”

    王粲这后生不落下风,说道:“韩公,就算刘景升负隅不降,丞相依然宽宥了其子,刘琮兄弟皆得封侯,准许回兖州山阳故里,依旧能长享福祚,子孙晏然。”

    “丞相大度!”

    曹cao摆摆手:“德高,今日搅扰你休憩,除了要拜君九卿之职外,还想请你举荐荆州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

    韩嵩推辞说:“嵩虽暂行大鸿胪之任,但九卿平素并无察举之权,岂敢僭职?”他抬起头看了曹cao一眼,见他态度坚决,又道:“若丞相执意如此,那嵩便举两位能直言极谏的‘贤良方正’。”

    这韩嵩虽号称要远离官场,不好富贵,但对于朝廷典章还是颇为熟悉嘛。和茂才孝廉这种每岁都有的常举不同,“贤良方正”乃是汉朝的特举。遇上灾异之类,皇帝才会下诏令三公及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推荐,九卿当然也有这资格。

    韩嵩道:“其中一人丞相见过,正是当初嵩奉刘牧之命去许都朝贡时,同行的主使,荆州别驾,零陵人刘始宗。”

    别驾,是州府中总理众务之官,别看秩禄才四百石,权力却很大,相当于州刺史的副手。因其地位很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别驾。

    “原来是刘先!此翁不是刘表的死忠么?能被朝廷大用?”曹cao闻言不乐,他对这个刘先印象特别深刻,那次其与韩嵩联袂出使,韩嵩和和气气,对曹cao十分恭谨,刘先则相反,表现得不卑不亢,几度回怼曹cao的问话。

    韩嵩道:“丞相有所不知,当初正是刘始宗与嵩共劝刘牧举州北附,至于他在许都朝上说的话,其实言不由衷,只是为了对得起刘牧正使之职罢了,其内心还是向着丞相的。”

    “原来如此。”曹cao道:“看来刘始宗是荆州的‘晏婴’啊,出使则不辱君命,归府则日夜责谏其君,他如今不在襄阳和江陵,不知去往何处?”

    韩嵩道:“前年见刘牧二子争立,刘始宗知情势不妙,便推辞以病老,如今避于孱陵。”

    听到这曹cao看了杜袭一眼,杜袭会意,介绍刘先的家世背景:“丞相,刘始宗出自烝阳刘氏,是长沙刺王之后,其高祖为孝平皇帝时的烝阳侯。”

    原来是长沙王一系,那比起刘表这前汉宗亲,刘先和当朝天子的亲戚关系还更近一些。曹cao是很喜欢搞一些汉室宗亲充塞于闲差上的,好堵那些怀疑他要行王莽之事者的悠悠众口。

    于是曹cao遂定道:“既如此,可征辟刘始宗入朝为尚书左丞,助荀文若总领尚书台纲纪。”

    尚书左丞也是四百石官,看似平调,其实从地方入朝中,还是在尚书台这种中枢,可谓高升了。不过目前尚书台也早就被架空了,真正的决策权,都在“丞相录尚书事”的曹cao手里攥着呢。

    接着韩嵩又举荐了昔日刘表的“治中从事”邓义,这也是州牧、刺史手下的高级佐官,权力仅次于别驾。

    听完邓义的事迹后,曹cao遂捋髯言:“宁折不弯,此骨鲠之臣也,可拜为侍中。”

    侍中名为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其实早就是清闲之官了。如此看来,刘先、邓义都没得到什么实质的权力,但不论如何,韩嵩可算是将自己的两位“同志”举荐入朝了。

    荆州人会赞他的得势不忘故朋,朝堂诸君则会夸他举荐得人,因为这两位确实不俗。而刘、邓日后也能在许都为官,与自己互为表里,间或提携下对方子弟,大家共同进步嘛!那样本是寒门的韩氏向冠族转变,就更加顺利了,或许到了下一代,真能变成“义阳韩氏”呢。

    韩嵩本以为自己这小小的“树党”也就到此为止了,不料曹cao竟又给他送上一份厚礼。

    却听曹cao道:“刘景升州有大能而不能尽用,而我则不然,恨不得张磔网罗,尽收主客之士。德高只举荐了两人,恨少,恨少啊!荆州的江湖之中,不知还有多少俊才呢,野有遗贤,是执政者之过也,德高,你可不能让我失职啊。”

    韩嵩一愣:“丞相的意思是……”

    曹cao道:“德高方才不是提到了汝南许文休么,他当年在汝南时,与其从弟许子将(许劭)在平舆县清河之畔搞过‘月旦评’。”

    曹cao当年还不出名时,就曾经大老远赶到汝南,卑辞厚礼,欲求得许劭一评以提升名望。

    许劭刚开始瞧不上这个阉竖之后的毛头小伙,只不理他,曹cao按剑威胁,许劭这才瞥了一眼曹cao,又瞧了瞧他手上的剑,微微一笑,留下一句让曹cao狂喜的话。

    “君,清平之jian贼。”

    “乱世之英雄!”

    三十多年了,这十一个字依然深深烙在曹cao心中,尤其是后一句,是它们在颍川、在雒阳、在酸枣汴水、在兖州、在许都、在官渡,始终左右着曹cao的每一次抉择。

    时至今日,曹cao真想再见许劭一次,然后当着面大声告诉他:

    “许子将,君没有看错,我曹cao,确实就是那唯一能扫平这乱世的,大英雄!”

    只可惜,许劭死得早,十多年前就病故在流亡的路上。而他亡后一年,曹cao才迎汉帝于许都……这往后曹司空、曹丞相的种种丰功伟绩,扫除群凶,许劭更统统看不见了。

    抛却心中的遗憾,曹cao继续道:“而当初天下谈起这一类品评识才的‘拔士者’,咸称郭、许,南则许劭兄弟,北有德高的老师,郭有道先生。”

    韩嵩点头,他,也是被老师一句评语点拔而起的微末贫士啊。

    “德高传承师业,听说早年也在荆州与群贤一起核论乡党人物,擢拔了不少尚不知名的士人。”

    曹cao笑道:“如今德高既已脱困,且为汉九卿,而我又正需要人才,德高何不在江陵重cao旧评。对于那些心向朝廷的荆土冠族子弟,还有明白大势,不仕于刘表,更未与刘备勾结的客籍奇才做一一点评呢?好让我知其优劣,各尽其用。”

    曹cao这是想在蒯、蔡垄断的荆州官场,培植起以韩嵩为首的“清流”的势力,如此才方便制衡。

    “这……”韩嵩听明白后,内心一时激动不已。

    作为郭太的学生,韩嵩最清楚不过,“拔士者”会被所评士人感恩戴德,尊敬程度仅次于举主、恩师,若真的得势了,更会备礼物回访拜谢,自称“门生”,觉得是评主的一句话让自己“登龙门”。他们得官后,报效于曹cao之余,也会感激自己,今后入了朝,更少不得要照拂韩嵩的儿孙们了……

    但,这心思只动了一下,韩嵩抬眼看到曹cao那对黑不见底的眸子,就立刻将它收了起来。

    “不妥,不妥,大批荆州主客士人都要成为我的‘门生’,若真如此,我便树党太过了。”

    《易》: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枝繁叶茂招人忌惮,当心被曹cao事后变了心意,直接将他家这棵树砍喽。

    韩嵩寻思,自己倒不如将这遍撒于荆州的人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个现今最需要自己扶危济困的人。如此既能避免曹cao日后猜忌,以那人的才干本领,日后大概率会发达,一样能给予韩家巨大回报。

    于是韩嵩推辞道:“丞相谬赞了,嵩当年在襄阳汉水鱼梁洲上参与品评,其实不过是凑数,真正的评主,是家住鱼梁洲的两位贤者啊。”

    “一位是沔南隐士庞德公,为人清雅而不好富贵,刘牧亲自登门辟请而不就。他对荆州本地士人最为了解,总是能给他们取一個最合适的名号。”

    “一位是颍川名士司马德cao,学识广博,离乡避难后,便与神交已久的庞德公为邻,兄事之,庞德公称他为‘水镜’,意思是有知人之鉴也。德cao尝在襄阳官学教授古文经,从南阳到益州,都有人不远千里持束脩来拜师。而德cao对外州之士的才干高低,尤其了然于心。”

    “这两位,难道不比嵩更适合来做评主么?”

    曹cao摇头道:“诚如德高所言,此二人确实是高士,尤其是司马德cao,我早就听荀公达(荀攸)提起过。于是抵达襄阳后,也派人去寻访过这两人,但司马德cao已老迈不堪,我刚在长坂大破刘备,回师时就听到他病故的消息。”

    “而庞德公却是在三个月前携其妻登鹿门山,说是去采药,这之后再也没出过山,他的儿子也说不清去向。民间或言已死,或言隐居,甚至有说庞德公修道飞仙的……仓促间如今能寻来?德高切勿推辞!”

    韩嵩却是铁了心要远离这差事,叹道:“非是嵩不愿助丞相取贤,只是老朽身居牢狱数年之久,对外界变化一无所知,已不能尽晓荆州的贤才后进了,更别说新近从外州来的流寓之士。”

    “这件事,还是交给年轻俊才来做罢。”

    曹cao不乐:“噢?除了德高,谁还能担此重任?”

    韩嵩笑道:“那人,在南郡年轻之辈中,名望第一,在诸后生之右。”

    “他还是司马德cao最得意的弟子,被德cao赞叹为‘南州士之冠冕’。”

    “他更是庞德公的嫡亲侄儿,德公赐号曰‘凤雏’。”

    “此人正是如今的南郡功曹,庞统、庞士元!”

    ……

    而此刻的郡守府厕中,徐庶也从惊愕中缓过神来,并控制住自己使出游侠手段将此人制服在地的冲动,因为他辩出了这熟悉声音的主人身份,只低声骂道:“庞士元,你这是何意?”

    “哈哈哈哈。”

    黑影见身份被识破,也不装了,低声笑了几声后道:“许久不见,故尾随而至,来吓吓元直。”

    徐庶冷笑:“原来在腌臜之地唬人,是汝等南郡冠族认为的雅事?”

    “是统唐突了,还望元直兄恕罪啊。”

    庞统在黑暗中给徐庶作揖,顺便提醒道:“但元直,你褻裤还没提上呢!”

    “你……”

    徐庶都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索性转过头,继续将憋了许久的尿撒完。而庞统就在一旁背过身去负手而立,只听着稀里哗啦的水声。

    徐庶倒也不尴尬,反正他当年在水镜先生门下求学时,住在鱼梁州对岸白沙曲的庞统也经常会过来,有时夜里就不走了。庞统虽出身冠族,却不拘礼节,与身上还有些游侠习性的徐庶挺合得来,二人关系亲密到喝了酒后经常同榻而卧、抵足而眠,尿在一个溺桶里。

    孔明就不一样了,他为人雅度,身上有种令人不敢亵渎玷污的气质,偶尔到鱼梁州,也总是含笑着拒绝庞统那三人同睡,彻夜攀谈的建议。

    哎,说起这个,徐庶又想到,他们的师长,同时也是忘年的朋友水镜先生司马德cao,已经不在人世了。徐庶随刘备南渡汉水时,赶去水镜先生家看过,想带他一起走。

    但那会司马德cao已经老病得无法下榻,曾经的清雅名士仿佛只剩下一具虚弱佝偻的形骸,徐庶遂只能含泪拜别。等到他投入曹营时,才听辛毗说,司马德cao在曹cao占领襄阳后第三日便病故了。

    只不知,庞统是否已听说了这个消息?虽然战乱尚未平息,交通也被曹军后续部队阻塞,但他们这些冠族的消息渠道,一向是颇为灵通的。

    虽然曾亲密无间,但自从徐庶去新野投入刘备麾下,而庞统也被征辟为南郡功曹后,二人便已好多年未谋面了。

    如今再会,庞统一照面就道破了孔明联江东的策略,这其实不难,曹cao幕府的杜袭等智士,时间一久也能看出来,还是被徐庶“玄德南奔苍梧”的情报给误导了。

    “但我诈降内应的算计,士元又是从何得知?莫非他是故意诈我?”

    徐庶在短短的当口想到了这些,等提上褻裤,整理好衣裳,他先问庞统:“士元,郡府众人都说你告病,公务由县功曹代劳,为何却还能混进来?”

    庞统道:“病愈后赶来,门口曹兵见到我印绶齐全,身着官服,搜身也未发现什么凶器,便放我进来了。”又笑道:“既然知道元直也在此,我怎能不来见一面呢?”

    徐庶正色道:“德cao先生亡故一事,你可知之?”

    庞统敛容,叹了口气:“已知矣,吾父从襄阳捎信来江陵。”庞统父亲就是庞德公的二弟,做过县令,后来受兄长影响,急流勇退,专心经营庞氏的产业庄园。

    徐庶道:“师长逝,士元不悲伤么?怎么还有心来戏弄我。”

    庞统说:“闻讯当日是很难过的,只欲流泣,但又想起先生在时,与吾等谈论生死,他很欣赏庄子,常言:生死不过须臾。”

    “于是我便收起泪来,奔出宅邸,跑到天地之间,放啸长歌以当哭!以此送别德cao先生。”

    这就是庞统行事的作风啊,不了解他的人,会将他当做一个狂悖之士,但徐庶明白,他种种行为都发自真心,徐庶也露出了微笑:“若德cao先生听到你的歌,他一定会说……”

    庞统与徐庶同时说出了那熟悉的两个字,司马德cao的口头禅:“佳!佳!”

    二人还是如此默契,不由相对哈哈发笑,若此刻有郡府小吏钻进厕中,看到这两个家伙的样子,定会对他们投以异样的目光。其实徐庶和庞统,都非常怀念当初在鱼梁州求学时,那段与水镜先生、诸葛亮一起泛舟褰裳,率尔休畅,师徒四人欢情自接的时光。

    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的他们,还能剖心置腹么?

    笑罢之后,徐庶收敛神色,问起自己最关心的事:“那么,士元,你方才所言何意啊?”

    庞统却反问:“元直问的是孔明那句,还是关于你降曹之事啊?”

    徐庶叹息:“士元何必明知故问呢?”

    庞统遂拊掌道:“前者,了解孔明的人自然能领会,一猜便知;而后者,我虽不晓究竟,但只觉元直降得有蹊跷,故用诈言试探耳!”

    徐庶很想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甚至拉庞统来协助自己,那样一定能增加举事成功的可能!但他很清楚,和自己这外乡单家子不同,像庞统这样的荆州本土冠族子弟,家大业大,很多时候对未来的抉择考虑得更多,是不能由着自个性子来的,不说别的,庞统老父和堂兄庞山民一家,还在襄阳呢!

    所以徐庶只能先设法欺瞒庞统,等慢慢试探出他对未来的计划后,才能考虑更多。

    但想瞒过庞士元何其难也,他太了解徐庶了,而当年徐庶做出北投刘备的决定时,还曾邀约过庞统,对其大赞刘备英雄了得……所以也不好用欺骗曹cao的那些话来敷衍,徐庶只能半真半假地叹道:

    “士元不知道么?长坂之败,我老母被执,只能北诣曹公,还能有什么办法?”

    庞统这才恍然:“竟是如此,现在如何,伯母无恙吧?”

    徐庶苦笑:“家母尚好,只是被曹丞相扣在当阳,作为人质,我便只好屈身于曹营。”

    庞统唏嘘:“真是让元直为难了,你可是很欣赏刘玄德这位‘当世之英雄’的,自称要辅佐他成就齐桓晋文之业,如今却得为其死敌效力。”

    庞统话语里仍充满怀疑,但没有深究,只问起另一事:“我今日来会元直,却是想询问吾弟庞林下落。”

    “吾父信中说,仲丛在刘玄德到襄阳城下驻马呼喊时,便弃了州吏的职务,带着妻女,出城随他妻兄袭文祥同去了。元直既然经历了长坂一战,可知仲丛一家下落?不会死于乱军中了罢!”

    庞林和他妻子袭氏啊,徐庶还真知道,庞林在襄阳做刘琮身边的文书吏,他这些年目睹刘表父子的种种无作为,对以一己之力扛起荆州北部防务的刘备十分钦佩。加上妻兄袭祯在去年投入刘备麾下,成了徐庶同僚,庞林就更受影响了,这才有冲动之下不顾宗族,毅然南行的举动。

    而在长坂,庞林也和他的妻女失散,只狼狈地追随刘备到达江津。在徐庶决定为了母亲北还时,刘备甚至将袭祯、庞林也喊来,告诉他们,可以与徐庶一起走,去寻找meimei、妻女,自己绝不会怪二人。

    但伱猜庞林说了什么?他竟抢先道:“若爱妻与吾女死于乱军,我当追随将军,好为她们报仇;若二人侥幸生还,被曹军俘虏,吾兄庞士元尚在,必能庇护她们,我何忧也?”

    见庞林如此坚决,袭祯也受他鼓舞,决定跟刘备走到底。

    徐庶入曹营后向辛毗打听,才得知庞林的妻女果然被曹军所掳。他为其求情,而辛毗在看了徐庶奉上的名单有庞林后,遂下令将这对母女作为人质,在当阳和徐庶的母亲、刘备二女一同看管起来,也算避免了袭氏被曹兵玷污的命运。

    徐庶将这些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庞统,直听得庞统苦笑道:“只可怜我那弟妹,竟嫁了一个这样抛弃妻女的丈夫;也可怜我老父,竟生了一个不顾宗族安危的儿子;更可怜我自己……有弟如此,不如无有!”

    “亏得有元直说项,我替不肖弟拜谢了!”

    说着庞统竟真的要在这肮脏的厕中下拜,徐庶连忙扶住他,一时间念头百转,越发觉得,庞统是可以和自己站到一条边,共同谋划“曹cao败后”的举事,将在当阳的人质一并救下。

    “士元还是先担心自己罢。”

    徐庶遂故意以言语激之:“曹丞相已得到了追随左将军而去者的名单,汝弟庞林赫然在列,曹公令襄阳曹军缉捕汝父,查抄庄园、土地。”

    徐庶危言耸听道:“若是叫曹军知道你就在江陵为吏,还敢混入府中,负责宿卫的武卫营定会将你当场击杀。士元还是快走吧,明天一早逃出城去,先留着这有用之身,再想办法联络庞氏的姻亲故旧,找机会营救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