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朱元璋:四海之地,任你征讨!
书迷正在阅读:渔娘、神鬼复苏:我把成语字典玩坏了!、水浒霸宋传、我龙虎山天师转世,你跟我说规则怪谈?、苍生界令、离婚后前妻成债主第二季、腹黑BOSS:厚爱99亿小女仆、源之世界、长生:修炼百年我竟有大仙之资、华娱素书
他当然不希望老四离开。 但身为父亲,也要为老四安排另一条路。 免得将来,混账老四,连个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这两年,他也明白了。 洪武九年,老四想要一个选择机会,他没给。 高炽、玉英出生,老四对两个小家伙上族谱,以及封爵十分抵触,也是想给两个小家伙争一个选择机会。 洪武九年的错,他已经犯了。 这回就当是弥补老四吧。 …… ‘老头子这是怎么了?煽情又rou麻?’ 朱元璋出神想事,朱棣暗暗观察,默默腹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瞬间冒起浑身鸡皮疙瘩。 小动作被朱元璋注意到。 朱元璋收敛思绪,没好气瞪眼,“你那是什么鬼表情!” 混账东西的眼神,太伤人了! 他就不配当个好父亲吗? 朱棣忙收敛表情,讪笑,这不是不适应嘛! 朱元璋见朱棣讪笑,哭笑不得瞪视之余,又很欣慰。 无论这混账骨子里多么冷漠。 至少,目前为止,对家人、对朋友没那种冷漠。 他也不希望,老四走到那一步。 真到了那一步,整个大明,恐怕除了他,没人能压住老四了。 收敛思绪,随即说道:“让你去建安县,是有原因的……” 蒋进忠是老四死忠。 上次去贡院看土桥村孩子们时。 蒋进忠提及,要在老家效仿老四搞乡土村社。 蒋家是当地大族,蒋进忠协助老四,更容易上手一些。 同时。 越往南,宗族力量越是强大。 土桥村是个安置村。 没有强大的宗族关系。 可其他大部分村庄,大多有根深蒂固的宗族。 乡土村社如何在宗族力量强大之地,排除宗族力量,进行推行,是个十分考验人的难题。 让老四去闯一闯,总结经验最合适。 别人,没这能耐。 …… “这次除了让你带上亲兵随行,你们出发后,爹也会传令辽东水军,分出五艘水军战船南下福建,归属你……” 朱棣眉头微挑,暗暗惊讶。 一时间,都搞不懂,老头子到底想干什么。 “你肯定好奇,给你五艘水军战船做什么?福建地区禁海后倭寇横行,你除了搞乡土村社外,就是依托建安县,试着剿灭倭寇海盗……” …… 倭寇之患,一直让人十分头疼。 打天下时,他直接统帅的兵马,在立国后,除了组建京营禁军外。 大部分都直接转化为备倭兵。 倭寇的来源,他也清楚。 倭国屁大点地方,据说,现在已经打成一锅粥了,拥有相当于大明一个县的地盘,就自封诸侯。 彼此间,打的不可开交。 频繁的战争,造成倭国十分贫穷,很多什么武士浪人,在倭岛活不下去,纷纷出海做了海盗。 战乱也让倭岛至今没个真正能做主的人。 洪武三年,大明和‘国王怀良’建立藩属关系。 可这个国王怀良也根本管不住倭国大大小小诸侯,更是没几年,就被人推翻了。 打吧。 倭国算什么东西,根本不是大明主要对手。 尚未打残北元的情况下,把百姓从牙缝挤出来的田税,及兵力用于对付一个小小岛国,实在得不偿失。 北元游牧民族虽然败退。 但成吉思汗给其后人留下的底蕴太深厚了。 看看大明陆地四周,团团被成吉思汗的后人包围着。 没把成吉思汗父子爷孙,留给元朝后裔的底蕴打残,打没,他不可能耗费精力,对倭国、高丽这种小国浪费宝贵国力。 …… ‘老头子有远见啊!’ 朱棣暗暗惊讶。 确实,大明的主要威胁,一直都不是什么倭国、高丽这些小国。 而是游牧民族、游牧文化! 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给你五艘水军战船,建安县你也可以任由施为,朝廷海禁,也不适用你管辖的建安县……” 海禁,只是他想把海盗困死逼走的法子罢了。 怎么说呢。 有点效果。 但效果也并不好。 老四去建安当县令,正好把建安当做一个试点,放开所有限制,让老四去折腾。 或许,还真能为朝廷,找到另一条,解决倭寇海盗的办法。 “东番,你知道吧?” 朱棣忙点头。 当然知道了。 宝岛啊! 老头子提此地干什么? 朱元璋深深看了眼朱棣,“去了建安后,建设乡土村社,试着解决海盗问题,据朝廷的信报,东番是各路海盗的大本营,你若能拿下东番,将来东番之地,父皇就封给你……” 朱棣听的嘴巴张大。 …… “总之,就看你自己的能耐,只要你有能耐,东番、琉球、倭国,总之,没有和朝廷建立邦交的四海小国,今后,你都可以随意征讨!” 他想要老四留下来,成为大明靠山柱石。 可如果实在事不可为。 那就把老四这条老朱家,最优秀的龙子,放到大海里去。 陆地上的威胁,标儿这一脉自己解决。 来自海上的威胁,让老四去解决吧! 为何不把老四安排在陆上。 他不敢! 他家这个混球老四,太优秀了。 他无法判断,把老四安排在陆地上,将来会打出一个多么大的国家。 他信老四不会杀回中原。 但无法保证,老四的后人,不会杀回中原。 洪武九年,老四想当个没实封疆土的藩王。 秀英后来责怪他,不冷静,没有好好想想,就断然处置老四。 原本,老朱家可以通过没有实封的老四和其他实封孩子,进行对比,选一条最适合老朱家孩子的路。 …… 以前错了的,已经错了。 他已经吸取教训。 现在,他为老朱家,做又一次选择。 把最优秀的儿子,放出去。 若标儿能容得下老四最好,老四就是大明的柱石靠山。 若容不下,就让这个最优秀的儿子,自己出去闯一闯。 别的孩子,或许没这个能力。 但最像他的老四,有! 朱棣已经听麻了! 这还是老头子? ‘哼!’ 朱元璋享受着朱棣惊讶注视,心中浮现小小自豪,暗暗微哼,摆手笑骂:“咱要说的都说完了,你敢不敢领这个任务?” 思绪被打断。 朱棣回神,吧咂嘴,笑道:“儿臣敢!” 儿臣敢! 声音在御书房回荡。 宫女、太监诧异抬头,惊讶看着朱棣…… 朱元璋微微愣怔,朱棣笑容映入眼中,强烈自信扑面而来…… 他仿佛看到这个混球脑袋上,长出了峥嵘犄角! 瞳孔微微一缩,随即笑骂摆手:“那就去准备吧。” 朱棣请安后,转身离开。 朱元璋盯着朱棣离开背影,直到朱棣从视线内,消失许久后,才缓缓收回视线。 看向伺候在两旁的宫女太监。 宫女、太监脸上的惊讶尚未消退。 “都说说,刚才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皇爷,婢子感到殿下十分强烈的自信。” “压迫,刚才一瞬间,婢子……婢子……感觉,就像见到了皇爷。” “婢子感到一种豪迈……” …… 宫女、太监一一站出来,汇禀适才感受。 朱元璋默默点头。 不是他一个人感觉到。 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感觉。 ‘雄英若能学到老四一半,大明三代而治,不是问题!’ …… 东宫。 朱标早朝结束,回到东宫,就直奔太子妃寝宫。 常氏已经十分显怀,距离临产,也只剩三个月。 见朱标早朝结束,没去书房处理公务,反而来她这里,不由错愕,“太子爷……” 朱标笑着扶住常氏,“老四的去处,父皇决定了。” 常氏不由紧张看着朱标。 四弟的去处,决定雄英的去处。 “四弟要去建宁府建安县担任县令……”朱标说着,看了眼常氏,提议,“你要实在觉太远,我们和父皇说一说,让雄英先在咱们身边待几年,等老四建安县令期满回来后,再……” 常氏原本满脸不舍。 听闻朱标的话,错愕转头。 “太子爷,你是不是还是因为四弟那种霸道作风……” 朱标苦笑,什么都瞒不住发妻,点点头,“雄英和四弟不同,雄英将来要继承皇位,想成为一个好皇帝,就要广开言路,听取各种各样声音,从中择优选择……” 像老四那样,霸道恫吓,使人不敢说话。 他怕雄英将来,养成刚愎自用的性格。 …… 常氏反问:“太子爷,为何不亲自找四弟说?” “现在外面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我若是为了雄英之事,大张旗鼓找老四谈,一些人会备受鼓舞,而且,我担心老四多想……” 哎! 常氏见朱标顾虑颇多,不由默默叹了口气。 丈夫做什么事,都想的太多。 其实有些事情,根本没那么多顾虑。 常氏笑着说:“我来和四弟、妙云说怎么样?” 关于雄英,她不能完全交由太子爷做主了!
她可不想将来,雄英也像太子爷。 朱标略作沉吟,笑着点头:“那好吧。” …… 胡府。 “什么!” 胡惟庸脸漆黑,右脸狰狞扭曲。 刘伯温接替了他的位置。 这和朱四郎有什么不同! 洪武八年,他想置刘伯温于死地。 现在,刘伯温取代了他的位置! 简直就是狠狠抽了他一记耳光! 李善长担心胡惟庸再次犯病,忙安抚:“事情已成定局,朱皇帝即便不选刘伯温、朱四郎,也不会选我,你现在主要任务,是养好身体,刘伯温都那么大年纪,活不长!” 宰相人选,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担任。 宰相是皇帝和百官的枢纽。 胡惟庸紧紧握拳。 他并不乐观。 刘伯温年纪大,活不长久。 可朱四郎会活很长。 几年之后,朱四郎也成长起来了。 “恩师,朱皇帝为何派朱四郎去福建建安?” 福建本来就不是什么富裕之地。 建安更是一个穷困小地方。 十分不起眼。 朱皇帝为何送朱四郎,去这么一个地方? 太令人费解。 李善长拧眉…… …… “非大明邦国,四海之地,父皇许诺你任意征讨?” 阁楼。 徐妙云美眸瞪大,惊呼。 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 朱棣含笑点头,“说实话,我比你都震惊……” 老头子和他从历史了解的,完全不同! 朱棣没有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由于他。 徐妙云回神,伸手环住朱棣腰,抬头,“我不要什么尊荣,无论如何,你都要平平安安,好嘛?” 什么尊荣,她不稀罕。 她只想四郎做任何事情,都要平平安安。 或许外人听了这话,会笑话她没出息吧。 管他呢。 只要四郎平平安安,别人爱怎么笑话,怎么笑话。 只要他们离开大明,有一处安身之处,四郎不受那些无妄委屈就行。 朱棣抬手,含笑刮了刮徐妙云琼鼻,“我可舍不得丢下你和两小家伙,我还想让你给我生一窝小家伙……” 徐妙云俏脸瞬间通红,张嘴‘凶巴巴’作咬人状。 一窝? 她都成什么了! “姑爷、小姐,东宫派人来传话,太子妃启程,马上就要来咱们府。” 侍女报讯声,打断朱棣、徐妙云。 夫妻二人惊讶对视。 徐妙云猜测道:“应该是谈教导雄英之事。” …… 片刻后。 常氏抵达。 朱棣、徐妙云带着家里众人,在府门外迎接。 常氏入徐府后。 其他人就离开。 小院内。 “叫阿哥……” 常氏看不远处,朱雄英爬在婴儿床边逗弄小祈婳、小雍鸣,不由笑笑。 收回视线,转头,含笑看着朱棣、徐妙云,伸手握住徐妙云的手,轻轻拍拍:“你们肯定猜到,大嫂来找你们的缘由。” “太子爷担心雄英学了四弟的霸道作风……” …… 常氏说着,看向朱棣,“四弟,你不要管外面怎么说,也不要管太子爷怎么想,大嫂今天来,就是想对你说,就按你的想法教导雄英……” 朱棣、徐妙云不由诧异。 常氏笑笑。 她来,可不是替太子爷做说客。 或许是将门女子缘故吧。 她并不觉四弟的霸道有什么不好。 那些心虚不敢说话的人,能提什么有建树的言论? 不过是夹杂私欲的龌龊之言罢了。 …… 当天。 常氏知道傍晚才离开徐府。 朱标不知,常氏非但没劝说朱棣、徐妙云,不要教朱雄英霸道作风,反而表示了支持。 朱标不知。 可锦衣卫却知道了。 傍晚。 常氏从徐府走后不久。 蒋瓛匆匆入宫,边走边嘀咕:“太子妃可真敢,竟然背着太子爷,如此行事!必须告诉皇爷!” 本来六点就能发了,写了五千字,写完后,自己读了一遍,感觉有点冗余,又重写了一遍,这章只有四千字,下一章六千字,昨天说过,从今天开始,每天必须写到一万字,说到就决不食言。 最后,月初,大家都有保底月票,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