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守村人在线阅读 - 第八百四十一章 利益所在金钱下

第八百四十一章 利益所在金钱下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八百四十一章利益所在金钱下朱元璋心情不好,朱标等兄弟跟着难过,最小的老五吴王朱橚眼圈都红了,嘟囔着:“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还不行……”

    “莫哭!”朱元璋摸摸朱橚的头:“老天爷不相信眼泪,是吧宜长?”

    “陛下所言甚是,不过咱不在乎老天爷,吴王殿下无须担忧。”里长说着也摸摸朱橚的脑袋。

    “那怎么办?”朱橚并不抗拒,里长有学问。

    “好吧!朝廷有钱就好办,一切都是利益的问题。宣城县的官员就清廉,因为他们钱多,因为在陛下眼皮子底下。

    在不贪和受贿的情况下,他们家中都可以盖楼房了,再去冒风险,得到与收获不成正比。

    贿赂官员的前提是从官员手中拿到远超贿赂钱数的利益,否则就没有意义。

    受贿与贪污的官员在犯错的时候,也一定是收获大于风险……”

    里长开始说现在大明建国初期最好的时候的事情,让地方官员都有钱,一部分钱是直接收益,一部分是等告老还乡,即退休后的收益。

    当一个县的官员、吏员、衙役都能获得更多的钱财时,想行贿的人需要把一个县都给买通,否则别人会举报的。

    贪污也是如此,哪个官员想贪,给其他官吏分多少?分多了钱不够,分少了人家凭什么帮你担着?人家自己收入高,还等着退休一次行拿一大笔钱呢!

    关键举报你的奖励多,而且可以接替你的位置,如查走私那样,有人举报完,一辈子不愁了。

    如此机制之下,同僚恨不得有人犯错,甚至故意下套,于是大家防备着,遇到‘好事情’都琢磨是不是被坑了?

    “所以在廉政方面的投入,永远是最划算的,有个廉政的体系,必然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另外则是监督体制建立,不管是预备仓还是常平仓,不能由地方管理,得单独部门单独的办公场所。

    朝廷如今不缺钱粮,宫里更多,那么就把应该收上来的田赋和税放在地方上,由朝廷单独派人,这叫垂直管辖,绕开地方衙门。

    那么在不缺少钱和粮的情况下,直接设立地方国库,地方国库如单独以金钱为目的建立,则叫地方金库。

    咱大明有地方的税收金,亦有田赋的粮食,还有不服劳役缴纳的东西。

    包括不种棉花多交棉布,不种桑树多交绢帛,不种麻多交麻的惩罚措施得到的财物。

    由地方衙门管辖,交上来的则给地方国库,衙门需要调用,得跟朝廷申请,朝廷允许,地方国库支出。

    由于地方国库只负责管理仓库和账目,他们不需要理会其他的事情,故此一年就调动一次,不影响地方发展。

    同时每季度去查账一次,每次去都是不同的人,按照现在的记账法,他们躲不过去。”

    里长又把另一套体系拿出来,高薪养廉体系和地方国库与地方分管体系。

    再加上互相举报的激励方式,要说完全杜绝腐败,或许有点难,但保证让大部分官员没办法,有办法的官员也会被查到。

    官员拿的好处多,自然犯错后的惩罚就大,比如……灭门!

    贪吧!捞吧!除了自己享受,还会给家人享受,一旦被抓,一家人整整齐齐。

    朱元璋又揉揉老五的脑袋:“看,老天爷都怕咱村子,垂直管辖、地方国库、频繁调动、审计。”

    朱橚笑了:“空印的册子就不应该有了?”

    “凭什么还有?又不是由地方衙门来送,他们只要把东西放到地方国库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喝酒!”

    朱元璋心中畅快,空印对不对?程序上不合规矩,如何处理?不让印官负责远途运输了。

    到时候地方国库收入与记账,再与朝廷对账,朝廷不缺钱和粮的时候,东西就放在地方国库。

    缺钱那不是宝钞嘛!运个宝钞需要多少损耗?几个箱子就够了。

    再加上三联票、四联票,得冒着非常大的风险才能从中捞到一点钱,那点钱不够一个月俸禄的,更不用说退休后的奖励了,一次奖励可以是这些年工作的赚的钱的总和。

    一个月三贯俸禄,三十年后致仕,就是没升过官,那也是一次给一千多贯。

    干得好,必然涨俸禄,再升官,按照大明现在的发展,说不定到时候一次能有上万贯的养廉金。

    别人必须给伱这个风险损失金,包括你被抓了一家人全死的风险,绝对不是一万贯就可以的。

    给一百万贯?位高权重倒是行,但其他人呢?人家不举报吗?连行贿带受贿的一起抓,举报的人一次就够用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而给一个位高权重的官员最后一千万文,其实不多,否则他没有节制地贪下去、受贿下去,绝对不是一千万,零头都不是。

    大明经济以后越发展,那么官员捞得越多,到三十年后,一个正六品的官员捞起来,九位数的存款不是梦,九位数不一定是一亿文,也可以是九亿文。

    还有从五品下、从五品上、正五品下、正五品上……

    胡惟庸在刚开始那么穷的时候,就能拿出来二百两黄金贿赂李善长……

    这种廉政激励就是杜绝官员第一次伸手,他一次可能仅仅拿到一百贯,考虑被抓住后什么都没了,一万贯消失,他就得好好想清楚。

    官员不贪,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行贿,慢慢的,这种意识就培养起来了。

    “宜长,当时你们如何行贿来着的?那么多的官员帮你们村子说话。”

    朱元璋想着反腐的事情是由下丘村提出的,感觉有些讽刺。

    里长:“……”

    “没,我没有,不是我,咱村子如今不行贿。”

    里长坚决否认,那时害怕,又要过好日子,又担心别人害村子。

    若当时就有现在的大明发展情况,自己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卖冰糖和香皂。

    真要说行贿,受贿最多的是谁?是宣城县和宁国府的官员?哼!

    “对,是咱记错了,不准给油炸闷子里下毒。饮胜!”朱元璋笑着点头,表示认同。

    大家一起端杯,仰头喝掉杯子里的啤酒,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