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天上掉亲事
岳良菊对京里的“向往”,都不用岳繁京信中写的多美,让岳老夫人早就洗好脑袋。 虽挨上一闷棍,但还是觉得京里好。 想到王小古的为人,对岳繁京的后续更无担忧。岳良菊拿信的手起了颤抖,她还记得乌二大人的甜言蜜语。有时候觉得黄梁一梦,但有时候却认为不真实。 如果她也能进京,如果她出现在乌二大人面前,如果他会不会有很好的解释。 比如家里不同意,比如他抗争却不行,比如他一直没忘记自己等等。 有两片落花飞来,落在岳良菊的发上,映出岳良菊痴痴的面容。岳良菊视线受阻,轻拂一把抹去落花,见到花瓣在地上蜷缩,倏的醒来。 王小古能不顾一切的带繁京走,乌二大人不敢说有王小古的一半好,只要他有心,一封信还是捎的来的。 繁京到京里了,都有信来了。可见他依然是个薄幸人! 岳良菊重新冷起心肠,拿着信给岳老夫人看“母亲,繁京在京里过的好,丰家没给王家安排下处,王家自己找的地方。小古已经入官学,结交很多知己。” 岳老夫人笑了笑,带着淡淡的意味。但说出话来,却还中肯。 “丰家能邀请小古进京,就算难得,京里米贵,那住处哪能是好找的,哪能白给人?丰先生在云州时,你哥哥们和他也往来,丰家在京里有好些亲戚,但却不是丰盛之家。肯照应,就好啊。” 说着说着,老太太又犯了牛角尖。凭繁京在英王殿下面前的胆量,如果留下来,英王殿下怎么样也会照顾一二吧。 廖雪峰在闲事琐事上面,嘴巴从来不紧,他把英王垫付银子,和殿下肯掏银子,并带动太子殿下也赏银子,大大的宣扬一番。 廖将军不指望奔着岳家要人情,不是强调自己对岳家怎么照顾,他就是说下自家殿下的好处。 看看岳家人的眼馋模样,廖雪峰开心的很。 没有廖雪峰,岳老夫人为了贵人已固执几十年,廖雪峰又添油加醋,岳老夫人不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要往岳繁京和英王身上想一想。 有时候冤家路窄,岳老夫人正想着呢,荀妈妈说王老爷来见她。岳老夫人没精打采的出去,王老爷倒是精神抖擞样“老太太,亲戚家的喜事一过,我就动身去京里照应。您有什么要交待我的话,有什么东西要给我?” 岳老夫人腹诽他,你去?能照应什么。嘴上客客气气的回答,什么也没有。 岳老夫人寻思这个人讨繁京的嫁衣,她才不给。 王老爷并不生气,走出岳家大门,更是笑得欢畅。他难道看不出来岳繁京在英王面前有功劳,甚好甚好!以后王小古在官场上遇升迁,繁京将是得力的那个媳妇。 六月里天气热的吓人,京里官学论文却在这个月里。王奶奶特意给她和岳繁京做几件薄夏衣,早早的赶到官学。 每个月一次的论文,是允许外人进来观看。王小古无意中说起,王奶奶是想不起来,她现在见到丰家来个下人还不敢放开了说话,左右两边的邻居都是京里人,王奶奶比见到廖雪峰还要客气。去看儿子论文,和一堆的京里人挤在一起,与天热无关,王奶奶不敢去。 岳繁京却好奇,王小古不上学的日子,就带着王奶奶和她在京里乱逛,但是去的地方不多,岳繁京还是很愿意出门。 岳繁京笑吟吟“别人都有助威的,我们也去,好不好?” 王小古眉飞色舞“好好,娘和你帮我助威,看我把他们全打下去。” 王奶奶就带着岳繁京出来,岳繁京的首饰不用担心,岳家老夫人给她的几件,去哪里都过得去。王奶奶只发愁自己的首饰,要她现打的话,出门在外又不肯多花银子。 岳繁京看出来,把自己的首饰匣子捧出来,王奶奶虽脾性不佳,却不肯丢人。她不肯借,怕岳家知道以后笑话她。到官学以后,见到车水马龙,下来不少明晃晃首饰金灿灿衣裳的女眷,就拉着岳繁京避到一旁,悄悄步子走着。 王小古在官学里却神气,他豪爽性子,又喜欢交友,大大咧咧地同人说着话,把王奶奶和岳繁京让到一个还不错的位置上。 正中是片空地,两边砌出来石凳石椅,搬出来的椅子也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坐在这里。 学里的先生们出来说几句话,王奶奶全然听不进去,她的两个耳朵,捕捉的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说话。 前面的两个夫人寒暄,说着“京里新式样的首饰,不过伍百两银子的手工费,便宜。” 王奶奶战战兢兢,伍百两在她眼前飞来飞去,最后化成一件玲珑秀气的首饰,只是一件首饰,果然岳亲家老太太说京里好,京里难道遍地是银子,问题她也没看到啊。 还没有回魂,后面的说话传来。 “这回升迁,都说你家老爷有份,夫人,我常去看你,你可别推了我。” “哪里,官没有升,不过是放了个好差,从明年起去江南巡视,都说江南风光好,” “不是风光好,是人情厚。” 两个夫人低低的笑起来。 再加上左右说话不断的袭击,王奶昏脑胀,不是中暑却好似中暑。满目的不是好看衣裳和首饰,而是一顶顶的乌纱,每个压下来,好似一座泰山。 她一面羡慕,一面自卑,一面目不转睛,一面又晃花了眼。心里想的全是,京里人会不会笑话她,衣裳不好,首饰不新,面容长得也不体面? 岳繁京好不容易盼到王小古出来,高兴的指给王奶奶看“您看,小古说到现在也没有停。” 在王小古对面的人倒没了话说,岳繁京看的书不多,听不出他们辩论的美妙之处,但只看神情,就知道王小古赢了,不由得拍起巴掌。 拍巴掌的人很多,但岳繁京这一声“啪”,把王奶奶吓得跳起半个身子。 看到四面看来的不解眼光,王奶奶涨红脸“繁京,咱们走吧,我热到了。” 大夏天的人挤坐在一起,虽然不是贴着坐,个个都出好几身汗。岳繁京带来的两个帕子都汗湿,却还舍不得走。但王奶奶要她陪着,只能对王小古一个歉意的神情,扶着王奶奶出来。 王小古兴高采烈中,没有看到家里人离开。他到处邀战“还没有上来的?比我才学高的您请坐请坐,只求和我同一年进学的人,上来上来,” 他有两个同学,觉得太兴头了,因为大家熟悉,拿起一个桃子掷过来“爷赏你的,吃完了继续耍。” 王小古存心显摆,他在学里这些天,早就不满很多的学子身体羸弱。别人都说京里好,都说幽塞小,但是幽塞出来的少年,男女皆会骑马,男的更有强健的体魄。 王小古是诚心的,原地一个大翻身,把桃子接住。对掷桃子的人挤眉弄眼的取笑回去“爷接的好吧?小子,你有多少,给爷送上来!” 他的同学大笑着骂他,丰先生连连点头,认为王小古进京,给他挣足面子。 这种出彩法,让在场的女眷们也看得提神。 最前排坐的相对达官贵人,头上有树凉风习习。中间数排座位稍挤,也是贵夫人一流。 有两个姑娘用团扇挡着脸,头碰着头窃窃私语。 “婉芬,你看他,多可笑,这个人是谁?”瓜子儿的姑娘撇着红唇。 另一个圆脸姑娘却看的很认真“素娟,很不可笑,这个人有真功夫,我也不知道他是谁,” 对丫头招手“问问去,他是谁?” 叫素娟的姑娘还是取笑“婉芬,你是不是看上他了?也是,你随姑丈从北疆边城回来,你呀,是那平时就舞刀弄枪的野丫头。” 婉芬姑娘白眼儿她,提起两只手假装要呵素娟的痒,因为人多不好躲避,所以没有呵。 丫头走来“他名叫王小古,是个举人家里出身,来自西陲省内云州边城管辖的幽塞小城。” 素娟在她可以发挥的空间内,笑得前仰后合,凑到婉芬耳边“你们啊,天生的一对,看吧,你也边城长大,他也是,” 婉芬看看王小古夏衣内健硕的身躯,再嫌弃地看一眼周围过于白皙和文弱的学子,心头应该是动了,面颊上有一红。 素娟是她的表姐妹,称呼婉芬的父亲为姑丈,婉芬的母亲是她姑母。两个人虽一个长在京里,一个长在北疆,但时常通信,在信里说别人的笑话,再就互相取笑,今年婉芬一回京,两人一见面就亲如同母姐妹。 也就无话不说。 素娟看到一抹嫣红,有如牡丹花上尖,在婉芬面颊开放,哈地一声乐子,咬住婉芬耳朵根,又是几句调皮的话出来“让我说中了,给我许多封口费,否则的话,” “你要怎么样?”婉芬也是个顽劣的,推开她,气呼呼叉起腰。 素娟笑眯眯又凑上来“我不帮你做大媒。” 婉芬要拧她,低声道“人家兴许有亲事,你纵然做大媒也无用!” 素娟觉得这事儿再发展下去,好玩极了,有趣极了,表姐的亲事由她促成,以后年年月月复日日,她要受一对夫妻的礼敬才对吧。 大包大揽地道“包在我身上,我一打听啊,就知道。我一知道他没有定亲啊,我就央人说给你。” 婉芬瞧不起的道“原来你到底不敢做大媒,只是央人做媒?” 素娟扬扬眉头,手点在鼻子上“我啊,是个姑娘家,父亲天天说,母亲天天念,所以我没有大错,小错可以不断。做媒,我做定了。不过我这媒人出不得家门,只能以后登你们家的庭堂吃几杯酒。那世俗的媒人,还是需要另找几个的。” 两个人说话都低声,婉芬也不敢大笑,压在素娟的肩头上,笑得浑身颤抖,也就便对着她耳朵笑骂。 “快去给我做媒来,否则,你白说一大篇话,口干舌燥却吃不得酒。我的酒,只给媒人吃。” 素娟底气十足“你等着,怕你以后不把家里的好酒全留给我吗?” 两个人相对扮个鬼脸,又去看王小古继续神气。 在她们的后面,这几排座位更加拥挤,王奶奶、岳繁京刚才就坐在这里的前排。 未来婆媳离开,自然有人往前面坐。有人见到两个姑娘不算收敛,好奇问身边人“她们是谁?没有个姑娘的模样。” 这个人恰好知道“一个是永清侯家的姑娘,京中有名捣蛋包。另一个是在北疆任满,奉调回京的大将军伍家姑娘,现在京里任提督。伍将军娶的是永清侯妹妹,这两个是表姐妹。” “这就难怪了,我也听说永清侯谢家的姑娘顽劣成性,伍家的姑娘又是在边城长大,难怪说得来。” 伍婉芬和谢素娟又咬起耳朵来,嘻嘻的相对笑,后面的人不再觉得诧异。 不再觉得她们不像京里的姑娘。 王小古这一天赢了不少,回到家去得意洋洋。心情不错,总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彩头,但祁氏依然眼里不下灰星,王小古回房睡的时候,膨胀开始像理智靠拢。 谢素娟说到做到,或者说想到哪里就玩到哪里,第二天就托自己奶娘,最贴心又最不会出卖她的人儿,打听王小古可有亲事。 这位名声在外,是家里的顽劣宝贝。父亲疼母亲爱,天生的一把子好命。 好吧,她说出来的话是这样的“官学里新来的那个外地人,叫王小古的,憨不楞登看着不怎么样的那个,他的福气来了,本姑娘要给他做大媒,不过呢,他得没有亲事,这福气才给他。” 奶娘笑问“姑娘大了,会相看人了,不知把谁许给他?” “这还用问吗?和我最好的,就是伍家表姐。我的姐妹们说我淘气,京里的表姐妹们要当淑秀,只有伍家表姐和我好,我也同她好。” 奶娘听完出来,她不是读书人,很难要求她有多明理,话说读书的人不明理的也大把抓。 奶娘只想奉承姑娘们,又稀罕这个叫王小古的憨不愣登,他是从哪儿修来的福气? 她倒不是巴着这事情成,只是认为王小古没有资格扫两位姑娘的兴致。姑娘们耍弄他几天,也就丢开手。 上面有永清侯夫妻和伍将军夫妻,这门亲事成不了。 奶娘托人到学里,问明丰先生是王小古进京的举荐人,奶娘说出来的话是这样的。 “那个叫王小古的,听说是先生你的学生,还挺讨人喜欢的。我家姑娘相中他,要给他做大媒。姑娘们玩一玩,也就丢开手。先生你坐稳了,我告诉你亲事落谁家。伍提督的姑娘,我家姑太太的姑娘,觉得这王小古可以多相看几眼。” 丰先生在官场上行走,与其说他阅历丰足,不如说自有圆滑。 太子妃对岳家正憎恶着,不肯恭喜太子在边城纳妾,京里还不知道消息。 丰先生寻思下伍提督家和小城岳家的区别,王小古是他弄进京的,他当然盼着往上走,以后对他也有帮助。 而除去王家母子自己觉得带上岳繁京真真的好,别的人听到背后当个笑话说。 因王小古不是名人,所以这笑话没有传开。只含糊的说有位学子的未婚妻,没成亲就跟进京。 丰先生对岳繁京谈不上喜欢,甚至,会拿世俗的眼光来衡量,小儿女是不是早就有事实,所以没出嫁就跟着。 等王小古得中官职以后,风风光光的回乡娶你,不是更好? 在云州官学里呆过,听过岳家的“还京”名声,但丰先生很难理解岳繁京的进京,是岳家人想要的“还京”。 对男人来说,前程最大。对女人来说,丰先生的理解,名声最大。岳姑娘在成亲前没有守住她自己,有门好亲事就到王小古头上,丰先生当然要帮王小古达成。 丰先生满面堆笑“小古啊,他还没有亲事呢。” ------题外话------ 错字再改,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