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式头盔
李安刚刚抵达别院附近,就看到李豫和李俅,并排坐在铁轨上,左手一根黄瓜,右手一小坛五步倒,正在痛快的大吃大喝。 这二人以前,每次只是吃几根黄瓜,自从李安的五步倒做出来之后,他们就增加了一样,一边吃黄瓜,一边喝烈酒,而且,几乎每日早上都来蹭吃蹭喝,这都让李安产生了错觉,怀疑他们在百孙院被虐待了,吃不饱喝不饱的,才会跑到自己这里来蹭吃蹭喝。 “李侍郎,我们都给你准备好了。” 李豫放下手中的一坛烈酒,将背后的一小坛烈酒和一根黄瓜拿出来,递给了李安。 李安嗔了二人一眼,接过五步倒和黄瓜,同样坐在铁轨上,大口的吃喝了起来。 别说,坐在铁轨上,一边喝着烈酒一边啃黄瓜,这感觉还是很不错的,非常的舒心畅快。 “你们倒是挺会享受的,每天早上跑来蹭吃蹭喝的,陛下若是知道了,会怎么样?” 李安笑着问道。 “只要李侍郎不告密,陛下是不会知道的,而且,我们都知道,李侍郎是肯定不会高密的,是吧!” 李豫笑着说道。 “嘿,你们两个还蛮了解我的吗?吃定我了。” 李安无奈的笑了笑,他当然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跑去李隆基哪儿去告密了,若是气度小成这样,那还能成什么大事,也会被李豫和李俅鄙视的。 “李侍郎,我们今早来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兵,是从朔方来的,还说认识你,特来讨酒喝。” 李俅开口道。 “朔方来的老兵,人在哪里?” 李安看了看周围,并没有发现所谓的老兵,另外,他已经猜到是何人了。 “哦,他去研发中心了,说要去长长见识。” 李豫争着回答。 “研发中心?那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去的。” 李安早就跟守门的将士说过,不让任何闲杂人等进入,官再大也不行。 “李侍郎,是陛下的旨意,他拿着陛下的旨意,当然进得去。” 李俅回道。 “哦,那我们快点吃喝,吃完去找他。” 李安大口吃着黄瓜,并喝了几口烈酒,由于酒太烈,每一坛只准备了一寸深,大约有半斤左右,再多肯定会喝醉的,李豫和李俅还是心里有数的。 “走,我们去研发中心看看,看看老兵在干什么?” 李安带着李豫和李俅,大步前往研发中心。 “这五百个太阳灶我要了,赶紧打包,我要带回朔方,军中正需要这个好东西。” 隔着老远,李安就听到了大嗓门,而且,是非常久违的声音,除了郭子仪,还能有谁。 “那可不行,这些都是陛下的,必须陛下同意了才能给你。” 鱼朝恩反对的声音,很快传过来了。 “你先给我打包,陛下那里,我会去请命的。” 郭子仪软磨硬泡。 “不行就是不行,必须陛下同意了,才能给你打包。” 鱼朝恩丝毫不让。 “你刚才也说了,只需要三天,就能做出五百个,就三天的太阳灶产量而已,陛下难道会不同意,你先给我打包。” “郭将军,我好心让人给你演示太阳灶的功能,你一张口就全要了,别说陛下还没同意,就算陛下答应了,我还不了乐意呢?” 鱼朝恩就是不给,这是他负责的产业,油水很大,他当然不愿意一分不挣的送入军队了,除非皇帝下旨。 “鱼给使,大漠草料缺乏,晴天倒是极多,大军如今征发草料压力颇大,正缺这个东西呢?陛下一定会同意的。” 硬的不行,郭子仪的语气明显变得软了很多,一看就是一个老滑头。 “郭将军,只要陛下下旨,我再给你准备,又能浪费多少时间,何必急于一时呢?” 鱼朝恩感到很是疑惑。 “哈哈哈!郭将军的意思,是拉着这些太阳灶,偷偷跑回朔方,到时候,陛下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李安大步走了过去,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郭子仪的目的。 “郭子仪,你敢……” 鱼朝恩气得不轻,要不是他坚持己见,这五百太阳灶只怕就被郭子仪给骗走了。 “鱼给使也不要生气,郭将军也是为了大军着想,这不能怪他,哈哈!” 李安安慰鱼朝恩一句,并看向郭子仪:“怎么,陛下不同意。” 郭子仪上前一步,小声道:“陛下说了,待太阳灶提高产量之后,再考虑满足大军的需要,可大军真的很需要。” “所以,你就跑来骗,你可想过得罪太监有多严重?” 李安压低声音警告道。 “哈哈哈!李侍郎,好久不见了,上次见你的时候,还是节帅的白身外甥,这才一年多,就是朝廷的侍郎了,比卑职的官位高多了。” 郭子仪大声转移话题,虽然年龄可以做李安的爷爷了,但郭子仪没有得到太多立功的机会,为此,官位一直没有获得升迁,如今的职位更是在李安之下,自称卑职也是毫无违和的。 “那是因为郭将军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以郭将军之才,封个节度使也是毫无问题的。” “老了,我郭子仪还是老了,领兵打仗算多大能耐,李侍郎发明的太阳灶,老郭就肯定没这能耐,还有这里的所有东西,老郭肯定都搞不出来,对了,听说李侍郎正在研发可让大铁球抛射千步以外的兵器,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 郭子仪是将军,自然对兵器比较感兴趣。 “这个叫火炮,一年之内肯定会出成品,到时候肯定会装备大军,让我大唐军队无敌于天下。” 李安自豪的说道。 “哈哈!那可真是太好了,老郭等着这一天,听说,朝廷铺了铁轨,日后,会不会铺到朔方?那样一来,从朔方前往京城,就方便多了。” “当然,当然,朔方是大唐重镇,日后当然要通铁路了,不知郭将军怎么有空,跑到京城来了?” 李安问道。 “还不是没事可做吗?突厥是彻底的完了,一年多了一直在内斗,根本无暇南下,我朔方军也就没有仗可打。” 郭子仪抱怨自己的军事生涯太无聊,打大仗的机会太少了。 “是啊!突厥要完了,再过一年多,就再也不会有突厥这个国家了,回鹘也要崛起了。” 李安感叹的说道。 “突厥要完,回鹘要崛起,李侍郎还有未卜先知的能耐。” 郭子仪惊讶的看着李安。 “哪有什么未卜先知,只不过是猜测罢了,突厥被折腾成这样,还能支撑多久,而回鹘最近这些年实力一直在快速增加,日后,必然会取代突厥,成为草原新一代的霸主。” 李安给出了预测。 “恩,这一点,卑职回去之后,一定要提醒节帅才是。” 郭子仪面色凝重,不知在想什么。 “郭将军,既然太阳灶得不到,也不能让你空手返回朔方,我送你一样东西吧!” 李安看向远处的军器监作坊,开口说道。 “送我东西,什么东西?” 郭子仪连忙问道。 “头盔。” “头盔,李侍郎,军中可不缺头盔。” 郭子仪疑惑了片刻,猛然醒悟道:“李侍郎该不会是发明了不一样的头盔了吧!” “哈哈!郭将军过去看看,不就清楚了。” 李安大步走向不远处的军器监作坊,郭子仪跟了上去,李豫和李俅同样好奇的跟了进去。 “郭将军请看,这就是新式头盔,就是在原有头盔的基础上,添加了钢化药玉,还有可以调节角度的结构。” 李安拿出了刚研发的初级产品,结构实在是太简单了,几乎就相当于后世的电瓶车头盔的面罩被拿了过来一样,只是,这个面罩有些重,有些厚,是钢化玻璃做成的,完全可以抵挡刀剑和弓矢的有效攻击,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防风沙能力,让在大漠服役的大唐将士,稍解痛苦。 “药玉?这个东西不是很易碎吗?能挡住敌军的弓弩攻击吗?” 郭子仪直接拿起来,套在了头上。 “郭将军,这是钢化药玉,没那么容易碎掉,要不试试看。” 李安对自己的研发成果很有信心,他相信自己设计的产品,一定能够经受考验。 旁边五十步外,早已准备好木架子,并将钢化药玉头盔挂在上面。 “拿弓箭来。” 李安接过弓箭,瞄准药玉头盔的面罩,射出了第一支箭,正中面罩,但却被弹开了,没有对钢化药玉面罩造成明显的伤害。 “郭将军,你也试试。” 李安将弓箭递给郭子仪,笑着说道。 郭子仪当仁不让,接过弓箭,瞄准药玉护罩就是一箭。 没有丝毫的意外,箭矢被弹飞了,药玉面罩没有发生碎裂。 郭子仪惊诧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表情都凝固了,他显然没有料到,药玉面罩居然能挡住箭矢的攻击。 “把头盔拿过来。” 李安接下头盔后,摆在郭子仪的面前,轻声道:“郭将军请看,面罩表面有两处轻微损毁,另外,还有两道浅浅的划痕,这就是我们刚才射箭,对面罩所造成的伤害。” “厉害,这个面罩果然厉害,若是全军都装备这种面罩,打仗的时候,会少死很多将士。” 郭子仪的老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恨不得立即带上几万个头盔回去。 当然,这个钢化药玉面罩之所以厉害,一是因为钢化药玉强度比较高,不容易被击碎,二是因为面罩是有幅度的,中间高两侧矮,如此,箭矢击中面罩之后,很容易就会被弹开,而且,击中点所遭受的能量,可以更好的分解下去,从而进一步降低伤害。 “郭将军,这只是初级产品,只需要在原有的头盔上改进一下即可,日后,还会有防御性能更好的头盔的。” 李安自豪的介绍道。 “李侍郎,这样的头盔,现在有多少?” 郭子仪期盼的问道。 “已经完全做好的,就只有两个,都送给郭将军,另外,钢化药玉面罩和附属的调节零件有一百套,只要有头盔,很快就可以做好,也送给郭将军了,再多就没有了。” 李安豪气的说道。 “哈哈!太好了,那老郭就不客气了,只要有就行,总比没有强吧!” 郭子仪一点都不客气,直接照单全收。 “好了,这里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了,我们出去喝酒吧!让郭老将军尝尝我做的烈酒五步倒。” 李安拉着郭子仪离开研发中心,向蔬菜大棚方向走去,喝酒没有黄瓜这道小菜怎么能行。 “五步倒,一听名字就是好酒啊!哈哈!一定要多喝点才是。” 郭子仪虽然年老,但豪爽丝毫不弱于年轻人,酒量当然也不会比年轻人差了。 李安与郭子仪喝了很多,也谈了很多,有军事的话题,也有科技和国际战略方面的议题,甚至,还谈到了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虽然郭子仪年长李安很多,但在谈论这些话题的时候,他几乎都是倾听和附和,毕竟,他的见识与李安相比,还是差的太远了,只能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在离开的时候,郭子仪没有忘记带上李安送给他的头盔和面罩,不过,老郭的表情却有些复杂,他的思维还停留在李安所描绘的,很多稀奇古怪的事物上,并感叹李安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厉害的见识。 一个月之后,长安城至洛阳城的铁路线,在经过李安的验收之后,正式被确定下来。 朝廷立即大规模征发劳力,沿着铁路线开始修筑路基,并分五个地点,同时开始铺设铁轨,以求早日将铁轨线路完工。 李安作为这个项目的技术总监,自然要负责任的对工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以防备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前几日的视察,李安还带着负责任的态度,细致的检查和指导,但他发现户部的技术官员,做事极为认真负责,将所有事情考虑的非常到位,这倒让李安省事不少,此后的视察也就变成了走马观花,走个过场而已,以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显示领导对此很重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