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乌金石
原本曲江和关本和正在商量,关家需要抽调多少工匠和工人来京城,以供调配使用。听得夏梓堂这么一问,两人都是愣了愣,曲江才失笑道:“咱们真是忘了时辰了。” 说着起身,拿起夏晏清给出的那份计划书,冲着夏梓堂扬了扬,笑道,“令妹已经把事情分说清楚,还有相应的文书,本官大略看过,写的极是详细。我和关老员外只是心中高兴,意犹未尽而已。走了走了,今日本官做东,请各位吃顿便饭。” 关本和连忙站起发声:“那哪成?来者是客,理应老朽招待各位。” 夏梓堂也跟着起身,推辞道:“卑职和邵校尉午后还要当值,今日就不打扰了,望大人和关老员外见谅,容我送小妹回府。” 曲江、关本和几人也是无奈,他们商议的事情,主要还是围绕着夏晏清提出的方案进行。 若是寻常的商务活动,甚至官场上的公务,大家议完正事,去吃个饭、小酌一番,那都是正常程序。 奈何此事的正主是位女子,总不能事情做完,他们一群大老爷们闹哄哄的去吃饭喝酒,却把给了他们大帮助的女子撇在一旁。 所以,已经好多次了,次次都这样,说完事情,不管什么时辰,都得各自打道回府,着实扫兴。 好在今日收获颇丰,就算各自回府,这份好心情也是抹不去的。 夏梓堂、邵毅和夏晏清这一行人,夏晏清的马车在中间,邵毅和夏梓堂一边一个骑马随行,前后各有两名护卫,再后面是他们两人的小厮,这份气派很是让路人侧目。 夏梓堂这里一边走,一边还隔着马车的轻纱窗,问马车里的夏晏清:“小妹,你给他们说什么了?我瞧着他们看你那眼神儿,你若是肯收徒,怕是当时屋子里七个人,不分老幼,都要拜你为师了。” 夏晏清坐在马车里,很是翻了翻白眼,说道:“哪有四哥说的那么严重,只不过是朝廷的差事有了能继续下去的眉目,大家都能交差,也能获利。仅此而已。” 亏他也敢说,人家两个朝廷官员,还有关家祖孙三代人……都拜师?脑子进水了吧? “嗯嗯,”夏梓堂骑在马上,腰背笔直,面色严肃,口中的话却甚是随意,“四哥听出来了,小妹今日的教导让他们获益匪浅,他们满意着呢。” 夏晏清:“……”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妹控吧?每次她这里做出点什么事情被人称道了,夏梓堂那表情,比他自己连升三级都要高兴。 马车的另一边,邵毅则是问的他送来那两本书:“那游记和风物志,夏姑娘可曾看到有用的东西?若有的话,我让人给夏姑娘寻来。”狗腿味十足。 这个还真有,夏晏清侧头,从马车的轻纱帘望出去,说道:“那本游记中有记载,一个叫做东溪的地方有种乌金石,当地人用来做饭烧炕,燃烧时火力很猛。待我把这两本书看下来,若还有别的可用之物,方便顺路一起寻来。” “东溪吗?”邵毅说道,“在西北方向,距离京城不算太远,几天的路程。夏姑娘若是不急,等一等也可以。若是急着用,单为这个去一趟也是可以的,不费事。” 夏晏清想了想,说道:“若是这样,那就去一趟吧。待我回去把那一篇游记抄录下来,让四哥给邵公子捎去。” 邵毅点头应下。 这所谓的乌金石,应该就是煤炭。在夏晏清那个时代,宋朝之前有少量应用,大量普及却是在明清。 这里的情况还不清楚,也有可能这种乌金石,只是当地人偶尔得到几块,在荒僻乡野之家得以应用。但因消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煤炭又没形成大批量开采,所以才没有广为人知。 如果真的找到煤矿,玻璃池窑的燃料问题就简单多了。 ………… 成郡王和南北通货行也打算研制连续投料玻璃技术,所以对关家修建的作坊都有关注。 这一天,曲江早早就到了,接着夏晏清的马车也驶进去了。这些人在关家作坊一直过了午后,才各自散去。 成郡王和南北通货行各种猜测,他们是否已经在研究方向上有了进展? 否则,关家圈出来的这片地,只修建了两排管事房,别的几座作坊都未完工,曲江这样的朝廷重臣,还有夏晏清一个年轻女子,怎么会带着人来这里? 只是接着再盯下来,却让他们疑惑了。 曲江回去之后,竟是没了后续,不但他自己没再去关家作坊,将作监的工匠也都窝在将作监,没一个动窝的。 而关家那里,也是让他们颇为不解。 这一趟三方碰头之后,不但曲江那里没动静,关本和和关云升竟也在收拾东西,看那样子,是打算把关家两个小的留下,他二人要回北河府了。 依照曲江和关家的反应,竟是玻璃研制这事项,短时间内不打算动作了。 成郡王和南北通货行两方人做出这个结论之后,放心之余,又稍有些失望。 虽然他们两家的玻璃并不很落后,清韵斋出售玻璃之后不久,他们也相继开始制作。但论起玻璃的本源,却是在夏晏清那里。 如果对于连续投料技术,连夏晏清也没有想法的话,他们这里怕是也很难有进展。 而且,这项研究如果迟迟没有动作,窑炉都不会点火,那么他们想制造的意外,就完全达不到效果。 没有火灾等恶性事故,也就没有理由阻碍关家的琉璃瓦向外扩张。 这两家没了指望,一边闹心着,一边敦促自己的玻璃工匠,加紧研究玻璃新技术。若是夏晏清在这上面没有思路的话,没准儿他们能走在前面,抢到这个先机,用他们低廉的价格,提早一步把清韵玻璃行挤垮。 他们哪里知道,曲江回去之后,已经召集相关人手,拿着夏晏清给出的计划书,依照里面的各项记述,和对应的草图、各种图例,开始设计连续式池窑。 同时,鼓风专业的工匠,也开始进行窑炉的鼓风和引风设计。 一旦把夏晏清提出的多点供热、炉膛式融化池,以及利用烟道预热鼓风等等,全部设计出来,图纸交到关家手中,就可以照图修砌池窑,进行接下来的投料试验。 可以说,池窑技术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关家那里,当然也不是成郡王等人打听的那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