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够背运
皇帝一掌拍在桌上。 亏他之前还想把此事大事化小,亏他还自以为在他治下朝廷吏治清明! 再想想襄亲王妃和江王,皇帝的眼睛眯了眯,只希望他们不要牵扯其中才好,否则…… 皇帝的这一掌拍的响亮,房间里的太监宫女个个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孙从山有心上前换个茶,分散一下皇帝的注意力。 可也只是转了转念头,觉得这个时候不好上去触皇帝霉头,最终还是没动。 邵毅的头垂得更低了些,他对皇帝的印象多集中在上一世。上一世里,皇帝待他并不亲近,他都是作为旁观着,感受皇帝情绪的。 就算黄征此事严重触犯了朝廷律法和皇权,但现在还查无实据。依照皇帝的性情,应该不会把情绪表现的如此外放。 皇帝的确心思深沉,这样的情绪当然不会在人前表示。这样的情形能被邵毅看到,其实是好事。 不过片刻之后,皇帝渐渐镇定下来,看了邵毅好半天,才淡淡说道:“此等大事,你一个一品武职,没资格也没立场掺和。把你的人收拢回去,这事你就不用管了。” 这话说出来,皇帝自己都觉得熟悉。 之前,成郡王的人因为剽窃清韵斋的玻璃配方,被邵毅发现他,成郡王除了风光霁月的名士风度,还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行事风格。 当时,他也是这么对邵毅说的,让他不用再管成郡王的事情。 这么重要的事,都是邵毅提前发现的。 这么想着,皇帝的面色渐渐缓和下来,看着邵毅的视线也有了些温度。不枉他这些年照拂他们母子,这小子就是他的福将吧? 在皇帝的注视下,邵毅一点没犹豫,便连声答应把人收拢回来。 就像皇帝说的,他只是个七品武职,不是上一世在靖王麾下,可以借着给靖王做事。无论查询,还是暗地里操作很多事情,都很顺手。 现在,以他的职位和身份,就算查出黄征有什么不对,也还得经过一系列操作,假他人之手揭开此事。 如果操作的过程被人发现,他有这样的能力,怕是会成为朝中大臣的公敌,也没办法向皇帝交代。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如此,就不如把事情交给皇帝,由皇帝责令查办。 眼看着就是年底,也不知皇帝能不能忍一时之气,把事情拖到过了年。 看起来,黄征、襄亲王妃和黄氏一族能否安安心心把这个年过了,只看皇帝心情如何了。 不管什么时候开始查办此案,黄征的脑袋一定保不住就是了。 还有襄亲王妃和黄家,也脱不了干系。黄征做这种事所得银两,除了收入自家府中,上官和襄亲王妃也都有孝敬。 上一世,经过黄征一案,襄亲王妃再没扬言皇帝和皇家欠她良多,无法偿还,之后就消停多了。 邵毅再想到黄征,也真够背运的,两世掉脑袋都是因为他那个女儿。 这哪里是养女儿,这分明就是有几辈子的血海深仇,所以才投胎到他家,来报仇的。 皇帝心情不好,吩咐了邵毅,便懒得再多话,摆摆手道:“没事就退下吧。” 本来皇帝想借着江王妃做媒这事,再次敲打邵毅,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身为皇家子弟,他绝不能娶一个和离妇当正室。 结果被这小子弄出这么个坏消息,眼看着就要过年,还让不让人消停了?! 邵毅已经退出两步,就要转身,皇帝叮嘱道:“你的人立即收手,此事绝不可对任何人提起,若有泄露,朕为你是问!” 邵毅自然点头答应,很想知道,皇帝打算查证之后先把人犯收监,过年再审。还是先不打草惊蛇,暗地里查探,掌握所有实据,过了年开衙之后直接开审。 看来千里眼这事儿,最好能在年前做出来。大过年的,起码给皇帝阴郁的心情,添上一抹亮色才好。 “夏氏那里的活儿……”皇帝停下,冲宫女太监摆了摆手。 看着宫女太监退出,孙从山也站到了门边,皇帝才继续问道:“千里眼研制的怎样了?” 将作监那里还没眉目,才在新辟出的玻璃作坊,熔制了几次玻璃。也做出一些玻璃用于实验,薄厚规格的都有,但品质却参差不齐,能用的不多。 熬制玻璃的同时,将作监也曾去清韵玻璃行和另外两家玻璃行,买过一些玻璃和玻璃制品,辅助千里眼研制。 曲江在内的十多个工匠都尽了力,却还没有找到入手的方向。 虽然这个想法是夏宴清提出来的,可皇帝绝不认为,这么短的时间里,夏氏女子掌握的清韵斋,能做的比将作监还好。 现在也只是随口一问,若清韵斋有些进展,也算是意外中的意外。 出乎皇帝预料,邵毅虽然是门外汉,可给出的回答却更具体一些,“清韵斋吗?有些许进展,如今正在给各种规格的玻璃片抛光,抛光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试验。” 皇帝第一次听到抛光这个名词。不由疑惑:“抛光是什么?” 邵毅还是比较喜欢在这种细节上掰扯的,若皇帝接下来问他,具体的进展是什么,他才不好回答了。 这时,只问什么是抛光,毫无难度啊。 “很多首饰和瓷器也都有这部分工作,微臣在清韵斋所见的抛光,是用细布在不规则玻璃表面不断摩擦,打磨出光洁度。”邵毅答道。 “用细布打磨?”皇帝语气中充满了疑问,细布怎么能磨玻璃? 显然,邵毅的回答已经超出了皇帝的认知,皇帝没打算深究了,果断摆手,“传话给夏氏女,若能先于将作监制出千里眼,朕有重赏。行了,退下吧。” ………… 不多日,就到了邵毅托人看好的、一出门的黄道吉日。 姜夫人之前虽然说家中女眷一同前往感业寺,以示对佛祖的虔诚。 而实际出行的,却只有姜夫人、夏宴清和高氏。 年底了,家里总要留一个主事的人,照看府里的各项事务。杨氏作为长媳,就承担了这项光荣的任务,留下来照看府中事物。 夏涵和夏熙两人也留在了家中,因为天气寒冷,所以没有同行。 和姜夫人等人一起的还有夏梓堂,他特意向上官告了假,带着几个家丁,护着两辆马车,前往感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