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开会(下)
书迷正在阅读:玄之灵、水母人、小昌天帝、在崩坏,你也得背书啊、步剑庭、酒马醉春风、仙罹、直播健身,我竟然举世无敌、网游之骑士的荣耀与忠诚、为美好的提瓦特献上祝福
方家盘踞浙东,鼎盛时号称聚兵十万。这是虚夸。但六七万还是有的。 不同于张士诚的激烈反抗,方家在西吴大军压境后很快选择投降,并未经历过消耗太大的战事。然而,西吴当初收编的方家投降部属,水步两军总计才两万三千人,其余大部分哪去了? 很容易想见。 为了确保浙东稳定,投降的那部分方家降卒都被带去了南征,朱塬要做的,就是把溃散的其他方家旧部重新聚集一部分。 这也是老朱挑选方国珍长子方礼跟随他来到明州的原因。 方礼自然更明白这些,听朱塬这么说,立刻起身拱手道:“下官定不辱命。” 朱塬嗯了声,转向明州卫指挥同知常断:“常指挥,你调一千人协助方郎中筹集人手,所聚民夫就安置在城东明州卫驻地旁边。” 即使方家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恭顺,朱塬也不会给方礼任何念想。 老朱将方礼调来担任营海司郎中这样的文官,而不是海军都督府下属的武职,用意显然也是如此。 坐在朱塬下首的常断也立刻起身抱拳:“职下领命。” 朱塬又看向众人:“剩下一万人,从东南各府县渔民中抽调,我刚刚说过了条件,参与海运者,免除全家赋税和徭役,子女将来还有优先进学机会。刘郎中?” 正在做会议记录的刘琏连忙抬头,放下笔拱手道:“下官在。” 朱塬道:“把这些条件都明白地写成一份公文,印刷几百份,沿海州县广泛张贴出去。” 刘琏答应:“下官领命。” 朱塬再看四周:“大家对此是否有其他问题,可以说说?” 话音刚落,之前被朱塬赶到旁边的薛戍已经拱手朗声道:“使君,下官有话说。” 朱塬点头:“可以叫我‘翰林’,别用那么怪的称呼。” 薛戍又被噎了下。 喊朱塬‘使君’,是因为那个‘营海使’,还因为这也是一种敬称,之前明白自己误会了朱塬,还带着些薛戍自己的歉意在其中。 没想到……被嫌弃了。 薛戍也没有纠结,转而说道:“翰林,四月为石首鱼汛,浙东各州县渔民每年八成以上鱼获来自于此,若被征调运粮,那怕免了全年赋役,渔民生计恐也受到影响。” 朱塬疑惑:“石首鱼?” 恰好在朱塬视线方向的明州知府陶黔微微拱手道:“石首,又名黄花,以脑中有白石而得名。” 朱塬明白过来。 大黄鱼啊。 还准确抓住了其中又一个点,沿海渔民每年八成以上鱼获来自于这次大黄鱼汛。 这年代,捕鱼并不是常年作业。 这么想着,朱塬重新看向薛戍,问道:“会因此饿死人吗?” 薛戍一怔。 朱塬不等他回答,已经接着道:“既然我在这里,我向你保证东南不会有人因为这次征调而饿死。再说海运,事有轻重缓急。从金陵启程之前,我身边人有家眷从山东来,说山东去年冬天饿死了很多人,当下虽说开春,但我也知道春荒同样是一道坎。我们越早运粮到北方,除了大军所用,还能赈济百姓,少饿死一些人。薛知县,你说我该怎么选?” 薛戍稍稍迟疑,又是拱手一揖,却还是道:“翰林,照前朝例,参与海运输粮者,会给与报酬,称为‘运粮脚价’。” “看来你是做过功课的,但你了解的并不全面,”朱塬道:“前朝给‘运粮脚价’的前提,是民夫自备船只,且并不免除赋役,这是一种雇佣制度。咱们这次是征调,船只由官方提供,且免除赋役,同样相当于支付了报酬。” 从来要做一件事,若能有参考,‘照本宣科’是最便捷的方式。因此,朱塬最近当然对元朝的运粮模式进行过详细了解。 元朝最初也是采用官方运粮。 不过,因为效率不高,运粮也少,之后就开始一套类似雇佣制度的运粮系统。 官方支付报酬,民间自备船只为朝廷运粮。 元朝海上运粮最鼎盛的一段时期,基本都是如此运作,年输粮超过300万石。 然而,代价也很大。 当时南方的一石粮食,按照元朝的纸币计算,大概价值三两中统钞,但元廷给每石粮食开出的运价是八两,相当于南方粮价的两倍多。 再然后,元廷也发现这么干太贵了,给不起钱了,不断降低每石粮食的运价,再加上中统钞在元朝后期迅速贬值,导致没人再肯造船运粮,本来兴盛的海运系统也就迅速崩溃。前些年,张士诚和方国珍联手给元廷输粮,一年就只剩十万石出头。 当初了解到这些,朱塬不是没有考虑过雇佣制度。 结论是当下不可行。 这首先是因为现在大明初立,南北各方对新朝的归属感还很弱,冒然把粮交给私人,很难说会是什么结果。其次就是,东南持续多年战乱,百业凋敝,一时也聚不起太多的民船进行输粮。 因此还是只能官方来做。 堂下,薛戍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他刚刚只是希望某个小大人不知道,想要多给百姓争取一些补偿。 既然没有成功,薛戍拱手一礼,也便安静下来。 朱塬看向四周:“还有其他问题吗?” 本以为没人开口,忽听常断旁边那个方脸男子拱手道:“下官盐运同知邢迹,此次运粮,若有需要盐运司协助,在下定全力配合。” 朱塬看过去,笑着点头。 明白。 这是表态度。 倒是不知昨日码头之事,也没有多想。 还觉得吧。 邢迹……这名字挺‘可疑’的。 刚要略过,忽又想起。 盐运…… 嗯,如果没记错,明朝好像也有让盐商帮忙运粮换取盐引的做法,记得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开中法’。 不过,再想想,这其实还是一种雇佣制度。 于是又回到了刚刚的思路。 暂时不可行,只能先记下。 又对邢迹点了下头,朱塬道:“如果没有其他,我们讨论第二個话题,船只。” 说完转向旁边一直没开口的华高:“南边来消息了吗?” 华高本来任由身边的小少年发挥,没想到他转向自己,连忙放下捂在手里的茶杯,凑过来一些,说道:“吴祯已然启程,要看风向,少则一旬,多则……不好说,三月定是能到的。章存道部……金陵来的消息,章溢那老儿在和主公打擂台,恐要更晚些。” 朱塬疑惑。 华高又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解释道:“章存道所部乡兵,章溢提前与主公约好,答应了他们克福建后就能归乡。” 朱塬明白过来。 和人家约好了,但老朱想要毁约。这……朱塬看向不远处方桌后的刘琏:“这段掐了,别记。” 刘琏:“……” 我是个正经的书记官,我不要cao守的吗? 众人:“……” 啧,陛下原来这么……嗯…… 朱塬又转向华高:“能带来多少船?” 华高一咧嘴:“这俺那里知晓,南边一群都不是省油灯,那怕有主公诏令……还要看老吴抢东西能耐了。” 朱塬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怎么……还要看能耐? 华高没停,又浇了一碗冷水过来:“章存道部,一个小指挥,就算能来,你也莫有太大指望。” 朱塬顿时预感更不好了。 本以为不会缺少船只的。 不过吧,确实也不缺。 来之前就从老朱那里了解过,不说大明水师本身一支都在持续建造的船只,只是东南一路从张士诚到陈友定打过去,缴获大小海船也有一两千艘。 问题是,这些船大部分都在南征军的一群骄兵悍将手中。 设身处地,朱塬如果在他们的位置上,也不会轻易把到手的船只再交出来,甚至怎么推脱都能很快想起一堆的借口。 谁不希望自己的部队更加兵强马壮一些呢? 重新坐好,朱塬想了下,看向明州卫指挥同知常断:“常指挥,明州卫有多少船只?” 提前已经知道,因为南征北伐缘故,大部队都在前线,明州卫之前只有不满员的2731人。 倒是忘记了问船的事情。 常断抱拳道:“明州卫下属船只共一十九艘,其中两艘五百料海船,其他都为内河平底船。” 朱塬:“……” 不奇怪了。 同时也不对其他沿海卫所再报什么期待。 肯定都被前线各军搜刮了啊。 而且,不同于后来,就像明州卫,目前主要还是镇守明州陆上各个州县,至于海上,虽然元朝时期就已经开始闹倭寇,但当下还不成大患,威胁性甚至不如逃散海上的东吴残兵。 轻轻敲着太师椅扶手,朱塬快速斟酌。 就算吴祯和章存道两部带来船只不多,算上自己之前那些,还有沿海卫所多少凑一凑,乃至那些海商……各方加在一起,满足第一批20万石粮食的运输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其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片刻后,朱塬抬头看向交代过事情早已重新返回的另一位营海司郎中姚封:“五百料海船,造800艘,要多久?” 姚封起身拱手道:“大人,此事最大阻碍乃是木料。总计需要40万料各类木材,从何而来?” 对于造船而言,料,是一个量词。 朱塬特地了解过此事。 标准的一料木材,大概是一尺直径,两丈长。 当时帮忙讲解的姚封还给出了另外一个形象举例,民间木匠打一张床,当然不是豪门里的那种红木雕花大床,而是普通人家的双人床榻,恰好需要一料木头。 朱塬稍稍考虑,问道:“当下开始采伐,多久能用?” 姚封道:“根据木料的品类和用途不同,阴干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三五年。” 朱塬追问:“有加快阴干的方法吗?” 姚封点头,又摇头:“大人,得不偿失。” “嗯?” 姚封详细解释道:“加速之法,或水煮,或烘烤。水煮只可用于小块木料。烘烤需建造烘窑,以小火缓慢烤焙,诸如龙骨用料,那怕烘烤也需一两月,且稍有不慎就会因火候控制不当导致木材开裂,沦为废料。”
朱塬手撑在旁边桌上,支着脸颊皱眉:“不阴干,凑活一下,不行吗?” 姚封立刻摇头,拨浪鼓一样:“大人,若木材不阴干……它是活的,造了船,下官不敢坐。” 活的? 怎么听起来有点瘆人呢? 朱塬看向华高。 华高也瞬间变成拨浪鼓:“俺也不坐。翰林,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可不能凑活。当年陈友谅就用生料造船,鄱阳湖数十万大军,一败涂地。这木材不阴干死透啊,它有怨气,下水后会把船拆了。” 这听着更瘆人了。 感慨了一下破除封建迷信任重道远,朱塬觉得还是先放放,也不能不信,转向陶黔:“我来前了解过,明州府城外有造船厂,还有多少木料储备?” 陶黔摇头:“所剩……无所剩者也,廖将军年前让部属接管船厂,离开时一片空荡,连工匠都带走许多。” 朱塬:“……” 廖永忠,你改名叫廖三光好了。 旁边的华高咧着嘴笑,又开始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老廖当年啊,就比俺能抢。” 朱塬:“……” 见朱塬乜过来,华大人立刻收敛表情,同仇敌忾:“廖永忠那夯货,贼球囊的!”说完立刻又转向刘琏,学着朱塬语调:“这段掐了,别记。” 刘琏:“……” 刘大人只能内心默念,我不是史官,不需要cao守。 不需要的! 朱塬没再理会旁边某人,看向堂下:“都说说,40万料木材,我可等不了三五年,怎么办?” 话落,右手边站在人后的一位长须圆脸男子就稍稍上前拱手道:“下官昌国知州徐攸。” 这年代可没有普通话,朱塬听到某个名字,怔了下,反问:“许攸?” 我瞬间又穿越三国了吗? 那人改了改腔调,重新道:“徐攸。” 朱塬明白过来。 是‘徐’,不是‘许’。 至于昌国州,就是后来的舟山市,当下属于明州府下辖,大概是一个县的体量。 徐攸见朱塬明了,才接着道:“下官建议,可从民间征集木料。东南各州县,民间存储造船木料众多,筹措四十万料应不成问题。” 朱塬听到徐攸这么说,瞬间通透。 不过,另一边的薛戍声音随即响起:“翰林,此计不可。东南战乱初定,沿海百姓正需造船恢复生计。” 薛戍说完,朝朱塬又是一揖,然后转向徐攸,毫不掩饰地怒目而视。 朱塬想了想,说道:“不会平白征集。”转向姚封:“一料木材,大概多少钱?” 姚封道:“大人,各种木材是不同的。” 朱塬摆手道:“按照40万料计算,给我一个大概的平均价格。” 姚封斟酌了片刻,才终于道:“五百料海船,民间造价约为八百贯,其中木料为大头,算五百贯,平均每料……一贯。” 总计,就是40万贯。 大堂内所有人都看向朱塬,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朱塬却很轻松,正要开口,常断旁边的盐运同知邢迹忽然道:“大人,下官有一计献上。” 朱塬看过去。 邢迹道:“大人名下士卒民夫众多,或可采伐新料,与民间置换。加些补偿就是。” 朱塬点头。 这也是个好办法。 于是没急着开口,又看向众人:“还有其他想法吗?” 姚封道:“大人,若从民间征集,运送也是一难,可在各地开设工坊,就近造船。” 朱塬再点头。 随后堂下众人又畅所欲言,朱塬或点头,或摇头,直到确认没人再开口,才道:“姚郎中,稍后你负责做出一份各类木材的官方收购价格,再按照邢大人建议,同样做一份置换方案。两种方法并行,向民间有偿征集成品木料。” 姚封郑重起身,拱手答应。 朱塬又问:“木料足够,800艘船,要多久?” 姚封正要坐下,闻言重新站好,说道:“聚集东南匠户,再有足够士卒民夫协助,两月可成。” 朱塬点头。 两个月,可以接受。 继续吩咐了一些其他,朱塬看向周围:“最后一个问题,粮食……嗯,这个肯定不是问题。就不谈了。” 累了。 而且确实没必要谈。 到来之前就知道,只是明州这边,哪怕肯定又是被南征军‘搜刮’之后,依旧还存着19万石粮食。 更别说金陵。 官方十处大仓,储粮三百万石。 老朱最近几年一直在给治下各府县大范围蠲免税赋。 粮太多,都有些用不完。 因此,南方是真不缺粮,就只是运输的问题。 到了这里,朱塬稍作梳理,再次拍手道:“会议结束,按照我们刚刚商定的方案,大家各去忙吧。对了……原太仓市舶司的人来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