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在线阅读 - 第102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

第102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

    青州现存的隐患,对于逢纪这样的智谋之士,并不难推测。

    几十万的饥民,不是青州一个州能安置得了的。

    这不是给几十万饥民两三个月的粮食,而是要管这几十万饥民今年冬到明年秋的粮食。

    而这,还只是理想状态。

    倘若明年的收成不如意,青州的粮食紧缺隐患还会持续到第三年、甚至第四年。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刘备会执意要安置这几十万的饥民,但在逢纪眼中刘备的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

    胃口太小,就胡乱吃,会撑死的。

    逢纪的计策,顿时让袁绍起了心思。

    刘备安置不了几十万饥民,但袁绍能安置啊。

    四世三公的名头外加讨董联盟的盟主,只需要袁绍一句话,这冀州有粮的大族会抢着将粮食运往青州!

    大族权衡利益,只是运一些粮食就能得到袁绍的人情,这几乎是稳赚不赔的。

    “元图此计甚妙啊!”袁绍抚掌凝思:“只是青州局势不同于豫州,需要一个雄气壮节的实干之才方能胜任。”

    “否则到了青州,诸郡不服,黄巾又起,非但名望得不到,反而会让青州士民对我滋生怨恨。”

    “子远、元图可有贤才举荐?”

    袁绍不是愚笨之人。

    这派遣去青州的,不仅要文能治民、武能治军,还得有壮节,不会因为当了青州刺史就忘记了袁绍这个举荐人。

    否则就等于结怨刘备、还要给他人做嫁衣。

    逢纪思虑片刻,道:“广陵郡臧子源素有节气,能治民事、也善武事,酸枣会盟时亦主动将盟主之位让与明公。”

    “不论才能、名望、节气,都堪称当世俊杰。”

    “听闻臧子源如今还在陈留,明公可表奏其为青州刺史。同时传信陈留太守张邈、山阳郡太守袁遗、济阴郡太守袁叙,准备钱粮一同随臧子源前往青州!”

    “明公亦可将传檄冀州各郡县,支持臧子源治青州。”

    袁绍喜道:“子源气节之士,若能出任青州刺史,是青州之福啊!”

    就在袁绍以盟主身份备下奏表,准备遣人去陈留通知臧洪时,一道檄文忽然抵达了渤海郡。

    渤海郡丞一看檄文,顿时惊得魂都快没了,连忙来衙署见袁绍。

    “禀府君,有青州刺史檄文送达!”

    袁绍一愣。

    又是檄文?

    这刘备真把自己当青州刺史了吗?

    一扫檄文,袁绍瞬间惊坐而起,语气也变得愠怒:“刘备这厮,竟敢如此猖狂!”

    许攸和逢纪不明状况,连忙询问缘由。

    袁绍将檄文一甩,怒气不减:“你们自己看吧!刘备小儿,亏我之前还呼吁冀州的大族贩运粮米入青州。忘恩负义之辈,可耻!可耻啊!”

    许攸和逢纪将檄文捡起,郡丞则是识趣的退出了衙署。

    见到檄文的内容,饶是许攸和逢纪自矜谋略,也被檄文的内容吓了一跳。

    檄文经过润色,辞藻华丽堪称当世文章一绝。

    但这核心内容却比辞藻更绝。

    大意便是:青州民饥,若是不赈济,将会如猛虎一般四处觅食,可能会去冀州、可能会去兖州、可能会去徐州。

    为了不让饥民如猛虎一般流窜到冀兖徐三州,刘备呼吁冀州、兖州和徐州的州牧、刺史、太守、国相,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一同救民。

    而在檄文最后,还专门重点强调了青州有饥民五十万,储存的粮食只够一个月吃,若是因为天寒粮食不便运输等原因导致青州粮食不足、不能继续赈济饥民。

    为了让饥民活命,刘备就只能呼吁饥民去有钱粮的州郡就食了。

    用了一大堆的华丽辞藻,真正的目的就一个。

    刘备需要大量的钱粮,但这次不准备花钱购买了。

    “聚饥民为猛虎,以此来要挟冀、兖、徐三州,好狠的毒计,是谁在替刘备谋划?”逢纪忍不住惊呼。

    逢纪刚给袁绍献计,要谋夺青州。

    结果刘备却先人一步,直接用这毒计来要挟袁绍。

    这仿佛有人直接将逢纪踩在地上,然后居高临下的告诉逢纪:这等微末伎俩,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这让逢纪感到十分丢脸。

    计策还未开始,就已经宣布结束了。

    让臧洪去当青州刺史?

    就刘备这强硬态度,去了也是白去。

    逢纪几乎可以想象到,当臧洪运送粮食抵达青州,刘备会直接将臧洪夸一顿,然后感谢臧洪送粮。

    至于交割青州?

    刘备不将臧洪驱逐出境都算礼遇了。

    许攸则是静静开口:“自上次刘备传檄后,我便遣人去青州打探。”

    “这刘备是卢植的门生,本来只是涿郡一个织席贩履之徒,立了些许小功劳,在平原相陈纪的赏识下担任高唐县的县尉。”

    “因为检举上任高唐令私通黄巾贼有功,升迁为高唐令。”

    “没过多久,平原相陈纪称病,让刘备试守平原相,而在这期间,刘备又得到平原王的赏识,平原王将外甥女许配给了刘备。”

    “秋收之后,青州各郡国黄巾再起,刘备先破平原国黄巾,斩贼首司马惧;再救北海国,斩贼首张饶;随后焦和死,刘备被举荐青州刺史。”

    “从一个小小的高唐县尉,再到青州刺史,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升迁之快,令人惊叹!”

    “我仔细揣摩了刘备身边的文武,能替刘备谋划这计策的,唯有北海康成公之子、如今的青州別驾郑平。”

    袁绍吃了一惊:“康成公乃海内名仕,素有节气才名,他的儿子怎么会用这种狠毒之计?”

    许攸摇了摇头:“本初,此计看似歹毒,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刘备破黄巾、聚饥民,求的是一个名望,但这名望太大,刘备一个人吃不下,故而刘备传檄各州郡国,想聚众人之力一同分这青州救民的名望。”

    “但刘备又担心自身名望不够,因此反其道而行之,用此计要挟各州。”

    “以如今的冀州局势,本初想将韩馥取而代之,就必然会折损名声,因此本初需亟需大量的名望来弥补名声的受损。”

    “元图图谋青州之计,也正是如此。”

    “只可惜刘备麾下有能人,抢先一步断了本初图谋青州的机会。”

    “本初若要继续图谋青州,不仅会结怨刘备,还可能导致刘备跟韩馥结盟。”

    袁绍的怒气渐渐消散。

    逢纪的计策虽然好,但未能抢得先机。

    若继续针对刘备,让刘备跟韩馥结盟,那袁绍想要再图谋冀州,就会变得更艰难了。

    “我甚敬康成公!”

    “既然是康成公之子在给刘备献计,我也得留几分薄面。”

    袁绍寻了个台阶。

    郑玄的名气太大了!

    党锢解禁后,朝堂权臣听闻郑玄大名,争相邀请郑玄出仕。

    第一个征辟郑玄的是大将军何进,迫于州郡官吏的压力,郑玄不得不去洛阳见何进。

    何进为了表示尊敬,大摆宴席款待郑玄,但郑玄为了保住名仕的气节拒绝穿朝服,只穿便服就见何进。

    这样无礼的举动,换个人早被何进给宰了。

    但何进不仅没怪罪,反而以礼相待。

    郑玄见这般无礼都不能让何进厌恶,只得连夜逃出了洛阳。

    中平四年,三司府两次征辟郑玄,都被郑玄拒绝了。

    中平五年,郑玄与荀爽、申屠蟠、襄楷、韩融、陈纪等14人并被征为博士,但郑玄因为父亲去世未去。

    袁隗想表举郑玄为侍中,但也被郑玄以居丧为理由拒绝了。

    中平六年,董卓废少帝,公卿又举荐郑玄为赵王乾的国相,还是被郑玄给拒绝了。

    别人都是想当公卿当不得,郑玄是能当公卿但不想当。

    逢纪暗叹一声,不再多言。

    在谋略方面,逢纪是不如许攸的,逢纪更擅长的是统兵对阵。

    因此这兴奋献出的一策,还未开始执行就夭折后,逢纪的内心有了严重的挫败感。

    袁绍顿了顿,看向许攸:“元图之计不能用,子远可还有妙计?”

    许攸嘴角泛起笑意:“康成公的儿子,的确才智不凡,但他终究是选错了明主,难逆这天下大势。倘若本初在青州,又何须分这救民的名望?”

    许攸小小的吹捧了袁绍一阵,让袁绍颇为受用:“子远言之有理,那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的小儿,又如何能跟袁氏一门四世三公相提并论?”

    “若我在青州,这振臂一呼,自有钱粮送往青州,又何须用这出让名望的计策?”

    许攸又道:“虽然刘备有意出让名望,但并非人人都能识破郑平这计的用意。这青州救民的名望,就如同讨董的名望一般。”

    “去的人多了,这分来的名望就越少,越是去的晚的,也就越难以获得名望。”

    “本初若有意,可抢在韩馥之前,先一步响应刘备,同时号召冀州的大族、以及袁氏的门生故吏响应。”

    “这次跟上次不一样,五十万饥民在青州亟需粮食,天寒地动运输也不方便,倘若要知会冀州牧商议之后决定,难免会耽误救青州饥民的时机。”

    “本初正好趁这机会,将韩馥对冀州各郡国的掌控力,降到最低。”

    “届时,攸略施小计,就能让韩馥将冀州拱手相让!”

    许攸的嘴角再次泛起笑意。

    对于谋略之术,许攸颇为自负。

    袁绍抚掌大笑:“刘备有郑玄相助,我有子远策谋,这天下大势,尽在我手了!”

    大笑三声,袁绍立即召来了渤海郡的亲信散吏,开始抢夺这青州救民的名望。

    而在魏郡。

    冀州牧韩馥同样得到了刘备的传檄。

    跟袁绍一样,韩馥见到檄文的第一反应,就是怒骂刘备无耻。

    “织席贩履之徒,屡次助袁绍,着实可恨啊!”

    上次刘备传檄,让袁绍在冀州获得颇多名望,韩馥一直都耿耿于怀。

    结果还没过多久,刘备又传檄了。

    而这一次,直接都不装了!

    若非这檄文辞藻华丽,就差直接给韩馥说:青州缺粮,冀州富饶,多捐赠点!

    “来人,立即向各郡国传令,若无本牧许可,不允许任何郡国的太守、国相,向青州捐赠钱粮!”

    韩馥怒气满怀,此时只有一个想法。

    刘备敢拿五十万饥民要挟,那就准备好被五十万饥民反噬。

    至于五十万饥民会不会来冀州?

    韩馥压根不惧!

    这魏郡离青州远,即便要祸害也是祸害那几个对韩馥阳奉阴违的郡国。

    就在韩馥要将命令传达时,得知消息的冀州別驾沮授,连忙来寻韩馥。

    “使君,请速速收回成令,否则冀州危险了啊!”

    一见沮授来劝,韩馥不以为然的道:“別驾,不过是一个织席贩履小儿的妄想罢了,又岂会让冀州危险?”

    “本牧是天子册封的冀州牧,那刘备不过是自领的青州刺史,区区一个伪职,就敢拿五十万饥民来要挟本牧,未免也太将自己当回事了。”

    沮授心中郁闷不已。

    织席贩履小儿的妄想?

    能在不到半年平定青州黄巾的人又岂会是个只会妄想的?

    “使君!”沮授加重了语气:“且不提刘备如何,倘若袁绍响应了刘备的檄文,呼吁冀州各郡国支援青州,使君又该如何自处?”

    “使君不许各郡国太守、国相向青州捐赠钱粮,就是见危不救。”

    “这若是平日里,使君借口冀州无粮,也不会让天下人说什么。”

    “可袁绍上回就已经响应过刘备的檄文了,这次必然不会错过这个获取名望的机会。”

    “使君试想,这政令若是下达,冀州各郡国,还能有几个太守、国相,会支持使君?”

    “这难道还不足以让冀州危险吗?”

    沮授见微知著,不仅看穿了郑平这计策的用意,更是看到了冀州未来的危险。

    韩馥这个冀州牧虽然是天子册封的,但若冀州各郡国都不服韩馥,寻个机会让韩馥死于意外也不是不行。

    青州刺史焦和虽然死于黄巾贼之手,但如沮授这样的智谋之士,却能看清楚焦和死亡的真正原因。

    焦和不死,青州黄巾难平!

    韩馥见沮授说得严重,顿时有些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