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争龙道在线阅读 - 第十章 择地分歧

第十章 择地分歧

    李霖给这四个人每个人也配了一把单刀,不过肯定不是像给余虎和周成的那种新打造的精钢刀,而是李家以前存的那种刀,质量上肯定远不如他鼓捣出来的这种新刀,不过在四个人眼中,这种刀他们也已经很满足了,毕竟是大户人家的藏刀,就算是不怎么好,比起民间穷人拥有的刀,还是已经好很多了。【】

    另外得知四人都会用弓,李霖干脆又给他们每个人配了一张弓,这种弓是专门的工匠手工制造的反曲角弓,都是一石弓,质量上倒是不错,四个人试了试之后,都很是满意,便都背在了背上。

    角弓平时不上弦,以防长时间挂弦,造成弓臂松弛,所以只有用的时候才提前上弦,平时都用油布裹着弓身,防潮防晒,真正的弓手,对于自己的弓爱惜都如同自己的眼睛一般,从四个人的表现来看,便知道他们也都是爱弓之人,李霖这也就放心了。

    除了弓之外,每个人还给他们了一个箭囊,每个箭囊之中存放有十二支重箭,这种箭虽然射程不如轻箭,但是威力却远超过轻箭,可破甲胄,很是厉害,而一般弓手,一口气至多也就是能射出十来支箭,就差不多了,毕竟射箭对于臂力的要求比较大,就算是好手,也不能连续不停的放箭,十二支箭已经够应付了。

    他们这次出行带的货物不少,而且都是值钱的东西,大陈朝现在已经开始有了乱象,各地山贼开始越来越多,路上剪径的流贼着实不少,所以这次李霖出来,家里面给他们准备了比较充足的兵器,以防他们被贼人抢劫,正好多备的这些东西,都配给了周成等新收的手下,要不然仓促之间,还真就不好给他们配齐这些弓箭,也只能把他们作为商品用的那些刀剑临时给他们用了。

    天不亮李霖一行便离开了四方镇,朝着扬州方向行去。

    从兰县到江南吴地,可走两条路,一条可以走宿州前往江宁,进入吴地,另一条路则是走扬州直接渡江,前往钱塘一带,也就是苏杭一带,进入吴地。

    李霖对于时下的地名很有点好奇,从周元哪儿继承来的部分记忆里面,这个位面上这个时代的地名,居然很多和另一个位面上历史上位置相同的地名很巧合,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州城,地名的巧合率非常高,这让李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对于这个疑问也只能不了了之,将其推到这两个位面上地理环境相似,所以发展出的文明也相似,导致了一些历史进程发展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恐怕是唯一能够解释这个奇怪现象的原因吧!

    上一次李业和李春二人带队南下江南,便是走的扬州渡江进入的吴地,并且在几个月间,基本上把吴东一带走了一遍,所以带回来了一些比较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他们一路走一路行,李业通过手绘的方式,绘制出了一张粗略的吴东一带的地图,把一些城池乡镇甚至于部分探知的乡村都绘制在了地图上,这就给李霖提供了一个更方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的参考。

    李业回家之后,和李霖关上门就着这张地图,足足讨论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甚至于把李威也招来,一起参与讨论,具体内容不被其他人所知,就连李敬等人也没有告诉他们。

    最终李霖对李业选定的几个地方,都一一否决,将目光投向了临海州一带的沿海区域,在这里画了大致的范围。

    这个位面上虽然近两个朝代已经完成了天下一统的大业,将差不多整个江南都纳入到了中原版图之中。

    但是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以前中原政权虽然也经常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是却并未真正的遭受过极其严重的游牧民族的侵袭,游牧民族始终被中原各朝压制在北方区域,未能大举进犯中原腹地,这么一来也早就了中原地区和北方始终都是经济文化的中心,就算是之前的朝代已经将南方纳入到了中原政权的版图,可是对于南方的开发并不十分重视。

    这也导致了南方人口远少于北方,经济土地的开发程度也远不如北方,那边的各级州县面积都远大于北方的州县,但是人口却和北方州县没法比,富裕程度也远不如北方。

    同时也导致了南方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远无法和北方相媲美,大量的土地还处于荒芜状态,被鬼类精妖之类占据着,大片土地山林都还处于蛮荒的状态,猛兽出没,鬼类横行,人类只能聚居在很有限的一些区域之中生活,就连道门都不怎么喜欢去南方开宗立派,因为那边土地虽多,可是人口却不足。

    开发最好的也就算是楚地一带,蜀地之中因为临近关中这个中原政权,所以开发程度也算是比较好,而吴地面积广阔,开发程度却并不如楚地和蜀地,整个南方各地,大陈朝目前对其管控能力并不是很强,南方各地基本上算是名义上归大陈朝控制,实际上地方权力多把持在一些豪门郡望世家手中。

    但是李霖在拥有前生和周元带给他的记忆之后,却深知南方在今后十几年间,将会出现巨大的发展,北方的十王之乱导致了整个江北的中原和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十几年的大规模战乱,农耕经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北方很多百姓无以为生,只能选择向南迁徙,于是便出现了一次这个位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

    特别是后来胡人南下中原之后,更是导致中原生灵涂炭,大批百姓更是蜂拥南下避难,使得短短十几年间,南方人口得到了空前的爆发性增长,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也首次开始出现超越北方的情况。

    但是目前为止,南方的情况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开发程度远远不足。

    也正是这条大江,成为了中原人的保命线,阻挡住了北方黑胡人的铁蹄南下,使得中原人可以在南方喘息一下。

    李霖现在明白了,为何北方十王之乱,作为吴地的封王吴王,为何始终没有参与到中原争霸之中,只有楚王最后才加入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了争霸行列,主要还是因为吴地之中的人口经济都不足以支撑吴王北上,所以北方大乱,反倒使得吴地成为了最平静的地方,遭受战祸最少。

    这也是李霖为何要在吴地之中,先为李家谋取一处可供李家安身立命之所的原因。

    这一次他带队南下,便是要把这件事给敲定落实,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购置一大片土地,下一步便开始将李家的产业逐步南迁,一旦北方大乱开始,李家便可以随时放弃兰县的李家庄,全族南下躲避刀兵之祸。

    但是在具体位置的选择上,李霖和李业等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李业和李威包括李敬等人,对于李霖未雨绸缪,在南方置业这件事上并无意见,相反还很支持他,但是在置业地点上,李敬、李业等人都倾向于把李家在南方的置业地点选在余杭、江宁等目前吴地之中比较繁荣之地,可是李霖却坚持要在靠近海边并不发达的区域择地置业。

    这一点他们之间起了一定的冲突,但是李敬这一次却并未抬出家主的身份,来强压李霖,最终在听了李霖的解释之后,还是选择了信任李霖,把这件事交给李霖负责处理。

    现在李敬对于李霖的判断分析能力,已经有了很清楚的认识,虽然他身为长辈,但是在眼光上李敬发现自己已经远不如李霖这个儿子,李霖之所以坚持他的意见,不见得就比李敬自己的想法差,有很大可能,李霖比他看的要更远。

    所以与其抬出家主的身份,来压制李霖的意见,又造成他们父子之间出现隔阂,李敬宁可把这件事交给李霖来做主,也不愿再和这个儿子闹得生分了,他目前只能指望李霖这个儿子了,再也承受不起失去这个儿子信任了。

    故此这一次李霖提出要亲自南下,把这件事敲定下来,李敬深思熟虑一番之后,最终选择了退让,并且支持李霖的决定,才使得李霖能在这次南下为李家择地置业的事情上,拥有了全部决断的权力。

    为此李霖对李敬的感观更是大改了许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父亲,李敬以前确实对他有亏在先,但是现在作为一个父亲,李敬却可以称得上是尽职尽责了,他rou身血脉之中,流淌的始终是李敬给他的血,一刀割不断这种亲情,他唯有尽心竭力帮着李敬,为李家谋取一个未来,才能报答李敬现在对他的新任和关怀。

    一路无话,他们一行人昼行夜宿,再加上都是年轻人,李霖这一路上也算是出手豪阔,尽量不让一帮弟兄们吃什么苦,受什么罪,途中少不了和他们东拉西扯的吹牛,闲聊之间,余烈等人对于李霖的见识还有学识,都又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李霖的见识学识,已经远超他们太多,根本让他们拍马也无法追上,而且知道许多各地的典故,很多时候更是出口成章,迸出一些绝句或者是警言,让余烈等人为止惭愧的同时,又很是敬佩。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