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血衣卫在线阅读 - 第0731 天变

第0731 天变

    诸王不欢而散,朱棣一直迟迟没有起兵,确实是有所担心,首先是宁王的态度,这很关键,如果宁王不能铁了心跟着自己打,这场仗打赢的把握只剩下五成。

    “王爷。”

    燕王回头,从后面走出一名老僧,燕王连忙起身,可以看出,燕王对这名老僧极为敬重,书中交代过,此人名为道衍,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疯和尚,无端弄了一顶白帽子送给燕王,直到后来的几次遭遇,燕王才清楚,这是一名世外高人,不仅懂得排兵布阵,而且精通异术。

    “大师,请。”

    道衍也不客气,直接在燕王身边坐下,那一刻,道衍同样抬头看了一眼天,这样的举动和刚才燕王的举动惊人的相似,难道真的有什么天机不成。

    “大师,如何?”

    道衍眉头深锁,掐指演算,一旁的燕王手捋胡须,“王爷,大事将成。”

    “哦,此话怎讲?”

    道衍呵呵一乐,“凭僧算到,数日之后,洪灾将至,到时南方将成一片汪洋。”这就是道衍所谓的天机,通过推算算出南方将会发大水。

    水灾这种事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虽然朱元璋大力疏通河道,建立完善的防洪措施,不过这一次的水患应该超过以往。

    朱棣点头,“天灾人祸,大明的百姓又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棣说完不由得叹了口气。

    道衍呵呵一乐,“这是天命,如果王爷不做皇帝,大明将天灾不断,瘟疫横行,贫僧所说绝无虚假之言,那些试图阻碍王爷大业的人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

    “下一步如何做?”

    “王爷已经做了。”

    “粮道?”

    道衍点头,“不错,就是粮。”

    大明的粮食供应多是在南地,北地苦寒,并不适合作物的耕种,此时,朱棣的人马已经奔赴各地,目的只有一个,控制住南方的粮道。

    大明各地建有粮仓,等粮食丰收了以后,各地上缴的粮食送到粮仓保存,一旦发生天灾或者水患,朝廷发下旨意,各地粮仓开仓放粮,目的就是担心因为水患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太高,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这年头,谁都不能饿着肚子过日子,正是这样稳定的补给政策,大明的百姓家里囤积的粮食很少,而且朝廷严禁粮商抬高粮食的价格,一旦发现,立刻抓捕。

    此时,大大小小的商队正在抓紧时间收粮,因为有人以高出市场2成的价格收粮,而且不管多少,陈粮新粮都是相同的价格,这一下,包括那些种粮的百姓纷纷动了心,甚至有人把应该上缴的粮食拿出来偷偷的转卖。

    因为朝廷的价格管控很严格,所以,这样的好事应该不会持续太久,就算你把仓库里的粮食拿出去卖,等到秋粮送来,只需要按照原来的价钱多收一些进来,这样,中间的差价就有几万两甚至更多。

    这年头,谁都不傻,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谁不眼红,如果是普通的商会,根本没有这样大的能力,不仅是一处,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人在全力的收粮。

    这件事很快引起官员的注意,立刻有人写了奏折派人加急送往京城,这件事有些诡异,那些商队的实力很强,官员带着人去查,守在外面的那些人凶得很,说翻脸就翻脸,没有办法,只能请朝廷派人过来,实在不行可以调动守军。

    就算再快,从这里到京城也要十几天的行程,加上折子送上去,审批之后发下来,来来回回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

    不仅如此,此时官道上躺着一个人,血不停从身体下方流出,一只箭从他的胸前射入,箭尖从身体的后方穿出。

    马蹄声响起,官道上又有两匹马跑来,从马上人的衣着判断,应该是官府负责送信的差人,不停的挥舞手中马鞭。

    “那边好像有人。”

    其中一人眼尖,一眼看到倒在路中间的那个人,整个人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两人纷纷抽出腰间佩刀放缓战马的速度。

    嗖嗖嗖,箭矢破空声传出,两人虽有防备,可惜,箭矢的数量太多,两声惨叫,两人从马上栽落,胯下战马滴溜溜发出几声响鼻快速跑开。

    所有通往京城的官道都被人封锁,这种打法倒也常见,就算是大明,消息传递主要是靠马,一旦消息被人封锁,外面发生了什么,京城根本不知道。

    这就是权势集中致命之处,就算外面的人知道要出事,没有朝廷的批复和旨意,谁都不敢乱动,更加不敢调动兵马,否则就是死罪。

    轰隆,轰隆,漫天的乌云,黑压压袭来,那一刻,村镇里的百姓忍不住从屋子里走出去,“快看,黑龙。”

    整个天上形成一道黑色的巨大云团,黑得吓人,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张开大嘴的黑龙,随着一道闪电,密集的雨点瞬间落下。

    “大人,快跑吧,前面的大堤保不住了。”

    “死守。”

    大雨中,一名官员站在堤坝的一端,此时,下面站着几十个人,手里拿着铁锹和工具,可惜,面对凶猛的洪灾,就算所有人扑上去还是于事无补,这场雨实在太大,几乎没有停过。

    老百姓私下里开始传开,这是上天的惩罚,天上的黑龙是上天的预警,天地不仁,诛杀亲王,导致龙脉受损。这种事越传越凶,那些不明所以的百姓立刻将所有的愤怒落在京城里的小皇帝身上,当然还有一个人,齐泰。

    齐泰是朱允炆身边的权臣,这一点所有人都清楚,几乎,朱允炆发布的命令都和这个人有关,有的是对百姓有利,有的完全是迫害,尤其是强行削藩的指令。

    一声巨响,坚固的大堤在洪水的冲击下瞬间倒塌,那一刻,站在上面的官员挥了挥手,“你们快跑吧。”

    “大人。”

    那一刻,他的脸上透出无尽的悲伤和疲惫,十几天的奋战,没有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大堤的崩塌,所有人清楚大堤毁坏的结果,洪灾会有如猛虎一样吞噬掉下方所有的村庄。

    “跑。”

    洪水激起几丈高的巨浪,沿途的树木纷纷被洪水吞没,下一瞬间,站在上面的官员在洪水中消失,他已经尽了一切可能,可惜,人还是无法和自然抗衡。

    洪灾过后,死尸遍地,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相比而言,北方受到的影响极小,不仅是百姓,南方城镇的守军同样死伤无数,甚至是官府的粮仓被洪水冲毁的同样不计其数。

    此时,朱允炆看着窗外的大雨眉头深锁,放在桌案上的奏折屈指可数,而且几乎没有外地送入京城关于水灾的奏折。

    到底发生了什么,京城的大雨已经下了几天几夜,难道其他地方并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如果是这样倒也罢了。

    “皇上。”

    齐泰加快脚步往里走,林风出去练兵,此时,朱允炆只能依靠身边的三个谋臣,齐泰为首,执掌内阁和兵部,等于是大权在握,剩下的就是大儒方孝孺还有黄子澄。

    黄子澄有本事,同样有野心,所以加入齐泰门下,很快混出名堂,靠的就是对齐泰忠心,齐泰也需要这样一个人,人微言轻,方孝孺有时候太正直,所以说起话来总是和自己对着干,有了黄子澄就不一样,无论如何,都是二对一,稳稳占据上风。

    “齐大人,可有消息送回来?”

    齐泰摇头,“皇上无须担心,应该是风雨太大,路上受到影响。”

    朱允炆眉头皱了一下,“希望如此,朕最近总是心惊rou跳寝食难安。”朱允炆说完不由得叹口气,如果仔细去看,这位刚刚二十出头的小皇帝眼角已经出现皱纹,不要以为做皇帝是好事,天天可以玩女人吃好的穿好的。

    朱允炆算是勤快,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奏折,然后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去满足一下后宫里那些年轻的女人,每天下去,就好像背负着巨大的责任一样。

    “皇上。”

    一名太监匆匆忙忙往里跑,朱允炆、齐泰同时朝着太监跑来的方向看去,“发生什么事?”

    “京城水卫的人送来消息,上方堤口发现大量的尸体。”

    “尸体!”

    朱允炆愣了一下,京城周围多水,因为连日暴雨,水位快速上涨,整个京城负责防御的兵马随之调动起来,其中还有负责堤坝的水卫。

    “让送信的人进来。”

    “是。”

    一人浑身是水从外面跑进来,噗通一下跪在地上,“皇上。”那个人可能是因为激动,居然一下子昏了过去,齐泰也吓了一跳,一下子翻了白眼。

    幸亏身边的太监有经验,又是掐又是捶,好半天才缓过气来,那个人啊的一声,“皇上,各地水患成灾,百姓死伤无数,上游的堤坝已经被尸体填满,惨不忍睹。”

    “什么!”

    朱允炆发出一声惊叹,齐泰的脸色同样不好看,毕竟这些事都是自己掌管,没想到出来这么大的事,而自己居然完全不知情。

    “不要急,慢慢说。”

    齐泰蹲下身子,冲着那个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个人可能是心急,所以并没有理会到齐泰的意思,反而继续说道:“南方各地告急,请皇上立刻下旨救灾。”

    齐泰的意思是想对付过去,然后等自己了解了之后再想办法补救,没想到这个人如此不会做人,当然,很有可能没见过齐泰,并不认识这位大明权臣。

    “齐大人。”

    朱允炆拳头握紧,齐泰连忙上前,“皇上,微臣立刻派人去查,如果情况属实,立刻令六部发令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