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红楼荡寇伏魔演义在线阅读 - 第四十四章:满朝文武

第四十四章:满朝文武

    金銮殿上,来朝拜的满朝文武感觉到今天的气氛很不对。

    天佑帝身前,四个血染锦衣,杀气腾腾的御前侍卫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待天佑帝登座,众臣山呼万岁后,所下的第一条御令,就瞬间吓瘫了一片的人。

    “戴权谋反!阴谋刺杀皇帝!与戴权同党者,立捕!”

    随堂宣旨的太监在高声宣读后,殿门外立刻涌入了一帮殿前武士,团团围住了众文武百官。

    “陛下!戴公公谋反,可有凭证乎?”右首文臣堆中,一人高呼。

    天佑帝视之,乃都察院长官程文徵,冷笑一声:“程徵!你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却与逆贼同党,包庇恶行,虐民欺君,罪属不赦!来人!与朕拿下!”

    两个武士领命,从众臣之中拖出程文徵,任凭对方大喊挣扎,也浑然不理会,只是一左一右,将他叉出了殿外。

    这下,不管平时有没有和戴权交往过,情知今日天佑帝要动真格的众人立即乖乖站好,不敢再出言抵抗。

    虽然事出突然,但天佑帝做为从小接受皇帝养成的正统接班人,对接下来要干什么事并不盲目,随着御令一条条颁布,这起“戴权谋反”的大案很快就有了头绪。

    先是直殿监的一伙太监,将凤藻宫里的几十具尸体统统搬到了殿里,唬得满朝文武无不变色,两腿簌簌,几欲先走。

    随后,在尚书房里伺候的戴权本人,也被捆绑着押进了大殿。

    为了防止他胡说八道,几个武士很机智的用布条堵住了他的嘴。

    “此皆戴权同党也,众卿家勿怕。”天佑帝先笑着安抚了众人一番,才接着说:“至于你们之中,都有何人与戴逆同谋,朕也已经有了线索,现在文书奏章俱在,今天咱们就关上殿门,一起好好看看。”

    说完,一名太监便将元妃状告戴权时提供的一大摞奏折呈了上来,又一封封拆开,高声宣读起来。

    每读完一封,天佑帝便请刑部、督察院、大理寺这三个部门里的官员当场定罪论刑,证据确凿的,立马由武士拖出殿外,有争议的,出列跪伏在殿前。

    如此,等所有的奏折读完,殿前早已跪满了人,刑部、督察院、大理寺这司刑的三司部门,也是有大片官员被牵连,现在只有几个人在硬着头皮论罪。

    “好了。”高坐龙椅的天佑帝语气中毫无波澜,只是淡淡的说了句:“戴权专摄,乃朕之失职也,满朝文武欲亲近朕者,必先亲近戴权,故除证据确凿者,今天殿前所跪众人,具都恩赦,不计与乱臣结党之罪。”

    众文武一听,连忙高呼陛下仁慈,臣领罪谢恩。

    他们中有记性好的,可都还没忘记大周朝开国之初时的那几桩大案,哪一个不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今天这个结果,确实可以说天佑帝仁慈了。

    有罚,自然有赏。

    在殿旁干站了一个多时辰的宝玉终于等到了属于他的收获时刻,天佑帝金口一开,便给了他一个平辽将军的头衔。

    随后,天佑帝又向满朝文武科普了一番宝玉独闯龙骧营的故事,听得一帮人好一阵心旌摇曳,大呼过瘾。

    孤胆英雄的故事,到哪里都有市场。

    “因此,朕决定加宝玉为平辽将军,替朕平定辽东诸事!”天佑帝见火候到了,趁着扫荡戴权的余威,乾纲独断,颁下了御令:“同时,拟徙流民十万户于辽东实边,所需农具物资,一应由户部提供。”

    “陛下不可!”

    兵部尚书张良策虽然刚才跪的很狼狈,但事关国家安危,不由挺身而出:“辽东战事不可轻起,这位贾宝玉虽说是荣国公之后,但今年却才满十六,如何有平定辽东的才能?不如将他安排到西海前线王子腾将军帐下历练一番后,再委以重任!”

    一旁,同为泰康帝元老重臣的户部尚书曹随何也跪地奏请道:“徙民必先保民,眼下辽东自泰康帝北狩之后,便由女真人看守,大周政令只能出关外七十里,如今贸然徙民,无疑是在挑衅女真,臣恐十万户流民到时候将被屠戮一空也!”

    随后,礼部尚书胡舜臣、吏部尚书郎骏等人也纷纷提出异议,表示宝玉所领官职的极不合理。

    刑部尚书左思迁于众人说完之后,才姗姗道:“贾宝玉虽然勇武过人,但其未得皇命便擅杀当朝京营指挥,吾以为此人定是好犯上作乱的狂徒,陛下绝不可委于将军之职。”

    这左思迁乃是大周的三朝老臣,资历极厚,处事又公平,而且并未与戴权等人来往,因此敢于直言进谏。

    “那依左爱卿之见,宝玉该赏还是该罚?”天佑帝很聪明的踢回了皮球。

    “自然是该罚!”左思迁凛凛出列,大声道:“自古擅杀朝廷命官者,与造反同罪,该处凌迟。”

    “龙骧营孙绍祖与众军士玩忽职守,又该何罪?”

    “军士玩忽职守,该罚流放,与边境戍守。”

    “那好!”天佑帝劫过话头,即刻拍板:“贾宝玉擅杀朝廷命官有罪,保驾勤王有功,功罪两抵,仍任其为平辽先锋将军,无品无级,与龙骧营众军一道流放关外,保民赎罪,不平辽东,终生不可归境。”

    “陛下……!”

    “好了,此事朕意已决,不想再议,众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天佑帝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自己则带着宝玉等人,摆驾回宫。

    剩下满殿文武,面面相觑。

    今天朝堂上决定下来的三件事,每一件都足以写进史书,影响深远,突然一起来,难免叫人晕头转向,难辨东西。

    故而,虽然已经过了未时,大半天都没吃喝过的一帮官员们却并不着急回家干饭,反而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神情紧张地议论了起来。

    平时,这金銮殿在退朝后,是不允许官员逗留议论的。

    但今天的这三件事实在是太大了,关系到了许多人的身家性命,便也顾不得这些,吵吵嚷嚷着要面圣再议。

    从一开始便安坐一旁不置一言的忠顺亲王,面对汹汹舆情,终于顶不住压力,开口道:“众卿稍安勿躁,皇兄今日之命虽然有些不合旧例,但也并未逾礼,赏罚任命,本就是天子的职权,众卿纵使有疑义,也不该在此处吵嚷,还是早些回家用膳,吃饱之后,再将谏言写在奏章,方才是人臣之道。”

    此话一出,配合着一帮虎视眈眈的殿前武士,众文武方才不敢造次,诺诺而退。

    片言化解了一场危机的忠顺亲王姬追远,在送走百官之后,心中也有诸多谜团未解,便也随后退回了王府,提笔磨墨,一写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