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时代1900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管(五)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管(五)

    顾其行这边抛出了报效捐输,津门的诸大户士绅名流就傻了眼,其间顾其行多少露了一些悲观的情绪,诸大户们一下就明白了,身家性命最是要紧,这时候了,还是那句话舍财保命。

    一众津门的士绅大户做了鸟兽散,李大成这边依旧不得闲,李大憨、李大成选兵已经结束了,人数比安排下去的多了一些,有李存义的面子在,津门的不少精壮都被选进了督战队,对此李大成这边也无所谓,无论是振威军的士兵还是督战队,亦或是他手里的鬼头刀,最终都要上去的,都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振威军现在的人数依旧是二十万出头,督战队的人数也达到了八万上下,三十万人的队伍,半日一夜的功夫就算是拉起来了,八万精壮人马是振威军的主力,除去那些需要运送战争物资的,西沽武库的军械还能有所盈余,如今李大成就是不知道,这批军械到了振威军的手里,能发挥多大的威力,若一个个都是朝天打的货,那事情就难办了。

    让李大憨、李大狗继续在督战队之中以年纪跟体力划分队伍,年纪轻的用好一些的枪械,年纪大的用差一些的,毕竟年轻人的接受能力稍强一些,但愿武卫军的教授得法吧!

    中午的时候一路奔波面带倦色的李诚有又到了,这位大侄子倒是会卡点,李大成正有要事分配他做呢!

    “叔,你让老曹带的信儿俺知道了,可如今南边的粮食不好买,大宗的买卖你给钱人家那边也不卖。

    河南那边的存粮应该还有一些,再就是陕山一带的谷子,俺估摸着大批粮食,半月之后才能运过来,南边的粮食,这两天能过来的只有几千石,三两天之内俺这边是没有粮食运的。

    如果能再等两月,河南那边说了,三五十万石新粮有准!”

    再等两月秋收之后,李大成也知道有粮食呐!可振威军能在津门撑两个月吗?这事儿基本是无望的,盯着东边,李大成想到了顾其行口中的大沽口南仓,看来初战是一定要打到大沽口了,不然动了北仓的粮食,整个京津地区的粮食就真正的紧张了。

    振威军上下三十万人,可都是壮汉呐!一天最起码两斤粮食,管饱至少四五斤粮食,这一天就是近两万石的消耗,几千石粮食只能喝稀粥。

    不过李诚有这边得空倒是不错,除了军械,李大成还想把天津机器局运走,只是不知道这机器局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能不能运得走?

    “嗯!孙家大院那边还能装多少东西?”

    “来多少能装多少!

    俺让人顺着原本坍塌的地道掘了进去,里边还有十多里地道呢!能走马车的大地道不多,但小的地道至少有七八里呢!

    叔咱们这次是真的发了,单孙家大院那边千两以上的银箱就有一万七千多个,算上散货,至少两千多万的现银!”

    京城巨大收获让李诚有很是兴奋,声音不由的高了八度,李大成听了之后皱了皱眉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言多必失。

    “安全吗?这些东西不要记账,若是有账册毁了吧!有多少财物以后别挂在嘴边,提防隔墙有耳。

    你的漕船闲的时间倒是正好,我这边有批军火要运到孙家大院跟山东,一边一半就好,孙家大院那边多些也成,记住!这些东西要轻拿轻放,也别被水打湿了,而且要与财物分开存放。

    另外,这段时间你的漕船要给山东的袁鬼子运一批军火,带上些银子,与山东官署的官员们拉拉关系,咱们以后还是要落叶归根的。

    路上多看看直隶跟山东的情况,若是遇上北进的难民一定要接济一下,让他们回去。

    让曹老二的漕船,这段时间往津门靠一靠,津门这边还有大批的货物要走。

    另外,你在直隶山东交界的地方买下几个庄子,地方要大一些、位置要偏僻一些,离着运河近一些,离着州县远一些,近处有水泊最好,冀州附近、南皮附近应该有这样的地方,实在不成,沿着老渠找找也好。”

    提醒了李诚有一声之后,李大成就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机器局近期是不能搬的,得打起来之后才有机会,机器局与财物不同,目标太大而且这机器局的设备也很惹眼,怎么弄还是需要规划规划的,无非这些东西是不能留给洋鬼子的。

    “叔,你放心!这事儿俺做的周全着呢!那些在孙家大院的还以为那地界是山东呢!

    选地方这事儿,能不能找曹老二问问,什么地界合适,他最清楚。”

    “嗯!这事儿你看着办,最好多选几处,尽量别在山东选,这些天我让津门这边以海河水倒灌运河,让曹老二可以从南边调一些大船过来此事你看着办,咱们需要的船很多!

    还有就是漕工的数量不要再增加了,一两个月之后,这买卖就不怎么好做了,能不能做,以后再说,散伙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安家银子,有些不靠实的,发给大憨,他知道怎么做。

    记住喽!粮食能运多少就运多少,山东那边还是缺粮的实在不成,让曹老二那边就做南北的粮食买卖,不怕船小,只要有粮你那边可以贴补他一些的,实在有淤塞的厉害的河段,不妨雇上一些难民清一清。”

    说完了这些李大成就打发走了李诚有,他的身份还是要保密的,府署这地方,很多秘密都是保不住的,呆的久了,容易出麻烦。

    吃了午饭,西沽那边的账目也到了,可以用的枪械在七万左右,这数量倒是合适,让李大憨跟李大狗下午去西沽提货,李大成从两人那边调了两千最精壮最年轻的充实了一下鬼头刀,鬼头刀的武器,主要以杠杆枪跟散弹为主,这些枪械近距离的射速快、威力大正好让鬼头刀做突击队,这支突击队是李大成手中的一支预备队,准备堵窟窿用的,谁知道真打起来会发生什么呢?

    下午走机器局,聂士成没有陪着,只有罗荣光一个,天津机器局,也就是北洋机器局,这里的规模更是让李大成瞠目结舌,自己有些小看李鸿章的洋务了。

    单以兵工厂论,天津机器局并不算规模太大,但胜在设备齐全,造药造枪炮弹的技术以时代论算是成熟,钢制穿甲弹这里也可以制造,枪械生产线这话有些浮夸了,只能说是制造枪械的机器,完整的有林明顿五子快枪、自造的快利枪、士乃得、仿毛瑟抬枪,生产机器虽说有些是重叠的,但从图纸与配套机械上看,完全可以改造成生产线的。

    甚至于马克沁、克虏伯山炮、格鲁森快炮、诺登飞机炮、格林快炮,详细的射击诸元图纸这里也有,而且可以仿制,除了在钢材上、精度上差一些之外,没别的毛病。

    军工的副业,强水、淋硝厂这里也是完备的,无烟药、棉花药这里也可以生产,虽说量不大,但技术算是掌握了,这武卫军的军械虽说不统一,但天津机器局的后勤补给能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以铁厂钢厂论,这里的规模也不算小,熔铁的高炉有十多座,铸造用的二十吨熔炉有四座,新造的炼钢用马丁炉一座,一应配套的东西也不缺,这些东西很高端、很大气、也很上档次,只可惜通过运河李大成是搬不走的。

    除了这些,这里还可以造船,最离谱的是这里还他妈能造潜艇,虽说样子不咋地,但前些年这里真是造出了一艘潜艇,这事儿怎么看怎么扯淡,但图纸实物就摆在你的面前,是不是真扯,一看便知。

    除了这些这里还可以制造机器、有各国进口的纺纱、织布、压尼机械,这些应该是买来的样品,但对于生产工艺,机器局也有所涉猎。

    这里还是津门铸钱局的所在,铸币机有十好几台,银元、龙洋现成的钢模数百,轧压铜板、银板的机械更是不少,这些东西在李大成的眼里就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暴利买卖!

    再有就是各种各样的学堂了,有水师学堂、电报学堂、铁路学堂是建在武备学堂那边的,这北洋机器局,以李大成看来就是一个产学研俱全的工业化基站呐!可惜他却即将毁于战火,即便是不毁,以大清这些官员的眼界,这里也只能作为一个兵工厂被使用,让他开枝散叶怕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开枝散叶,长出来的也只是一样的玩意儿!

    生产工人至少两千,这在大清绝对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工厂了,不!应该说是第二大的工厂,也是出自李鸿章之手的金陵机器局才是第一大的。

    一下午的功夫,李大成就是在这里走走看看,望着即将陨落的工厂,李大成心里有太多的不忍,大体的走了一遍,李大成知道即使自己全力搬运,最多也就能搬走一半东西,铁厂、钢厂以现在的运输能力基本没法儿搬,没有铁厂、钢厂何来的工业化呢?这地方毁了真是太可惜了。

    通过与机器局人员的聊天,李大成也知道了津门附近有多少目标可以下手,吴懋鼎这个英商买办的两处厂子是可以下手的,织尼厂跟硝皮厂,这两个厂子的投入就在一百万两以上,是不错的买卖,再有就是英商的驳船厂,这里的图纸、技术、跟工人也是李大成需要的。

    至于租界区的厂子,若是能打下来,李大成一个也不会放过,那边的厂子也是不少的,劫了这些地方,自己的发展无疑会缩短很多时间的。

    机器局的兵工厂自然要搬走,这是底气,造船厂也得搬些机器设备,有了这些东西,就差一个合作对象了,基地选在哪里,还是需要仔细斟酌的,此战无疑是最好的参考。

    临走的时候,李大成下了令,让机器局所属,将一应的资料装箱,机器不是关键,这些翻译整理出来的洋务资料才是,这样的命令,机器局也不会拒绝,李大成现在是个惹不起的,这样无关痛痒的命令,只是付出些气力而已,机器局这边自然会照办的。

    看着机器局上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李大成叹息一声,作为后勤保障的机器局能够正常运行,可前线的军队不成呐!武卫军挡不住洋鬼子,才是毁灭机器局的根本原因。

    兵怂即国怂、国怂即人怂,纵观大清上下不怂的真是没几个,也不知自己将来会不会怂?看着大清翘辫子,或许是场不错的好戏吧?

    粮食即将告急,津门需要撤走的东西太多,洋鬼子给的时间却不多,趁着粮食充裕,李大成想要先发制人,一旦大沽口上来的洋鬼子军队接近了津门,先发制人是必须的,借着洋鬼子对津门不熟悉,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振威军及武卫军的损失。

    大多事务都分派下去了,情绪有些低落的李大成,走进城池的时候也有些累了,想着回去睡一觉,可想到被毁的武备学堂,李大成又有些担心孙家爷俩,索性就去一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