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大封天下
秦小白被王允王司徒和文武百官们,恭恭敬敬的请了正殿后,发现龙座皇位上是空着的,不由得暗自点头,王允这货军事上不咋地,但朝廷政治上还是蛮会办事的么。【】 原本这个位置,应该是由董卓所立皇帝刘协所坐,不过王允和文武百官们,都知道秦小白奉天子奉的是少帝,从来就没承认过刘协,因此也就没有请出刘协。 文武百官们都以此来表示,从此跟着秦小白是以一个方向走了。 秦小白见此欣然,也省得一桩麻烦事了,毕竟把刘协弄出来也不好见,见面了说见礼把,你个伪帝还要我见礼,说不见礼把,好歹也是个王爷,说把其废了吧,他从来就没承认过怎么费。 因此他现在还是选择无视是最好的,回头把刘协也派人送去北塞都护府,让何太后和少帝他们自己看着办。 随后,秦小白便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下,开始主持朝堂政务。 无论是看官职、功绩,还是看时势秦小白都是主持朝政,当之无愧的不二人选。 对此秦小白虽心中欣喜,但表面上也自然先学古人,做出一副君子模样假装推辞一二,然后再才一副退让不过的样子,开始主持朝堂政务。 而那些朝堂文武百官们也最吃这一套,于是众人便宾主尽欢的开始处理朝政。 结果这朝政主持着主持着,秦小白却郁闷了。 原本秦小白是想试试,感受下董相国和后来的曹丞相,那种把持朝政这畅爽威风的感觉。 等他真开始处理朝政后,却发现原本以为各种高大上的朝政,却全都是一群逗*在打嘴炮…… 首先一个官员提出,说最近市井上流传民谣,说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发。方可无斯难。 说这是董卓为了迁都长安,而造出来的谣言,虽然董卓已灭。再无迁都之事,但这等谣言,很容易动摇人心。 为了安定人心,除去董卓残留影响。不如将长安城,改名为西安城。 这个提议乍听还是有那么点小道理的,秦小白初时还是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而后,文武百官又都争相向秦小白各种奏本,这些个奏本所言之事越到后来。就越荒诞了,各种j皮蒜毛的小事,都倒腾到朝堂上来讲。 这让秦小白不仅为之目瞪口呆,难道堂堂东汉朝堂,每天商议的就是这些事情,这如何治理天下,难怪会弄得民不聊生义军四起? 不过拥有d察的秦小白随后,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些文武百官所言的虽然都是小事,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和董卓有关和董卓的西凉集团有关,反正只要让他们抓找一丁点的小事,也要各种攻j董卓。 因为他们都先屈身侍奉过董相国,因此现在董卓倒了,自然树倒猢狲散,纷纷争先恐后的做污点证人,来洗白自己。 不过,因为李催、郭汜、张济、樊绸这些西凉集团的大将们,又都被秦小白收编了,他们还不明白秦小白的态度。 因此怕直接攻击董卓。会引起西凉将士们的不满被反攻倒算。 所以尽抓这点小事来,来小心翼翼的试探下秦小白的态度。 秦小白见此不由得哭笑不得,这些货一点都不务实,尽整政治斗争这些虚的。不过现在朝廷的框架还得他们撑门面,还用得上他们,因此对他们出言安抚。 董卓的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无需再言,知道诸位大人以身事贼是迫不得已。为国家大事忍辱偷生,诸位大人只有功没有罪云云。 洗清了名声的文武百官们,都纷纷大舒一口气,然后各种盛赞秦小白。 而在搞定了这件心事后,文武百官们也终于提出了一件正经事来,那便是迎天子还都。 秦小白见此点头,其实他也有这个意思,毕竟在国都的天子,才最具有正统性,才最能号令天下么,因此他早在出发之前,就写了一封信去北塞都护府了。 结果却没想到,何太后和少帝那娘俩,在北塞都护府住舒坦了,不想搬了,居然让秦小白继续镇守皇都,统摄中原一段时间后,他们再回来…… 其实想来也是,雁荡城是黄金建村令所建,里面各项设施都全部升到了帝皇级别,除了规模之外,其余许多方面和皇都洛阳相比,也没有多大区别。 而皇都洛阳经董卓一乱,想来也是乱象纷呈满目疮痍,没人能想到秦小白能够这么快时间将之给治理恢复起来。 再加上,皇都洛阳几次被人所破,先是龙晓音后来又是董卓,现在秦小白虽然是代表正义的一方将之夺回来,但还是把洛阳破。 这很容易给人造成心理y影,感觉洛阳城谁来都能上一样…… 相对雁荡城,虽然处于边塞之地,但是安全啊,没听说那个攻破过秦小白的雁荡城,甚至连兵临城下都没有过一次的样子。 有了这种鲜明的对比,何太后和少帝暂时不想再动来动去的了,显然也合情合理。 于是秦小白也就算了,虽然不能把少帝和何太后迎回皇都,少了那么一点正统性的样子,但也给他多了一些施展空间,不用担心有人会在旁边羁绊他,也还是蛮不错的。 于是秦小白将少帝和何太后的意思告知群臣。 收复洛阳天子却不回都,虽然于理不合,但他们也没办法,而且文武百官里的愣头青,基本上都被董卓给剃干净了,因此现在见此情景,自然都纷纷表示,既然天子暂时不想回来,就让天子继续守国门把,他们在洛阳城的一众文武百官们,都以骠骑将军马首是瞻。 秦小白见此欣然而喜,上面的天子放权,下面的文武百官又这么识相,那么如此一来,他基本上算是成功把持朝政了。 而既然如此,秦小白当然要立即使用,朝廷这件大杀器了,首先就是确立朝廷对天下掌控的正统性。 于是便学曹阿瞒,来了个大封天下,册封关东诸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