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山沟中的军阀在线阅读 - 第三零六章 新舰之补给舰与支援舰

第三零六章 新舰之补给舰与支援舰

    一个国家的海军如果大量装备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这类主力舰只,这个国家的海军肯定高兴,因为他们能极大提升海军的战斗力。

    但如果只制造这些舰只,海军的战斗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一方面这样的主力舰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在某些方面仍有缺陷;另一方面海军战舰也和人一样,是要吃喝的,也会生病的。

    先说说缺陷。

    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这类主力舰只战斗力的确强悍,对某些海军弱小甚至有海无防的国家来说,这些东西那就是大杀器。拥有大杀器的国家能够很容易地干掉实力十分弱小的对手。

    但实力弱小的对手也有自己的杀手锏,虽然这些杀手锏并不一定真的起到杀手锏的作用,但用来找找对手的小麻烦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水雷、鱼雷快艇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

    对付这种属于杂鱼类型的对手,主力战舰一个不小心还会阴沟里翻船。

    对于这些东西,西南和西联诞生之初,其下属的海军也发展了的。毕竟那时候底子薄,多点家底也没什么不好。

    可是后来,西联发展起来了,有钱了;而且也有了航空母舰这类主力舰只。用后世的话说,西联海军未来的发展方向就逐渐变成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呃,怎么来形容呢?应该说是“向美军看齐”比较好点吧。

    后世的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出了一支世界上在各方面都很强的军队。这支军队让世界各国那是羡慕嫉妒恨,为此世界各国纷纷以美军为榜样(有时候称为假想敌更合适),结合本国国情,发展本国/军队。

    几十年下来,还是有那么些成果的。

    对已经朝着划时代步伐前进的西联海军来说,鱼雷艇之类的武器虽然还是有发展前途,但其适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已经日益缩小。对这类武器,当然还是少投入点资金好。

    再说了,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敢拍着胸脯说:“只要海军的战舰全部都是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这类主力舰只,他们就能将敌国海军全部歼灭。”

    漏网之鱼始终会有的。

    再来说说海军战舰的吃喝。

    因为任何一艘战舰能够运载的弹药、油料、淡水、食物的数量总是有限的,用完了就必须得到补给,得不到补给那就只能等死。

    在茫茫大海上,想要获得补给要么能够回到能保证己方安全的港口,要么就让己方船只运过来。

    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航海运输开始了大发展。那时候船只想要得到补给,要么登上陆地(包括岛屿),要么船只之间相互接舷补给。

    只有这样,海上航行的船只才不会出现缺少淡水和食物的情况。

    那时候的海上航行条件十分艰苦,水手们往往因为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患上坏血病,进而导致死亡。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海上航行的船只也迎来了技术的进步,水手们的伙食也越来越好。长期发展下来的船只补给获得方式也越来越先进。但却没有一种专用的补给舰为战舰在海上实施补给,这不能不说是海军的悲哀。

    西联海军最初的补给舰是用一万吨级商船改装的,视为第一代补给舰。第一代补给舰只能承担的燃油、燃煤、单独重量不超过五吨的物资补给任务,而且效率还很低。

    这样的补给舰当然不符合海军的需求,但对那时的西联海军来说,第一代补给舰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现代化意义上的海上补给。海上补给也成为了西联海军的一项新课题。

    后来西联海军相继建造了第二代、第三代补给舰。这两级舰的排水量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完善,按理说海军应该满足了,但海军根据先前的使用经验对第四代补给舰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海军要求第四代补给舰的标准排水量在一万吨到三万吨之间,满载排水量在三万到五万吨之间,最大航速不低于二十五节,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能够同时满足横向补给和纵向补给的需求,能够反向补给,能够对己方战舰进行战场维修,采用半军半民的标准建造。

    补给舰的任务就是为己方战舰提供各种物资,满载排水量不大不行。

    不低于二十五节的最大航速能够快速到达前线,防止敌军鱼雷的袭击。

    一定的自卫能力是为了应付敌人的空中力量和发射的鱼雷。

    横向补给和纵向补给同时满足更是能够加大补给效率。

    反向补给能够是补给舰从其他船上获得物资,不必返回港口接受物资,让补给舰的时间浪费在前线和后方的往返之中;同时,反向补给还能让补给舰将受损战舰中的必须排出的油料、淡水、弹药之类的多余收集起来,毕竟你用不了的别人还能用啊。难道这些东西都不要钱吗?西联还没富裕到这种可以随便浪费的程度。

    在战场上,己方战舰受伤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为了让那些受伤严重,但还暂时不会沉没的战舰顺利回到后方维修,及时的抢救必不可少。这时候能够对己方战舰进行及时抢救的抢修船就十分必要了。可在战场上,谁又知道敌我双方交战时的准确位置,交战后受损战舰的位置。即使带了抢修船也要小心抢修船被敌方击沉。万一抢修船被敌方击沉了,己方受损严重的战舰又该向谁哭呢?

    一般来说,任何军舰的建造标准都是按照军用标准建造的,但有些时候会更改。比如说一些不重要的军舰或者说军舰上不重要的部位都是按照民用船只的标准建造的。

    和平时期补给舰的数量肯定不多,但在战时为了能够保证前线的需要,补给舰的数量会大幅上涨。数量上涨就意味着海军又不得不付出更多早已紧张的资金,就算大规模采购能够降低造价,但对那需求的数量和稀缺的资金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这也是海军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海军打算在动力舱、燃油库等要害部位采用军用标准建造,其他地方采用民用标准建造。海军希望以此降低造价。

    等到该型补给舰草图拿给海军看时,海军起初有些头疼,但最后却乐呵呵地接受了。

    这就是后来的鱼水级快速综合补给舰。

    最终建成的鱼水级快速综合补给舰标准排水量达到了一万三千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三万六千吨;最大航速二十七节;由四台燃油锅炉,两台蒸汽轮机提供动力,总功率为十万马力;自卫的武器就是一座七十六毫米高平两用炮、两座六管二十五毫米加特林机炮和两座六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另外还增加了一座直升机机库,可停放三架ZSY—1(一)A直升机。

    满载时一般会装载一万八千吨燃油,两千吨淡水,五百吨食物,一千五百吨零部件、一千吨其他物资。

    后来二战期间中国海军的快速综合补给舰都是鱼水级及其改进型。

    总的来说,鱼水级快速补给舰是一种以补给燃油、淡水等轻便物资为主要任务,顺带执行一下海上紧急维修的补给舰。但其却不能承担起为海上战舰进行但要补给的任务。

    可能有的人就要问了,为什么这样一型补给舰不能承担起但要补给任务,难道说是不能装下战舰所需的各类弹药吗?

    实际上也不是不能装下战舰所需的各类弹药,而是应为目前的中国海军已经完成了导弹化,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已经由舰载机,变成了各式各样依靠不同发射平台发射的导弹。而鱼水级在设计之初的补给清单中压根就没有想到装载导弹,更遑论将舰上装载的导弹调运到战舰上。

    导弹,特别是第一代反舰导弹诞生之初,其是作为绝密存在的,知之者甚少。在这种情况下,鱼水级根本没想过装载导弹就不足为奇了。

    而当第二代反舰导弹出现后,鱼水级也就不得不承担起了运载和在海上为战舰补给反舰导弹的任务。但对早已定型的鱼水级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题。

    而且鱼水级的航速虽然快,但对海军当下的主力水面战舰来说,这就是慢航速了。总不能打到关键的时候前线战舰上没有能够扩大战果各型导弹了,而满载着各型导弹的鱼水级居然因为航速问题,而在后方待着。就算鱼水级全速前进,也是会消耗时间的,更被说与补给舰会合后的导弹吊装时间。

    有鉴于此,在鱼水级正式定型后,海军一方面要求对鱼水级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装载各型导弹的前提下,还能在海上顺利完成将反舰导弹调到战舰的任务;另一方面则要求舰船研究人员设计一款新式的单以向战舰补给导弹为任务,最高航速最好达到三十节的快速补给舰。

    前者在海军下达任务后的半年内,被舰船研究人员提了出来,并顺利获得通过。这就是后来的鱼水贰级综合补给舰。

    与其前型相比,贰型在保留前型/性/能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将反舰导弹吊到水面战舰上的能力,同时航速也提升到了二十八节。

    后者则成为了与前者完全不同的补给舰,为了以示区分,新式补给舰被称为快速战斗支援舰。

    有意思的是,该级舰简直就是后世美国海军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的翻版。除了舰载武器被换成了六管二十五毫米加特林机炮和十五毫米重机枪外,其他的什么都没变。

    (“喂,那座八联装的北/约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哪儿去了?”有人忍不住出口提醒道。)

    “喂,你究竟有没有仔细认真看?难道你不知道前文已经提到这一时空的山寨版海麻雀已经出现了吗?难道你不知道后世的北/约海麻雀是海麻雀的北/约成员国自发改进版吗?”某人忍不住反驳道。)

    就这样改头换面的后世美国海军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在这一时空诞生了,被李斌强硬地还是命名为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

    除了这两种为水面战舰提供补给的舰只外,还有两种专为潜艇设计的舰只。一种是珊瑚级潜艇支援舰,另一种是海豚级潜艇支援舰。

    尽管目前的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正在大规模装备的QCG陆型潜艇拥有强大的自持力,但不管怎么强大,该型潜艇一次能够携带的淡水、食物、燃油、鱼雷的数量是有限的,用完了就要补充,不补充就得等死。而且及时得到补充还能增加潜艇在海上的战斗时间。

    一般来说潜艇在海上航行期间需要得到淡水、燃油、食物、机器零部件的补给,这样能够保证潜艇能够顺利返回己方港口(在未被击沉和重伤的情况下)。至于鱼类的补充还是算了吧。

    也不是潜艇不想在海上补充鱼雷,而是不敢。

    潜艇所用的鱼雷,通常的口径为五百三十三毫米,重量至少有一吨,这么大的东西想要运到潜艇上必须要起重机,而且还必须是在风平浪静且无敌方威胁的海域。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那还是别补给了。不然,己方的潜艇和补给舰只要么被敌方击沉,要么鱼雷装不到潜艇上。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因素,新式的珊瑚级潜艇支援舰在满足携带潜艇所必须的燃料、弹药、食物、淡水的情况下,还能在浪高不大于一级,风速不大于二级的海上对潜艇实施补给。

    虽然条件比以前要好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一般来说,潜艇的战斗是在水下进行的。除非必要,否则潜艇是不会浮出水面用艇载火炮袭击敌方目标的。而潜艇一旦被敌方击沉,那么其艇员有极大的可能会随着潜艇一起葬身海底。

    为了尽可能救助和潜艇一起葬身海底的艇员,中国海军有必要拥有一种对潜艇进行救助的救援舰只。

    海军方面要求这种潜艇救援舰可以以深潜救援艇、救生钟营救失事潜艇人员;可向失事潜艇提供高压空气,以排出潜艇的压载水使其上浮;必要时,还能打捞失事潜艇。

    海军这样的要求可以理解,毕竟中国海军目前装备的潜艇是领先于世界的,其艇员素质也是数一数二的,能够尽量救回来,就救回来吧。

    于是中国舰船研究人员又攻关了,攻关的救过就是后来的海豚级潜艇救援舰。

    让李斌无语的是无论是珊瑚级潜艇支援舰,还是海豚级潜艇支援舰,在后世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前者是后世的美国海军AS—40(四零)弗兰克·卡伯尔号潜艇支援舰,后者是中国的大江级潜艇救援舰(此为北/约代号,中国称之为九二五型潜艇救援舰)。

    当然了,既然时空变了,武器、设备也该变了。但无论怎么变,综合效力还是和原型有些许差距。好在差距不大,不然海军就该骂/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