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啬夫记在线阅读 - 第四百九十章 让步又何妨

第四百九十章 让步又何妨

    盖元礼怔了怔,随即试探道,“战马?”

    “没错,就是战马。”,于梁莞尔一笑,摸着鼻子道,“有了战马,咱们就能武装出一只强大的骑兵来,即便做不到分庭抗礼,不过配合城墙,防御他们还是不在话下的。”

    盖元礼听得连连点头,对于梁的评价再次高了几分,当然,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头。

    “况且,你认为,种粮食和炼铁容易,还是养马容易?”

    于梁狠辣的笑着,带着几分嘲讽的表情,摸着下巴道,“怕是他们一年养出来的马,还不够给咱们塞牙缝的。”

    两国人口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生产水平更甚,做起贸易来,哪怕并不算精通的于梁,都能找出无数种法子坑死对方,更不用说,大唐的商贾那专业的不像话的程度。

    “很好,很好……”,盖元礼少有的笑了,看来这老狐狸脑子里也不光是勾心斗角,还是有几分办正事的念头的,起码并没有嫉妒于梁的样子。

    “总之,咱们相互合作吧,你也不想将这事拖很久不是?”

    于梁见他理解,满意的笑了笑,终于结束了这个话题,盖元礼微微点头,深深的看了他几眼后,一言不发转身而去,看来是去忙活草案的事。

    “大哥,你干嘛对这人态度突然变客气了。”,等盖元礼走后,只是在旁边守卫的尉迟子弟突然好奇的问道,哪怕神经大条如他们,也感觉到今日于梁的举止与往日不同。

    “我突然觉得,人谦逊一点没坏处。”,而于梁自然不会跟他们交底,随口打了个哈哈,整理好衣衫道,“走吧,去吃饭,咱们今日的事情还多着呢。”

    说罢便先行一步,尉迟子弟面面相觑几眼后,只能快步跟上……吃饭什么的,也是很重要的事吧。

    和谈照常举行着,而且越来越没有新鲜感,双方的使节人员情绪都不高……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头两天的兴奋期已过,两边人经过初步接触后,都察觉到彼此之间其实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同样的讨价还价,同样的虚张声势……恨不得将对方的心挖出来看个究竟。

    当然,双方来的都是有经验的人,哪能一击崩溃来着,就像所有耗时漫长的谈判一样,先耗着呗。

    于梁到达鸿胪寺正殿时,阿史那娄龙已经恭候多时了,双方一对视,他便看到于梁一脸的倦容,不由得微微吃了一惊。

    两人对面而坐,阿史那娄龙投来关切的眼神,这是朋友之间的默契,于梁莞尔笑笑,开口道,“昨晚有些失眠,让你见笑了。”

    “彼此彼此,我带着队伍进入大唐地界以来,也没睡过几个安稳觉。”,阿史那娄龙还以为他在转移话题,随即配合的说道,于梁轻笑一声,也不深谈,两人很快的进入和谈正题。

    昨日双方已经达成了一个大前提,有了这底线,很多事情便能迎刃而解,再加上于梁刻意加快了和谈的速度,很多细节方面并没有斤斤计较,甚至还暗中给阿史那娄龙开了不少方便。

    当然,他卖的,是大唐的利益,只不过都在本方的底线范围之内,阿史那娄龙也是个聪明人,虽然不知道于梁突然为何如此大度,但本着有便宜不占的原则,赶紧答应下来。

    两人今日劲头十足,足足几个时辰没有歇息,可把书记的使节人员累坏了,换了好几拨人,记载的纸张写了厚厚一叠,一直到太阳下山时,两人才算结束了谈话。

    和谈进展,那是相当的大,甚至可以说,连和谈草案都可以敲定了……他们交涉了不下数十条条款,基本上囊括了各方面的内容。

    “那今天就这样吧,希望咱们明天还能合作愉快。

    ”,阿史那娄龙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他到底没有于梁那般神速的反应,被这么多款项轰炸着,脑袋里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只想好好睡一觉。

    “如你所愿……不过,为了庆祝咱们今日达成的协议,不应该在一起喝一杯么?”

    于梁却没有放他离开,甚至冲着身边的使节官吏们眨眨眼睛,示意他们去准备酒菜。

    两国谈判,大唐尽地主之谊也是惯例,况且今日和谈进展的确很大,使节团的人也是满面喜色,当即遵从命令照办。

    “……你故意的?”,趁着散场的时候,阿史那娄龙瞅着四下没人注意,突然出声问道,他一直在想于梁今日为何这么好说话,看来果然有些内幕。

    “算是吧……”,于梁诡异的笑笑,同样压低声音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今日松口得太厉害,直接将很多底线卖给了你?”

    阿史那娄龙只能点头,随即便听见于梁长叹一声道,“那是因为,你必须得快点给我成长起来……”

    这答案简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当场将阿史那娄龙雷翻,而于梁却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后,转身就走。

    看来,今晚上的酒宴,不是那么好吃的……阿史那娄龙怔了片刻后,终于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也退出了正殿。

    华灯初上时分,来自大唐的设宴,已经布置完毕了……不知道是不是和谈取得进展的结果,今日双方的人员都比较轻松,气氛比前两日要欢快得多。

    尽管大唐和突厥是世仇,但也是可以坐下来谈的……这几乎成了鸿胪寺中每个人的共识。

    大唐子民的心胸无疑很庞大,也足够的好客,在感受到对方也没有那么可怕后,表现出的并不是敌对,而是善意。

    或许这就是汉文化能够绵延千年的原因……博爱与包容,有了这两点,便有了历久弥新的可能。

    当然,作为两世为人的于梁,却不是这么看的,站在他的角度,无疑目光会更加深远。

    比如,他知道别看现在大唐和突厥人和谈的顺利,但双方的和平能够维持多少年,他并不乐观。

    这倒不是说双方好战,而是一些根本性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