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战辽东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人老成精(三)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人老成精(三)

    【星期二第二弹!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哼!我且问你,长崎城外三景台大营却是何事?”

    楚凡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偷袭三景台这么隐秘的事,怎么徐光启居然都知道了?

    要知道,自己可是一再命令那晚的参与者,绝不能对外泄露一丝一毫,即便是颜如雪隐约猜到,自己也是把利害关系给她剖析明白的。

    “区区几十号人,便敢偷袭数千之众的倭国精锐,胆大妄为如斯,亦仙,你眼中可还有法度吗?”徐光启语气越发严厉,“倭国法度你视若无物,想必我皇明法度在你心中也好不到哪去吧!”

    楚凡这下再也坐不住了,翻身跪倒在地道,“弟子知错了!”

    “唉!”徐光启长叹一声后,语重心长的说道,“亦仙,非是为师多虑,我皇明法度森严,你若还像在倭国般恣意妄为,则三尺之冰,正为汝设!到那时为师也救不了你……起来吧,看在你出生入死营救我众教友的份上,为师必当为你保密,断乎不至让第三人知晓此事。”

    楚凡满头是汗爬了起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徐光启也是天主教徒,而且身为三品大员的他肯定还是教中极重要的角色;而切支丹教本就是天主教的一支,三景台之役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汇报给澳门主教。

    或许是觉得警告楚凡的目的已经达到,徐光启语气中多了几分长辈的慈祥,“亦仙,你不可为官,安心在乡野做学问吧……至于军器局工匠之事,为师自有安排,你只管放心……听你之言观你之行,为国之心还是有的,为师岂能阻你!”

    说到这里,徐光启深深凝视楚凡道,“某老矣,只恐看不到徐门西学昌盛之日啦!……亦仙,任重而道远,君其勿辞!”

    楚凡一颗心早被他搓揉得七上八下了,现在听他这话风,竟是有衣钵相传之意,心中直似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涌了出来。

    自己在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眼中,简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不懂三纲五常、缺乏对君父的爱戴敬畏、纲常法纪视若无物、胆大妄为无法无天……这些他居然都容忍了!

    说来也简单,他所追求的,只是徐门西学有个继承人!只是徐门西学能繁荣昌盛!只是徐门西学能为国所用、为民所用!

    这,就是当世大儒的风范!

    楚凡鼻子一酸,眼中不禁泛起了泪花,很是为自己算计老人家的小心思感到羞愧,双膝一软,他又准备跪下行礼,表明自己承继衣钵的决心。

    谁知却被徐光启一把扶住了,笑着说道,“此番心意,你知我知便可,不必多礼……来来来,亦仙,为师为你绍介我徐门之后辈,望你日后多多提携。”

    说完他在楚凡的搀扶下,颤巍巍出了门,径直来到偏院一间轩敞的屋子里,向满屋子十三四个坐在书案后正捧书而读的学生介绍了楚凡。

    徐光启乃是徐门西学开创者,其亲传弟子如孙元化等,大多已是出仕;现如今跟着他学习的,都是些二代弟子,甚至是三代。

    所以当徐光启介绍完楚凡后,屋里顿时响起一片“师叔”的叫声,甚至颇有几声“太师叔”夹杂其中。

    给众学子介绍完楚凡后,徐光启感慨道,“想我徐某人治学数十年,亲传弟子十余人,海内亦算薄有微名……本以为,中土西学一道之精英,已尽入我徐门,谁知尚有偌大遗珠于野!若非初阳,亦仙这等百世难遇之英才竟要与我徐门失之交臂!可叹,可叹!”

    他这话痕迹太重,分明有抬高楚凡贬低众师兄的意味,马上在屋里引起了一阵sao动,那些二代三代弟子们自然要为自家师父师祖抱不平,纷纷挤眉弄眼,屋里顿时咳声一片。

    “师叔,我有一事不明,尚企师叔赐教。”一名看起来和楚凡差不多大小的年轻人站了起来问道,剑眉直插入鬓,一望而知是个心高气傲之辈。

    “亦仙,此乃张兴波之幼子张子玉,此子于算学一道,极为痴迷。”徐光启徐徐向楚凡介绍道,却听得楚凡糊里糊涂,直到一年后,他才搞清楚,这兴波原来是张涛的字,而这张涛便是孙元化的师弟兼铸炮最得力的助手。

    “自一之数,累加而百,其数几何?”张子玉却不管楚凡弄没弄明白,张口就要给他个下马威。

    楚凡心中暗笑,这不就是高斯那个故事吗?张口便来,“其数五千又五十!”

    屋内顿时哗然,不少人纷纷拿出纸笔验算,却见那张子玉垂头丧气道,“诸君不必验算了,确乎是五千又五十……只是你却如何在数息便可算出?”

    楚凡微微一笑道,“此事极易耳……一而一百乃一百零一,二而九九乃一百零一……推而知之,实乃一百零一之五十倍耳,岂不正是五千又五十?”

    屋里众人听得恍然大悟,连徐光启也不禁拈须微笑,为楚凡的机敏缓缓点头。

    其后屋里众人又纷纷提出各种西学的问题试图刁难楚凡,可此时西学本就还在萌芽状态,传入中国的更是无比浅显,众人哪能提出什么高深的问题,理所当然被楚凡谈笑间便解答清楚了。

    可他觉得浅显易懂的,却是这些二代三代弟子们在学习中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被他这么一点,立刻有了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西学最是讲究实证,楚凡风轻云淡便将众人的疑惑一一证实或证伪,由不得众人不服气,这一声声“师叔”渐渐喊得诚恳起来。

    最后终于有人提出了个楚凡很难证实的问题,那是个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人,眉眼间依稀有孙元华的影子,结果徐光启一介绍,果然是孙元化的次子孙和斗,字公宰,和他爹一样,对西洋火器极为痴迷。

    他提出的问题是关于火铳的弹道的,他问楚凡,如何才能让火铳射击时像弓箭那般精准。

    这个问题对于现代人而言其实很好解答,都知道只要让弹丸旋转起来,火铳的准度必将大大提高。

    可要解释清楚,为什么弹丸旋转,准度就能提高,这就太为难楚凡了——这里面涉及的力学原理乃至空气动力学原理怎么可能给十七世纪的古人解释清楚?

    看着孙和斗那满脸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表情,楚凡犯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