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1900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节 扩建烟台港

第四十七节 扩建烟台港

    英国人商人叫做艾柯夫,他是烟台西商会的会长,他三十七年前就来到了烟台,开办了一家和记洋行,主要做商务、保险与代办业务,代办了中印船运航运公司等20余家海运公司。还自有三艘轮船,开办烟台至天津、烟台至香港的航线,可以说垄断着烟台的船务与保险业务。

    很显然因为业务的关系,烟台港的港口设备规模等等,都会对他的洋行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从去年开始,艾柯夫就开始呼吁烟台华洋商人共同集资修建烟台港。只可惜应者寥寥,没人敢对这样的大工程进行投资。

    艾柯夫之所以这么着急,跟德国人对青岛的建设有关,德国人那么疯狂的建设青岛港,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了压力。

    事实上艾柯夫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各方对烟台的忽视,青岛建成后,很快就成了北方最大的港口,从此再也没有变动过,烟台彻底失去了跟青岛竞争的资本。

    “杨大人,您看看。烟台虽然是一个海湾,左右都有陆地怀抱。但却是一个开口状,潮水影响很大,港池里经常帆船。而且码头水深太浅,才四五米深,现在最多能停靠五百吨级的货船。现在我们都是租用小船,开到外海将货物转下来,然后在转移到码头上。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简直要命,工人们得穿着厚厚的皮裤,上面还得抹上桐油。要是掉到水里面,一下子就去了半条命。去年一年,我们就冻死淹死了十个人。”

    烟台山灯塔下,一群人正在商讨着,这群人的核心就是杨潮。

    说话的是一个洋人,年纪五六十岁的样子,正是来中国开创了一片天地的艾柯夫。

    杨潮不住的点头,他不是工程技术出身,但是基本的道理还是听得懂的,再说了艾柯夫说的很透彻。

    “所以我们现在得自己修建防波堤,然后把码头往深海里推,这样千吨大船就可以直接停靠码头。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等青岛港建好了,恐怕烟台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德国人可是野心勃勃,我相信您也不愿意看到德国人控制山东的海运吧?”

    艾柯夫果然搬出了德国人。

    杨潮笑着点点头:“当然让英国人控制山东海运更好一点!”

    艾柯夫脸一红,但是却争辩道:“这不一样。您看看,烟台有海关,有常关。中国政府还可以在这里设海关监督,德国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允许青岛派驻海关机构,您认为德国人在青岛会允许中国政府设置官员吗?”

    这倒是事实,烟台这里是第二次ya片战争之后开放的口岸,由于位置重要,英法两国都很重视,两国第一时间在这里设置领事馆,包括烟台码头都是当时通过海关拨款建造的。

    但是说到底这里只是口岸,跟上海一样的口岸,比上海好的地方在于,这里没有租界。

    当时英法在烟台建港的时候,起先其实跟清政府商定的是开登州港的,因为登州本就是一座港口,可是后来发现,登州是明代起就建立的军港,地理位置是很好,但是却不适合作为一座商港。

    英法两国可不想德国人这样,早就选好了青岛后,才选择性的占领。他们当时发现登州不适合做口岸之后,勘察了附近,发现当时还是渔村的烟台很适合,于是跟清政府商量,该开放烟台为口岸。

    清政府巴不得呢,登州可是军港,而烟台只是渔村,于是就答应了。

    烟台就这样开港了,并且很快建设了码头,但是当时修建的码头只是容纳五百吨级的,在当时是很先进了,可是工业革命催动下,西方造船技术日新月异,如今千吨级的大船就已经是常态了,谁也没有想过那么先进的码头会过时。

    这一点德国人在青岛做的也更好一些,他们直接开建的就是可以容纳六千吨级的码头,就跟他们城市的建设一样,留了很大的余量。

    “所以,我们只要修建两道防波堤,然后就可以新建新的码头,到时候完全可以停泊千吨级的海船。”

    艾柯夫朝着大海比划了一个怀抱样子的形状,意思是修建两条手臂把港口抱起来。

    杨潮道:“造价呢?”

    艾柯夫道:“至少一百万两吧。”

    一笔巨款,要是二三十万两银子,大家凑凑也就罢了,百万级别的那不一样。

    杨潮笑道:“那如果要修建停靠万吨级轮船的码头呢?”

    “万吨级!”

    艾柯夫一惊,口气有些犹豫:“那恐怕得更高,三百两怕是少不了。”

    杨潮道:“不要怕花钱。你找专业人士做个估价。然后大家把钱凑一凑,凑多少算多少。剩下的呢,交给我。不过这次出钱的人不会白出,本官会奏请朝廷,这次修港,谁出钱谁得利。可以获得港口运营权三十年!”

    众人一下子愣住了,港口运营权?这个词汇可没听过,但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呢,这就是要把港**给私人?

    杨潮知道他们不懂,立刻解释道:“也就是这次出钱的人,我们合在一起成立个公司,就叫烟台港务公司,负责运营港口业务。什么装卸船了,仓库存储了,这些都可以收费的。就算不打算自己搞,出租出去还可以收租金。反正啊,就是负责管理运营这座港口的。”

    杨潮又对几个华商说道:“像孟老板这样的,也不要总想着挣了钱回去买地,然后娶一大堆姨太太,生一大堆儿女,最后家产一分再分。你们跟本官做声意呢,这家产该怎么分,本官管不着,但是大可以分股份啊。”

    孟老板点点头,分股份是一个好办法,山西那帮人就是那么玩的,但是地产大家还是会分的,土地吗,都觉得地契抓在手里才踏实,分家第一件事就是分地。

    孟老板叫孟洛川,在后世也有点名气,在现在名气更大,因为他是孟子的子孙,白手起家开办绸缎庄,家里的产业就是鼎鼎大名的瑞蚨祥,主要在北京经营,是北京有名的八大祥之一,不过呢,八国联军进北京,他家的铺子给人一把火烧了。

    青岛这里是瑞蚨祥一家分号,恰好是来欢迎杨潮的,结果被邀请,今天一早就上了山。

    “道台大人说的是,小人都记住了。”

    虽然是孟子后人,但是待遇跟人孔家可就差远了,否则孟家也不至于为了糊口经商啊,儒家可是很鄙视经商的,谁见过孔门子弟出来经商的?任谁家有二三十万亩良田,也不会冒这个风险。

    所以孟洛川在官员面前,也没有孔家那么从容,跟小民也差不了多少。

    “孟老板,本官不是跟你说笑的,也不是劝你募捐的。你看好港口呢,你就投钱,不看好呢,就不投。拿出你孟子后人的气魄来!”

    老实说孟子可比孔子刚烈,敢在战国时代就说出民为贵君为轻的人,确实有虽千万人吾往也的魄力,大概跟他出身底层,而孔老夫子是奴隶制小贵族有关吧。

    孟洛川尴尬的笑笑,他又不是孔家人,而且也不是孟子嫡系,一向没有多少朝廷优待,怎么可能有什么气魄。

    不过既然人家道台大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怎么也得意思意思,出点钱给道台大人捧捧场不是。

    孟洛川不知道他此时的想法,会让他后悔一辈子。

    “好,那就这样!艾柯夫先生呢,帮忙联系港口建设招标,各位商界翘楚呢,大家也商量着入多少份子。如果是官面上的事情,就来找本官。十天之内,各位到道台衙门一聚,我们在议一议,这事就这么定了!”

    烟台开港这不是什么坏事,这是有利于烟台当地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山东发展的好事。

    要知道青岛之前,烟台可一直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天津、营口都比不上烟台,从海外输送到河南、山西一带去的货物,可都走的是烟台。以为这里跟天津等地相比,有一个特别的优势,那就是不冻港。这时代可比后世冷多了,冬天天津港可是跑不了船的。

    而且现在烟台港还在朝廷的掌控中,那更不能不为他的发展考虑了,青岛港虽然也能刺激发展,说到底还是在德国人手里,无论是出于经济考虑,还是涨涨国人尊严,杨潮都要把烟台港打造成北方第一大港。到时候跟青岛双港起飞,也算是促进了山东的发展。

    处理完这些事务,杨潮才回到衙门。

    衙门就在烟台,准确说起来,只有烟台这里,才算是杨潮真正的地盘。

    因为按照惯例,登莱青道台,一直兼任烟台海关道,烟台这座港口城市的一切,都归海关道管辖。法理上来说,只有在这里,杨潮才有治权,在下面的州府里,杨潮只有监督之权。

    杨潮虽然是孤身一人上任的,但是衙门里却不是空荡荡,该有的其实都有,比如吏员。

    对于中国古代官府的吏员,杨潮的认识就是后世的公务员,是做实际事务的,而官员,则是负责统筹领导的,是不负责具体事务的。

    另外官员身边一边还有幕僚,也可以叫做师爷,也是干具体事务,并且给官员出谋划策的。但杨潮新官上任,还没有来得及招募师爷,因此衙门里只有两个老吏员。

    这是远远不够的,杨潮打算大力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