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张翠山新传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治世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治世

    一阵微风吹过,尘土飘散,观战诸人凝目望去,场中张翠山嘴角挂了一条血迹,面色惨白,却依然矗立当场;而布诺却已经躺在地上,生死不知。

    斗到最后二人同时以攻对攻,张翠山苦修的般若功终是技高一筹,硬挨了布诺一记铁拳之后只是受了内伤,而布诺的运气就差了些,被张翠山一指点破护身真气,重伤晕了过去。

    第二场黑水军两胜一负,赢了蒙古军。

    第三场是斗阵,选出一定数量的丘八组队对抗。

    蒙古军选出了三十人,战术上依然是以常规的包抄、突袭和骑射为主。黑水军方面只出七人,是张翠山结合武当派的真武七截队的一些基本步法摆的阵势,七个丘八手持破山弩,还没等蒙古军骑马冲上就提前射击,一上来就干掉了十多名蒙古军,突突完之后以真武之势结阵,步法快若流星,真转得蒙古军头晕脑涨,翻身下马之后连兵器还没抽起来就被打倒,直接成了俘虏。前后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三十名蒙古军全灭。

    脱脱本就有退兵之意,落败之后倒也光棍,带着四万多部众回大都去了,虽说此战消灭了十余万红巾军,但最后的结果是福是祸谁也说不准。

    刘福通静养了几日之后身体恢复,跟着张翠山东跑西跑,着手聊城府的商业、民生等事宜。

    “兄弟,你的伤没事了吧?”张翠山一见小刘来了,心里大喜,拉住之后就是一顿问长问短。

    “早就好了,小时候吃的那些人参鹿茸可不是白给的。”小刘拍拍胸脯证明自己健康得很。

    “那就好,你怎么不去保护韩大哥,来我这儿了呢?”

    “哼!谁知道韩大哥跟杜遵道那个狗头军师整天关在屋里搞什么名堂。”刘福通对杜遵道没有半点好感。

    二人又闲扯一阵,张翠山发现小刘真的变了很多,态度认真,尤其是做事负责任较之以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兄弟的功夫越来越强人也成熟不少,我很替你高兴啊!”二人数月未见,小刘确实出息了不少。

    “拜托!你别用这么一本正经的口气好不好?整天对着板着脸的韩大哥和杜遵道他们,累不累啊?”刘福通在张翠山面前依然和之前一样没心没肺,也许这才是他本来的面目吧。

    “在我这随便点也就算了,等回到红巾军里得规矩着点,别惹麻烦知道吗?”张翠山一副老大哥的势头板着脸训话。

    “知道,知道。”刘福通顺口答应着,走不一会儿就可怜兮兮地说:“大哥,有吃的没?我饿了。”

    “原来还是个吃货,没变!走,叫上韩大哥,咱们去军营的食堂去!”张翠山轻笑一声,拉着刘福通就进了军营。

    韩山童在聊城站稳脚跟之后,和杜遵道一商议,决定重振红巾军,如今聊城驻有黑水军三万人,张翠山关注民生,在民间的呼声很高,聊城府看来是不成了,这二人干脆就打着义军的旗号去河南各地招兵买马。杜遵道打仗不成,但搞些宣传很是有一套,半个月的功夫在河南转了个遍,除了召回一些败兵之外,又拉起了一支近十万人的队伍,迅速收复之前的失地,实力一下子又恢复过来。

    韩山童人也不蠢,他自知新招来的这些士兵战力不行,于是把总部就设在了聊城府,婉言留住张翠山一起治理聊城,打的就是倚仗黑水军的超强战力的主意,他对张翠山特别客气,事事请教态度谦恭,就差再封个一字并肩王了。

    韩山童的心情不错,近来春风得意马蹄疾,收复失地之后顺道把老家的老婆孩子也接到了聊城,一见张翠山不由分说就拉到家里,好酒好菜摆了满满一炕桌,妻子杨氏抱着还不到三岁的儿子韩林儿也上了炕。

    其时天气已经转凉,刘福通、张翠山居东而坐,韩山童占主位,杨氏母子挨着当家的,杜遵道搬了把椅子坐在最外首充当陪酒。

    “痛快!”韩山童颇有酒量,呷了大半碗之后面不改色,反而频频向张翠山等人劝酒:“这是你嫂子自家西酿的米酒,天气寒了多喝点暖暖身子。”

    杨氏是个典型的农家女子,低着头拨弄孩子的头发,也不吱声。

    张翠山也呷了一口,米酒是纯粮食酿造而成,后劲不小,他酒量本就不大,顿时咳了起来。

    “哈哈哈哈,张兄弟不是我说你啊,这酒量可得好好练练了。”韩山童看到张翠山的窘样仰头大笑,合不拢嘴。

    “张将军麾下有多少人马?”几杯黄汤下肚,杜遵道开始摸张翠山的老底。

    “不多,算上山东五府,兄弟勉强能凑出五、六万人马。”张翠山含糊其辞。非是他不愿意跟韩山童交底,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发现韩山童这个人有些好大喜功,志大才疏,老想着召兵买马干一场大的,对民生和民意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

    “五、六万人马也不少了。”韩山童咬了一口rou馍,似是意有所指。

    黑水军装备精良,战力超群,仅仅是聊城府外与脱脱的数万大军一战,初露锋芒就不是红巾军这种庄稼把式能比。韩山童这是想召自己入伙啊。

    “小弟也正为此事发愁啊!”张翠山面现愁容,看着众人一副不解的样子,又解释道:“这么多部队人吃马嚼,光是粮食和军饷就不是个小数目,不瞒各位,兄弟在济南府还算小有家业,可是单只供养这些军队就有些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兄弟可曾想过以后怎么发展?”韩山童的话头不断地把张翠山朝着两军合一这条路上引。

    张翠山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个我也想过,兄弟不像韩大哥这般胸怀大志,占着五府的地盘已经很满足了,搞搞商业,练练兵,此生足矣。”

    见张翠山不上路,韩山童和杜遵道对了一个眼神,后者试探着问道:“将军对明王的红巾军作何评价?”

    张翠山此时吃得也差不多了,抹抹嘴说道:“依兄弟看,红巾军虽然发展迅猛,可是限于装备和战力,尚不足以和鞑子叫板,在地理位置距离大都也太近了点,应该在南方多建些军队,另外多垦荒地实行军屯制度、大力发展商业、练兵积蓄力量才是王道。”

    他的这番话是早就想好了的,若是有识之士也能看清其中的关键,不过,韩山童能不能听进去就不知道了。

    果然,韩山童听完之后只是哈哈一笑,没了下文,张翠山就知道自己的一番话做了无用功。

    “在下观黑水军的弩箭犀利无比,不在蒙古铁骑之下,将军可否供应一些装备红巾军?”杜遵道自从聊城府一战之后,对黑水军的装备眼红无比,此时趁机向张翠山提了出来。

    “这个没问题,我给三弟写封信让他送一批过来。”张翠山答应得还是很爽快。毕竟现在红巾、黑水相处得还算融洽,没必要分得太清。

    刘福通甩开膀子一通狂吃,对大家的谈话没多少兴趣,但见他左右开弓吃完肘子吃大鱼,吃完大鱼啃螃蟹,扫荡完了之后还觉得不过瘾,又把手伸向鸡屁股。

    “各位慢慢吃,在下先行告退了。”杜遵道似是知道再也问不出什么来了,用纸巾擦拭了一下嘴角,告辞离去。

    扬氏也抱着孩子回内堂休息,炕床前只剩下韩山童、张翠山还有继续跟着大鱼大rou作斗争的刘福通。

    “兄弟,难道你不想跟哥哥干一番大事业么?”韩山童势力恢复,野心也迅速膨胀,一副胸怀天下的气概,向张翠山递出了橄榄枝。

    他问得如此直接,张翠山反而不好再装糊涂了,干脆把话说到明面上:“韩大哥,恕兄弟直言,你制军的方法有些不对劲,照这样搞下去,想推翻鞑子,没戏。”

    张翠山是韩山童的救命恩人,现在屋里也没了外人,两个人也就不再玩虚的。

    “有哪儿不对劲呢?”此时的韩山童刚遭败绩,在张翠山面前颇有些自卑感,还是能听进话去。

    “你一股脑又招了十万大军,比兄弟这么多年所召的人手还要多,你拿什么养活他们?”

    “这事我之前也碰到过一回,后来和军师商议了一下,军屯制是最合理的,不过被脱脱一场大战给耽搁了。”

    “韩大哥对百姓有什么看法,不会只是当作兵源吧?”张翠山继续发问。

    “那倒不是,我每打下一处都会放粮施粥,赢得了不少人的民心,要不然红巾军也不会这么快招到十万兵。”韩山童把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你有没有考虑过民生问题?”

    “啥叫民生?”韩山童虽然也读过几年书,但读的都是死书,关于治世几乎是一窍不通。

    “就叫致力于富国强民,咳咳,也就是说让老百姓有好日子过上。”张翠山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词汇来解释。

    “昔年我得到明教庄旗使相助,这才起了义兵起义、推翻鞑子的想法,至于如此治世,这个还真没什么头绪。”韩山童坦诚自己没啥经验。

    “小弟的理解是蒙古人当初入主中原,全靠一些能征善将之士,之后鞑子皇帝对这些人大肆封赏,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特权阶层,其实这个阶层才是最大的祸害,完全没必要存在,特权阶层的后世子孙无德无能,凭什么就能凌驾于千万人之上呢?这是不公平的!”

    “所以我们起兵是为了推翻这个地主阶层么?”韩山童顿觉心智大开,虽然听得一知半解,却也愿意跟张翠山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那倒不是,当前能创造出价值的还是土地,地主阶层还不能乱动,除非等到哪一天百姓的生活富裕了,商业、教育、制造业发达了,才能带动时代进步,对土地的依赖不再那么大的时候,地主阶层就会自然消失。”

    “你说的这些新鲜玩意是从哪里听来的,还挺有意思。”韩山童一脸新奇。

    “待红巾军安定下来,我给你搞一套制度过去,几年后就能实现我说的这些了。”张翠山说了半天肚子里觉得有些空了,抄起筷子想夹点吃的,哪知低头一看,十多个盘子已是空空如也,被刘福通这个吃货扫荡一空,当下愤愤地戳着小刘的脑袋斥道:“吃吃吃,你就知道吃,也不给我留点!”

    刘福通虽然功力大进,但是也不敢跟张翠山动武,抱着脑袋哇哇大叫着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