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班师回朝
比赵铭先回到江南的是,明军平定东吁,迫使周国割地称臣,加入大明朝贡体系的消息。 消息传回,最先沸腾的是,位于南京帝国陆大,还有海军大学的学生。 任何时候,学生和年轻人都是最热血,最激进的一群人。 当然有时候也是最容意,被人cao控和利用的愣头青,所以需要朝廷加以引导,以免被人当枪使。 这些年来赵铭坚持,每年都派遣优秀的学生,乘坐大明帝国的商船,还有战舰参与海外航行,让学生进入舰队和边军实习,让学生们认识到世界的广大,以及各国在海上和陆地的殖民扩张,激发了年轻少壮派的扩张热情。 接着沸腾的是江南各地商贾,还有士绅百姓,而他们沸腾的理由,则比较实惠,明朝将缅甸和印度纳入朝贡体系,两国向明朝敞开市场,江南商贾可以与近亿人口贸易,将给江南带来据大的利益。 这给原本收缩和停滞的江南经济,带来新的动力,各大工坊普遍具有复工扩产的需要。 而这又带来一个问题,便是工人不足,由此催生了工坊和商贾,改进生产技术的需求,使得对于蒸汽机等新技术进入他们的视野,不再是赵铭一人砸钱主导。 因此解决印度洋的封锁,明朝的发展,立时进入一个新阶段。 十月底,上海码头,当摄政王赵铭的坐船出现时,江边的阵仗之大,将赵铭都吓了一跳。 赵铭九月抵达广州,这个时候海上刮西北风,不适合船只向江南航行,赵铭随即换乘从东州返回的蒸汽明轮船,乘坐蒸汽轮船,返回南京。 赵铭走到马六甲时,便得知蒸汽轮船成功横跨太平洋抵达东洲,并返航抵达吕宋的消息,随即在船只于马六甲等风时,派快马走中南半岛,返回大明,告知两广和福建官府,蒸汽明轮船返回大明,令船只前往广州等候。 赵铭前往南洋,主持对三国同盟的战事时,蒸汽明轮船,刚刚试航失败,再回来时,船只已经完成跨洋航行,还是令赵铭十分满意。 当然,这次跨洋航行,只是航行而已,并不具备商业价值。 因为明朝在航海线上,没有足够多的补给点,补给煤炭等物资,蒸汽轮船试航时,几乎没有携带任何货物,船舱内带的全都是煤炭和必备物资。 不过,能够试航成功,赵铭已经很满意,等大明以后在航线上,建立军港和补给据点,船只就能在路上加煤和物资,实现蒸汽轮船的运输价值。 赵铭让蒸汽轮船在广州等自己,就是为了宣传蒸汽轮船,让他进入商贾和百姓的视野,让商人购买和使用蒸汽轮船,而只有蒸汽轮船够多,航线上的据点和补给才能完善。 从广州登船后,赵铭便沉船沿海而行,每过一个港口,赵铭虽然未必上岸,但都要停靠一段时间。 而这些港口的官府和百姓,都会前来围观和欢迎,不过欢迎的规模,与江南相比,还是差了许多。 赵铭的船只并未停靠上海,但是沿江却挤满了江南百姓,长江两岸挥舞彩旗,欢迎赵铭搬师还朝的身影,绵延百余里,需要衙役和军队,来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