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回美人吴宫宠西施 言语科子贡说列国
书迷正在阅读:浮土绘卷、神牌降临、大国航空、妖精的尾巴之黑龙之子、憋屈历史毁灭者、不靠谱插画师变身在异界、影视成神、大夺星、妖孽医圣、冥神纪
话说越王勾践想要收寻境内美女,贡献给吴王夫差,文种献计说:“请大王派出身边近侍百人,让他们与善相面观色的人一同在国内寻访探察,发现容色艳丽的女子就记下她们的姓氏住址,然后再从中挑选,这样一来,我们何愁找不到绝色女子进贡呢?” 勾践听从文种之计。半年之间,寻访者共报上美女二十多人,句践又派人去复视挑选,选出了两个容色最美的女子。这两人一个叫西施,一个叫郑旦。西施是苧萝山下樵夫之女,苧萝山有东西两村,两村人大多姓施,她住在西村,故称为西施。郑旦也住西村,她与西施比邻而居,两人每天一道到江边浣纱,花容相映,如同并蒂芙蓉。勾践让范蠡各用百两黄金将她们征召到都城,城中百姓闻听二人美色,都纷纷出城来到郊外,想一睹两人的芳容。 范蠡见人多拥挤,道路堵塞,便将西施、郑旦安排在城外馆舍,并让人传话:“要想观看美人,须先交纳金钱一文。” 于是设柜收钱,倾刻之间钱柜就满了,两位美人在郊外停留三天,范蠡所得金钱无数,随后他命人将钱用车运交国库。 勾践亲自将两位美人送到离宫土城,让老乐师教二人学习歌舞礼仪,准备等二人艺成后献给吴王夫差。——这时是周敬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句践在位的第七年。 前一年,齐景公杵臼去世,景公的幼子荼继位。这一年楚昭王轸去世,太子章继位。此时楚国多有变故,晋国国势渐衰,齐国因晏婴去世,鲁国因孔子罢职,也都衰微不振,只有南方的吴国还保持着国力强盛。吴王夫差依仗其军事实力,一心想吞并中原之地,各国诸侯无不对他心存惧意。 单说齐景公,他的夫人名叫燕姬,曾生下一子,但后来因病夭亡,其他六位公子都是庶出,其中以阳生年纪最长,荼年纪最轻。荼的母亲鬻姒出身低贱却最得景公宠爱,景公爱母及子,对荼也特别喜爱,称荼为“安孺子”。 景公在位五十七年,年纪已经七十多岁,却不肯立太子,一心想等安孺子长大成人,然后立他为太子。后来景公一病不起,于是他便把大臣国夏、高张召来,向两人托孤,嘱托两人共辅幼子荼为君。齐大夫陈乞一向与公子阳生相交,这时他担心阳生被杀,便出言劝他逃亡他国。 阳生听从了陈乞之言,带着儿子壬和家将阚止一同逃到鲁国。事后齐景公果然让国夏、高张两人将其他几位公子逐出都城。不久,景公去世,安孺子荼在国夏、高张二人的辅佐下继位为君。 大夫陈乞表面上尊奉安孺子,内心却十分忌恨,于是他把朝中大臣们找来,骗他们说:“国夏、高张两人密谋,想把朝中老臣罢职逐出,而起用安孺子的私人势力。” 群臣听信了陈乞之言,纷纷前来向他问计。陈乞于是便和大夫鲍牧挑头,率领各位大夫的家兵去围攻高张、国夏的府邸,杀死了高张,国夏则趁乱逃脱,跑到莒国避难。从此鲍牧做了右相,陈乞做了左相,两人让国书、高无平继承了国夏、高张两族的家祀。 这时安孺子年龄才刚刚几岁,无法掌国理政,陈乞想扶立公子阳生为君,便私下派人将阳生从鲁国召回。阳生来到齐都郊外,将儿子壬和家将阚止留在城外,自己趁夜单身进城,藏身于陈乞家中。陈乞假托祭祀祖先,请各位大夫前来品尝祭品,鲍牧在别处饮酒,最后才到。 等众人坐定,陈乞告诉大家说:“我最近得到一副金刚铠甲,想请诸位看看。” 说着便让武士扛出了一个大口袋,陈乞解开口袋,只见一个人头从里面探出,众人定眼一看,不由大吃一惊,此人正是景公的长公子阳生。 陈乞扶阳生站起,对众大夫说到:“立长子继位,是古今惯例,安孺子年幼无知,无法执掌国位,我现在奉鲍相国命令,改扶长公子继位为君。” 鲍牧双眼圆睁,说道:“我从未说过此话,你为何将此事强加在我头上,是欺我喝醉酒了吗?” 阳生向鲍牧作揖说:“废旧立新的事,哪个国家没有?大夫只要看它是否符合大义,是否对国家社稷有利,又何必在意事前说没说过此话呢?” 陈乞不等阳生说完,就强拉鲍牧下拜行礼,众大夫不得已,也只得跪下叩头,向阳生行君巨大礼。陈乞与众大夫献血盟誓。众人准备车驾仪仗,共奉阳生入朝升殿,即位为君,称为齐悼公。 安孺子当天就被推到宫外处死。悼公怀疑鲍牧拒绝扶立自己为君,便与陈乞一道商议此事,陈乞也嫉恨鲍牧官位在自己之上,于是出言诬告他与其他几位公子串通,并劝悼公尽早将鲍牧处死。 悼公下令处死鲍牧,让鲍息继承大夫之位,以便保存鲍叔牙的祖祭。此后齐国政务全由陈乞一人掌握。 齐国百姓见悼公无故杀害忠良之后,不由心存不满。 齐悼公有一个meimei嫁给邾国国君益为夫人,益傲慢无礼,一向与鲁国不和,鲁国上卿季孙斯奏明鲁哀公,率兵马攻破邾国,将益俘获,把他囚禁在负瑕。 齐悼公闻听大怒,说道:“鲁国俘获邾君,就是对齐国无礼。” 于是便派人向吴国请兵,约好联兵攻打鲁国。 吴王夫差大喜道:“寡人正想发兵中原,现在终于有了现成的借口。” 当即答应了齐国的请求。鲁哀公听说齐、吴联兵,心中惊惧,连忙将邾君释放归国,并派人前去向齐国道歉谢罪。 齐悼公派大夫公孟绰通知吴王,说:“鲁国已服罪认错,不用再烦劳贵国大军了。” 夫差大怒说:“吴国军队的进退行止都听凭齐国国君一句话,你以为吴国是你们齐国的附属国吗?寡人这就亲自去齐国,问一问你们国君为何出尔反尔。” 鲁国听说吴王夫差对齐国发怒,便派人向吴国送礼行贿,相约两国共同出兵攻齐,吴王夫差欣然应允,当日便命兵马启程出发,与鲁军联合,攻占了齐国的南部地区。齐国上下震惊,人们纷纷责怪悼公无端召来强敌入侵,对他更加不满。 这时相国陈乞已死,陈乞之子陈恒继掌相位,他趁国中百姓不满,对鲍息说:“你为何不做一件对外可消除吴王的怒气,对内可为你自己报复家门之仇的大事呢?” 鲍息推辞说不能。陈恒说:“我替你去做。” 于是便趁悼公检阅兵马时,献鸩酒将他毒死,并立即派人向吴军报丧说:“贵国上承天命,我君得罪大王,于是遭到暴病身亡,上天既已代大王将我君诛杀,就请开恩赦免齐国的百姓社稷,齐国以后将世世代代听从贵国号令。” 夫差闻听悼公已死,下令撤军回国,鲁国军队也随即退走。陈恒扶立悼公之子壬继位为君,称齐简公。简公想要分散陈恒手中的权力,便封陈恒为右相,阚止为左相。后人有诗专论齐国祸乱都因齐景公而起,诗道,从来溺爱智逾昏,继统如何乱弟昆?莫怨强臣与强寇,分明自己凿凶门。 此时,西施、郑旦在土城学习歌舞已经三年,待两人艺成,句践命人用珠宝装饰二女,让她们乘坐着宝马雕车,由旋波、移光等六位美貌侍女相陪,随相国范蠡来到吴国。 吴王夫差征齐归来,范蠡入宫拜见,叩头说道:“东海贱臣句践感激大王的饶命之恩,因不能亲自率妻妾侍奉大王,便派人在境内四处寻访探察,找到两位能歌善舞的美人,现在特派陪臣献给大王。” 夫差见二女美如下凡仙女,不由心神俱醉。相国伍子胥一旁奏道:“臣听说夏朝因妹喜而亡,殷商因妲己而亡,周朝因褒姒而亡。可见美色女子实是亡国之物,大王万万不可接受。” 夫差说:“喜好美色是人之天性,勾践得到这两美人自己不享用,却派人进献给寡人,这是他对我吴国尽忠的明证,相国不要再乱猜疑了。” 遂将二女收下。西施、郑旦都是天下绝色,夫差对她们二人都十分宠爱,但西施妖艳善媚,后来终于独得夫差欢心,得以居住在姑苏台上,与夫差形影不离,出入的礼仪车仗也犹如后妃。郑旦住在吴宫,她嫉妒西施独受宠爱,郁郁不得志,于一年后去世。 夫差十分悲痛,命人将她葬在黄茅山,建祠祭祀,这是后话。 再说夫差宠幸西施,命王孙雄专为她在灵岩上修建了富丽豪华的馆娃宫,又为她建了一座“响屟廊”——屟是木板拖鞋,将廊下的土地凿成瓮形大坑,上面用厚木板覆盖辅平,让西施和宫女穿上木鞋在上面行走,铮铮有声,所以取名响屟。——现在灵岩寺圆照塔前有一个小斜廊,就是响屟廊的遗址。高启有诗咏馆娃宫道:馆娃宫中馆娃阁,画栋侵云峰顶开;犹恨当时高未极,不能望见越兵来! 王禹俑有诗咏响屟廊道:廊坏空留响屟名,为因西子绕廊行;可怜伍相终尸谏,谁记当时曳履声! 夫差自从得了西施,便以姑苏台为家,终日沉溺于歌舞声色之中,不再上朝听政,平日身边只有太宰伯嚭和王孙雄侍奉,连相国伍子胥求见,也往往遭到拒绝。 越王勾践闻听吴王宠幸西施,荒废国政,于是将文种召来商议。文种说:“臣常听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年我越国粮食歉收,民间米价上涨,主公可向吴国借粮来赈济饥民,如果老天要使吴国之国丧邦,必会让他们答应借粮给我。” 于是勾践便派文种用重金向伯嚭行贿,伯嚭引文种到姑苏台拜见了吴王夫差,文种叩拜完毕,向夫差说道:“下属越国今年风雨不调,五谷歉收,境内百姓饥苦不堪,现在鄙君想向大王借粮食万石,赈济百姓,等明年粮食收获,定当如数奉还。” 夫差听完说道:“越王向我吴国称臣,越国百姓受饥,就等于我吴国百姓挨饿,寡人又怎能爱惜仓中的粮米而见死不救呢?” 伍子胥听说越国有使者到来,也连忙来到姑苏台拜见吴王,这时他听夫差要答应借粮给越国,连忙劝阻说:“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今日形势不是吴国吞并越国,就是越国吞并吴国,臣看越王派使者前来并不是真的因饥荒而来求粮,而是为了有目的地将吴国粮仓弄空。这粮食给他们不能增强两国关系,不给他也未必会使两国成仇,大王不如将此事推辞。” 吴王说:“昔日勾践兵败亡国,被我囚禁在吴国,天下诸侯无人不知。如今寡人让他回国,恢复了他的江山社稷,对他可说有再造之恩,难道他还会背叛我吗?” 伍子胥答道:“臣听说越王每日早起晚睡,勤于政务,一心想向吴国报复昔日冤仇,如今大王又要用自己的粮食帮助他们,我看吴国大难之日已不远了!” 吴王不信说:“句践早已向我称臣,哪儿有为臣的率兵攻打为君的道理?” 伍子胥说道:“商汤伐桀,武王伐纣,不就是臣子攻打君主吗?” 伯嚭一旁厉声喝道:“伍相国说得太过分了,你怎能将我们大王和桀、纣相提并论呢?” 又转身向吴王奏道:“救助邻国饥荒灾害,本是一国诸侯的应有之举。越国既向我进贡称臣,更应受到照顾。只须明年粮食收获,让他们如数偿还即可,这样一来我吴国不仅丝毫无损,还会因此有恩于越国,这种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夫差于是将一万石粮食借给越国,并对文种说:“我不听群臣劝谏,借粮给你们,明年你们可不能失信不还!” 文种叩头拜谢道:“大王圣明仁慈,肯借粮米给我们,对越国百姓实有救命之恩,臣等怎敢不按期归还?” 文种押运粮米回到越国,越王句践大喜,命人将粮食分给贫户饥民,越国百姓纷纷称颂。 第二年,越国粮食大获丰收,越王问文种道:“我如不偿还吴国粮食,会失去信誉,如果守信偿还,则会损伤越国而有利于吴国,你看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置此事?” 文种答道:“应该选取生长饱满的稻谷,蒸熟后送还吴国,吴国珍惜这些稻谷,必会留下它们作为粮种,这样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