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亦有再三
朝廷大军溃败,士卒们争相逃窜惶恐不已,谁都不想去面对燕军的刀枪,这种时候,保命逃离战场才是最主要的。 他们也顾不上什么军法处置了,也完全听不到将官们的指挥,因为现在连将军们也已经开始了仓皇的后撤。 法不责众,这种时候大家都在逃命呢,数万人向后奔跑撤离,盛庸就算组织起督战队也绝对没有组织他们的可能。 虽然有的时候以杀震慑的效果非常棒,但绝对不算眼下这种全面溃败的情况。 甚至如果盛庸一意孤行,他所派出的督战队很快就会成为逃窜将士们眼中的绊脚石,也是他们的索命使。 不逃的话就是等死,逃的话还要面对己方的督战队,前后都有问题,但这些溃兵却更希望面对盛庸的督战队。 转身去和燕军作战那是毫无胜算的,而眼前这些督战的,他们阻挡了自己离开这里的路线,那就是不可饶恕的敌人。 拔刀相向,这些个溃兵没有勇气转身和燕军一战,却一脸狰狞的跟盛庸派出来的督战队打成了一团。 督战队的作用更多只是震慑罢了,他们能够杀一儆百能够震慑军心,但是却没有办法阻挡已经毫无战意的人。 杀掉这些溃兵不仅不能起到镇邪效果,反而还更加的激怒了溃兵,双方直接交战在一起,对于溃兵而言不让路的都得死。 一千多督战队能够杀一千人,可是他们能够挡得住数倍数十倍的人吗,更别说这些人都在一门心思的想要逃跑,哪里是他们督战队能够阻挡得了的。 一瞬间盛庸派出来的督战队就损失大半,剩下的人也早就吓破了胆子跟随这些败军一起逃了,如果他们仍然想要阻拦的话,下场估计比那些已经被踩成rou泥的袍泽好不到哪里去。 败军形成了一股洪流冲击着盛庸的本阵,原本就没有多少士卒的本阵一瞬间就被冲垮了,连带着本阵的士卒也没了战斗欲望,跟着败军一路逃窜去了。 大势已去局面已定,盛庸满脸的无奈却又说不出话来。 是他布置有问题吗,是他调度出现了纰漏吗,还是他麾下的将士原本就不足以和燕军一战呢。 各种疑问浮现在盛庸的心头,但是很显然,这些都不是最终的答案,也不是盛庸可以接受的答案。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那一场莫名其妙的大风,一阵谁都没有预料到却一瞬间左右的战场局势走向的风。 古人那都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可到了盛庸这里,一场春风却成了催命的东西,梨花什么样盛庸也见过,但眼前这景象却更像是鲜血绽放的花朵,虽然艳美却更加令人胆寒…… 燕军一路只杀下去,朱棣不下令停手就绝对是追击不止,能有多少的斩获就要看这追击的时候能够造成多大的伤害了。 原本就打的不顺畅,现在好不容易变成了追击战,朱棣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骑兵不惜马力,步卒不惜脚力,全面的追杀了下去。 从双方交战的夹河战场,一直追了数十里,眼看着就要追到德州城的时候,朱棣才下令大军停止追击清点各自的斩获。 德州城可不好打,上一次那是朱棣捡了便宜,不然哪能得到那么多的粮草辎重啊。 作为平燕大军的前站,盛庸可是将德州城修缮的相当不错,朱棣如果打算强攻的话不就又是陷入了之前的僵局吗,被盛庸给困在了这边,等到平安吴杰他们到来,那燕军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所以朱棣才没有继续追击下去,反正他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成了,盛庸的损失绝对是十分惨重的,就冲这满地的尸体和到处散落的盔甲兵器就能看的出来,熟不见就连盛庸的将旗都被脏兮兮的被丢在了路边吗。 大胜之下斩获非常,朱棣对于这个战果十分的满意,先不管为什么会有那阵风,这也不是朱棣该关心的东西。 眼下盛庸部被朱棣给打残了,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再次和燕军作战的能力,士卒的损失是大头,辎重的损失也不可小视,接下来他也就只能龟缩在德州城里面当个缩头乌龟了。 如此朱棣就可以将其放在这边暂且不用理会,失去了军心的盛庸部跟燕军再也没有交战的可能性。 那接下来就要将目光放在朝廷大军驻扎的另一个地方,真定城了… 正如朱棣所料,他在和盛庸交战的时候,吴杰平安两人收到消息便立马带兵出城准备策应盛庸部。 可万万没想到啊,刚刚走到一半的时候就收到消息说盛庸被朱棣给打的落花流水,十多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就剩下一些残兵败将退守德州城不出。 这消息可是将吴杰和平安两人给吓了一大跳,两人二话没说带着部队又急急忙忙转头返回了真定城,学着盛庸一样紧闭城门先防守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