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削藩(二十三)
大明风平浪静的度过了洪武三十一年最后的这一段时间,这个新生的帝国正朝着一个新的时代迈进。 除夕守岁元日祭礼,朱允炆上告苍天下示黎民,在满朝文武百官的随从下,在朝廷勋贵的注视当中,朱允炆宣告大明彻底走出了洪武一朝,转而进入建文之治。 建文,这便是朱允炆给自己定下的年号,也是他终其一生伴随帝王生涯的年号。 文武相对,先帝其皇祖父朱元璋为洪武年号,朱允炆便是建文年号,这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含义,相比任何一个朝臣勋贵都能够看的清楚。 内心自认不必先帝差什么的朱允炆,在确立年号的时候就已经和先帝划清了界限,并且旗帜鲜明的在唱反调。 谁人都知道先帝崇尚武功,亦是半辈子戎马生涯打下的天下,这才有洪武年号一说,更是彰显了大明赫赫武勋威名之意。 可朱允炆呢,说好听一点是崇尚儒道理念仁君思想,可说难听点就是深受儒家思想荼毒太深,以至于完全背弃了先帝的道路,打算全面让大明转为文治国家,以礼服人,彰泱泱天朝上国之风,以千年汉家仪礼为主。 这倒也是没错,在开国之后当是要倚重文官治国,这是所有朝代更迭转换都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可是偏向文事可不是全然倚重文人,将整个天下都交给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清谈名流手上去,那岂不是败坏祖宗基业自毁长城的行为吗。 文人治国可以,可是文人懂得马上征战,懂得排兵布阵对敌策略吗? 很显然九成的文官都没有这种能力,更别说入营为将统领大军征伐四方了,突然之间让拿着笔杆子的人去握刀枪,他们有那个力气拿的住吗,他们有那个胆气杀人见血取敌首级吗。 所以文武相对却又不相离,谁都不能全靠一方,只有文武相济调和,大明才会真正的安稳处于不败之地。 哪怕是历经百世千世,这种理念也绝对没有错误,因为这才是维持一个帝国高层不乱的根本。 若是如同朱允炆这般,登临帝位之后便大肆更改先帝制度,将原本过于苛刻的官吏条制变得宽松许多,给文官大幅度的喘息余地。 这说起来是文治,是宽政,可这也未尝不是给那些官吏们机会,给他们**的理由和资本呢。 世人皆说官字两个口,贪官污吏之人永远杀之不尽除之不绝,所以高皇帝施以严政苛求,让天下百官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就算是有贪腐的机会,有贪腐的想法,也要考虑考虑自己这颗人头值不值冒这个险。 另有多次的朝廷清理行为,对吏治的整顿了力度强绝古今,也是让洪武一朝贪官人数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种宁杀错莫放过的行为确实是容易殃及无辜,这一点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但手段虽然粗糙,效果却是十分的明显。 可朱允炆呢,在年关方过,从洪武变成建文的那一刻开始,便将高皇帝的大部分制度尽皆废除,转而宽松了很多很多,先后对比之下大起大落差距可谓相当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