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鲲化为鹏
傍晚时分,侯景带着一班部下和羊子鹏的尸身,来到同泰寺。 同泰寺位于建康城外北侧,玄武湖南岸,是建康最大的寺院。 侯景将同泰寺作为临时监狱,关押重要的俘虏和人质,命心腹范桃奉领兵驻守。 同泰寺的庭院中,羊子鹏的尸体躺在一辆马车上,身上盖着他生前所穿的那件黑斗篷。 侯景和真谛并肩站着,望着羊子鹏的尸体。 “羊子鹏吃的佛牙,可是真的吗?”侯景问真谛。 “是真的。” “大师为何对萧衍说佛牙是假的,对我说佛牙是真的?” “佛牙有灵性,只会被心诚的人感化。萧衍的心不诚,佛牙显示假象。将军的心至诚,佛牙显示真相。” “佛牙还在羊子鹏体内吗?” “已与羊子鹏融为一体!” “把羊子鹏放到炼丹炉里炼制,能炼出佛牙吗?” “强炼佛牙,于佛不敬,纵使能炼出来,也是假的!” “本帅把羊子鹏整个吃了,佛牙能否与本帅合为一体?” “能!” “江湖传言,得佛牙者,长生不老,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 “既然如此,本帅当享用羊子鹏!” “羊子鹏横死,魂魄尚未消散,贫僧可为羊子鹏超度三日,驱除魂魄!” “有劳大师!” 侯景向身后的任约道:“本将诀意,广招天下英雄,三日后,在同泰寺召开佛牙宴!请任先生作文,布告天下!” 任约领命。 侯景把羊子鹏的尸体留在同泰寺,交代范桃奉好生看护,与部下一同离去。 真谛望着羊子鹏的尸体,双手合十,道声阿弥陀佛。 真谛是天竺高僧,十三年前乘船来到大梁,在南海郡登陆。 真谛来大梁,有两个心愿。一是翻译佛教大乘经典,传教东土,二是礼拜佛牙。 真谛并没有着急进京,而是先致力于学习汉文和华夏文化,用了十三年,方才把汉文学成。 真谛知道,只有学好汉文,才能讲好佛法,译好经典。 终于,今年八月一日,真谛来到建康,面见大梁皇帝。 萧衍接见真谛,把台城内的华林园宝林殿打扫干净,请真谛住进宝林殿,以便随时向真谛请教佛法。 真谛执意请求礼拜佛牙,召开佛牙无遮大会,萧衍推脱不过,决定在中秋节召开佛牙无遮大会。 无遮大会以闹剧收场。真谛依旧住在华林园,准备着手译经事宜。 侯景攻进建康后,建康宗室和百姓涌进台城,台城乱成一片。真谛居住的华林园宝云殿也挤满了人。 真谛不得清净,便逆着人流,出了台城,被乌鸦兵捉住,带到了同泰寺。 侯景得知消息,命范桃奉不可将真谛视为罪犯,要好生对待。 范桃奉心有善念,对真谛以礼相待。 羊子鹏吃佛牙的故事,早已在江湖上传开。 江湖流传,得佛牙者,长生不老。佛牙的每一次现世,都会引起江湖的重视。 侯景得知今日羊侃杀死的儿子就是与萧衍抢吃佛牙的羊子鹏,大喜过望。 长生不老,侯景极度渴求。 侯景想要得到佛牙,但又不得其法。听说真谛坚称羊子鹏吃的佛牙是假的,因此也颇有顾忌。想到真谛就在同泰寺,便与手下部众一起,带着羊子鹏的尸体,来到同泰寺,请教真谛。 *** 入夜,范桃奉在禅房里挑灯看剑。 侍卫禀报:“将军,寺外有人求见!” “什么人?” “说是医者。” “医者?请进来!” 侍卫领进来一老一少。老者身着绛紫色长衫,须发尽白,面色却如婴儿,不能分辨年纪。小童子八九岁模样,面色清秀。老者和童子,各拎着一个木盒。 “来者何人?” “在下大梁医官姚僧垣,此乃犬子姚最。” “先生莫不知,我这同泰寺,关着的都是梁朝官员吗?” “老夫知晓。” “先生此来,自投罗网?” “受人之托,前来救人。” “救何人?” “羊子鹏!” *** 同泰寺中有一座十二级浮屠宝塔。 宝塔顶层,羊子鹏的尸身躺在一张木榻上。 侯景走后,范桃奉按真谛的吩咐,命手下把羊子鹏抬到浮屠塔顶层。真谛把羊子鹏的身体擦拭干净,用一匹白布,把羊子鹏盖好。真谛焚起清香,默念经文。 *** 真谛、范桃奉、姚僧垣和小童子姚最,围着羊子鹏的尸身。 旁边烧起红炉,煮着清水。 “人死岂能复生?”范桃奉不信姚僧垣所言。 “将军静候。”姚僧垣言语从容。 姚僧垣把手里提着的木盒放在木榻旁,打开后,是一应刀剪器具、针线捆绳和各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