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各国反应
齐国撤兵之后,在吕不韦的授意之下,蒙武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将军中探子尽数派出,不仅是齐国,包括大汉在内的其他六国情报也没有放过。 楚国方面,作为曾经七国中第一强国,后来不仅被大汉超过,还被赵国追上,从第一梯队沦为第二梯队。 由于有着辉煌的过去,楚王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重新恢复昔日的荣光,就在大汉出兵伐齐之际,楚军早已在边境列阵,时刻等待着出击的良机。 若是大汉落败,楚军则长驱直入,直捣咸阳城,一举生擒汉王子楚,如果齐国惨败,楚军则痛打落水狗,将与楚国接壤的齐国领土全部占领。 总之,谁强就帮谁,谁弱就打谁,当然若是齐国将灭,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楚国也会出手相救。 有着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魏无忌的魏国则有些自顾不暇。 魏无忌此人颇有才干,养士数千人,在魏国自成势力,同时他还是当今魏国同父异母的弟弟,所以受到魏王猜忌,难以委以重任。 历史上,魏无忌曾经两次击退过大汉军队,但都因为国内牵制,最后没能乘胜追击,导致后来大汉慢慢做大,才有了今天的天下第一强国。 如同往事重演,魏国朝堂上,信陵君请求出战,而魏王以各种理由不许,最后君臣不欢而散。 燕国多游侠豪爽之士,虽然实力不济,但不断有刺客前往大汉,想要取汉王子楚的项上人头。 当然,除了国君之外,大汉丞相吕不韦也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咸阳城守卫森严,很多刺客还没有看到咸阳城的大门,便已经被大汉的影子部队所杀,真正能够接近到汉王身边的几乎没有。 韩国则如同墙头草,哪边风大往哪边倒,谁也不想得罪。 这是弱者生存之道,如果其他国家想要打大汉,韩国也会出兵,但是如果大汉要求韩国退兵,他们则会出工不出力,最后胜利属于谁,韩国自然帮哪一边。 这一次大汉伐齐,韩王没有任何反应,虽然齐国前来救援,也只是表面应付,军队迟迟没有召集。 七国之中,唯有韩国如同世外桃源,仿佛这场战事与自身没有一点关系。 作为仅次于大汉的赵国,自廉颇愤而出走之后,立场不免有些尴尬。 赵王头顶之上早已被臣民戴上了昏庸的头衔,为了平息民愤,最后不得不把在边境抗击匈奴的李牧招了回来。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虽然看似儒雅,但军伍出身,武力方面丝毫不弱于廉颇,而且精通兵法,文武双全。 赵王拜李牧为大将军,统领赵国所有兵马,虎视眈眈的驻守在赵汉边境。 …… …… 与此同时,大汉内部正在上演着一场巨大阴谋。 虽然吕不韦的替身惟妙惟肖,又有李斯在背后出谋划策,但还是有人看出了其中不妥之处。 竭氏,大汉左丞相,与大汉右丞相吕不韦同列朝堂。 这个时代,与后世王朝不同,右为上,左为下,左丞相相当于右丞相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