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逍遥江山在线阅读 - 456章:多行不义必自毙

456章:多行不义必自毙

    玄武门李世民虽被迫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皇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登基后,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大唐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明君,但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仍旧是他一生的污点,被后人诟病,当年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记录皇帝的言行的《起居注》。初时褚遂良不许,后来他再要求房玄龄,房应允并与许敬宗将《起居注》删定为《高祖实录》、《今上实录》,於贞观十七年七月癸巳日献予太宗,但唐太宗终归未能得观《起居注》。自唐后唐宋元明,历朝历代的皇帝虽对李世民的丰功伟绩,千古第一帝的称号极为羡慕,但谁也不想作李世民杀兄杀弟的举动。

    “可汉王他想谋反——?”杨荣望着朱高炽颤声道。

    朱高炽看了杨士奇一眼,眼里涌出一丝得意的笑意,神色竟比方才还要好看了些,笑道:“这不是还没动手么?”

    “等动手就晚了,汉王勇猛神武,当年靖难在军中立下功劳不少,素来有些威望,当年靖难出来的名将,丘福,朱能虽已死,但心腹还在,当年他们可都是支持汉王的,陛下不怕——?”

    朱高炽笑道:“杨大人觉得朕会是建文帝么?“

    杨荣一愣,有些不明的看了一眼朱高炽,好一会儿道:“陛下重用文人,却也不刻意压低武将,我朝自陛下登基以来,便是文武并重,比起建文一朝,只重腐儒不知要强多少倍?所以陛下断然不会建文帝?”

    朱高炽道:“朕,既不是建文帝,又怕什么汉王呢?”

    杨荣神色一震,仿佛明白了什么。

    朱高炽微笑的冲着他点了点头,缓缓转过身去,不远处的几处梅花随风而动,带着一阵淡淡的芳香,他轻轻吸了几口,忽然道:“朕虽不愿效仿唐太宗李世民,但朕不介意做一回郑庄公!“

    “郑庄公克段“杨荣下意识的喊了声,心里万分的惊讶,待喊了出来,才惊觉当着皇帝面这么呼喊有些失态,忙跪在地上请罪。

    朱高炽笑着摆了摆手,让他起来。

    杨荣道了声谢,重新坐了起来,只听得朱高炽淡淡的道:“当年郑庄公的弟弟仗着母后武姜的宠爱,封地京邑,叔段到京邑以后,首先对京邑的城墙进行扩建。根据周朝礼法,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能超过国都规模的五分之一,而小城只能是九分之一。而叔段的改建,已经明显违背周朝礼制,这一点倒是如朕的弟弟有几分相似!”

    朱高炽轻轻叹了声,继续说道:“大夫祭仲发现叔段的逾制行为后,便上奏庄公,认为京邑的改建,明显不合祖制,这样下去则会不利于庄公。庄公则认为,武姜要段这样做,他无法插手去阻止。祭仲随即回答,武姜的要求永远无法满足,不如及早处理,如果让叔段的势力坐大,以后恐怕局势无法收拾,蔓生的草都难以除尽,更何况是国君的弟弟。庄公便表示,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说道这儿,朱高炽看了一眼杨荣,笑道:“汉王比之当年的共叔段如何?“

    杨荣眉头微微一挑,道:“汉王当年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僭用御用车马器物,与共叔段好不相让?“

    朱高炽却摇了摇头道:“汉王虽有谋逆之心,但比起昔日的共叔段还差了些,杨爱卿博学多才,定能知道那共叔段如何对庄公的?”

    杨荣一愣,随即说道:“共叔段仗着武姜的支持,越发无法无天了,竟胆大到命令郑国的西部和北部的边城在服从国都的命令外,也听从自己的管辖,成为两属之地。公子吕闻讯后,便向庄公进言,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如果庄公不打算未来让叔段成为郑国国君的,则就要尽快铲除叔段,以免百姓疑虑。而此时,庄公依旧回复公子吕,对叔段的行为置之不理。庄公的无作为使得叔段的行为更加变本加厉,他随后进一步要求西、北两座边城不再接受国都来的命令。而在郑国的政府内部,公子吕再次要求就叔段的这一行为进行处理,否则局势将会失控。而郑庄公沿袭以前的做法,还是听任叔段的这次违制行为。“

    朱高炽点了点头道:“杨大人果然博学?”

    杨荣拱手道:“陛下过奖了?”

    朱高炽点了点头,接过话头说道:“后来,叔段则砺兵秣马,准备偷袭乘机偷袭国都新郑。同时武姜则准备在叔段来袭时,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获悉这一叛乱阴谋以后,随即命令子封(即公子吕)带领两百辆战车前去讨伐叔段。京邑的民众在得知庄公大军前来平叛后,纷纷背弃叔段。叔段不得已逃往鄢城,而平乱大军则一路追至鄢城。郑庄公廿二年五月廿三日,叔段逃离郑国,前往共国避难。朕每次诵读这段史书,心里都在想汉王素来不服朕,常以太宗李世民第二自居,想来他若有一日能打都京城,依着他的性子是断然不会放过朕和太子的?”

    杨荣知道这皇家的家事,身为臣子的可不好说什么,并没有出声。

    朱高炽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朕做不出杀弟的手段,所以朕不能学唐太宗李世民,只好用一用郑庄公的手段了,任由他胡来一番,待民心失去,朕才出手,想来世人也不会说朕的不是了?“

    “陛下圣明!“杨荣毕恭毕敬的道,这句话儿杨荣说得极为陈恳,作为帝王一味的仁是不够的,必要的时候还要狠,杨荣一直朱高炽对汉王太过仁义,到今日才知道这个仁义无比的帝王,骨子里竟也有几分狠毒!他不断不排斥,反而有些高兴!

    “朕本不想做这么做,可汉王不放过朕,朕也不能放任胡作非为,只要勉为其难做一回郑庄公,倘若朕不幸做不了,请杨大人让瞻基好生牢记?切莫留下千古骂名!“

    杨荣惊得一身冷汗,心道:“这个皇帝看似柔弱,其实早已有了主意,亏得我还担心了时日?”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杨荣想起朱高炽刚才的那番话,才惊觉自己一味的惊讶皇帝做一回郑庄公的话儿,竟忘记了皇帝后面的一番话儿,此时想起来急忙劝慰。

    朱高炽摆了摆手道:“朕自小熟读儒家典籍,对于天象也略知一二,钦天监虽怕朕担心,不敢直言,但朕还是知道,朕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不知为何,听了这一番话儿,杨荣眼里竟湿润了起来,跪在地上喊了声:“皇上——?”

    朱高炽扶起杨荣,语气也有些失落,轻轻叹了声道:““朕建国二十年,被谗言邪恶所扰,心之忧危,我们三人相同。依赖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后,朕还能知当年朕与你们的情分呢?”说着竟留下眼泪来。

    杨荣亦是泪流满面。

    一阵沉默后,朱高炽率先打破了沉默,道:“好了,好了,别哭了,朕这不是好好的么,或许钦天监看错了也不一定?”

    杨荣道:“不错,不错,一定是看做了?”心里却暗道:“怎么会错呢,我亲自看了三遍——?”这话他自不敢说出来。

    君臣二人又说了一些相互宽慰的话儿,然后重新坐了下来,朱高炽隐隐的交代了一些身后之事,杨荣听得极为用心,一一记载心里。

    “瞻基去南京也有些时日了,朕接到了情报,江南局面已经平复了下来,弥勒教也被消灭了,江南运河也在年底疏通了——?”

    “太子精明能干,实乃我大明之福,陛下之福?”杨荣躬身说道。

    朱高炽嘴角一处一抹淡淡的笑意,自己这个儿子从一出生就预示着不凡,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也日益成熟,深得他的喜爱,所以登基后立即立为皇太子,这一次南京之行,做出了如此的政绩,的确让他大感欣慰?“颔首点了点头,道:“杨爱卿所言极是,太子精明能干实乃我大明之福,朕之福啊!过完年,杨爱卿去一道旨意吧,让太子回京吧?”

    杨荣躬身道:“微臣领旨!”

    ^^^^^^^^^^^^^^^^^^^^^^^^

    注解: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掌侍从皇帝、记录皇帝言行。隋代于内史省(即中书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记皇帝言行。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后渐废。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被送入宫中讲解经史者)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赐进士及第、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裁国史玉牒、同知制诰、起居经筵日讲、通家侍生孔贞运顿首拜撰”。

    据读武德年间所著《大唐创业起居注》(不曾被官方修改),以及订正详实的《资治通鉴考异》(同时记录了《实录》、野史、物证等考据》),再考查《旧唐书》等(以《实录》为蓝本)相关记载,不同之处仅存于三个方面:其一,太原起兵的发起人是谁;二是,隐太子李建成在攻取长安时的战功;再有,李渊宫闱禁中的是否检点。而上述三个方面皆以“玄武门之变”为中心而展开,其余初唐历史事件,各史料中所载(包括不受官方干预的稗官野史)竟保持高度一致。由此可知,除“玄武门之变”外,其它的初唐历史事件并无唐太宗参与删改杜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