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画中仙(九)
其实这些粥一点都不顶饱,喝过没多久他又觉得饿了。 可能是他杂粮放的太少的缘故。 想起对自己百般感谢的翠翠,刘如默虽然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可是腹中的空虚感也是实在的。 还好他考取了秀才。 不然给了翠翠那些救命钱后,他连暂时填饱肚子的资格都没有。 刘如默饮尽粥后,勉强吃了半碗野菜。 他去看书,可是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在书本上。 要不抽空去河里打两条鱼。 又或者,他可以考虑去找些其他事做。 听说县里很多大户人家需要秀才当账房,只是他不擅长敲算盘,不知道他这样的去了,有没有用。 这样纠结了半月之余,刘如默还是决定去县里找些事做。 翠翠得知了刘如默的这个想法后,和他说她正好听说县里有家学堂在招教书先生。 每月给的银钱虽然不多,可到底和书沾边,闲暇之时,刘如默也能抽空看会儿书。 刘如默去了翠翠说的学堂,他是新录取的秀才,年纪又轻,学堂主事很快录用了他。 只是去了那学堂之后,刘如默却发现,当教书先生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 他会念书,当只会自己念书,这和教导幼童念书是两码事。 那些送了孩童去学堂的妇人,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最起码也能中个秀才。 有时候孩子诗文念得不好或者在学堂里习的字不会回家去写,就有人会来和他说。 刘如默又容易心软,他看不得孩子念书哭天抹地的样子,不忍心拿着教鞭逼着他们硬习下新学的诗文。 年幼的孩子又容易调皮,他们根本不知道学习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所以,刘如默教出来的那批孩子,诗文念得不好,对念书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兴趣。 刘如默深深地觉得,孔子说的有教无类是错的。 也许他就该严厉些,用些厉害手段对付这些孩子。 可是他板着脸对着那些孩子,那些孩子也不再害怕他。 对他不满的父母越来越多,日子久了,刘如默甚至有些害怕, 他觉得这些学堂主事迟早要辞退他。 事实上,学堂主事也的确找他说了几回话。 他言辞也比较严厉,但话里的意思,还是鼓励他在这学堂继续干下去。 这个学堂还有一个教书先生,也是个秀才。 他教的学生比刘如默多,一间房中有三十多个孩子,年龄还都不一样。 他比刘如默严厉的多,这些孩子却偏吃他这一套,每天早上轮到年纪大的习诗文,年纪小的就拿着书去院中摇头晃脑的念着。 轮到年纪小的上新诗文,年纪大的就拿着书去院中互相考对。 剩下的时间,年纪大的和年纪小的一起写字写文章,有时候还能相互帮助。 刘如默只觉得佩服。 一开始他还觉得是年纪大的孩子和年纪小的孩子混在一起易于管教,后来他才晓得,这样更容易让课堂乱极。 是这个先生有方法。 可是刘如默却学不来,那个王秀才让刘如默严厉些,又和他说了好些法子,刘如默按照他说的去做,可是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