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三日谈(中)
“嗯,嗯,民为国本,本固邦宁,此言极有道理。”小白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对于来自后世的小白来说,管仲所说的话并不难理解。老百姓只要吃饱了肚子,兜里有钱,一般是不会去干铤而走险这种事的。而一个国家的衰弱,也往往因为国家对基层控制力下降,收税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财政崩溃。这些都是被后世历史证明过的,是历史上有数的用王朝的兴盛衰亡来验证的。 到现代社会,政府也知道老百姓有钱有奔头才会社会安定。在这时的统治者都懂得这其中的道理,只不过有没有能力去实行,就要看国家执政者的水平了。 管仲见小白认同,于是便继续说道:“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家就会灭亡。” 小白顺着管仲的话问道: “如何让国人们能够做到守礼,有义,尚廉,知耻呢?” 管仲道: “欲使人民做到这些,可以用道德来教化百姓,也可用严法来威吓他们,使他们不敢去干不对的事。但法律教化只是手段,想要真正减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还是要消除贫困,使人民富裕起来。仓廪实然后知荣辱,衣食足然后识礼仪。” 后世的儒家一昧推崇德治,认为可以用教化来感化百姓;而法家推崇严刑酷法,认为用严酷的法律就可吓唬住人们,使人们不敢犯罪。管仲不但指出了德治和法律的作用是二者缺一不可的,还指出应消除犯罪的基础,贫困。这让小白对他的想法十分赞叹。后世两千年里,儒皮法骨被用在国家治理了,但依然没能挽救一个个王朝。主政的儒家子弟惯会涂脂抹粉,却唯独没有人去做到富民这个基础。基础都坏了,再好的方法也是枉然。 管仲又道: “国库空虚,就意味着国家衰弱,君主的权威降低,贵族们就会离心离德。要想保证君主的权威,就必须有钱,也就意味着必须想办法开源、节流。” 小白心说:节流,现在还真没地方节约;开源不就等着你来帮着收税做买卖吗?小白点点头,说道: “开源,节流,这是正确的。但齐国现在的税已经很重了,农夫们缴纳十分之一的田赋和兵役劳役,已经困苦不堪。可就算这样,国库还是没钱,都已经打算征收起小孩的算赋了。我还想免掉一部分赋税,减轻人民的负担,不知应该怎么做?” 管仲听说小白明明没钱还要免税,也是心头一震,继而忍不住对小白脱口而出,说道: “唯官山海可尔!君上要人民不加赋税,还想在短时间内增加税源,那就只好在渠展的盐税和邹山的金(铜)矿里想办法了。” 没错,就是官山海。小白不是不明白财政没钱对国家和君主的害处。他也很想把食盐收归国家专营,将矿山收归国有。 但问题是,刚刚即位的他不好自己下场去抢夺这两笔财富。由于齐国内乱,君主权威降低,大夫们趁机加强了对国有资源的侵占。小白上位后发现丧失对铜山和盐业的控制,全由大夫们掌控住了。 小白现在有了威望,要想从他们手里收回来倒也不难。因为盐业作为齐国的最大财富来源,历来是由齐国的君主和公室所把持着的,铜矿山更是专属于国君的。 但若是小白直接从这帮人口中夺食,却容易引得这帮人怨恨。毕竟盐业从来都是暴利,只要在手里,没人愿意轻易放手。所以明明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这些人眼中仿佛是小白抢了他们的东西一样。